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参苓白术散对大黄引起的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泄泻小鼠的止泻作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揭示脾虚免疫功能下降与泄泻之间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黄泄下法制造脾虚泄泻小鼠模型,给予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观察小肠碳末推进率、胸腺及脾质量、胸腺/脾质量指数、RBC-C3b-RR、RBC-IC-R、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变化,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参苓白术散有明显的止泻作用,可以提高RBC-C3b-RR及降低RBC-IC-R,可以提高脾虚泄泻小鼠的胸腺/脾质量指数,能抑制小鼠的碳末推进率,提高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含量。结论参苓白术散有修复胃肠黏膜,维持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泄泻小鼠的止泻作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揭示脾虚免疫功能下降与泄泻之间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黄泄下法制造脾虚泄泻小鼠模型,给予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观察小肠碳末推进率、胸腺及脾质量、胸腺/脾质量指数、RBC—C3b—RR、RBC—IC—R、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变化,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参苓白术散有明显的止泻作用,可以提高RBC—C3b—RR及降低RBC—IC—R,可以提高脾虚泄泻小鼠的胸腺/脾质量指数,能抑制小鼠的碳末推进率,提高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含量。结论参苓白术散有修复胃肠黏膜,维持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组方中多糖含量对小鼠药效的影响。方法以药物大黄所致脾虚泄泻小鼠体质量、游泳实验考察小鼠抗疲劳阈值、小鼠在密闭容器中忍耐时间考察耐缺氧阈值、小鼠在-15℃冰箱中的忍耐时间考察耐寒阈值等几项指标研究参苓白术散去除多糖后的药效变化。结果参苓白术散去除多糖后,对大黄所致脾虚泄泻小鼠的体质量降低干预程度减弱(P0.05),对于小鼠耐疲劳、耐缺氧、耐寒作用显著降低(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组方中多糖含量与药效存在相关性,去除多糖的参苓白术散药效降低,多糖对于主药吸收、转化可能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参苓白术散是治疗脾虚泄泻的常用方,对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力均有明显作用,故可明确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的机制与肠道菌群以及机体免疫平衡相关,为临床使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泄泻幼鼠肠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黄泄下法制造脾虚泄泻大鼠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参苓白术散进行干预,观察大鼠小肠粘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其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的水平变化。结果:参苓白术散有显著的止泻作用,能明显改善脾虚泄泻大鼠的一般状态,降低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光镜下模型组大鼠小肠粘膜部分萎缩,可见绒毛脱落,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粘膜内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参苓白术散各剂量组均有一定的改善。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减轻模型大鼠肠粘膜损伤、降低肠粘膜通透性,对脾虚泄泻幼鼠肠粘膜屏障有一定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证小鼠血清淀粉酶、D-木糖、胃泌素含量及小肠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证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利血平模型组、利血平﹢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利血平﹢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小鼠体征改变,测定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含量、观察小肠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参苓白术散小剂量1.5g/(kg.d)可以改善模型小鼠的体征、血清淀粉酶、D-木糖、胃泌素的含量增加、使模型小鼠小肠病理改变得以很好的恢复。结论:参苓白术散能通过影响动物小肠的吸收、分泌功能及胃和胰腺的分泌功能及修复损伤的小肠组织细胞起到治疗脾虚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泄泻颗粒对大黄引起的脾虚泄泻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参苓白术丸对照组、泄泻颗粒9.8、19.7、39.3g生药/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采用大黄泄下法制造脾虚泄泻小鼠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泄泻方治疗,观察小鼠活动状态、小肠碳末推进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果:泄泻颗粒具有明显的止泻作用,可以提高脾虚泄泻小鼠的胸腺/体质量指数、脾脏/体质量指数,能抑制小鼠的碳末推进率。结论:泄泻颗粒可以抑制肠道蠕动,具有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运合剂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黄水煎液制作小鼠脾虚泄泻模型,给予温运合剂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的体质量、腹泻指数、肠道病理学检查变化情况,并测定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温运合剂有明显止泻作用,可显著改善脾虚泄泻所致的体质量减少,减轻肠黏膜损伤,还可以显著提高脾虚泄泻小鼠的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结论温运合剂可修复肠道黏膜,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发挥其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9,(1)
