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和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0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 4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30例,肝癌30例.另选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28、CTLA-4、PD-1和Tim-3的表达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28、CTLA-4、PD-1和Tim-3的表达量与HBV DNA载量、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HBV感染患者CD4+ CD28+、CD8+ CD28+和CD4+ CTLA-4+的表达均低于健康对照人群,其中肝癌组的CD4+ CD28+表达量低于CHB组(t=2.373,P<0.05),肝硬化和肝癌组的CD8+CD28+表达量低于CHB组(t=4.324和4.088,P<0.01).CHB组CD8+ PD-1+、CD4+ Tim-3+和CD8+ Tim-3+的表达量高于肝硬化、肝癌以及健康对照组(t=3.051,3.130,3.121,3.254和3.723,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CD8+T淋巴细胞PD-1表达量与ALT水平、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516和0.582,P<0.01);CD8+T淋巴细胞Tim-3的表达量与ALT水平、HBV DNA载量也呈正相关(r=0.578和0.556,P<0.01).此外,CD8+T淋巴细胞PD-1与Tim-3的表达量也呈一定的正相关(r =0.506,P<0.01).结论 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异常表达与其免疫功能紊乱和疾病慢性化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长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对HIV-1感染者免疫重建的作用.方法 收集42例HIV-1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HAART治疗组(25例)和未治疗组(17例),另选15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试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8/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T细胞、CD8/CD38+T细胞计数,以及CD127在CD3+T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AART治疗组外周血IL-7浓度.样本均数采用t检验.结果 HAART治疗组治疗前CD4+T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9.12,P<0.01),CD8+T细胞、CD8/HLADR+T细胞和CD8/CD38+T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4.48、4.89和3.88,P值均<0.01).HAART治疗7年后,HIV-1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明显上升,CD8+T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但均未达到正常水平(t=2.66和2.43,P值均<0.05),CD8/HLADR+T细胞和CD8/CD38+T细胞则逐渐降至正常水平(t=0.86和1.39,P值均>0.05).治疗前HIV-1感染组外周血IL-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5.31,P<0.01),经HAART治疗,IL-7水平逐年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t=2.81,P<0.05).未治疗组患者CD3+CD8+T细胞表面CD127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6.01,P<0.05),HAART治疗组CD3+CD8+T细胞表面CD127表达高于未治疗者(t=2.32,P<0.05),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t=4.49,P<0.05);处女型(CD45RA+)CD3+CD8+T细胞表面CD127表达基本接近健康对照组(t=0.28,P>0.05),而记忆型(CD45RO+)CD3+CD8+T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仍然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4.86,P<0.05).结论 长期有效的HAART能使HIV-1感染者淋巴细胞亚群在数量和功能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体内的异常免疫激活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集44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年龄19~86岁)和2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年龄29~80岁)的外周静脉血5ml,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凋亡率和Bcl-2蛋白表达。分析细胞凋亡率与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脓毒症诊断标准参考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美国危重病医学会联席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升高,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CD8^+T淋巴细胞凋亡率及其Bcl-2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分别与其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89,P〈0.05;r=-0.689,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Bcl-2蛋白表达下调导致淋巴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 DNA、HBeAg含量不同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09年10月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34例CHB患者,另外选取3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CD3+HLA-DR+、CD4+HLA-DR+和CD8+HLA-DR+T淋巴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HBeAg含量.所有患者根据血清HBV DNA载量分为HBV DNA阴性组(≤103拷贝/mL)、低载量组(>103~105拷贝/mL)、中载量组(>105~107拷贝/mL)和高载量组(>107~109拷贝/mL);根据血清HBeAg含量分为HBeAg阴性组(≤1 PEIU/mL)、低含量组(>1~100 PEIU/mL)、中含量组(>100~1 000 PEIU/mL)和高含量组(>1 000~10 000 PEIU/mL).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随着HBV DNA、HBeAg含量的升高,CD3+HLA-DR+、CD4+HLA-DR+和CD8+HLA-DR+细胞百分比降低,其中CD8+HLA-DR+细胞百分比降低尤为明显.与HBV DNA阴性组比较,高载量组CD3+HLA-DR+、CD4+HLA-DR+和CD8+HLA-DR+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86、4.592和3.216,P值均<0.01);中载量组CD4+HLA-DR+和CD8+HLA-DR+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61和2.862,P值均<0.01);低载量组CD8+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5,P值<0.05).