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为研究人工水平接地体对特高压杆塔基础接地电阻及散流的影响,在CDEGS软件中建立了典型特高压杆塔基础及人工水平接地体仿真计算模型,分别对不同根数水平接地体、不同水平接地体长度、不同土壤电阻率的降阻率及散流比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水平接地体对特高压杆塔基础接地电阻减小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特高压杆塔接地应充分利用其自然接地体作用.另对3种典型特高压杆塔基础接地体电流密度分布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单桩垂直型接地体有最大电流密度.当入地电流为10A时,非底段的最大电流密度为1.156A/m.  相似文献   

2.
对山岩地区常用杆塔接地降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利用大开挖基础加装钢筋笼接地装置来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新方法进行了探讨,该方法占用空间少、施工方便且经济性较好。通过研究得知,对于土壤电阻率不高于3000Ω·m的山岩地区,利用该方法基本能达到规程要求。在所挖基坑允许的条件下,钢筋笼尺寸越大。降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特高压杆塔基础的自然接地电阻,本文提出在混凝土外包裹一根柔性石墨接地体,研究分析接地体的降阻效果。首先对单根灌注桩进行等值简化处理;然后在CDEGS软件中建立了特高压杆塔基础仿真计算模型,分别对螺旋式、分层式以及笼式3种敷设方法在不同土壤电阻率的情况下的杆塔基础接地电阻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对比了不同敷设方式的降阻效果。研究表明:3种敷设方法都有显著的降阻效果,其中在同等的外界条件下,笼式的敷设方法降阻效果要优于其他2种。  相似文献   

4.
为向以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击故障率为目的的接地降阻和杆塔优化设计提供参考,通过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雷击情况下输电杆塔及其接地装置各自承受的电压,以及在不同雷电参数、杆塔高度、土壤电阻率、接地装置大小等条件下,杆塔和接地装置上的雷电电压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雷电流波前时间越短、杆塔越高、土壤电阻率越高、接地装置规模越小,雷击时塔顶电位峰值越高。由于降低接地电阻可以明显减少塔顶电压维持在较高值的时间,因此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通过降低接地电阻可以有效减少直击雷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刘铜锤  潘文霞  王兵  戴敏  黄涛 《中国电力》2015,48(11):82-87
由于特高压杆塔基础尺寸大、钢筋多,在水平分层土壤条件下,杆塔基础可能穿入下层土壤,以往的简化方法计算特高压杆塔基础的接地电阻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难免造成不经济的设计。针对该问题,依据电磁场基本原理,同时考虑土壤水平分层土壤结构和杆塔基础混凝土层穿入下层情况,采用矩量法对静电场积分方程进行离散,并基于C++编程进行数值求解。文中通过典型特高压杆塔基础算例的接地电阻计算,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还分析了典型特高压杆塔基础接地电阻与水平双层土壤模型参数的关系,说明上层土壤厚度逐渐增大是影响典型特高压杆塔基础接地电阻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说明当上层土壤厚度较浅时,降低下层土壤电阻率对减小杆塔基础接地电阻效果明显,准确估计下层土壤电阻率对接地计算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合理布置杆塔接地装置可提高其散流效率和降低其冲击接地电阻,从而有效降低线路雷电反击跳闸率。为此,建立了500 kV典型杆塔接地体的仿真模型,研究了杆塔接地装置冲击泄漏电阻分布规律以及外部射线长度对整体散流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土壤电阻率与有效散流长度之间的关系,并对比了延长单根射线长度的降阻效果与增加射线数量的降阻效果。结果表明:冲击泄漏电阻可反映杆塔接地装置各个导体段的散流能力;土壤电阻率越低则其射线有效散流长度越短;在射线总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当外部射线长度小于有效散流长度时,延长单根射线长度的降阻效果要优于增加射线数量。研究结果可为杆塔接地装置的设计及改造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结合大连地区66 kV变电所接地设计典型作法,介绍了变电所接地装置的设计和接地电阻的计算,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阻措施和效果,大连地区变电所等电位联结情况.希望由此推广更好的接地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地质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降阻困难。研究一种新型接地装置,软件模拟表明新型接地装置和常规接地装置相比,显著降低了原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和跨步电压。采用新型接地装置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进行降阻改造,与传统热浸锌圆钢相比,该方法施工方便,折算到30年的成本也显著降低。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杆塔接地网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湖北省超高压输电线路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杆塔接地电阻偏高的原因,结合理论计算对常规降阻措施进行研究,提出适合湖北省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实际情况的有效降阻措施,并选取典型杆塔进行接地网的降阻改造,被改造杆塔接地网达到了预期降阻目标,说明提出的改造措施切实有效,适合在湖北超高压输电线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山区,输电线路接地工程存在施工场地受限、接地沟开挖困难等问题,很难将接地电阻降至运行要求值。针对该难题,提出一种新型降阻方案,该方案使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技术,充分利用杆塔基础自然接地,提升接地效果,尽可能减小人工接地规模。利用CDEGS软件平台搭建杆塔接地系统模型,对采用导电混凝土基础的杆塔接地系统的工频接地电阻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常规接地设计相比,杆塔基础采用导电混凝土作为自然接地体,接地散流效果更好。另外,对施工环境较差的塔位来说,采用导电混凝土技术,在满足接地电阻要求的前提下还可以明显减小人工接地规模,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1.
实施需求侧管理(DSM)潜力分析是制定DSM规划的前提和基础,DSM潜力分析主要包括DSM节电潜力分析和DSM负荷优化分析2个方面的内容。根据DSM潜力分析内容,提出了DSM潜力分析框架及主要分析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2.
高电压等级电压互感器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比较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特点及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数码光纤电压互感器.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于真空密闭洁净环境,电阻测量回路的导线和样品表面在开放环境中会吸附氧化性气体、酸性气体、水分子以及灰尘等物质。研究发现,测量回路伴随电势随时间变化曲线呈现出温差电势和化学电势两种效应;化学电势绝对值随时间呈现非单调衰减。此化学电势由金属结点上两个金属界面与吸附的水分子和其它化学物质所形成。通过分析0.01和0.1 Ω两个标准电阻测量时回路伴随电势随时间变化,发现测试开始阶段化学电势占据主导地位,绝对值大约是0.4~1.0 μV,在一段时间后衰减到一个很小数值,此时回路的伴随电势以温差电势为主,绝对值大约在0.1~0.2 μV。化学电势衰减到稳定数值的时间可能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大,典型的时间大约是2000~3000秒之间。研究结果对于精密电阻测量及其相关测试系统设计和测试规范指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影响接地的主要因素,总结了变电站接地设计的要点,提出了当前变电站解决接地问题的常用措施,并通过工程实践谈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实例的详细讨论,归纳出了计算多氧化态元素电极的电极电位的方法和通式.  相似文献   