目的:比较市售山药与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山药免疫调节和胃肠道调节功能的差异,为山药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低下模型,以廓清指数、吞噬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为指标,比较不同加工工艺的山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大黄水煎液致小鼠脾虚模型,以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为指标,比较两种加工工艺的山药对脾虚小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结果:2种加工工艺的山药均有增强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力的功能,且与模型组相比,山药一体化高剂量组可显著性增强小鼠免疫力。二者均可显著降低脾虚小鼠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与市售山药高、低剂量组相比,一体化山药高、低剂量组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结论:一体化山药与市售山药均可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力,增强脾虚小鼠胃肠道功能,且一体化山药优于市售山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方对大黄致小鼠脾虚模型的影响,探讨其健脾作用.方法:采用连续灌胃大黄水煎液14天造成小鼠脾虚模型,以补中益气丸为阳性对照,益气健脾方水煎液高、低剂量组进行治疗.观察测定实验动物外周血细胞指标的变化、胸腺及脾脏质量指数、小肠推进率.结果:益气健脾方各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健脾功效。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检测模型大鼠体质量、血清TP、ALB、尿D-木糖、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分子水平。结果:给药干预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大鼠TP、ALB、尿D-木糖、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P0.01);胸腺指数、血清IFN-γ、IL-2、IgG、IgA、C3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IL-4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健脾功效可能与恢复其胃肠功能、Th1/Th2平衡、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参苓水煎剂对环磷酰胺构建的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以SPF级KM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实验组与低剂量实验组。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构建免疫抑制模型,通过免疫器官称重实验、单核巨噬细胞指数实验、碳廓清实验与溶血素含量来评价参苓水煎液对免疫抑制小鼠的作用。结果:高剂量水煎剂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显著作用(P0.05);低剂量水煎剂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高剂量组水煎液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生山药煎液对脾虚便秘小鼠排便功能、小肠推进率的改变及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含量的影响,观察不同剂量的生山药煎液治疗脾虚便秘的疗效,进而阐明其治疗便秘的机理,并对量效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将60只清洁级SPF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山药煎液高、中、低剂量组,麻仁丸组。经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外,各组小鼠分别用凉开水、山药水煎高、中、低剂量及麻仁丸进行灌胃处理。末次给药后,观察山药煎液对小鼠排便功能、小肠推进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SP﹑VIP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山药煎液有促进小鼠排便的作用,以山药水煎剂高剂量组明显(P<0.01);各给药组均可促进便秘小鼠小肠内墨汁的推进速度,以山药煎液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其次为山药煎液中剂量组、麻仁丸和山药煎液低剂量组(P<0.05);山药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和麻仁丸组对脾虚便秘模型小鼠肠组织中SP﹑VIP含量的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山药水煎高、中、低剂量组和麻仁丸组小鼠的排便功能、精神状态、大便质地均有明显改善,其小肠内墨汁有显著的推进,SP、VIP含量均较模型组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健脾止泻颗粒对脾虚泄泻小鼠微生态及对小肠和胸腺超微结构的作用。方法 :用 10 0 %大黄水浸液复制小鼠脾虚泄泻模型 ,观察健脾止泻颗粒对小鼠微生态的影响 ,通过电镜观察对受损小肠黏膜和胸腺的修复作用。结果 :健脾止泻颗粒对实验性脾虚泄泻小鼠的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 ,能使受损的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结构明显改善 ,促进小鼠胸腺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复制。结论 :健脾止泻颗粒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改善小肠吸收细胞微绒毛的结构和促进线粒体的复制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中药炮制品组成的参苓白术散对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影响。方法:小鼠用lOO%大黄水浸液灌胃造脾虚证模型,然后用不同中药炮制品组成的参苓白术散煎液。结果:模型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及类杆菌等厌氧菌含量显著下降(P〈0.01),用土炒白术、土炒山药或麸炒白术、麸炒山药组成的参苓白术散灌胃后,3种厌氧菌含量均恢复正常,且双歧杆菌明显超过造模前水平(P〈0.05)。需氧菌菌群中,肠球菌含量造模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而用土炒白术、土炒山药或麸炒白术、麸炒山药组成的参苓白术散后则下降了1个数量级。大肠杆菌在造模完成时含量明显上升(P〈0.01),用土炒白术、土炒山药组成的参苓白术散后含量恢复造模前水平。造模后及用中药后葡萄球菌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土炒白术、土炒山药或麸炒白术、麸炒山药组成的参苓白术散能促进双歧杆菌并抑制肠球菌,并且可以用党参代替人参。