与HBeAg阴性组比,HBeAg高含量组、中含量组CD3+HLA-DR+、CD4+HLA-DR+和CD8+HLA-DR+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高含量=3.144、2.222和4.035;t中含量=3.311、2.362和3.374,P值均<0.05);HBeAg低含量组CD8+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29,P值<0.05).结论 联合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含量以及T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不仅有助于评价CHB患者的免疫状况,对疾病进展和临床疗效评价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表达水平与HBV载量及肝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HBV携带者,并选择2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V携带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的表达.对46例HBV携带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载量.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或Pearson直线相关.结果 46例HBV携带者的CD4+ CD25+ CD127low/-Treg水平为(5.11±1.47)%,健康对照组为(3.46±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29,P<0.01).HBV携带者外周血HBV DNA载量为(6.21±1.98)lg拷贝/mL,CD4+ CD25+ CD127low/-Treg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405,P<0.01).46例HBV携带者肝穿刺病理显示,炎症分级≥G2者占45.65% (21/46),纤维化分期≥S2者占34.78% (16/46).HBV携带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表达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434和-0.452,P<0.05).结论 CD4+ CD25+ CD1271ow/-Treg的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情的慢性化和肝组织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国HIV感染者外周血Ⅰ型干扰素产生细胞(IPC)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以全血染色、全白细胞设门对92例HIV-1感染者和59例健康对照进行IPC水平的测定,并分析外周血IPC变化与CD4+T细胞计数和HIV血浆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 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及IPC绝对计数的均数分别为342.000个/μl和3.431个/μ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965.000个/μl和5.995个/μl,P均〈0.001);HIV感染者IPC细胞数量与CD4+T细胞计数成正比(r=0.430,P〈0.001),与HIV血浆病毒载量成反比(r=-0.483,P〈0.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感染者IPC水平明显低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者(P〈0.005)。HIV慢性感染者的IPC水平显著高于艾滋病患者(P〈0.001),新发感染者的IPC水平(5.080个/μ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38),但新发感染与慢性进展者的IPC水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感染可显著降低机体的IPC水平,IPC水平变化与HIV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全球广泛流行、破坏性极强,病死率高,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和根治措施。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ifciency virus,HIV)后,HIV主要侵犯CD4+的免疫细胞,在侵入细胞中大量繁殖,最终使免疫细胞完全破坏。目前已证实,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可促使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重建,这也是近年来艾滋病治疗获得的重大进展之一。但是仍有20%~30%患者的HIV载量被完全抑制,而CD4^+T细胞计数并未显著升高,这些被称为免疫无应答。中药黄芪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早已被人们认可,为探索黄芪是否对免疫无应答的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对HAART治疗的免疫无应答的艾滋病患者加用中药黄芪联合治疗1年,观察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对妊高征(PIH)大鼠子宫、胎盘组织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鼠龄3~4个月,体重230~300g,40只孕鼠于孕14d时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A组)、PIH组(B组)、假手术组(C组)、治疗组(D组)。B组、C组、D组采用皮下注射甲基L-精氨酸甲酯的方法制备PIH模型,25mg/次,2次/d,连续7d;A组相同时点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0.25ml;C组行硬膜外导管置入术;D组行硬膜外导管置入术,每天由导管注入0.125%布比卡因50μl,连续7d。孕22d时处死大鼠,测定子宫、胎盘组织CD4^+、CD8^+及CD4^+mRNA、CD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CD4^+表达和CD4^+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CD8^+表达降低(P<0.05);与B组和C组比较,D组CD8^+表达和CD8^+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可增加PIH大鼠子宫、胎盘组织CD8^+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甲流)危重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危重症甲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8例甲流危重症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WBC进行检测,并用流式细胞术对其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患病初WBC正常者5例,降低者3例,以L降低为主,最低达0.60×109/L。病程中8例患者WBC和N均明显升高,WBC最高达36.42×109/L,N最高达33.27×109/L;甲流危重症患者CD3+(55.13±16.16)%、CD4+(27.25±9.5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细胞(CD19)、NK(CD16+CD56+)细胞、CD8+及CD4/CD8比例较健康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1.81±1.25)%稍低于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8例甲流危重症中有6例孕妇,1例死亡患者的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含量为本研究中最高。