16.
均匀地质水平接地网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界元方法可用于任意地面形状的均匀地质水平接地网参数计算。经过等比加密节点划分、远场影响考虑、系数矩阵快速形成等计算技术处理,得到精度高、速度快、存储省和适用范围广的接地网参数计算软件。该方法和软件稍加修改,可用于任意地面形状分层地质接地网和任意形状接地网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17.
电缆屏蔽接地化学电动势ES 较大而护套绝缘电阻RS 较小时 ,会在检测回路形成较大干扰电流 ,并造成在线叠加电流被干扰电流“淹没”。通过电路分析和模拟实验发现 ,采用精密可调补偿电势可以有效抵消ES 产生的干扰电流 ,使直流叠加法无须更改测量接线 ,即可适用于较大ES 干扰情况下XLPE电缆绝缘的在线检测 ,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拓宽了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18.
新建大型发电厂单机容量超过GW,投网运行台数超过2台.若厂区内发生不对称接地短路故障,则可能入地电流过大,造成设计人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大于A类电气装置允许接地电阻值上限;且校核局部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超出设计规范要求.因此,根据实际工程特点,提出局部增设小网孔水平均压带且铺设砾石提到地面电阻率.结果方案满足工程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9.
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设计安全判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是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设计的主要目的。国内接地设计标准《GB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和国际接地设计标准《IEEE Std 80-2000 IEEE Guide for Safety in ACSubstation Grounding》中关于这两个接地系统目的的安全判据有所不同。通过对两者的分析,给出了两个标准对于人身安全判据的适用范围。同时,指出了两个标准对于设备安全判据的局限性,并根据发电厂和变电站设备绝缘水平、布置及运行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宜采用最大相对地电位差作为接地系统中设备安全判据的新思路。对于大面积或者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发电厂和变电站来说,应用此判据可大幅提高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任华钢  倪玉贵 《湖南电力》2011,31(3):25-28,52
变电站架构或输电线路杆塔在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接地故障时,对地电位会升高,从而可能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接触电位与跨步电压.本文根据110 kV新牵T汨线路4号铁塔现场对接触电位与跨步电位的实测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并对其可能引起的的接地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