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基于区块链技术对于供应链参与者信息共享的影响为前提,运用条件风险价值法刻画零售商风险,采用Stackelberg博弈研究由零售商、供应商、物流服务集成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上参与者在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的期望利润。研究表明:分散决策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随着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加而增加,但供应商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度随着零售商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加而减小。集中决策下,决策者在风险中性时的供应链整体利润大于部分集中和分散决策下的利润;不考虑缺货损失风险下的供应链最优的利润将大于考虑缺货损失时的利润;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减少供应链成员间的交易成本,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利润。  相似文献   

2.
以动态环境为背景,研究了存在第三方的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合作策略选择。分别建立了制造商与回收商和零售商三方共同合作,制造商仅与回收商或零售商其中一方合作,以及三方均不合作等4种合作模型,利用微分对策理论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不同合作策略下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发现:制造商总是存在与零售商或回收商合作的动机,制造商与零售商和回收商均合作时供应链利润以及消费者福利最高,制造商与其均不合作时供应链利润和消费者福利最低。但制造商仅与零售商合作时供应链利润是否高于其与回收商合作时的供应链利润依赖于旧产品回收效率和再制造所节约成本等。  相似文献   

3.
当前传统渠道与在线渠道并行已经成为供应链的普遍模式,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积极发展小微贷款体系,本研究聚焦这种第三方平台供应链金融情况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机制。通过对比供应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两种不同供应链的决策过程和利润情况,我们发现在供应商主导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的利润较高;零售商主导供应链中,零售商的利润较高;说明供应链成员能够利用其主导权谋取更高的利润水平。而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的产量更大,零售商使用主导权时激励供应商提高了产量。但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水平低于供应商主导型供应链,这主要是零售商在激励供应商提高产量的同时也给整个供应链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风险。本研究结果和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可以为相关企业寻找供应链金融优化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分析政府多政策情形下第三方回收模式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考虑政府多政策以及零售商主导,建立3种不同情形的供应链模型,并比较分析各情形下的供应链最优定价决策和利润。研究表明,政府多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回收量并使逆向供应链中第三方利润和顾客效用增加,但正向供应链成员利润和顾客效用会减小;利润共享?费用分担契约和授权?最优回收数量契约都可以实现有效协调;协调后供应链中各主体企业的利润和顾客效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三级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退货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由一个制造商、一个分销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为对象,研究退货契约在供应链协调中的应用.首先对集中控制情况下的决策进行分析,得出了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最优生产量.然后分析了分散控制下参与成员的订购量和利润,以及供应链的总体利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退货契约的供应链协调模型.研究得出对三级供应链实行退货契约不仅增加供...  相似文献   

6.
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引入消费者绿色偏好和参考价格效应,考虑这两种消费者行为特征如何交互作用于供应链上下游的绿色创新活动,进而影响绿色创新活动的绩效结果和利润分配。通过构建集中决策、分散决策和成本分担情境下的供应链绿色创新微分博弈模型,分别求得均衡条件下的供应链成员最优绿色创新努力水平与利润,并通过数值仿真结果进一步探讨消费者行为特征与供应链成员绿色创新努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消费者偏好特征变化是激发供应链成员作出绿色创新努力的重要因素。制造商可以通过对供应商进行成本补贴来激发其绿色创新积极性,且当供应商边际利润与制造商边际利润的关系达到一定阈值,这种绿色创新成本补贴的激励效果更加显著,因而更有可能实现绿色创新基础上的供应链系统利润最优。  相似文献   

7.
刘浩 《工业工程》2011,14(3):44-47
现有的研究表明回购合同能够很好地协调二级供应链网络,但对于一个三级供应链而言,协调是否仍然有效,尚无定论。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建立了由单个制造商、单个分销商、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网络,运用数学模型考察制造商与分销商以及分销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回购合同对整条供应链的协调作用,结果表明合理设置回购合同参数能够有效增加供应链各成员利润,实现各成员间的“共赢”,并得到了实现“共赢”的条件。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史成东  陈菊红 《工业工程》2009,12(3):106-109
使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描述了供应链及其成员的运作性能、供应链的协调运作、供应链成员的利润等,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供应商构成的多产品、多阶段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供应链管理绩效模型;通过应用算例的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与未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供应链管理绩效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供应商管理库存能够提高供应链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层供应链系统,研究了价格敏感型需求下的联盟博弈和收益分配问题.理论分析表明独立决策下的的供应链系统利润最低,小联盟决策能提高系统利润,但是未入小联盟的成员收益涨幅则更为明显,智猪博弈的结果会致使小联盟解散,而运用Shapley值法协调后的大联盟相对更为稳定,其成员利润均比非合作决策...  相似文献   

