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20,(4):349-353
研究红景天苷(SAL)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选择3-8代生长状态良好的HUVECs用于实验,采用SAL预孵育HUVECs 2h后,再加入Hcy(1 mmol/L)共孵育12 h诱导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采用MTT和LDH法分析细胞损伤,荧光探针法DCFH-DA分析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细胞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qRT-PCR技术检测Nrf2、HO-1、NQO1的基因表达.结果显示,Hcy显著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10、50μmol/L的红景天苷干预给药后,能够提高Hcy诱导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LDH、MDA的水平,增加胞内SOD活性.与Hcy处理组相比,SAL干预给药能够降低Hcy所致细胞内ROS的增高,上调Nrf2、抗氧化酶基因HO-1、醌氧化还原酶NQO1的mRNA表达.本研究表明,红景天苷有效抑制Hcy诱导的HUVECs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与红景天苷增强细胞清除自由基能力,调控Nrf2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711-712
目的:研究鱼腥草素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NO合成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15μg/ml LPS作用于HUVECs,共同孵育12h建立炎性损伤细胞模型.考察不同剂量鱼腥草素钠对各组HUVECs细胞存活率、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NO含量、内皮型NOS(eNOS)及诱导型NOS(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鱼腥草素钠可明显提高HUVECs细胞存活率,增加NO的分泌与释放,提高eNOS与降低iNOS活力,从而保护脂多糖诱导的HUVECs炎性损伤.结论:鱼腥草素钠对脂多糖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促进内皮细胞NO分泌与释放,增强eNOS活性和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精多糖(Polygona-Polysaccharose,PSP)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其抗氧化作用的关系。方法实验用SD新生大鼠(出生1~3 d)20只,雌雄不拘,常规方法培养心肌细胞,在培养48 h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重复实验6次):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A/R组、缺氧预处理(anoxia preconditioning,APC)组(APC+AR组,3次短暂缺氧复氧,再进行A/R操作)、PSP预处理组(PSP+A/R组)。对以下指标进行检测:细胞存活率(MTT法),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组心肌细胞存活率、细胞培养液中SOD活性均明显降低(均P〈0.01),而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LDH活性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A/R组比较,APC+A/R组与PSP+A/R组心肌细胞存活率、细胞培养液中SOD活性均明显增加(均P〈0.01),同时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LDH活性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APC+A/R组比较,PSP+A/R组心肌细胞存活率、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及LDH、SOD活性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SP预处理可减轻心肌细胞A/R损伤,具有模拟APC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SP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4)
试验旨在考察含高亚麻籽油的育肥猪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VE)和β-胡萝卜素(β-C)对育肥猪屠宰后肉品贮存过程中抗氧化酶与脂质氧化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体重一致(65±2.3 kg)、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育肥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每头猪单栏饲养,试验期42 d。共分为4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VE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VE 300 mg·kg-1、β-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β-C100 mg·kg-1、VE+β-C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VE 300 mg·kg-1与β-C 100 mg·kg-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VE组极显著提高了猪肉贮存过程中α-生育酚在猪肌肉中的存留(P<0.01),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与VE组相比,VE+β-C组显著降低了猪肉在贮存第14天的α-生育酚水平(P<0.05),显著增加了猪肉贮存第6天和第8天MDA水平(P<0.05)。因此,含高亚麻籽油育肥猪日粮中添加VE 300 mg·kg-1可显著提高α-生育酚在猪肉中的沉积,提高肉品贮存过程中的SOD活性和TAOC,降低脂质氧化,延长货架期。而在VE基础上再添加β-C并不能进一步降低肉品贮存过程中的脂质氧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8)
为探究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应激性衰老中能量代谢和线粒体功能的变化,在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模型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衰老指标p21、p53、γH2A.X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蓝染程度;荧光定量PCR检测端粒长度;利用安捷伦Seahorse XFe 96细胞能量代谢仪检测内皮细胞的糖酵解情况和氧耗情况;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膜电位及ATP水平;检测细胞能量代谢关键酶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H_2O_2刺激的内皮细胞中p21、p53、γH2A.X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蓝染的细胞比例增加,端粒长度缩短,衰老内皮细胞糖酵解能力下降,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降低,ROS水平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ATP生成减少,但大部分能量代谢关键酶的表达水平不变。因此,内皮应激性衰老可引起内皮能量代谢紊乱及线粒体功能障碍,靶向内皮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功能调节可能是干预内皮应激性衰老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2):59-6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氧化应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同时选取本院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血管功能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AMI组及UAP组NO、SOD、GSH-P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ET-1水平高于对照组;AMI组ET-1水平均高于UAP组,GSH-Px及SOD水平低于U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及UAP组VEGF、MDA、RO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MI组MDA、VEGF、ROS水平均高于U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氧化应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
