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宇宙信息     
小麦哲伦云中发现慢自转脉冲星 综合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欧洲空间局牛顿X射线多镜面望远镜的数据,天文学家第一次在小麦哲伦云的超新星遗迹中发现了脉冲星。  相似文献   

2.
对星际消光的研究,有利于人们还原天体本来的光度与颜色,也有利于人们了解星际尘埃的性质。小麦哲伦云紫外波段的消光曲线比银河系紫外波段的消光曲线更加陡峭,大麦哲伦云的平均消光曲线介于银河系的平均消光曲线与小麦哲伦云的消光曲线之间。M31的消光曲线与银河系的消光曲线类似,都存在2 175?A的驼峰和紫外波段增强的特征。此外,对高红移河外星系尘埃的星光衰减曲线以及M33,M101,NGC 2207,M82,Ia型超新星、星暴星系、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消光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所处的星际环境不同,消光规律及尘埃特征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宇宙画廊     
34年前的2月,南半球的观测者在大麦哲伦云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天体,这就是如今很多人熟知的超新星1987A,它也是数百年来人类观测到的最亮的超新星之一。这幅影像来自哈勃空间望远镜.  相似文献   

4.
星系的"哈勃分类"在本栏目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哈勃发现第一个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云。接下来,哈勃对星系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迄今仍作为星系分类的基础。哈勃最初在1926年给星系分类,1936年修订后最终确定了星系的"哈  相似文献   

5.
宇宙信息     
宇宙信息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裸黑洞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室女座活动星系NGC6251中拍摄到一个翘曲的尘埃盘,遇到来自一个疑似黑洞的紫外光迸发。欧洲南方天文台的菲利普斯·克兰说,这是以前从未看到的新现象。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到的其他黑洞大部分是隐匿的,因为它们...  相似文献   

6.
如果要在夜空中找到蜘蛛星云的身影,恐怕我们要在南半球的晴朗夏日,也就是十一月至次年一月这段时间,在山案座北侧,绘架座南侧,网罟和飞鱼两星座之间,寻找我们所熟悉的大麦哲伦云。因为剑鱼座的星大多不亮,因此想用肉眼在夜空中找到这一块不大的光斑,最好使用一台双筒望远镜或者小型天文望远镜作为辅助,就能更容易地在大麦哲伦云的边缘找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小麦哲伦云里的沃尔夫一拉叶星AB7周围的星云。AB7可能是迄今观测到的最热的沃尔夫一拉叶星。虽然现在天文学家对银河系里的大多数气体和尘埃星云已了如指掌,但是对一些特殊的强热星云仍感困惑。最近,比利时天体物理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小组成功地证认了麦哲伦云——围绕银河系做轨道运行的两个矮星系中的三个异常星云中的高能辐射  相似文献   

8.
宇宙信息     
宇宙信息深空中的神秘天体最近,天文学家发现哈勃空间望远镜1995年12月用10天拍摄的哈勃深空区(HDF)里的星系远不止开始时确定的3000个左右。在这些位于宇宙边缘的遥远星系当中看起来大约有90个很暗的银河系中的前景星。但天文学家决定更近地观察它们...  相似文献   

9.
蜘蛛星云是近域宇宙(local Universe)所知最旺盛的产星区。利用ESA/ESO/NASA PhotoshopFIIS Liberator软件,一位年轻的天文爱好者制作了蜘蛛星云中心的全景。原始图像是由NASA/ESA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并随后从德国慕尼黑ESO/ST—ECF科学档案馆里找到的。蜘蛛星云,也称剑鱼30,位于南天大麦哲伦星云  相似文献   

10.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活动星系半人马座A。在星系核心的前面是尘埃的盘面,一个醒目的暗带环绕着这个星系一其中年老的星族发出黄白色的柔和色彩;图中的蓝色结构是新生恒星组成的星团,燃烧般的橙色气体中点缀着许多尘埃纤维的剪影。  相似文献   

11.
宇宙信息     
众所周知,银河系里的球状星团都是非常老的。但是位于16万光年外的大麦哲伦云里的NGC1850却是一个异常年轻的球状星团。这个9星等的星团密集着热的亮蓝星和暗得多的,最近由星际气体凝聚成的微红色的金牛型星。主星团的年龄估计有5000万年。照片右下方较小的星团仅有400万年。左侧是氢气体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简单星族的定义和星族合成方法;简述了蓝致密星系的观测特征和研究意义;列出了我们利用北京天文台2 .16 m 望远镜已成功观测蓝致密星系样本。在此基础上,我们运用恒星团星族合成方法,分析了一些蓝致密星系的光学谱。给出了它们中年龄和金属丰度不同的星族对星系587nm 处连续谱流量贡献的百分比;同时还给出星系内部恒星形成的历史和内红化值。  相似文献   

