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铜电解过程中银的走向、银在阳极泥里的存在形式及阴极铜中铜的极化机理,提出降低铜电解过程中阴极铜含银量的措施。通过生产试验研究了铜阳极板含铜量、电解液含铜量、电解温度、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电解液流量等因素对阴极铜含银量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数值范围,为铜电解企业提高贵金属银的富集回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生产出符合GB/T 467—2010-CATH-1国家标准要求的阴极铜板,为铜电解企业综合回收银提供了工艺技术条件,增加了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定量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阴极铜进行表征,分析了银在阳极泥中的赋存形态和银在阴极铜中的析出机理;通过热力学计算,获得阴极铜含银的理论极限含量;研究了阳极铜银含量、电流密度、电解液组成、电解液温度、电解液循环流量等因素对阴极铜银含量的影响,并讨论了阴极铜生产过程中降低阴极铜含银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铜冶炼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银的有效回收率的影响。同时,如果阴极铜中银的含量过高,就会使高纯阴极铜的性能有所降低。通过铜电解的方式降低阴极铜含银对于铜冶炼企业提高高纯阴极铜的性能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铜电解降低阴极铜含银的生产实践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阴极铜含银高不仅影响高纯阴极铜的性能,也给铜电解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银在铜电解过程中的行为和进入阴极铜的途径,明确了银在铜电解过程中可能发生多种反应,并通过电化学沉积和机械粘附两种途径进入阴极铜;阐述了影响阴极铜银含量的主要因素。云铜从生产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阴极铜中银含量降低并连续保持在10×10~(-6)左右。  相似文献   

5.
铜电解精炼时,阳极中含银高会导致阳极钝化.结果使产出的阴极铜质量差而且能耗高.本文讨论了在电解精炼过程中高银铜阳极产生钝化的机理,也介绍了在工业生产的阳极中掺入银使其含量达到257盎司/t的实验室系统研究的结果.试验表明.依靠仔细控制工艺参数.如电解液温度、电流密度以及电解液中铜和镍的浓度可防止阳极钝化.  相似文献   

6.
高银铜阳极的电解精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有高 《有色冶炼》1994,23(3):11-16
铜电解精炼时,阳极中含银高会导致阳极钝化,结果使产出阴极铜质量差而且能耗高。本文讨论了在电解精炼过程中高银铜阳极产生钝化的机理,也介绍了在工业生产的阳极中掺入银使其含到257盎司/t的实验室系统研究的结果。试验表明,依靠仔细控制工艺参数,如电解液温度,电流密度以及电解液和镍的浓度可防止极钝化。  相似文献   

7.
新疆某银矿含银1300~2000 g·t~(-1)、含铜0.14%~0.23%,矿石中矿物常见包裹交代特征,嵌布粒度较细,属难选矿石类型。现场采用单一浮选银工艺处理该矿石,虽能获得合格的银精矿,但银精矿中铜的品位只有1.5%左右,银精矿中的铜不能计价,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为实现该矿的高效综合回收,开发了"铜银混合浮选-铜银混浮粗精矿再磨精选-混浮尾矿选银"工艺处理该矿石,采用铜高效捕收剂LP-01(主要成分为乙基一硫代与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异丙酯)与丁基黄药(BSX)组合作为铜银混浮的捕收剂,得到粗精矿后再磨再选,混浮尾矿选银。试验结果表明,在原矿含银1670 g·t-~(-1)、含铜0.17%的条件下,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含铜12.32%、铜回收率73.92%,含银125500 g·t~(-1),银回收率76.65%的铜银混合精矿,含银3228 g·t~(-1),银回收率21.88%的银精矿,银总回收率达到了98.53%。相比现场工艺,不仅提高了银的选矿指标,也获得了合格的铜精矿,新工艺可实现该矿中铜银的高效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8.
阴极铜中银含量达10 g/t以上时,一方面会造成银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阴极铜中的银往往属于有害杂质,对下游铜深加工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电解生产情况的分析,优化调整电解液Cl-、添加剂配比、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可有效控制阴极铜银含量至8 g/t以下,阴极铜银平均含量降至6.86 g/t,按照年产阴极铜30万t计,每年可挽回经济损失360万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复杂金精矿焙砂酸浸—氰化工艺酸浸分铜工序铜浸出率,以及后续氰化过程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363K、浸出时间3h、硫酸浓度1.0mol/L、搅拌转速300r/min、液固比4∶1的较优条件下,金、银、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3.21%、83.25%、95.57%。硅酸盐包裹是造成银浸出率低的主要原因。无添加剂直接焙烧,氰化渣中硅酸盐包裹银占渣含银总量的60.30%;在焙烧过程中添加氢氧化钠可以有效降低硅酸盐对银的包裹,有效提高银的浸出率,氰化渣中硅酸盐包裹银仅占渣含银总量的27.56%。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复杂金精矿焙砂酸浸—氰化工艺酸浸分铜工序铜浸出率,以及后续氰化过程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363K、浸出时间3h、硫酸浓度1.0mol/L、搅拌转速300r/min、液固比4∶1的较优条件下,金、银、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3.21%、83.25%、95.57%。硅酸盐包裹是造成银浸出率低的主要原因。无添加剂直接焙烧,氰化渣中硅酸盐包裹银占渣含银总量的60.30%;在焙烧过程中添加氢氧化钠可以有效降低硅酸盐对银的包裹,有效提高银的浸出率,氰化渣中硅酸盐包裹银仅占渣含银总量的27.56%。  相似文献   

