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脊柱相关疾病,不仅包括颈、背、腰和四肢疼痛,还包括内科、神经科、五官科等部分疾病.推拿手法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脊柱推拿手法中包含力学因素和力学特征,因而,脊柱推拿的生物力学研究尤为重要,尤其在推拿手法的设计和改进、避免手法不良反应和阐述推拿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因此笔者对近20年来国内有关脊柱手法生物力学的资料进行整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脊柱推拿手法属中医推拿手法的一部分,其历史渊源已久,临床疗效确切,但相关基础研究的匮乏使其安全性和理论假说受到一定的质疑。有限元分析法通过图形动态直观表达手法的力学作用机制,将脊柱推拿手法定量、定性且直观地解析,可以获得其他实验或模型无法获得的结果,是研究中医脊柱推拿手法中力学问题的理想方法。目前,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来阐明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脊柱方面。本文就有限元分析法对腰椎、颈椎推拿手法生物力学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更好地应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疾病提供更准确、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效应及机制。方法:收集以推拿手法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献,深入研究手法作用方向及作用机制,并对推拿治疗生殖系统疾病做一研究与展望。结果:推拿手法适用于不孕症、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早泄等疾病的治疗,临床多在腹部及脊柱部位操作。结论:推拿手法治疗生殖系统疾患疗效明确,其机制主要与调节生殖激素分泌、神经传导及脊柱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4.
严杨钵  吕选民 《陕西中医》2008,29(7):884-885
目的:探讨脊柱推拿手法的生物学效应。方法:结合临床归纳分析脊柱推拿手法的特点和生物学效应。结论:由于脊柱推拿多方面的良性生物学效应,加之脊柱在人体中的重要生物学功能,脊柱推拿就成为治疗脊柱位置结构异常引起的脊柱和脊柱相关疾病的科学合理方法,从而在国内外流行。  相似文献   

5.
范志勇  吴震南  周俊年  吴山 《新中医》2023,55(19):192-195
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医家擅长运用脊柱推拿治疗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从“气至而有效”的理 论溯源,脊柱推拿“气至”的经络学基础,“气至而有效”的表现,影响脊柱推拿“气至”的常见因素等方面 阐述“气至而有效”对提高脊柱推拿临床疗效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脊柱整复类手法“气至”特点的总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脊柱推拿手法(Spinal Manipulation,SM)是一门古老的治疗和康复手段,近年来重新受到重视.大约150~200年以前,人们开始对传统医学进行科学化研究.由于现代医学占有统治地位,因而现代医学界对脊柱推拿手法的可靠性和疗效多持反对或怀疑的态度.虽然现代医学也使用一些脊柱推拿手法,但普遍认为脊柱推拿手法缺乏科学性,脊柱推拿手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多为推测.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显示,一些脊柱推拿手法具有其合理性和临床使用价值,但对脊柱推拿手法的确切定义一直有争议,为此,本文对脊柱推拿手法的定义做一简要地回顾.  相似文献   

7.
沈国权与脊柱微调手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沈国权主任是我国首位推拿硕士研究生,师从(滚)法流派创始人丁季峰主任医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严隽陶主任医师,对国内外诸家推拿学术流派深有研究,融会中西医学理论,手法细腻、柔和、精巧,法之所施,患者不知其苦.沈老师在继承丁老的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推拿治疗脊柱、关节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1],在上世纪90年代独创了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经不断完善,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流派,现将沈老师的学术思想和脊柱微调手法的特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介绍彭德忠教授的特色夹脊按揉法。此法在操作上可点、可按、可揉、可振、可扳,在临床中运用此法治疗各种脊柱疾病,具有省时、省力、诊治合一、临床运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等特点。对夹脊特色推拿手法操作方法、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创新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述近20年来短杠杆微调手法推拿诊治脊柱相关疾病的文献,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南或启发新的治疗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短杠杆微调手法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优势性文献.结果:总结发现,以沈国权教授首创,各临床医者不断改革创新的短杠杆微调手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并具有针对性强、操作...  相似文献   

