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方惠君 《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044-1045
目的观察德国百康(BICOM2000)生物共振系统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 结果生物共振系统脱敏治疗的有效率为73.33%,痊愈率为48.33%. 结论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可有效地治疗慢性荨麻疹,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方法将门诊确诊的180例慢性荨麻疹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用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进行变应原检测。百康组: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每周1—2次,连续8周。药物组:左西替利嗪片5mg,每天1次,连续8周。联合组:将百康组和药物组的治疗方法联合,连续8周。结果百康组、药物组和联合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72.41%、87.09%,联合组有效率与百康组、药物组有效率经卡方检验x。分别为3.658、5.562。结论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系统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生物共振系统提供的480种常见过敏原或患者自行提供的可疑过敏原,通过红外线扫描,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中过敏原居前5位的依次是:屋尘螨、动物皮毛及分泌物、鱼类混合物、电子器材用的原料、蛋。生物共振系统脱敏治疗的有效率为73%,痊愈率为49%。结论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可有效地治疗慢性荨麻疹,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237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全英  巩杰  张阳秋  付杨 《四川医学》2010,31(6):763-764
目的了解德国摩拉生物共振系统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摩拉生物共振系统脱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9%,痊愈率为54.4%。结论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可有效地治疗慢性荨麻疹,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德国BICOM(百康2008型)生物共振系统,对皮肤科162例湿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的效果.利用生物共振系统提供的480种常见过敏源通过红处线扫描,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 百康生物共振脱敏治疗的有效率为91.4%,痊愈率74.7%.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慢性荨麻疹的检测及治疗.方法 采用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2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利用生物共振系统进行脱敏治疗总有效率为88.4%,痊愈率为42.9%.结论 MORA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可有效地检测及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且复发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德国BICOM(百康2000型)生物共振系统,对皮肤科132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探讨其在皮肤科过敏性疾病中的运用。方法生物共振系统检测过敏原后,将过敏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输回人体进行脱敏治疗,同时局部给予储存了正常生理和逆转病理共振信息的纯净水冷湿敷。结果百康生物共振系统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总有效率为88.6%,其中痊愈率为71.2%。结论在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方面,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ORA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慢性荨麻疹的检测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利用生物共振系统进行脱敏治疗总有效率为86.4%,痊愈率为41.7%。结论:MORA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可有效地检测及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且复发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变应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186例变应性疾病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以及脱敏治疗.结果 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脱敏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79.57%,痊愈率为49.46%.结论 百康生物共振治疗变应性疾病疗效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胡彬 《海南医学》2008,19(10):79-80
目的 使用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BICOM)对10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方法 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输回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 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脱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9%,痊愈率为51.4%.结论 在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方面,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具有较高的疗效,且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血疗法联合开瑞坦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联合开瑞坦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血疗法联合口服开瑞坦片,对照组仅口服开瑞坦片每天1次10mg,28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64例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56例总有效率为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65,P〈0.05),结论自血疗法联合开瑞坦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建业  胡卫红  刘运周  王超要  张薇 《西部医学》2012,24(2):383-384,386
目的通过检测10种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10种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与荨麻疹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56例患者血清中10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556例荨麻疹患者10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至少有一种阳性的占96.9%(442/556),同一荨麻疹患者有2、3种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均为阳性,健康对照无阳性,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是由荨麻疹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而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与迟发型食物过敏反应相关,因此,荨麻疹很可能是迟发型食物过敏引起,至少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荨麻疹中的食物过敏特异IgG间接反映可能为多种迟发型食物过敏的食物过敏原。结论鸡蛋、虾、蟹、牛奶、小麦、大豆的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阳性率高,很可能是荨麻疹患者迟发型食物过敏的主要食物过敏原。荨麻疹患者食物过敏很可能和某些蛋白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变应原筛选试验在慢性荨麻疹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Pharmacia CAP System技术,对4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20例正常人作吸入物变应原筛选试验(Phadiatop)以及食物变应原混合物特异性IgE(fx5E)检测。结果:49例患者血清中,Phadiatop阳性21例,阳性检出率42.8%,fx5E阳性3例,阳性检出率6.1%,20例正常人两项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以吸入过敏多见,用CAP系统进行变应原筛选试验检测,是临床上有助于慢性荨麻疹病因诊断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88例,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66例慢性特发性等麻疹进行临床观察。患随机分成两组,88例接受咪唑斯汀治疗,78例接受西替利索治疗,疗程28d。用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判定疗效,通过复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等麻疹的显效率为85%,88.6%明显高于西替利索(73%)。治疗过程中除口子、嗜睡、乏力、恶心外,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咪唑斯汀是一种新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它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的诊疗方法。方法:采用两杯法(PPMT)和综合疗法对我院2000年2月至2001年8月门诊随访的CPPS患者72例进行诊治分析,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2-6周及α1受体阻滞剂,并据病情辅以热疗、前列腺按摩等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30例(41.7%),显效35例(48.6%),有效3例(4.2%),无效4例(5.6%),总有效率为94.4%(68/72)。结论:PPMT法进行前列腺炎诊断简单易行,综合疗法对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卫亮  谢汝汉  刘奉彬  林菊珍 《吉林医学》2012,33(12):2471-2472
目的:研究观察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1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10 mg咪唑斯汀,1次/d;治疗组患者口服10 mg咪唑斯汀,1次/d,口服150 mg的雷尼替丁胶囊,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2%。结论: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