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腰椎假性滑脱是指由于退行性骨关节病,如腰椎周围韧带松弛、关节囊变性等,造成腰椎正常生理曲度改变,椎体位置移动,而无椎体及附件的外伤、骨折和先天缺陷的疾病[1].多发生在45岁以上女性,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本病属于中医学腰腿痛范畴,在准确辨治前提下,运用正骨推拿手法往往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手法配合中药烫敷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烫疗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松解腰臀部痉挛软组织、纠正错位小关节配合中药烫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本组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治愈8例,显效20例,好转2例,无效0例,显愈率为93.33%.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烫疗的综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水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3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应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水针的保守治疗.结果:37例患者均获随访.原有不同程度反复发作腰痛均获不同程度缓解,疗效满意.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水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正确的复位手法恢复椎体微细解剖位置的变化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9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正骨手法配合药物、功能锻炼的方法。结果:治愈18例,显效58例,好转8例,无效6例,治愈好转率为91%;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中医正骨手法有利于腰椎滑脱症状的缓解,病愈后坚持功能锻炼是巩固疗效及预防复发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选择79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给予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随访2月至1年不等,优27例,良33例,有效12例,差7例.优良率为75.95%,有效率为91.14%.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确切,不失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运用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阳谷县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12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骨科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仰卧屈膝牵抖法是中医正骨手法中的一种,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效果良好。本文分析了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解剖学因素和生物力学因素,对仰卧屈膝牵抖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手法配合摇椅式练功治疗退变型腰椎滑脱3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变型腰椎滑脱之病理、症状较一般腰椎退行性改变为重,治疗方法亦不同。作者根据腰椎前屈体位可以增加椎管容量的作用机理,[1]自1991年至1996年12月,对退变型腰椎滑脱患者,在腰椎屈曲位牵引的基础上,采用手法复位、摇椅式练功方法治疗39例,进行了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曲度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方法:在13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X线片上测量其腰椎矢状面Cobb's角、Taillard指数、腰椎前突指数、腰椎侧凸Cobb's角,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价腰椎矢状面Cobb's角与Taillard指数、腰椎前突指数、腰椎侧凸Cobb's角的相关性.结果: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矢状面Cobb's角与腰椎侧凸Cobb's角呈正相关(r =0.436,P=0.000);腰椎矢状面Cobb's角与Taillard指数、腰椎前突指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09,P=0.914;r=0.032,P=0.710).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矢状面Cobb's角与腰椎侧凸Cobb's角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龙氏整脊手法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出院时和出院后半年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有很好疗效,并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峡部裂性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腰椎退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17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峡部裂性滑脱85例(峡部裂组)、退变性滑脱85例(退变组)。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采用Meyerding分级标准评估腰椎滑脱程度;在腰椎MRI上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Modic改变分级标准评估终板退变程度,采用Weishaupt分级标准评估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2组患者的腰椎滑脱Meyerding分级、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终板Modic改变分级及关节突关节Weishaupt分级。结果:(1)腰椎滑脱Meyerding分级。峡部裂组腰椎滑脱MeyerdingⅠ度32例、Ⅱ度48例、Ⅲ度5例,退变组腰椎滑脱MeyerdingⅠ度59例、Ⅱ度26例;峡部裂组腰椎滑脱程度较退变组更严重(Z=-4.323,P=0.000)。(2)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峡部裂组椎间盘PfirrmannⅢ级43例、Ⅳ级34例、Ⅴ级8例,退变组椎间盘PfirrmannⅢ级33例、Ⅳ级47例、Ⅴ级5例;2组患者椎间盘退...  相似文献   

12.
腰椎滑脱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5%,以退变性和峡部裂性滑脱多见,好发于L5、L4椎体,约占95%。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我院从2007年8月-2011年8月,对3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了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及360°融合的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为(19.11±5.03)分,对照组为(22.15±5.17)分,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显著缓解腰椎滑脱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9月~2008年9月,作者采用正骨手法配合药物、功能锻炼,治疗腰椎滑脱50例,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脊柱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弯等等.其中一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而且需要植骨融合.目前,腰椎植骨融合术主要包括横突间植骨、椎间植骨融合术、360°植骨融合术等.关于三者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多,结果各有不同但随着内固定器械及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椎间植骨融合术应用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正确评价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腰椎退行性骨疾病是指腰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类疾患,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退变性腰椎侧弯畸形等,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为门诊常见病种,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案也日趋成熟,手术及非手术治疗都不能消除增生,不存在完全治愈,治疗只能以症状、体征改善为目标,所以常规被动治疗临床结果不一,病人满意度也不高。我科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早期介入并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腰椎外侧植骨融合并椎弓根内固定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原则。方法: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患者32例,其中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20例。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32例全部骨性融合,骨性融合率为100%,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2%。结论: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后外侧植骨融合(关节突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操作简便,融合率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退变性腰椎滑脱属于祖国医学"腰痛"、"腰背痛"、"腰脊痛"等范畴,非手术治疗主要以祖国传统医学推拿手法、牵引、针灸、理疗、中药内服等治疗,经过实践证明已得了满意的疗效,促进了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骨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配合针刺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确诊为腰椎滑脱症的患者采用先松筋整复、整复脊柱、斜扳法、按腰搬腿法、牵拉抖动法、平推压腿法再配合针刺。并根据滑脱方向不同采用不同复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2例患者经治疗,随访6个月-2年,结果治愈36例,好转6例,有效率100%。结论:手法复位配合适当的针刺及可靠的腰椎稳定措施是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任维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5):322-323
笔者自2001年5月~2005年5月收治了42例假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正骨手法配合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