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注射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再行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病变组织密度增加称为增强或强化.机制是注射对比剂后血液内碘浓度增高,血管和血供丰富的组织器官或病变组织碘含量较高,而血供较少的病变组织含碘量较低,使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碘的浓度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有利于发现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病变,同时根据病变的强化特点,有助于病变的定性.因此增强扫描可反映病理组织性质,最后对比剂经肾脏排泄使泌尿道强化随尿液排除体外.目前常用的造影剂有两种:水溶性离子造影剂,如60%~76%的泛影葡胺或碘酞葡胺;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碘必乐、尤维显等,非离子造影剂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为增加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显示密度的差别 ,明确诊断 ,在CT检查中常需使用造影剂作增强检查。当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没有或仅有少许差别 ,而在CT图像上难以显示或显示不清 ,可经静脉给予可溶性碘造影剂 ,再行增强扫描 ,使病变组织与临近正常组织间X线吸收差别增加 ,从而提高病灶的显示率和病变的检出率。1 常用造影剂目前 ,常用的造影剂有两类 :一是水溶性离子型造影剂 ,如6 0 % 70 %泛影葡胺 ,4 7ml80ml,儿童按体重计为 1.5ml/kg 2 .0ml/kg ;二是非离子型造影剂 ,如 30 0mgI/ml35 0mgI/ml的优维显 5 0ml,30 0mgI/ml35 0mg…  相似文献   

3.
CT增强扫描中,注射造影剂(增强)以改变病灶的密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间X线吸收值的差别,使组织含碘量升高,对比度增强,病灶显示更清楚,因此需要熟练掌握增强扫描中静脉穿刺技术,以便快速注入大量的含碘造影剂.现将我院2005年7 608例CT增强扫描中静脉穿刺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CT增强扫描是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碘造影剂后行扫描的检查方法。目的是提高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以显示累及的范围,以及通过病变有无强化和强化类型,从而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但该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因为部分患者对碘造影剂有过敏反应。即使碘过敏试验阴性,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我们统计了1219例CT增强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防治情况。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CT检查中,为了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别及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常使用碘造影剂作增强扫描检查.碘造影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离子型造影剂[1],但价格昂贵,一般基层医院的病人难以接受,因此常使用离子型造影剂作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6.
苏宝珠  李颖毅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696-1696
为增加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显示密度的差别,明确诊断,在CT检查中常需使用造影剂作增强检查.当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没有或仅有少许差别,而在CT图像上难以显示或显示不清,可经静脉给予可溶性碘造影剂,再行增强扫描,使病变组织与临近正常组织间X线吸收差别增加,从而提高病灶的显示率和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马涛  马燕 《新疆医学》2012,42(4):100-101
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及诊断率。在检查过程中,临床现常使用含碘非离子造影剂非离子造影剂副反应少。1材料与方法全组600例患者,其中男性364例,女性236例,男女之比为1.54:1,年龄13~83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8.
造影CT增强扫描中碘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爱民 《河北医学》2006,12(2):180-181
CT增强扫描,即采用快速法,将某一剂量的碘浓度造影剂加压快速注入静脉,在造影剂经血循环大量注入靶器官的供血动脉时开始扫描的方法.增强后显示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吸收差别增加,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虽然CT增强扫描给临床诊断带来诸多方便,但造影剂作为过敏原,过敏反应在造影中引起不良反应不容忽视.目前临床常用CT造影剂有离子型造影剂如泛影葡胺,非离子型造影剂如碘海醇、欧乃派克、优维显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 ,CT增强检查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成为检查常规。增强扫描即当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不易辩别时 ,将造影剂 (6 0~ 10 0ml)注入静脉进行扫描以增强正常和异常组织之间的对比 ,提高检出率。由于CT扫描及介入放射学的普及 ,造影剂大量使用 ,造影剂反应及致死的病例相应增加 ,故造影剂的应用和并发病的处理在CT扫描中是非常重要的。1 含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含碘造影剂中 ,目前常用的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 ,由于非离子型造影剂 (如碘普罗胺、碘笨六醇 ) ,其渗透压低 ,不带电荷 ,对神经组织侵犯极…  相似文献   