结论甲流危重症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数量显著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CD4/CD8下降,提示细胞免疫异常可能在甲流危重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检测可作为监测甲流患者免疫功能的指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分子(PD-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HBV特异性CD8+ T细胞表面的表达模式,了解其与γ-干扰素(IFN-γ)产生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HLA-A2)阳性的78例临床类型不同的慢性HBV感染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表面分子Tim-3和PD-1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结果慢性HBV感染者Tim-3+/PD-1+HBV特异性CD8+ T细胞比例占总的HBV特异性CD8+ T细胞的58%,Tim-3-/PD-1+细胞比例为24%,Tim-3-/PD-1-比例16%,Tim-3+/PD-1-比例最低为2%。临床病情越严重的临床类型中,Tim-3+/PD-1+HBV特异性CD8+ T细胞比例越高,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为(52.05±18.68)%,重度肝炎组为(59.66±19.25)%,重型肝炎组最高为(68.72±17.21)%;各组与非活动性携带者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7、0.009、0.000。重型组与轻中度组比较,P =0.018。Tim-3+/PD-1+在HBV特异性CD8+ T细胞的表达与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的水平呈负相关性(r =-0.466,P <0.001)。结论在HBV特异性CD8+ T细胞中,Tim-3和PD-1共同表达是其主要表达模式,Tim-3和PD-1的高表达可能负性调控IFN-γ的产生,从而影响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展和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维吾尔族和汉族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247例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HCV、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丙型肝炎RNA和流式细胞仪法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维吾尔族丙型肝炎患者CD4+T(31.23±17.16)%和CD4+/CD8+(0.65±0.37)%均低于汉族患者(41.25±16.13)%和(0.92±0.38)%,维吾尔族丙型肝炎患者CD8+ T(60.25±26.36)%高于汉族患者(52.91±2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4.65、5.52、2.30,P =0.00、0.00、0.02),但两民族患者间抗-HC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P =0.11)。结论维吾尔族丙型肝炎患者与汉族患者免疫功能不同,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是HCV持续感染和免疫耐受的重要原因之一。HCV持续感染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加重了丙型肝炎的慢性化,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69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LN患者活动组35例、稳定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4.CD69、CD8.CD69浓度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并分析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标的关系。结果:(1)活动组LN患者淋巴细胞表达CD4.CD69、CD8.CD69、sICAM-1均明显升高,与狼疮性肾炎稳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LN患者血浆CD4.CD69与SLEDAI评分、sICAM-1、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P均〈0.01),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P均〈0.01);(3)LN患者血浆CD8.CD69与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P均〈0.01),与补体C3呈负相关(P均〈0.01)、与C4亦呈负相关(P〈0.05);(4)LN患者SLEDAI评分与补体C3、C4负相关(P均〈0.01),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1);(5)LN患者血清sICAM-1与SLEDAI评分正相关(P〈0.05)、与CD4.CD69、CD8.CD69、24 h尿蛋白定量正相关(P均〈0.01)、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与补体C3、C4负相关(P均〈0.01)。结论:LN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CD69表达可早期反映LN的活动,sICAM-1可能参与CD69引起肾脏的内皮细胞损伤,测定外周血CD69、sICAM-1有助于判断LN的活动性,有可能成为判断LN早期活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5名健康人群,采血并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Th17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的表达差异。同时,采用Spearman检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为(2.10±0.87)%,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为(7.10±2.32)%,原发性肝癌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为(3.38±1.68)%,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为(11.78±5.6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40和4.162,P值均〈0.01)。原发性肝癌患者组外周血Th17细胞与CD4^+CD25^+Fosp3^+调节性T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821,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h17和CD4^+CD25^+Fos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较高,二者呈正相关。CD4^+CD25^+Fosp3^+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促进Th17细胞分化导致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组)脾切除术前1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含量,分析Treg的变化对全身免疫系统造成的影响.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门静脉高压症组患者术前和对照组受试者CD4+ CD25+ CD127low/-Treg比例分别为5.1%±3.5%和1.4%±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3,P<0.05).门静脉高压症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CD4+CD25+ CD127low/-Treg比例分别为9.2%±2.7%、5.6%±1.7%、2.5%±2.1%,其中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14,P<0.05);而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64,P>0.05).结论 脾切除术后短期Treg水平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从Treg方面表明脾切除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及Th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的表达及其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四色荧光抗体染色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及正常对照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及CD4^+/IFN-γ’(Th1)、CD4^+/IL-4^+(Th2)细胞含量。