10.
对脊柱推拿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脊柱推拿是推拿学科的独立分支,涉及脊柱的解剖学、生物力学及影象学等基础知识和运动脊柱小关节的矫正性手法。与传统推拿相比,脊柱推拿更强调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医疗安全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脊柱推拿,加强手法操作的规范化和安全性,以提高脊柱推拿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筋骨理论是脊柱推拿的理论基石,"骨错缝筋出槽"是脊柱病病理改变的核心要素,是脊柱临床推拿实施的重要靶点。基于手法治疗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且容易推广等特色和优势,结合"石氏伤科"百年传承创新的临床实践经验,进一步阐述"石氏伤科"关于颈椎"骨错缝筋出槽"手法矫正技术要领及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2.
《国医论坛》2021,36(5):72-75
推拿手法治疗内科疾病疗效肯定,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开展。本文检索和整理近年来国内利用推拿手法治疗内科疾病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临床胃肠道消化类疾病、神经及精神类疾病、血液循环类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类疾病、泌尿类疾病、妇科类疾病等以及基础实验研究方面总结了推拿手法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推拿手法结合SA201型脊柱诊断治疗仪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和单纯SA201型脊柱诊断治疗仪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5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组,A组18例(推拿手法结合SA201型脊柱诊断治疗仪综合治疗)、B组18例(单纯推拿手法治疗)、C组18例(单纯SA201型脊柱诊断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A组(推拿手法结合SA201型脊柱诊断治疗仪综合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B组72.2%和C组77.8%,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SA201型脊柱诊断治疗仪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同时其智能化诊断系统,又对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快速,有效,安全,实用,病人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于莉莉 《陕西中医》2007,28(11):1575-1576
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是现代人的常见、多发病,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整脊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其中推拿整脊利用力的杠杆作用将各种推拿作用力传达至脊椎关节和脊周软组织,引发许多复杂的生理学反应,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整脊方法。为了提高推拿整脊的疗效,充分发挥推拿整脊的临床作用,本文从生理学角度浅析推拿整脊的作用。1整复脊柱位置结构异常推拿整脊通过拔伸牵引、推按扳摇、拿捏踩跷等手法,能迅速使脊椎关节错缝、滑脱、突出等恢复原位,使脊柱畸形得到矫正,使神经根受压、椎动脉管腔狭窄和扭曲得以解除,脊椎序列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量化X线测量技术评估脊柱推拿手法对腰椎不稳症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为脊柱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脊柱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腰部核心肌力锻炼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腰痛程度、神经损伤及生活障碍评估,以量化X线测量技术评估脊柱推拿手法对不稳定节段(L_(4~5))椎体在矢状位上的位移、腰椎松弛度的变化。结果:两组间疗效差异显著,而通过评估矢状位上的位移、腰椎松弛度这些指标的变化,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推拿手法疗效优于腰背肌锻炼方法,脊柱推拿手法可调整腰椎不稳症患者的椎体间异常运动,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初步明确了脊柱推拿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高清顺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传统手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推拿学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推拿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高老临床四十多年,不仅在推拿治疗颈、腰、肢痛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在内科、妇科、儿科疾病的推拿治疗方面也取得可喜的成绩,形成自己独特的高氏手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龚廷贤著作《小儿推拿秘旨》的研究整理,从龚廷贤运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总结,操作手法、诊治思路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旴江医家龚廷贤的小儿推拿学术之特色,挖掘并整理龚氏小儿推拿临床技术及其学术经验。发现龚氏在小儿推拿治疗方面极具特色,治疗手法多样,但又不局限于手法的治疗,其对方药的运用也是得心应手,认为小儿疾病需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急症亦可外治,等等思想对后世的儿科及推拿学科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龚氏小儿推拿丰富和发展了旴江医学的深层内涵,许多宝贵经验在当代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之处,其学术经验仍有待进一步的挖掘整理。  相似文献   

18.
脊柱病临床诊查的重点在于如何确定"筋骨失衡"的状态。"筋骨评估"不仅用于脊柱病的早期诊断,更是指导临床治疗中推拿手法和治疗部位选择的核心要素。触诊是中医推拿的重要环节,在脊柱病"筋骨评估"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在系统回顾、整理中医推拿各流派特色筋骨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用触诊作为桥梁,总结、归纳各流派筋骨评估方法的共性,建立起一套客观的、可复制的脊柱病"筋骨评估"模式,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本文从骨性标志的触诊评估、软组织的触诊评估和疼痛的触诊评估3个方面对触诊在脊柱病"筋骨评估"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推拿手法配合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推拿手法治疗)和研究组(推拿手法+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外星舱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较为常见的青少年脊柱疾病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功能。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与非手术两大类,推拿是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创立的分节段脊柱推拿术,主要分放松肌肉、矫正脊柱侧凸、整复骨盆旋转、整复腰椎旋转、恢复颈椎曲度和结束6步,分节段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本文对该技术的操作步骤、具体手法、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