党参、土炒白术、土炒山药等组成的参苓白术散抑制大肠杆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水煎液以及不同提取部位对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黄泻下法复制小鼠脾虚腹泻模型,观察受试药物对小鼠排便和肠推进率的影响;采用番泻叶及胶带束缚法复制大鼠脾虚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观察受试药物对大鼠肠道敏感性、肠推进率及血清、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量的影响。结果: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改善作用,水煎液及不同提取部位对改善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不同表现有不同的效果。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香砂六君子汤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主要通过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敏感性来发挥治疗作用;水溶性部位、水煎液部位具有明显的止泻作用,主要通过改善肠道运动功能异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中药炮制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及党参代人参组方的参苓白术散的药效。方法:采用正常动物、脾虚模型动物,研究和比较白术、山药等药物不同炮制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对小鼠小肠推进率、腹泻指数、脾虚指数和RBC-C3b-RR、RBC-IC-R、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变化的影响。结果:由人参与白术、山药均为生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组可明显提高RBC-C3b-RR及降低RBC-IC-R,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党参代人参与白术、山药土炒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能明显降低脾虚小鼠的腹泻指数及提高脾虚小鼠的脾虚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党参代人参与白术、山药的麸炒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能显著提高脾虚小鼠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药对照组思密达组对上述免疫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思密达虽有止泻作用,但没有提高脾虚小鼠免疫机能的作用。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上用于脾虚泄泻引起的腹泻便溏、纳呆,组方时白术、山药应用土炒品;用于脾胃不和,食少胀满,运化失常时,白术、山药应用麸炒品,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时,白术、山药应用生品。并确证参苓白术散用于补脾健胃和健脾止泻时,在组方时,可以用党参代替人参。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2013,(12)
目的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等)对利血平所致脾虚证模型小鼠血清蛋白质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脾虚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利血平单因素造模法建立脾虚证小鼠动物模型。分别收集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血清样本,对样本处理后分别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并利用PDQuest8.0图像分析软件对2-DE图谱进行差异性分析。选取差异明显的蛋白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检索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经过比较分析四组血清电泳图谱,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有35个,质谱鉴定出6种蛋白,分别为β球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妊娠区带蛋白、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A-IV和白蛋白。结论免疫功能降低、小肠功能紊乱可能是利血平致小鼠脾虚发生的主要病理环节,参苓白术散能直接调节提高免疫功能、促进小肠吸收功能的相关蛋白的表达,使其归于正常,这可能是参苓白术散治疗利血平所致小鼠脾虚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蒙药方五味清浊散对脾虚泻小鼠止泻和促进肠道吸收的作用.方法 将5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脾虚泄泻模型组(简称模型组)、五味清浊散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五味清浊散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参苓白术散组(简称中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同时进行脾虚泻造模,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中药组治疗给药,12 d后统计各组小鼠绵羊红细胞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能力、网状内皮系统血中惰性炭粒的吞噬能力、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质量并比较.结果 五味清浊散可改善脾虚泄泻小鼠的网状内皮系统血中惰性炭粒的吞噬能力和绵羊红细胞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能力.结论 五味清浊散能明显提高脾虚泻模型小鼠的勉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乳源木莲果水煎液对小鼠胃肠运动功能及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胃复安组及乳源木莲果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碳末标记的半固体米糊推进实验法及放射免疫法观察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运动及血清MTL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胃复安组及乳源木莲果水煎液高、中剂量组可降低胃残留率,加速胃排空(P<0.01或P<0.05);胃复安组及乳源木莲果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提高小肠推进率,加速小肠推进运动(P<0.01或P<0.05);乳源木莲果水煎液高、中剂量组可增加小鼠血清中MTL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乳源木莲果水煎液可加速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运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内源性MTL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