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诊为CHD并入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患者372例,根据CAG结果分为CHD组与对照组(非CHD),根据Gensini积分将CHD组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及重度病变组,分别进行单自变量及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危险因素。结果 CHD组的年龄、男性所占比例、高脂血症患病率、RDW、高血压患病率及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病变组的RDW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RDW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59,P=0.008)。结论 RDW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独立相关,是冠心病及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增龄、性别差异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及高龄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价老年人增龄、性别差异与CH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02年4月~2007年12月行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的连续733例患者,比较非冠心病组(306例)、单支病变组(211例)、双支(126例)和多支病变组(90例)的年龄和基础临床指标,采用四分位法对Gensini积分进行分级,对不同Gensini积分水平患者的年龄、危险因素进行定量比较,所有对象分为4个年龄组:<60岁组(116例)、60~69岁组(200例)、70~79岁组(315例)、80岁~89岁组(102例),分析年龄、性别构成比对冠心病发病风险、病变范围和程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分析Gensini积分与年龄及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4个年龄组(<60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89岁组)CHD的发病率分别为47.41%、50.50%、64.40%、68.30%,与60岁以下的人群相比,老年人年龄每增加10岁,CHD的发病危险分别增加12.70%、24.20%、31.70%.各年龄组男性CHD发病率均高于女性,男性CHD发病风险为女性的1.39倍 (P<0.01).年龄(P<0.01,P<0.01)、纤维蛋白原(FIB,P<0.05,P<0.01)、尿素氮(Bun, P<0.05,P<0.05, P<0.05)、肌酐(Cr, P<0.01,P<0.01,P<0.01)伴随冠脉病变的支数及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上升,且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un、Cr 和FIB都是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随增龄,CHD的发病风险逐渐上升,病变范围和程度也逐渐增加;男性为CHD的易患因素,与女性相比,男性CHD患者病变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回族和汉族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及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701例,回族CHD组92例和汉族CHD组609例。分析比较2组CHD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脉病变的特点。结果回族CHD组血总胆固醇(TC)水平与汉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汉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组冠脉病变部位及支数与汉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回族组冠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的定量分析Gensini积分高于汉族组(P<0.05)。结论尽管回族CHD患者TC和LDL-C者低于汉族组,但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支数与汉族无明显不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77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再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Gensini积分。结果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存在交互作用。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Gensin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冠心病的发生有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回族和汉族冠心病(CHD)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7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701例,其中回族CHD组92例、汉族CHD组609例。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分析对比两组CHD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回族CHD组年龄小于汉族CHD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汉族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CHD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支数与汉族C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70岁回族CHD组Gensini积分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族CHD患者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汉族,40~70岁回族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汉族重,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回族和汉族冠心病(CHD)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7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701例,其中回族CHD组92例、汉族CHD组609例。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分析对比两组CHD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回族CHD组年龄小于汉族CHD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汉族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CHD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支数与汉族C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70岁回族CHD组Gensini积分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族CHD患者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汉族,40~70岁回族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汉族重,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胸痛患者综合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Framingham危险因素评分(FRFS)、临床血管评分(CVS)及Gensini评分(GS),对疑诊冠心病(CHD)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女性患者328例作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症状、危险因素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CHD组和正常冠状动脉(NCA)组间的年龄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及典型胸痛的比例在CHD组显著高于N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冠心病的发生率、典型症状比例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2~3支病变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P<0.05)。FRFS在正常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中差异显著(P<0.05)。FRFS与GS评分呈正相关(r=0.425,P=0.000),其多见于典型胸痛症状组(r=0.462,P=0.000)。