目的观察铁皮石斛多糖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MPP+损伤模型组、铁皮石斛多糖组(50、100、200和400μg/m L)。MPP+损伤模型组细胞用含10μmol/L MPP+的培养基处理细胞24 h;铁皮石斛多糖组细胞用含50、100、200和400μg/m L铁皮石斛多糖的培养基预处理2 h后,再加入MPP+(10μmol/L)处理细胞24 h;对照组细胞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P+处理显著降低了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升高了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水平和细胞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细胞中SOD的活性(均P<0.05);与损伤模型组比较,200和400μg/m L铁皮石斛多糖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升高,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性和细胞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细胞中SOD的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铁皮石斛多糖抑制了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铁皮石斛多糖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
目的观察Apelin-13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0 mmol/L Hcy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24 h,诱导内皮细胞的损伤。采用不同浓度(0.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的Apelin-13预处理1 h,再加入含Hcy的培养基中继续孵育24 h,观察细胞的损伤情况。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中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y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显著性升高(均P<0.05)。与Hcy组组比较,Apelin-13(1.0和10.0μmol/L)预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升高,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显著性降低(均P<0.05)。Hcy组HUVECs细胞中p-AMPK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与Hcy组比较,Apelin-13(1.0和10.0μmol/L)预处理组HUVECs细胞中p-AMPK蛋白的表达显著性下调(均P<0.05)。AMPK抑制剂Compound C部分取消了Apelin-13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结论 Apelin-13抑制了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与可能与上调AMPK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
目的:观察以补气活血解毒通络为治法组方的中药糖脉通方对糖尿病高脂模型大鼠血管组织中Flt-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饮食制作糖尿病高脂大鼠模型,选取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平均分为模型对照组、糖脉通方小剂量组、糖脉通方大剂量组、西洛他唑对照组,均灌胃给药。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lt-1在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的Flt-1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积分明显升高(P<0.01)。糖脉通方大剂量组、糖脉通方小剂量组和西洛他唑对照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Flt-1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糖脉通方大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补气活血解毒通络法组成的糖脉通方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管组织Flt-1的表达水平,对糖尿病血管病变早期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8):1430-1433
目的:观察女贞子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血糖、血脂及肾皮质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女贞子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6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女贞子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缬沙坦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女贞子提取物各组和缬沙坦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法注射55 mg·kg~(-1)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胃生理盐水1 m L·(kg·d)~(-1)、女贞子提取物0.2g·(kg·d)~(-1)、0.4 g·(kg·d)~(-1)、0.8 g·(kg·d)~(-1)、缬沙坦10 mg·(kg·d)~(-1);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1 m L·(kg·d)~(-1),各组均每日给药1次。实验第8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血脂及肾皮质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血脂、肾皮质MDA水平和SOD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女贞子提取物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1);女贞子提取物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女贞子提取物中剂量、高剂量能显著降低DN大鼠肾皮质MDA水平(P<0.01),提高SOD活性(P<0.01);与缬沙坦组比较,女贞子提取物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FBG、TC、TG、LDL、HDL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肾皮质MDA水平和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贞子提取物能够有效纠正DN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对DN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降低血脂及减轻肾皮质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5)
