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2012年,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民爆行业未发生一起有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实现生产安全事故"零死亡",行业整体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平稳并持续好转。2012年以来,民爆行业遵循"安全发展"理念,采取了一  相似文献   

2.
《爆破器材》2011,(4):4-4
2011年3月29日,江苏省2011年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南京市召开。全省民爆行业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和各生产、销售企业主要领导、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和民爆物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的负责人、省爆破器材行业协会等单位,共11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爆破器材》2010,(1):23-23
2009年12月9日至10日,2010年全国民爆器材行业工作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和改革委、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和同志,各省(区、市)民爆器材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民爆行业生产企业、原材料生产企业、民爆专用设备生产企业及民爆科研院所、安全评价、质量认证等中介机构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当下,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是分析民爆安全生产机制、构建民爆信息管理体系的前提。针对因民爆行业的特殊性,出现的信息化地区垄断、信息孤岛等问题,对目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程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将大数据思维运用到民爆行业一体化进程中,构建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即对现有的民爆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归类、分析、挖掘,并将分析结果作为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的重要数据支撑。依据大数据建立的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对保障民爆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当下,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是分析民爆安全生产机制、构建民爆信息管理体系的前提。针对因民爆行业的特殊性,出现的信息化地区垄断、信息孤岛等问题,对目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程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将大数据思维运用到民爆行业一体化进程中,构建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即对现有的民爆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归类、分析、挖掘,并将分析结果作为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的重要数据支撑。依据大数据建立的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对保障民爆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民用爆破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于1993年3月8~10日,在江苏天明化工厂召开了“安全生产总结表彰大会”,江苏省公安厅消防局、全省15个民爆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全省民爆行业去年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加强行业管理,保证民爆企业的生产安全,杜绝民爆行业中非法进行技术转让,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民爆局制订了民爆器材技术转让五条规定,以兵爆[1992]7号文下发,本刊全文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8.
郑德明  吴联中  夏曼曼  赵亮 《爆破》2023,(1):213-215
针对现阶段营业性爆破作业单位民用爆炸物品专用仓库存在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监管部门负担大等问题,分析举例了已发生的民用爆炸物品专用仓库爆炸事故案例所带来的危害和给爆破作业单位造成的经济负担,结合《“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对民爆行业发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新要求,从民爆行业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认为取消营业性爆破作业单位有或租用经安全评价合格的民用爆炸物品专用仓库比较可行,因此建议公安部在修改《爆破作业单位资质条件和管理要求》(GA990—2012)标准时,能对6.2.2.1“a)有或租用经安全评价合格的民用爆炸物品专用仓库”这一项要求做出修改或者取消,以期完善民爆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减轻安全监管部门的负担和营业性爆破作业单位的经济负担,更加有利于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是俄罗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同时也属于俄罗斯工业技术类事故易发的领域。基于俄罗斯官方统计数据,以2008—2017年俄罗斯民用爆炸物品事故为统计分析对象,针对事故数、事故死亡人数、事故类型、事故地区分布及原因等进行讨论。结果表明:2008—2017年,俄罗斯民爆物品事故及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地下爆破作业过程中,民爆物品流失(含偷窃)案件多发生在地下矿山开采现场,导致俄罗斯民爆物品事故的绝大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管理方面的漏洞。2016年,俄罗斯工业炸药现场混装比重高达86.8%;2017年,俄罗斯乳化炸药产量占工业炸药总产量的66.1%,含TNT工业炸药产量及比重逐年下降。除极个别年份,俄罗斯民爆物品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事故率接近于零。研究结果对提高我国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爆破器材》2005,34(1):37-37
2004年12月5日~9日,由国防科工委民爆局主持召开的“2005年全国民爆器材行业工作会议暨计划订货会议”在南京钟山宾馆举行。12月5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国防科工委民爆局刘永处长主持。国防科工委张广钦副主任到会并就军工、民爆器材安全生产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河北省国防科工办、陕西省国防科工委、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民爆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以及民爆行业技术进步指导意见的具体实施,均要求民爆行业进一步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尤其是民爆生产企业面临新一轮的企业重组,对生产布局、生产技术、产品品种将有一次大的调整。其中,乳化炸药的生产能力将有所增加;生产技术也将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目前面临着产品技术更新换代的局面,而生产工艺、设备的发展趋势已成了不少工厂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刘德全 《爆破器材》2003,32(4):37-38
记者 :张局长 ,你在 2 0 0 3年全国民爆器材行业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在民爆行业大力推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你能否就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在国内外的产生和发展 ,以及在民爆行业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 ,谈谈意见 ?张嘉浩局长 :早在 1999年国家经贸委就以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我国民爆行业设备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建议行业制定系统的设备管理制度.提出按照设备涉及的物料的危险属性、设备运转特点、局部爆炸可能带来的后果,及设备所处防护状态等因素,将民爆生产设备分成6大类管理.指出民爆涉爆设备宜施行行业准入和备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1992年全国民爆行业安全评价会议提出要求,在TNT粉碎设备运行时,为了安全生产,不许工作人员在工房内进行操作,需要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处进行控制。这就必须对  相似文献   

15.
《工程爆破》2005,11(1):86-86
中国爆破网是中国工程爆破协会主办,委托广东中人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和经营管理。中国爆破安全网是覆盖全国、联通涉爆行业所有单位、人员、爆炸物品、设备等,是安全与行业管理的专业网;是民爆器材生产、销售、购买、使用、流向监控制度的科学化,是民爆器材生产流通主管部门、民爆器材使用部门和公安机关实施联网监控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蒋荣光 《爆破器材》2006,35(5):34-36
通过对民爆器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安全生产现状、安全生产薄弱环节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行业安全评价现状和安全生产趋势,从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技术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科技进步促进民爆器材行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科技进步是民爆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民爆行业发展的途径就是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新产品,大力推进民爆器材连续化、自动控制生产线的研制和应用.淘汰落后的产品和传统手工操作方式;提倡民爆器材的集约化生产和配套协作,打破目前的各自为战.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民爆器材生产面向用户,发展爆破作业服务.提高民爆器材产品生产及使用的技术附加值;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郑德明  戴春阳 《爆破》2016,33(3):146-149
通过分析国内民爆行业现状,对比发达国家同行业的发展历程,深入探索全面深化改革形势下民爆产业的发展趋势。鉴于我国民爆行业长期呈现"小、散、低、乱"的局面,行业监管顶层设计存在兼容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爆产业的发展,民爆产业信息化举步维艰,因此,民爆产业链上下游互联在新的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根据市场规律,以混合经济为依托,充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逐步推进民爆产业链上下游各模块数字化,最终实现民爆产业互联,为国内民爆行业在新形势下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三不伤害”安全管理法在民爆器材生产中的应用薛世忠,王宝海白山市通钢板石沟铁矿炸药厂(吉林,134304)1引言民爆器材行业是一种特殊行业,它的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性、腐蚀性、毒害性和连续性的基本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危害非常大,轻则厂房被毁,重则造成人员...  相似文献   

20.
《质量探索》2015,(Z1):75-76
<正>安全生产,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虽然重特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但是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安全生产的成功做法和取得的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法国:光靠制度不是够的法国是安全事故发生最少国家之一。但2004年5月23日,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厅一段走廊顶棚坍塌,造成4人死亡的事故却让人记忆犹新。候机厅造价不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