结论 FRFS是影响GS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FRFS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可以帮助推测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复杂和严重程度,为指导女性患者是否进一步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评价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CHD)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连续的224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非糖尿病患者根据病变冠脉受累支数分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腹围,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纤维蛋白原(Fbg)、白细胞计数(WBC)、尿酸(UA)、血脂、总胆红素(TBIL)等,计算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Gensini积分。根据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根据HOMA—IR评价IR。结果:冠心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性别、年龄、TBIL、LDL—C、HDL—c、Fbg、高血压均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组校正影响因素后进行偏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Gensini积分显著正相关(r=0.223,P=0.024);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年龄、LDL—C与Gensini积分独立相关。结论:非糖尿病患者IR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乔玉花  张思艺 《四川医学》2018,39(12):1360-136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冠脉Gensini积分和血浆锌a2糖蛋白(ZAG)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入选患者467例被分为CHD组346例和非CHD组121例,根据冠脉Gensini积分CHD组又被分为高危组38例(>40分)、中危组112例(20分~40分)和低危组196例(<20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CHD主要危险因素,评估血浆ZAG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是否存在着相关性。结果血浆ZAG水平CHD组(42. 63±5. 18)μg/m L低于非CHD组(53. 98±6. 97)μg/m L(P<0. 05);随着冠脉Gensini积分增加血浆ZAG呈下降趋势,低危组(46. 28±5. 83)μmol/L、中危组(42. 53±5. 12)μmol/L和高危组(38. 27±4. 29)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冠脉Gensini积分和血浆ZAG呈负相关性(r=-0. 272,P<0. 01)。结论血浆ZAG水平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踝臂指数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967例患者分为CHD组(432例)和非CHD组(535例),均完善病史采集、血液生化检查及ABI检测。观察AB I对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1)非冠心病(CHD)组与CHD组之间ABI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vs60.7%,P<0.001);CHD组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的ABI异常率,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CHD组的ABI值低于非CHD组(P<0.001),CHD组中的三支病变患者的ABI值低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入选患者的Gensini评分与ABI呈显著负相关(r=-0.496,P<0.001)。结论:ABI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和用于CHD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1.
背景 近年来研究认为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由于GGT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器官,GGT水平是否能预测冠心病仍未明确。目的 分析血清GGT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8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51例,非冠心病组130例。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根据Gensini积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危组(<20分)(n=260)、中危组(20~50分)(n=121)、高危组(>50分)(n=100)。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GGT水平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吸烟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GG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清蛋白、尿酸、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GG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中,<65岁者GGT水平高于≥65岁者(P<0.05);<65岁与≥65岁者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冠心病组患者中,<65岁与≥65岁者GGT水平、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OR=1.403,95%CI(1.022,1.912)〕、GGT〔OR=1.049,95%CI(1.011,1.089)〕、ALT〔OR=1.062,95%CI(1.017,1.110)〕、AST〔OR=0.892,95%CI(0.816,0.974)〕和Gensini积分〔OR=1.534,95%CI(1.374,1.712)〕与冠心病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HbA1c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72〔95%CI(0.527,0.617)〕,GGT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679〔95%CI(0.635,0.720)〕,Gensini积分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959〔95%CI(0.937,0.975)〕。Gensini积分诊断冠心病的AUC大于HbA1c和G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305,P<0.001;Z=13.865,P<0.001);GGT诊断冠心病的AUC大于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06,P=0.004)。结论 GGT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独立相关,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早发冠心病和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患者空腹外周血Obestat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21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71例,计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的Gensini积分,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Obestatin水平,并分析Obestatin水平与Gensin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Obestati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根据Gensini积分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分为1~30分组、31~90分组及>90分组,各组间血清Obestati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的外周血Obestatin水平显著升高,推测Obestatin可能是CHD的一个危险因子,但Obestatin水平与CHD患者病变程度无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和(或)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体内含量的差异,探讨改两种生化指标含量表达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具体影响。