目的探讨CYGB在巨噬细胞氧化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构建CYGB高表达/低表达巨噬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H_2O_2刺激RAW264.7 12 h后CYGB的蛋白表达水平;用分光光度计观察RAW264.7在氧化损伤过程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0.5 mmol/L H_2O_2处理巨噬细胞12 h后CYG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0.5 mmol/L H_2O_2处理组相比,0.5 mmol/L H_2O_2对CYGB高表达组的CYGB表达升高(P<0.05),而0.5 mmol/L H_2O_2对CYGB低表达组的CYGB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 mmol/L H_2O_2+CYGB高表达组中LDH活性和MDA含量下降;0.5 mmol/L H_2O_2+CYGB低表达组中LDH活性和MD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噬细胞氧化损伤时CYGB表达水平增加;CYGB在巨噬细胞氧化损伤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TMET)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随机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仅加入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2)白蛋白诱导组.加入含人纯化白蛋白的培养液,白蛋白终浓度为5cg·L-1(以下白蛋白终浓度为此浓度).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和抗体对照组.加入含TGF-β1中和抗体的培养液,TGF-β1中和抗体终浓度为5 μg·L-1(以下TGF-β1中和抗体终浓度为此浓度).4)TGF-β1拮抗组.在加入人纯化白蛋白 15 min 前加入TGF-β1中和抗体.观察4组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GF-β1、ILK、纤维连接蛋白(FN)、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omRNA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0、12、24和48 h时TGF-β1、ILK、E-cadherin、α-SMA和FN mRNA表达水平与TGF-β1中和抗体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蛋白诱导组、TGF-β1拮抗组12、24和48 h时TGF-β1、ILK、E-cadherin、α-SMA和FN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0 h时、空白对照组和TGF-β1中和抗体对照组(均P<0.05);TGF-β1拮抗组12、24和48 h时TGF-β1、ILK和FN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白蛋白诱导组(均P<0.01),24、48 h时E-cadherin、α-SMA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白蛋白诱导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K mRNA表达与TGF-β1、α-SMA和FN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0.944、0.974和0.989,均P<0.01).结论白蛋白可以诱导HK-2细胞发生转分化,ILK在其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4)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对成人神经母瘤细胞(SH-SY5Y)的凋亡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中PFOS剂量设置为200、150、100、50、10、1μmol/L和DMSO(对照组)。体外培养SH-SY5Y细胞,以不同浓度PFOS(1、10、50、100、150、200μmol/L)处理细胞。染毒24 h和48 h后用CCK8法检测SH-SY5Y细胞活性,应用Annexin-V FITC/PI双染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SH-SY5Y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总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 PFOS暴露降低了SH-SY5Y细胞活性,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FOS导致SH-SY5Y细胞凋亡;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PFOS引起SH-SY5Y细胞中SOD和GSH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最高剂量组PFOS引起GSH含量从8.00±0.12 nmol/mg蛋白降至5.89±0.90 nmol/mg蛋白;同时引起总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最高剂量组PFOS引起MDA含量从1.92±0.17 nmol/mg蛋白显著上升至6.95±0.26 nmol/mg蛋白。结论PFOS可能通过对SH-SY5Y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对SH-SY5Y细胞产生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6)
目的:观察通心络干预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通心络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损伤状态下保护神经元的机制。方法:首先制备4种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条件培养液:①正常BMEC条件液(N-CM);②正常BMEC加通心络药物血清条件液(NT-CM);③拟缺血损伤BMEC条件液(I-CM);④损伤BMEC加通心络药物血清条件液(IT-CM)。将它们分别作用于正常和糖氧剥夺损伤(拟缺血)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后,测定神经元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①I-CM可使正常神经元的活性和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与I-CM相比,IT-CM可提高神经元活性和SOD活力,降低MDA的含量。②与正常神经元比较,拟缺血神经元活性和SOD活力明显下降,MDA含量增加;I-CM进一步使拟缺血损伤神经元的活力下降;NT-CM和IT-CM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抑损伤神经元活性和SOD活力的下降,并降低MDA含量。结论: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可能造成其旁分泌功能紊乱,进一步导致神经元的损伤。通心络可能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旁分泌功能保护神经元,该保护作用与减少神经元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6):839-841