10.
闵杰  杨冉  欧剑  曹宗宏 《工业工程》2021,24(4):36-44
考虑市场需求受产品的绿色水平、宣传力度和价格等因素影响,采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研究制造商的绿色水平投入成本和零售商的宣传成本相互分担契约下的绿色供应链运营策略。结果表明,双向成本分担契约不仅可以提升供应链成员和供应链整体的绩效,而且优于单向成本分担契约;在双向成本分担契约中,制造商通过提高产品批发价格来提高自身利润,从而导致产品零售价格提高,降低消费者效用;当消费者对产品的绿色水平、宣传力度敏感时,供应链成员通过提高产品的绿色水平与宣传力度来增加产品需求,从而达到提升供应链成员利润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mploys profit-sharing contracts to coordinate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s and examines the selection of profit-sharing parameters and the allocation of extra system profit gained from coordination. We characterise the Pareto-optimal contracts for the two- and three-stage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s, by developing and maximising system utility function related to risk preferences and negotiating power. Under the optimal profit-sharing parameter in a two-stage supply chain, both members are reluctant to cooperate; however, in a three-stage supply chain, under the optimal two profit-sharing parameters selected by optimising the system utility function, the retailer is always reluctant to cooperate, but the distributor or the supplier may have incentives to deviate from cooperation. In this case, the distributor and the supplier will negotiate again as in a two-stage supply chain so that all three members can benefit from coordination with profit-sharing contracts. Besides acting independently, the distributor, in the process of contract negotiation, may choose to form an alliance with the upstream supplier or the downstream retailer, which mean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members involving profit allocation after coordination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for a two-stage supply chain and is not necessarily interest-contrary. In the contract negotiation, in any kind of scenario, risk aversion and negotiation power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election of optimal profit-sharing parameters and the allocation of extra system profit. One member’s risk aversion or its negotiation power may be advantageous to the other. Mathematical examples are illustrated to clarify the contract negoti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刘伟  杨照 《工业工程》2011,14(2):44-4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司除了通过批发、零售这些传统供应渠道进行销售外,还为顾客提供网上购买的直销渠道。但是这种混合渠道销售模式也会引发销售渠道的冲突。为了寻找缓解渠道冲突的策略,基于经销商为产品提供增值服务的情况,建立了带有经销商增值成本参数η的双渠道供应模型,分析了制造商在拥有完全信息和不拥有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利润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值服务成本参数η的信息被共享,制造商的利润总会增长;当经销商的增值成本大于某一个临界值后,就愿意与制造商共享信息,使两者的利润都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13.
李尽法 《工业工程》2011,14(4):68-71
由于最终产品的质量水平由供应商生产质量水平和分销商检验水平共同决定,将来料检验不完美和顾客抱怨纳入供应链质量控制模型。结果得到了双方博弈的均衡解,阐明了解的内涵和解的特征以及参数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均衡解为混合策略时解与分销商检验水平和顾客抱怨之间的互动机制。在理论上给出了分销商来料检验不完美情形下的分析模式和解的结构,并在应用上指明了来料检验水平和顾客抱怨对供应链质量控制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虹  周晶  孙玉玲 《工业工程》2011,14(4):58-62
针对由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考虑批发价格和传统零售价格确定情况下,同时市场需求随机且受价格影响时,对制造商在直销渠道上的最优定价和库存量决策,以及零售商在传统分销渠道上的最优订货量进行研究。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仿真说明:当需求分配比例处在一定范围内时,存在可行的直销价格。当加入直销价格不小于批发价格的约束条件后,在更小的需求分配比例范围内能够找到均衡解。且在此合理的区域内,传统零售渠道订货量减少,直销渠道库存量增大,但供应链总的销售量基本不变。零售商的期望收益有所增加,对于供应商,其来自于零售渠道的期望收益减少,来自于直销渠道的收益以及总收益增多。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考虑供应链绿色声誉对整体收益的影响,运用微分博弈方法,研究由单一核心企业和单一配套企业组成的绿色供应链协同创新合作问题,分别考察了在不合作契约、成本分担契约和合作契约3种情形下,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的最优绿色创新投入、各自的最优收益以及绿色供应链整体的最优收益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发现:1) 成本分担契约作为激励机制,可提高配套企业绿色创新投入、双方最优收益和整体收益;2) 合作契约下的绿色供应链整体收益和参与双方的绿色创新投入达到最优。研究结论从理论层面论证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协同创新合作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以N条包含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的单链式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别讨论了多供应链间Nash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问题,对N条供应链间博弈均衡解进行了分析和求解,证明了N条供应链博弈下均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在实例分析中,以两条供应链为例,比较了不同博弈框架下定价策略和系统利润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供应链1来说,链间Nash博弈时的零售商利润、制造商利润和供应链利润均大于链间Stackelberg博弈情形,也即无论从零售商、制造商还是整条供应链的角度,他们均乐于放弃作为领导者的先动优势;对于供应链2来说,情况则相反,也即无论从零售商、制造商还是整条供应链的角度,他们均乐于作为追随者发挥后动优势。  相似文献   

17.
赵涛  宗玛利 《工业工程》2012,15(5):105-111
供应链期权契约是应对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期权价格又给供应链带来了新的风险。针对供应链期权契约的风险分担问题,提出了根据谈判能力协商确定期权价格从而达到风险分担的方法。在市场不确定条件下,以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谈判能力的供应链期权契约风险分担模型,分析了谈判能力对供应链订购量、生产安排以及期望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期权契约可以提高供应链各成员的期望收益,随着制造商谈判能力的增强,零售商的订单数量增加,期权数量减少,制造商的谈判能力降低了供应链的总期望收益。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通过谈判分担期权契约风险的有效性,获得了对制定供应链期权价格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 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短生命周期产品的供应链利润最大化问题,建立并分析了二级供应链上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非合作和合作定价博弈模型,得出供应链系统在成员合作情形下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结论,并探讨了合作利润的分配机制,证明了在长期博弈中成员之间通过合作达到双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