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减轻市政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阐述了国内外污泥处置的现状,介绍了污泥与煤掺混制备污泥水煤浆、与煤(半焦)掺混制备成型燃料以及与植物秸秆掺混造粒制备燃料制备生物质燃料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污泥制备生物质燃料可以充分利用污泥中有效热值,既可以代替少量煤炭,还为污泥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分析了污泥制备生物质燃料还存在规模小、能耗高、工艺复杂以及燃料热值低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加强污泥深度改性制备高浓度燃料水煤浆、污泥与燃料秸秆造粒及污泥与煤(半焦)制备成型燃料所用高效黏结剂的开发、污泥在成型前的脱水干燥、成型燃料的防水处理以及污泥制备生物质燃料的工业化等方面的研究,以加速污泥制备生物质燃料的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子豪  安钢 《玻璃》2018,45(3):46-50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不断加强,浮法玻璃行业燃料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多年来以煤炭、煤焦油、石油焦、重油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步转为以清洁燃料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本文阐述了作为洁净燃料天然气在玻璃熔窑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煤制天然气的发展及现状,提出了煤制天然气在玻璃行业的几个应用途经。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用煤现状及污染物排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民用煤消费量、消费结构、产运销、煤种煤质等情况,分析了全国民用散煤使用现状;类比不同煤种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民用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对比不同燃料取暖期费用及热值,分析各种燃料的经济效益、综合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民用煤清洁化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质差造成火电厂燃煤与锅炉设计煤质严重偏离,运行不稳等问题,分析了燃料管理落后环节和不适应因素,结合燃煤电厂燃料配煤和管理现状,提出了火电厂燃料无筒仓的实时优化配煤、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总体设计,给出燃料从计划、入厂、入炉、结算的精准计划管理的实时配煤解决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无筒仓的实时优化配煤系统经过前置预处理沟,基于热值和硫含量的精确定位,配合在线监测、控制系统,对给煤进行调整混配,可实现燃料均匀混配,使燃煤粒度小于10mm,硫含量、热值均满足锅炉设计煤要求,保证锅炉稳定燃烧及污染物有效控制。多渠道分离输送装置及无筒仓封闭式储煤混配控制系统、燃料混配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在保证正常生产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煤耗,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实现电厂燃料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煤的温和液化及共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述煤的温和液化及煤与有机废弃物共处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煤直接液化的发展方向是温和液化;煤与废塑料的共液化为这类有机废弃物及煤的非燃料利用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煤浆燃料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煤浆燃料的现状、生产厂家和试烧情况.评述了水煤浆制造的关键技术煤粒的级配和添加剂的选用,对新开发的几种煤浆也作了介绍.并就我国煤浆燃料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质差造成火电厂燃煤与锅炉设计煤质严重偏离,运行不稳等问题,分析了燃料管理落后环节和不适应因素,结合燃煤电厂燃料配煤和管理现状,提出了火电厂燃料无筒仓的实时优化配煤、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总体设计,给出燃料从计划、入厂、入炉、结算的精准计划管理的实时配煤解决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无筒仓的实时优化配煤系统经过前置预处理沟,基于热值和硫含量的精确定位,配合在线监测、控制系统,对给煤进行调整混配,可实现燃料均匀混配,使燃煤粒度小于10mm,硫含量、热值均满足锅炉设计煤要求,保证锅炉稳定燃烧及污染物有效控制.多渠道分离输送装置及无筒仓封闭式储煤混配控制系统、燃料混配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在保证正常生产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煤耗,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实现电厂燃料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 一、引言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研究用各种煤和液体的混合燃料直接取代燃料油。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煤液体混合燃料如:煤油、煤酒精、煤甲醇以及煤水中,由于水是自然界中极易取得的物质,因此煤水混合燃料 CWM  相似文献   

9.
文摘     
美国水-煤浆燃料的发展和应用是未来煤炭利用前景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水-煤浆燃料是最令人瞩目的能源开发之一。合成燃料产生巨大的意义。液体形式的煤所具有的性质,使它可在为石油燃料而设计的设备中加工和燃烧。此外,它的成本与现有燃料的成本相近。水-煤浆燃料可以满足上述要  相似文献   