结果: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数无明显变化、CD4^+T淋巴细胞数、CD8^+T淋巴细胞数均降低;CD4^+/CD8^+比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含量、Th1/Th2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Th2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存在着T及Th淋巴细胞亚群分化失衡,这可能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血浆新喋呤(Npt)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129例HIV感染者和39例健康成人的血浆Npt水平,同时检测其CD4+ T淋巴细胞数和HIV病毒载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血浆Npt水平(24.10 ± 26.03 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20 ± 0.57 nmol/L);随着病情进展呈逐渐上升趋势,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 = -0.397,P< 0.05),与HIV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 = 0.613,P< 0.001).结论 血浆Npt可作为HIV感染者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HIV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CD127- Treg)比例及功能的变化。 方法:选择AS患者(AS组)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4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 T细胞、CD8 T细胞、IFN-γ+ CD4 T细胞、IFN-α+ CD4 T细胞和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比例,以及各自的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与CD4 T细胞共培养后,CD4 T细胞增殖能力以及CD4 T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能力的变化。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S组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及CD4 T/CD8 T比值明显升高、IFN-γ+ CD4 T及IFN-α+ CD4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均P<0.05),而CD8 T细胞比例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对照组CD4 T细胞的增殖能力、IFN-γ及IFN-α分泌能力在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共培养后较其单独培养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AS组CD4 T细胞的以上指标在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共培与单独培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AS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功能的丧失,导致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升高、分泌炎症因子能力增强,从而引发AS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动期和静止期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lo(Treg)变化的意义。方法:流式蛋白分析系统(CBA)测定外周血IL-6、IL-10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19+CD69+、CD19+凋亡率、Tregs水平。结果:(1)①LN患者CD19+CD69+、CD19+凋亡率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1);②活动期LN CD4+、CD4+CD25+CD127lo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0.01);静止期CD4+、CD4+CD25+CD127lo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活动期LN患者IL-10、IL-6、CD19+CD69+、CD19+凋亡率水平较静止期显著升高(P〈0.01)。(2)Treg与CD19+CD69+、CD19+凋亡率无相关性,与IL-10、IL-6呈负相关(P〈0.05),与ds-DNA、SLEDAI呈负相关(P〈0.01)。CD19+凋亡率与IL-10呈负相关(P〈0.01),与SLEDAI、CD19+CD69+呈正相关(P〈0.01)。结论:Treg可作为狼疮活动性的指标,并能够减少或完全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布鲁菌病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特征及并发症,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01例布鲁菌病患者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进行调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表法检测38例布鲁菌病和非布鲁菌病发热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16^+CD56^+)、淋巴细胞绝对值(CD45^+)、T淋巴细胞绝对值(CD3^+)、T辅助细胞绝对值(CD3^+CD4^+)、T抑制/细胞毒细胞绝对值(CD3^+CD8^+)、B淋巴细胞绝对值(CD19^+)、CD4/CD8比值,并进行分析。结果布鲁菌病患者以男性居多,中老年患者居多,发病人群主要为农牧民及从事防疫工作者,并发症以肝功能损害最多;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绝对值显著低于非布鲁菌病发热患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5)。结论布鲁菌病以男性中老年患者居多,以农牧民和防疫员为主,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常受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我国HIV感染者外周血Ⅰ型干扰素产生细胞(IPC)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以全血染色、全白细胞设门对92例HIV-1感染者和59例健康对照进行IPC水平的测定,并分析外周血IPC变化与CD4+ T细胞计数和HIV血浆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 HIV感染者外周血CD4+ T细胞及IPC绝对计数的均数分别为342.000个/μl和3.431个/μ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965.000个/μl和5.995个/μl,P均<0.001);HIV感染者IPC细胞数量与CD4+ T细胞计数成正比(r = 0.430,P<0.001),与HIV血浆病毒载量成反比(r =-0.483,P< 0.001);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感染者IPC水平明显低于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者(P<0.005).HIV慢性感染者的IPC水平显著高于艾滋病患者(P<0.001),新发感染者的IPC水平(5.080个/μ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38),但新发感染与慢性进展者的IPC水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感染可显著降低机体的IPC水平,IPC水平变化与HIV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