目的:观察三草降压汤(SCD)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活性及NO分泌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降压作用的有效组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技术制备SCD的4种组分(SCD-DW、SCD-10ET、SCD-50ET、SCD-95ET),分别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SHR大鼠含药血清,以5%、10%、15%的血清浓度作用于HUVEC,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NO含量。同时观察eNOS抑制剂L-NAME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SHR空白血清可显著抑制HUVEC活性(P<0.05),降低NO含量(P<0.01)。SCD-DW、SCD-10ET含药血清可增强被SHR空白血清抑制的HUVEC的活性(P<0.05,P<0.01),SCD-10ET可以提高HUVEC的NO分泌水平(P<0.05),此效应在15%血清浓度下可被L-NAME明显抑制(P<0.01)。结论:SCD-10ET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NO分泌,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eNOS-NO途径可能是该组分降低血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18)
为观察鹿茸多肽对冈田酸(Okdaic acid,OA)致大鼠HT2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硫堇染色法对培养的HT22细胞进行染色鉴定。HT22细胞用含10%FCS的DMEM完全培养液传代培养7d后,分正常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OA损伤模型组和鹿茸多肽3个组共6个组进行条件培养。各组分别加不同的培养液,正常对照组只加含FCS的DMEM;DMSO对照组加含DMSO(终浓度<0.01%)的DMEM;OA损伤模型组加含DMSO(终浓度<0.01%)、终浓度为10nmol/L OA的DMEM;鹿茸多肽3个组分别加含OA(10nmol/L)和鹿茸多肽(终质量浓度分别为50、500、1 000μg/mL)的DMEM,于37℃,5%CO_2孵育24h。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渗漏率,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鹿茸多肽可明显改善HT22的细胞形态,提高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LDH的漏出率,增加神经递质的表达。鹿茸多肽对冈田酸致大鼠HT2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锦草水提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对60只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0.25%四氧嘧啶溶液80mg·kg-1,注射后2h给予50%葡萄糖溶液0.2mL·10g-1灌胃造模,3d后眼眶采血测血糖,血糖值〉11.1mmol·L-1为糖尿病小鼠。将50只造模成功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S组(阴性对照组),地锦草低(59mg·kg-1·d-1)、中(118mg·kg-1·d-1)、高(236mg·kg-1·d-1)剂量组,二甲双胍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d后,观察地锦草水提液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病理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 1)备糖:地锦草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给药后的血糖明显低于给药前及NS组,地锦草低、中剂量组(均P〈0.05),NS组、地锦草中、低剂量组血糖也略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血清胰岛素:地锦草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NS组及地锦草低、中剂量组(均P〈0.05),地锦草低、中剂量组及N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胰腺的病理形态:NS组胰岛数量明显减少,结构破坏,边界模糊不清,胰岛β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细胞出现变性或坏死;地锦草各剂量组胰岛数量较多,胰岛结构较完整,境界较清晰,胰岛β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形态较好,胞浆丰富,胞核多数清楚,仅可见少数细胞变性或坏死;二甲双胍组胰岛形态有一定的恢复。结论地锦草水提液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可能是通过保护胰岛β细胞、减轻其损伤及增加胰岛素分泌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12):2280-2283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离体子宫内膜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信号通路PI3K/PKB的影响。方法:将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置于培养液中培养,选用对数期生长细胞进行实验。分别加入浓度0.4 mg·L~(-1)、0.8 mg·L~(-1)、1.2 mg·L~(-1)的含紫草素的培养液,作为紫草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未加任何药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Akt磷酸化水平、Bcl-2及Bax水平、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紫草素中剂量组以及紫草素高剂量组的OD值、Bax水平及细胞凋亡率较高,p-Akt、Bcl-2水平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草素中剂量组与紫草素高剂量组的OD值、p-Akt水平、Bax及Bcl-2水平、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素能够通过调节凋亡信号通路PI3K/PKB,抑制离体子宫内膜癌细胞株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及检测意义。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血液并检测Hcy、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组患者随着患者脑梗死面积的加大,Hcy、MDA、NO、ET含量显著上升,SOD含量显著下降(P<0.05); PWV-β、压力-应变弹性指数(Ep)、僵硬度指数(β)和AI显著上升,AC显著下降(P<0. 05); CBF、CBV和MTT显著下降,ICP显著上升(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随着血浆Hcy水平升高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加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9):1683-168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凝血酶诱导内皮细胞表达促血栓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在含有凝血酶(4 U·m L~(-1))的培养基中加入梯度质量浓度的益气活血方(0~5.0 g·L~(-1)),作用12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益气活血方对内皮细胞无毒性的最大浓度;之后将细胞分为4组进行实验,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凝血酶组、益气活血方低剂量组(0.25 g·L~(-1))、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1.25 g·L~(-1)),加入益气活血方预处理2 h后加入凝血酶刺激10 h,Western blot检测PAI-1、TF的表达量。结果:由MTT检测结果得到益气活血方对内皮细胞无毒性的最大浓度为1.25 g·L~(-1),并将此浓度作为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益气活血方低剂量组(0.25 g·L~(-1))、高剂量组(1.25 g·L-1)均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PAI-1、TF表达(P<0.05或0.01),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益气活血方可有效抑制凝血酶诱导内皮细胞促血栓因子PAI-1、TF的表达,对内皮细胞有潜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