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为减少河流、海域环境污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通过采取居民生活污水截留、生活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整治、河道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措施对流域进行整治,以提升河流水质。  相似文献   

2.
常州市老镇区典型河道水体面源污染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韩颖 《安徽化工》2018,44(3):83-85
随着点源污染逐渐得到有效控制,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引发城市河流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常州市新北区老镇区水域面积71000m~2的某典型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不同的面源污染物负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模拟可计算出面源污染中地表径流及干湿沉降带来的污染负荷,老镇区典型河流污染物中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高于干湿沉降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全面分析石马河流域雁田水凤岗镇非中心区段河道淤泥的污染特征,并对淤泥进行浸出液毒性分析评价;结合淤泥的污染特征情况,提出河道淤泥最终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4.
胡正  陈再 《广州化工》2022,50(3):109-111,122
河道底泥是河道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底泥受到污染,整个河流水环境都会受影响.针对重金属污染的底泥,介绍了底泥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及危害,并全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底泥重金属的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等,同时也对这些修复技术的原理、动态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为河道底泥重金属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图像识别算法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语义分割和图像分类相结合的架构。该架构使用U-Net网络来提取图片目标区域,然后对目标区域进行分类。在测试阶段,使用了公开数据集中的河道图像构建数据集,并用LabelMe软件标注河道目标,构建用于进行语义分割实验的河流水面图片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U-Net的河道语义分割算法能够很好地完成河道提取任务。同时在河流水面污染等级分类中,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卷积和双注意力机制的河流水面污染图像分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河流水面污染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TN、TP成为嘉兴市南湖水体主要污染因子,文中从南湖水环境现状调查着手,系统分析南湖水污染成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控制对策。结果表明,南湖换水周期短、主要出入湖河流水质不佳、水生态系统缺失以及沉积物内源污染等为南湖水质改善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文中建议通过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南湖水系综合治理,其中工程措施包括:重构南湖湖泊属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入湖河流水质,同时,采用物理/化学结合的方法快速除磷,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水生植被恢复创造适宜条件;开展河道生态清淤;恢复南湖及南湖主要出入湖河道水生态系统;非工程措施包括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及"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以及持续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很多乡镇居民进入到城市中生活,并在此定居,这使得城市中的人口极具增加。然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却跟不上人口激增的速度,人口的激增给城市的发展和环境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随着夏季大量降雨频繁发生,严重的雨、污管道私拉乱接等问题,使得过多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随着雨水进入河流,造成了河道的严重污染。此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占用河道红线的情况,这种将自然河道改流甚至大量填埋的情况会使得河道水力功能减弱,河流面积减少,从而加剧了城市河道的污染程度。因此,运用合理的治理技术解决城市黑臭水体已经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韩朋 《清洗世界》2021,37(1):67-68
近年来,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国家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提高.水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多数河流均因为污染问题、水资源开发以及河道破坏而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导致整个流域水环境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污染严重的河流而言,甚至已经出现了生态退化以及复合污染的状况.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目...  相似文献   

9.
罗湖区的排水雨水管与污水管混流较为严重,污水漏损率平均为35%,城中村及旧住宅区排水错接乱排比较严重,污水直接入河。罗湖区开发建设较早,存在管渠断面偏小、管网负荷大及局部管道反坡等问题,有些污水管道无出路,都是直接排入河流或溢流进雨水管道再进入河流,混流现象严重,大量污水流入河流,造成极大污染。旧住宅区周围大部分市政道路下的排水管网比较健全,但仍有部分管道存在过流能力不足、管道破损、堵塞、倒坡、错接等情况,污水通过市政雨水管排入河道,污染水体环境。部分市政道路仍存在未设污水管道导致污水无出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河流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社会持续发展,我国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政府加大水利建设,给予了河道的综合整治充分的重视。本文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重庆市永川区实施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其实践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效,深入剖析其综合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对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涉及的控源截污工程、河道疏浚过程、护岸工程、生态修复过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形成有效治理河道的关键举措,梳理出一套可供其他地区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庞剑锋 《云南化工》2018,(2):181-182
河长制是破解我国当前水污染的治理难题是一种制度的创新。但是制度发挥实效,关键在于落实。水污染治理制度的方面不完善易伴生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对水污染的治理效果。在阐述了河长制的历史及特点后,进一步分析当前河长制实施中存在的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河长制对水污染的治理发挥长效机制的一些建议,唯有多管齐下的对策,水环境治理方可实现标本兼治、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茅洲河污染来源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洲河作为深圳、东莞界河,水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污染来源不明导致上下游治理不同步、治污存在争议问题长期存在。根据现场监测,分析水质现状,核算污染通量,明确了深圳光明新区、宝安区、东莞长安镇对茅洲河的污染贡献分别为27.3%、31.5%、41.2%,并提出了整治对策,为茅洲河水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安阳市洪河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冬  李垒  张长松 《广东化工》2010,37(5):159-160,162
洪河是安阳市的重要河流,近年来由于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但是污染治理措施滞后,致使河水污染逐渐加重。为了初步查清洪河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文章选择Pb、Cd、Cu、Zn四种常见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洪河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为洪河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兴杰 《广州化工》2009,37(1):130-132
武江河是流经韶关市的一条主要河流,也是韶关市区和乐昌市目前唯一的饮用水源。近年来,武江河水环境质量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在深入细致的调研基础上,广泛收集了相关资料,就武江河水污染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改善浈江河水环境质量提出了综合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石英砂的塑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石英砂的塑性并对其进行改善,得出石英砂颗粒大小、砖坯含水率、砖坯p H值和增塑剂含量对砖坯塑性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并且为利用石英砂而采用可塑成型去制备高性能的烧结砖探索出了合适的成型工艺条件:球磨时间24h、含水率为29%、坯料p H=9和增塑剂含量为5%。  相似文献   

16.
徐亚同  张秋卓  周扬  李华 《净水技术》2010,29(2):1-2,14
上海市水源地经历了从苏州河到黄浦江,从黄浦江市区段到上游段,再往松浦大桥迁移的过程,目前长江也已成为上海市的第二大水源。从目前水质监测情况来看,水质呈逐年下降趋势。该文针对上海市水源地水污染的现状,对污染成因逐一分析,并从管理层面、执行层面以及技术层面提出了几点安全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何兵  罗建中  郭雪娥 《广东化工》2014,(14):153-154
当前珠三角地区内河涌治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了解内河涌的水质污染状况对更好地推进河涌治理工作至关重要。文章对珠三角地区某典型镇街的内河涌水质进行了调研,对内河涌水质进行了单因子评价,重点分析了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溶解氧四个水质指标;根据调研结果得出内河涌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和溶解氧。该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河涌整治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塘河是杭州市萧山区一条重要的人工河道,其风情大道至通惠路段位于萧山区中心城区,目前该段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危及城市形象。作者认为该段北塘河沿线污染物的排放和河道自净能力的降低是造成河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此提出加强工程与非工程建设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流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合适的技术是实施河流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前提和关键。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从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技术三个方面对各种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进行了分类分析,并阐述了各种方法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适用水体特征。为选择不同河流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汉江汉中段水体COD、BOD与DO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汉江汉中段水体的COD、BOD、DO等3个水质指标进行了测定,通过测量数据分析研究汉江水体COD、BOD、DO这3个水质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数据的测量和三者关系的研究,对汉江水质进行相关的评价,了解掌握汉江的污染情况,对建立预防水体污染机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