11.
阴极铜表面质量问题已成为行业难题,影响阴极铜表面质量的因素包括粗铜含镍量、电解液的含铜量、添加剂、温度等,多位专家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铜电解的最佳工艺参数难以确定,而通过增强电解液活性,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是解决阴极铜长粒子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基于此,笔者提出利用磁场协同效应强化铜电解的工艺以改善阴极铜的质量,即通过在原铜电解循环系统上添加可调永磁体等设施,使电解液在恰当的电解工艺参数下进行铜电解。通过实地考察某铜业公司的现场生产,并进行实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恰当的磁处理条件可以降低电解液黏度,加快阳极泥的沉降速度,加强Cu~(2+)的扩散;磁化效应可抑制As、Sb、Bi等杂质离子的析出,预浓缩杂质离子,提高电解液的清晰度;磁处理可细化晶粒,改善阴极铜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家好  孔涛 《黄金》2015,(2):78-80
烟台恒邦集团有限公司铜冶炼过程产生的电尘灰中含有金、银、铜、铅、铋等有价元素,其中铜含量较高,但一直采取外售方式进行处置,未能对有价元素,尤其是铜进行有效回收。该文针对冶炼电尘灰中铜的回收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包括酸浸、压滤、萃取、电积工艺,并生产出阴极铜,有效回收了电尘灰中的铜,提取铜后的尾渣可作为提金尾渣综合回收系统的原料对冶炼电尘灰中的金进行有效回收,从而实现了铜综合回收工艺的工业化应用,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玻利维亚某矿区选锡尾矿经浮选产出含银硫精矿,其中含金1.03×10-6、银178.7×10-6、铜0.53%,硫化物包裹金73.45%,硫化银73.63%。为综合回收该硫精矿的有价元素,采用“添加剂焙烧-烟气制酸-酸浸回收铜-氰化回收金、银-尾渣出售”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当增加添加剂焙烧时,金、银、铜的回收率均大幅提高,其最终浸出率分别为80.07%、90.32%和89.55%。初步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该含银硫精矿吨矿生产总价值为1 471.51元,不计原料费用时吨矿生产总成本为1 228.13元。该含银硫精矿的处理工艺实现了二次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介绍金隆铜业有限公司近几年铜电解精炼的生产状况,分析高杂质电解条件下阴极铜出现质量波动的原因和采取的解决措施、电积脱杂方面的改造和效果、萃取法脱除锑铋在电解液净化方面的应用、降低阴极铜含银的措施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新疆某铜银多金属硫化矿,矿物组成复杂,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银、辉银矿、含银黝铜矿、黄铜矿、银黝铜矿、斑铜矿、铜蓝、孔雀石、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毒砂、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绿泥石、石榴子石、方解石、角闪石、石英、长石、金云母等。针对原矿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本试验采用"铜银混合浮选"工艺方案,即采用丁基黄药+丁胺黑药为铜、银矿物浮选捕收剂,2号油做起泡剂,在磨矿细度-200目为92%的情况下混合浮选铜银矿物,采用"一预选一粗两扫三精"获得含铜1.22%、铜回收率93.32%,含银12997.67g/t、银回收率95.29%的铜银混合精矿指标。完成,要在数据上、信息上表现为精确的特点。文章针对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铜冶炼电尘灰内的铜回收工艺实施了实验研究,主要涵盖了酸浸、压滤、萃取以及电积工艺,最终通过实验从电尘灰中提取出了阴极铜,实现了电尘灰中铜的有效提取,并针对该方法在工业化中的应用进行了设计,大大提升了铜冶炼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武山铜矿磨浮工艺流程进行的取样、检测、分析,查明了磨矿工艺状况及影响选铜指标的主要因素;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实验室开展了磨矿介质配比及充填率等工艺参数试验以优化产品粒度组成、浮铜工艺条件及流程等研究。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现场流程结构优化新工艺可获得含铜22.75%、含金3.99g/t、含银229.91g/t的铜精矿,铜回收率达到91.76%、其中伴生金回收率为34.79%、银回收率为51.96%,与现场工艺相比较,铜精矿铜品位提高了1.79个百分点,铜、金、银回收率分别提高0.57个百分点、3.92个百分点、1.73个百分点,为现场工艺流程优化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绪言小坂厂月产电铜四千吨左右,并从铜电解的阳极泥中回收金、银、硒和碲。虽然过去提银车间搞了许多小改小革、但是阳极泥熔炼炉及分银炉仍是老式的,热效率和作业率较低;目前进厂铜矿中的含银量大幅度增加,银产量将增加一倍多,故需对提银车间进行全面的改造扩建。  相似文献   

19.
用Duval CIEAR法制得的铜,是从含银和含其它杂质的浓氯化铜溶液中电解提取的,这种铜象粗铜一样必须进行处理,也就是要先熔化、铸成阳极铜锭、再用电解精炼成阴极铜。另有一种精炼方法,就是在高温和高真空中用选择挥发法将包括银在内的某些杂质从铜中除去,电子束炉可有效地提供这种高温和真空的条件。文中概述了CLEAR铜的熔化,为进一步处理所作的预精炼的程序,以及用电子束精炼的实验室和中间试验所取得的试验结果。精炼成的铜的试样被成功地拔成线材,而且随后又拉成细丝。详尽的化学分析和各种物理试验数据,显示出了该精炼工艺的潜力(正在申请专利),该精炼铜符合高导无氧铜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0.
粗铅精炼过程中获得的铅浮渣,含铜量高,渣量也较大,某厂采用了火法富集—氧压酸浸—旋流电解等工艺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阴极铜产品。该工艺采用火法与湿法相结合,具有铜回收率高、流程短、污染低、其它有价金属Ag、Au等有效回收、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