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正学 《安徽医药》2013,34(1):50-51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在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噻托溴铵吸入,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和运动能力;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分值显著下降,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明显升高,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仅少数患者出现口干的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可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功能、增强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观察选择平喘固本汤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A1组和A2组。A2组(53例):针对患者选择基础方法进行疾病治疗;A1组(53例):选择基础治疗+平喘固本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COPD患者完成对应治疗后在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具有的差异。结果两组COPD患者完成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获得显著改善(P<0.05);在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方面,A1组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A1组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选择平喘固本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将将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最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突显平喘固本汤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祛痰、平喘治疗;观察组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结果 3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步行6 min距离、呼吸困难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的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民 《海峡药学》2016,(4):100-101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加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予玉屏风散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39例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发病频率的变化.结果 2组药物均能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P <0.05或P<0.01),两组之间比较,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玉屏风散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显著,且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症状,预防急性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瑞舒伐他汀对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8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16周后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观察使用他汀类药物干预后对患者远期(1年)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次数的影响。方法 COPD门诊及出院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1/d,治疗后16周后复诊观察患者血清IL-8、肺功能(FEV1及FEV1/FVC)、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cores,SGRQ)评估生活质量。随访1年,记录1年内患者出现AECOPD的次数及住院次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第16周时血清IL-8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肺功能FEV1及FEV1/FVC较对照组改善(P<0.05),SGRQ评分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观察治疗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并有减少远期急性加重的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COPD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呼吸训练康复组(呼吸训练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呼吸训练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肺功能各指标水平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各项得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呼吸训练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SGRQ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锻炼中实施呼吸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稳定期重度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予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稳定期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予舒利迭(50/500μg)+噻托溴铵(天晴速乐)治疗;B组23例予舒利迭(50/250μg)+天晴速乐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6个月后行肺功能检测,采用6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应用生活质量评估测试(CAT)问卷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A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在减少加重病例、延缓病情发展的比较中,A组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稳定期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予舒利迭(50/500μg)+天晴速乐治疗效果较好,降低了急性发作次数,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772-2773
目的:观察吸入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5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吸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氨茶碱0.1 g,日3次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按需使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分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铵对缓解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后对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22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补肺活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中医证候总积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SGRQ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各分数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比较,旨在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3年11月我科住院的420例稳定期COPD患者及33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将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中等剂量组、小剂量组、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被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一般剂量组以及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间的治疗效果、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稳定期患者治疗后中等剂量组、小剂量组呼吸困难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中等剂量组FEV1、FEV1/FVC(%)与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等剂量组、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在治疗5、10d后三组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不同剂量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稳定期COPD应用小剂量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疗效肯定,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以临床推广。急性发作期COPD,应用大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以使肺功能改善更快更好,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家庭NPPV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经住院治疗并接受鼻(面)罩NPPV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动脉血(PaCO2≥55mmHg),出院后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NPPV)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0例。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的动脉血气、肺功能、6MWD、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 1年后实验组PaO2、PaCO2、6MWD、SGRQ评分、每年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分别为(63.8±4.3)mmHg、(49.6±4.8)mmHg、(213±32)m、(45.8±5.5)分、(2.8±0.5)次/年、(1.1±0.3)次/年,与对照组(56.5±3.5)mmHg、(58.9±3.7)mmHg、(156±27)m、(56.4±5.4)分、(4.9±0.5)次/年、(3.0±0.3)次/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内实验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家庭NPPV能明显改善缓解期重度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增加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及住院次数,是治疗重度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时监测患者的生存质量积分、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生存质量:治疗前,两组SGRQ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呼吸症状和疾病影响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②肺功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时,仅FEV,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FEV1、FEV1%及FEV1/FVC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或P〈0.01)。③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除PCO2外,PO2和SaO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个月后,PCO2、PO2和SaO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血气、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简单易行、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戴智康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55-295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在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8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 FEV1、FEV1/FVC)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4、0.85、0.93、0.7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 FEV1、FEV1/FVC)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1.98、13.75、9.51、5.87,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噻托溴铵能够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家庭氧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家庭氧疗。观察期为1年,比较两组再次住院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FEV1(%)]、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6MWD)及生活质量评分(SGRQscore)差异。结果:观察组40%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77.5%(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FEV1(%)、6MWD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SGRQ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并能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10年9月收治的80例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COPD稳定期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肺功能(FEV1/FVC,FEV1)改善及Zung抑郁评分(SDS)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明显升高,Zung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可减轻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健康指导在稳定期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26例COPD患者,所取病例分为对照组(63例)、指导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指导组予以健康指导加常规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急性加重频次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指导组。结论在稳定期COPD的治疗中予以积极健康指导,可减轻患者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率及并发症发生,延缓肺功能的下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治疗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医疗相关费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患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出院后是否在家继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分为2组:无创通气组和对照组(家庭氧疗组),随访两组再入院住院率、插管率及死亡率,出院后6个月、1年、2年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和生活满意度评分,以及2年内的医疗费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用家庭型无创通气患者的再住院率、插管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PO2升高,PCO2降低(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FEV1%、FEV1/FVC、呼吸困难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COPD合并呼衰患者稳定期应用家庭无创呼吸机可以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因此,家庭无创呼吸机值得在COPD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家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D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肺功能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将4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26例.2组于医院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缓解后出院.治疗组继续应用DNPPV治疗,对照组停止无创机械通气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血气指标、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WMD)及急性发作住院次数、住院费用.结果 出院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6MWD长于对照组,治疗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住院次数及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NPPV能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减少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吸入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确诊的72例COPD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吸入治疗,对照组不进行特殊治疗,均对其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患者肺功能、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值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值较治疗前均升高,较对照组治疗后各项值也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应用于老年COPD患者,可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徐婕  龚建祖 《中国药师》2014,(3):444-446
目的:观察羧甲司坦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羧甲司坦片0.5 g,po,tid.治疗6个月后测定两组肺功能、Borg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统计沙丁胺醇使用次数及急性加重发作次数,进行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6MWT明显延长,Borg评分显著下降;使用沙丁胺醇(17.1±5.8)次,急性发作(0.4±0.2)次;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适出现.结论:长期服用羧甲司坦可明显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呼吸困难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