10.
李琼玖 《中氮肥》2002,(3):8-11
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内外燃料级甲醇的生产工艺、开发现状以及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厂或城市煤气厂联产8万t/a燃料甲醇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试验报告中提出,在操作油煤混合燃料的燃烧系统时,应特别加强对油煤混合燃料特性(如煤浓度)的自动连续的监测。因为油煤混合燃料的粘度和煤浓度对其输送、贮存、燃料雾化及燃烧状态均有密切关系,故应准确测量与控制。为了帮助选择测量仪器,曾把目前使用的几种型式的粘度计及密度计对油煤混合燃料粘度和煤浓度测量的技术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其评价方法是:(1)以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矿物燃料资源的现状及其在未来的利用方式,尽管就煤而言还存在若干问题,也会认识到煤的利用对解决资源紧张的重要意义。因此,应当迅速研究最合理的用煤问题,这不单纯是解决化学或能量的需要,而是一箭双雕。在面临能源危机的情况下,化学产品对矿物燃料的依赖关系,一般是被忽视的。基于此,美国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秸秆等生物质燃料在水泥行业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原燃料测试分析、对生物质替代燃料的投加位置、喷煤管位置、三次风位置和撒料装置等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热工计算、流体力学和CFD数值模拟技术等技术开发设计一种双燃料互补系统,在分解炉同时使用传统煤化石燃料和生物质替代燃料,分析生物质燃料的投加对烧成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煤-油混合燃料国外称为COM(系Coal Oil Mixture的缩写),它是煤粉分散在油中形成的胶状混合燃料,又称胶体燃料或煤-油浆。 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C. Harvey和J. T. Dunn就提出了煤-油混合燃料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费托合成燃料的经济性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尔铮 《化工进展》2004,23(4):370-374
介绍了由天然气或煤生产合成燃料的技术现状,评述了典型的费托合成燃料生产工艺:先进循环流化床工艺(SAS),浆床中间馏分油工艺,21世纪先进天然气转化技术工艺及Syntroleum工艺等。分析了这些工艺的技术特点和经济性,并对国内合理、经济地利用天然气和煤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法国瓦兹省的贡比涅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研究成功“超级液态煤”的新燃料。这种新燃料是以煤为基础的液态混合燃料,其中煤占54%,水占30%,柴油为16%。这种燃料与传统的煤不一样,它的突出优点可在管道中输送,而且很干净。它可以代替柴油使  相似文献   

17.
能源消费革命是我国能源领域"四个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我国能源合理消费利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能源消费革命应围绕工业燃料体系、交通燃料体系、生活燃料体系的消费需求及环保要求,实现煤炭在工业燃料体系的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交通燃油替代、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序推进生活燃料体系煤改气、煤改电,同时加快能源市场化改革,加快发展新能源,严控消费总量增长,实现能源消费的清洁化、高效化和低成本化,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就商业化观点来说,煤浆燃料混合物的应用直接受到其他燃料价格的影响。煤浆燃料混合物没有脱离商业上经济优先这一基本前提。佛罗里达开发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已经发展了一项可以改进煤水燃料混合物经济性的新概念。同时,向一些大城市提出了日益增长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技术是利用污水作为水源来生产可用泵输关的煤——污水泥浆燃料混合物。用污水(水的成分在96~99.5%)代替水,从而提高了经济性,并且在一定和度上缓和了环境污染问题。经济性的改善是由于消减了能常为煤水燃料混合物所需要的化学添加剂的费用。同时,煤浆燃料混合物的用户可以从市政环境部门得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工业中迫切需要开发测定油煤混合燃料稳定性的统一的试验方法。曾研究和建立了多种测定油煤混合燃料稳定性及粘度的方法。其中包括:于沉淀瓶中测定在透明重油中煤沉淀的百分数;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凝聚及压密性的影响;用带有旋转部件的旋转粘度计测定油煤混合燃料的粘度。文中讨论了影响油煤混合燃料稳定性如煤沉淀及压密性的物理及化学因素。被考虑的因素有煤及油的性质、油煤比、温度、混合条件和化学添加剂等。并且对这些评价技术的优点以及不同的油煤混合燃料稳定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国内外煤沥青资源现状及煤沥青用作燃料方面的应用,展望了煤沥青燃料的市场及发展前景,并指出如何对煤沥青进行必要的深加工,从而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是煤焦油加工中的重要问题,而煤沥青制备燃料将成为煤沥青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