10.
造影剂增强扫描是当今CT诊断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有些CT平扫不易辨认、境界不清的病变,通过静脉大剂量快速注射造影剂,可以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对比度,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灶结构及范围. 在CT增强造影中,正确使用高压注射器,准确地控制造影剂的注射总量、速度和时间,可以准确获得被增强脏器的多期扫描图像.认真做好护理工作,密切配合医生做完检查,对碘过敏病人进行抢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泛影葡胺与优维显在CT增强扫描的不良反应109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凤兰 《医学文选》2003,22(3):320-321
在 CT检查中 ,为了充分发挥机器的效能 ,更好的显示病灶和判断病变的性质 ,需要使用碘造影剂作增强扫描检查 ;因造影剂的高渗性、亲脂性、蛋白结合力、纳盐含量以及血钙结合力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出现毒副反应。本文分析我院近几年 1 0 9例造影剂不良反应 ,以提高对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认识 ,着重探讨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1 材料与方法  我院 CT室使用 GEHLSPEED DX/ I螺旋 CT机 ,增强扫描主要使用泛影葡胺及优维显。泛影葡胺成人用量为 :体部检查 1 0 0 ml,头颅和五官 5 0 ml,儿童按体重 2 ml/ kg计算用量。优维显成人用量 5 0~1…  相似文献   

12.
CT强化扫描是指在CT平扫有可疑病变或病变不能明确诊断时,通过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增强病变器官区域血管的显示效果,以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特点,为病变确诊提供可靠的依据[1],对疾病定性诊断、鉴别诊断、判断肿瘤血供情况至关重要。强化扫描患者有其特定心理特征,为使患者充分合作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不同浓度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胰腺疾病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平扫怀疑胰腺病变40例,随机分配,试验组20例用碘美普尔(碘浓度为400 mgl/ml)注射液,另外20例作为对照组,用碘海醇(碘浓度为300 mgI/ml)注射液;测量腹主动脉、正常肝实质及胰腺病变强化前后的CT值(Hu),计算出各自的CT强化值,每个患者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测算的结果.结果 动脉期及静脉期试验组腹主动脉的CT强化值:168.35±10.75,68.12±9.43;正常肝实质的CT强化值为:7.84±2.22,38.57±10.25;胰腺病变的CT强化值为:20.56±4.81,18.45±5.94;对照组腹主动脉的CT强化值为:145.09±8.74,70.34±6.55;正常肝实质的CT强化值为:8.26±1.83,51.17±10.13;病灶的CT强化值为:18.74±4.41,17.19±5.76;动脉期及静脉期两种造影剂的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新型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碘美普尔与临床已经广泛应用的碘海醇具有相同的增强效果,且碘美普尔的碘浓度较碘海醇高,需要的造影剂总量少,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一例过敏反应,尤其适用于儿童及老年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14.
徐琴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8):890-891
在CT扫描中,当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密度接近时,病变组织不易观察和分析诊断。目前CT检查中已广泛使用碘对比剂作增强扫描,以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差别从而提高了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碘对比剂是水溶性经尿路排泄的X线造影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碘。不会在体内代谢或变化。它的不良反应有:①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包括碘过敏性的个体反应性,及对造影剂的抗体产生。②给药的方式速  相似文献   

15.
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9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以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差,进一步显示病灶强化特点的常用CT扫描方法.由于需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故易发生造影剂外渗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者还可导致皮肤坏死[1].为总结造影剂外渗的护理经验,本研究对近年来,在我院行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外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行CT造影增强检查的老年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在CT上难于显示或显示不清时,可经静脉快速注射水溶性碘造影剂60~100mL后再行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的方法称为造影增强检查[1]。  相似文献   

17.
CT增强扫描是诊断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造影剂的强化,提高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对比度,从而使病变显示更为清楚,少数CT平扫时不易辨认或境界不清的病变,强化后病变得以显示.造影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静脉注射碘造影剂是CT扫描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为了提高CT扫描病变发现率和病变的显示程度,以便达到确诊的目的,但注射造影剂时往往发生过敏反应的较多,为减少离子型造影剂的副反应的发生率,我们常规使用地塞米松作为预防剂,本文在CT增强检查中应用地塞米松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CT扫描的过程中增强扫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扩大组织器官之间的密度差异,从而提高分辨率.由于病变部位血管分布不同,静脉注射造影剂可以区分正常血管结构,明确病变血管,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尤其对一些等密度病变诊断意义更大.静脉注射造影剂还可以提示解剖细节,因而合理使用造影对CT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检查以其简便、快捷、安全、无痛苦,解剖关系清楚,病变[1]显示良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面CT增强扫描是经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使病变组织X线吸收率增高,加大了正常与病变组织间灰阶的差别,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1],其机理主要是局部血流量增加(异常血管增生)或血液内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