13.
宇宙信息     
“哈勃”关键任务遇到麻烦   1 990年发射的哈勃空间望远镜 (HST)的最重要的关键任务是观测遥远星系中的造父变星 ,测定宇宙距离。从本世纪 2 0年代起 ,造父变星就已经是测量星系距离和宇宙膨胀速率 ,称为哈勃常数 (Ho)的一根标准量天尺。但是HST造父变星研究测定的哈勃常数比由其他新方法测的偏高。波兰哥白尼天文中心的Mochejska、哈佛一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Stanek和他们的同事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原因。他们说 ,天文学家经常受骗 ,把遥远星系里的造父变星看得比它们实际要亮。什么原因呢 ?造父变星与别的…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大小麦哲伦云在紫外、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消光规律及其2D消光图,并讨论了其尘埃的性质。大麦哲伦云(LMC)可见光波段的平均色余E(B-V)约为0.13 mag,其RV一般取2.6,AV约为0.34 mag。小麦哲伦云(SMC)可见光波段的平均色余E(B-V)约为0.16mag,其RV一般取2.8,AV约为0.45 mag。从紫外消光的区域性变化来看,LMC的恒星形成区30Dor和LMC2超大气体壳层区属于比较致密的区域,都缺乏2175驼峰,消光在紫外上升比较快;但LMC中相对弥漫的区域却有比较明显的2175消光驼峰。SMC的bar区域几乎看不到2175驼峰,消光在紫外陡峭地上升;而wing区域则有较强的2175驼峰,消光在紫外上升的趋势也较缓。在红外波段,LMC的E(J-H)/E(H-K)大致在1.03~1.36之间,显著低于银河系的典型值1.73,说明LMC近红外消光律的幂律谱指数是明显小于银河系的;SMC的红外消光很小,测光和內禀色指数的微小误差都会带来较大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总之,LMC和SMC的消光曲线不能简单地像银河系消光曲线那样,用仅含单参量RV的理论曲线来描述,而是需要适合其自身的尘埃模型以描述其消光规律。  相似文献   

15.
恒星的第一个重要的分类法(哈佛)只依靠一个参量.摩根-基南(Morgan-Keenan)的近代分类法依靠两个参量.但是这个方法僅能将特殊的星羣,如包括太阳的重要星羣“星族Ⅰ”,加以分类.我们在这里举出一个含三个参量的新分类法(这些参量是氢的光谱的特性的函数),这个分类法可以把各式各样的星包括进去,特别是以前分类法里没有地位的星族Ⅱ和金属谱缐特别强的恒星.  相似文献   

16.
造父变星周光(PL)关系对于宇宙距离尺度研究和哈勃常数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所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可包括两类不同星族造父变星的PL关系,PL关系的绝对定标,周光色(PLC)关系,PL关系的金属度效应,多波段PL关系,极大光度PL关系和多相PL关系,以及非线性形式的PL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7.
银盘外区存在翘曲结构和近边增厚现象已是不争的观测事实.自20世纪50年代通过中性氢的射电观测发现此类结构以来,对不同示踪天体(包括各类星族1天体、分子云、星际尘埃、老年恒星等)的观测都确认了这一重要发现.关于翘曲结构已提出若干形成机制,但尚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8.
在茧状星云深处,年轻恒星坍缩并有行星形成。天文学家在托洛洛山4米望远镜拍摄的高分辨率的船底星云图像中现已发现12个这样的茧状星云,天文学上称它们为原行星盘。船底星云是第二个发现含有原行星盘的星云。另一个是由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和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猎户星云。  相似文献   

19.
宇宙信息     
宇宙信息氢云不是孤立的云氢云实际上是星系周围巨大的气态晕,而不是星系际空间孤立的云。这一发现使星系的可见边缘延伸了20多倍。要是这样的话,氢云成了占宇宙物质90%以上的暗物质的有效储库。纽约国立大学的兰泽塔领导的一个小组调查了1991年哈勃空间望远镜...  相似文献   

20.
传统理论认为,古老恒星形成的球状星团都是在较大的星系附近。然而,天文学家最近发现的球状星团并非如此。 美国和英国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在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凯克天文台拍摄的图像中发现一群距地球4亿光年远的大星系里面的球状星团。 按说球状星团应该在较大星系的引力范围里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