方法 2012年8月~2017年1月期间,对笔者医院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居民、50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冠心病患者、50例2型糖尿病复合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组别对象和不同影响因素(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家族史、病情、病变支数)钙素原和同型半胱氨酸表达含量、Gensini评分(冠脉病变评分)的具体差异,分析不同组别对象钙素原、同型半胱氨酸、Gensini评分的相互差异;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钙素原和同型半胱氨酸表达含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的综合影响。结果 4组对象降钙素原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Gensini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具体两两比较发现,健康组和DM组、健康组和CHD组、健康组和DM复合CHD组、DM组和DM复合CHD组之间均有3项指标(降钙素原、同型半胱氨酸、Gensini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M组和CHD组降钙素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组别对象均进行降钙素原、同型半胱氨酸含量、Gensini评分分别进行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显示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对同型半胱氨酸和Gensini评分影响明显(P均<0.05),病情、家族史、病变支数均对Gensini评分影响明显(P均<0.05),不同基本情况对象降钙素原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因素对Gensini评分影响程度依次为病变支数(OR=7.24)、PCT含量(OR=5.87)、Hcy含量(OR=5.75)、病情(OR=5.21)、长期饮酒史(OR=3.63)、长期吸烟史(OR=2.86)、家族史(OR=2.56)。结论 糖尿病和(或)冠心病发病情况对降钙素原、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表达均有明显影响,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影响尤为显著,通过多项指标或资料联合采集、检测,有助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病情的具体评估。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关系。方法对229例冠心病患者依据CRF表内容进行临床调查,同时分析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组229例CHD患者。按虚实辨证分型,其中实证63例,虚证12例,虚实夹杂证140例,证候无法判别14例。将不同证型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Gensini积分的形式表达,研究显示,患者Gensini积分呈现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的趋势。将215例CH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根据Gensini积分原则分别将两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用积分表达.血瘀证组积分为(44.26±32.668)分,非血瘀证组为(38.20±33.916)分,血瘀证组高于非血瘀证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中医虚实辨证及血瘀证存在一定相关性,中医八纲辨证、血瘀辨证对冠状动脉病变判断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78例为冠心病组,并根据病变支数分为1支病变亚组(48例),2支病变亚组(57例),≥3支病变亚组(73例)。选择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者48例为非冠心病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并测定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记录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水平、TC、TG均高于非冠心病组,HDL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浆Hcy水平和Gensini评分均逐渐增加,1支病变亚组<2支病变亚组<≥3支病变亚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TC、TG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而HDL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P<0.05)。结论高Hcy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可通过检测Hcy水平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脂肪活性因子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按照回顾性分析方法,将确诊的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诊疗记录当中的脂肪活性因子(visfatin、脂联素、Pai-1、TNF-α)以及G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冠心病(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因疑诊CHD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87例,以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衡量尿微量白蛋白(MAU).结果 MAU阴性者CHD发病率显著低于MAU阳性者(P<0.01),MAU阳性者出现1、2、3支冠脉病变率和冠脉病变血管支数、Gensini总积分均高于MAU阴性者(均P<0.05) ACR值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且任意冠脉病变支数组之间ACR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ACR值与Gensini总积分存在正相关(r=0.593,P<0.01).结论 MAU定性和定量均能反映非糖尿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脑钠肽、和肽素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其病变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心病类型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研究四组血清脑钠肽、和肽素及CRP的水平。结果:冠心病3个类型分组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及UAP组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AM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低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支病变冠心病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左主干病变患者,1、2支病变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3支病变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准确的反应其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216例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脉压时冠心病发病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1 6例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 ( PP)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冠心病组在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冠心病危险因素 (吸烟、饮酒、糖尿病 )暴露比例上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2根据脉压 PP<5 0 mm Hg,5 0 mm Hg≤ PP<80 mm Hg,PP≥ 80 mm Hg 3组间经方差分析 ,SBP,DBP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和 ( P<0 .0 5 ) ;而 MBP之间无差异 ( P>0 .0 5 )。随着 PP值增大 ,SBP逐渐增大 ,DBP逐渐降低。 3 3组间随着 PP值增大 ,冠心病的发生率随之增加 ,经卡方检验( P<0 .0 5 )。结论 :在中老年高血压病人中 ,随着脉压增大 ,SBP增大 ,DBP降低 ,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 ,PP与冠心病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