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郭辉  李天子  徐克科 《工程勘察》2012,(9):62-64,68
数码摄影测量已成为摄影测量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数码相机是进行数码摄影测量的关键设备。本文介绍了数码相机的误差源,阐述了数码相机的畸变差模型及检校原理,利用室外检校场对哈苏H1D相机进行了高精度的检校,并着重讨论了畸变差模型中不同参数组合对物方坐标精度的影响,验证得出,径向畸变为数码相机畸变差中的主要误差,偏心畸变等其它畸变相对较小,但在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及高精度的近景摄影中要采用完整的畸变差模型来对原始数码影像进行几何纠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9)
为了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定位服务能力,基于2013年国际GNSS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多GNSS试验(Multi-GNSS Experiment,M-GEX)、荷兰辉固公司(Furgo)、武汉大学北斗试验跟踪网(BeiDou Experiment Tracking System,BETS)和国际激光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ILRS)等4个跟踪网观测数据,首先进行卫星精密定轨及精度评定,然后采用与事后精密轨道比较、激光检核等方式进行广播星历轨道精度评定,最后分析广播星历轨道对用户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载波相位观测数据的北斗地球静止卫星(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精密定轨中切向分量存在1~4m级的常偏量误差,而基于时间比对和平滑伪距观测数据的广播星历切向分量没有这一现象;北斗卫星精密定轨径向、法向精度分别可以达到0.1m和0.2m;广播星历径向、法向精度分别为0.5m和1m左右,轨道引起的用户测距误差(User Range Error,URE)平均为0.57m。  相似文献   

3.
何英  田旦  谢飞 《城市勘测》2010,(6):90-92
介绍了GPS卫星轨道误差对基线解算和测站高程精度的影响,采用GAMIT软件解算GPS控制网基线,通过改变GAMIT软件中处理模式参数的设置来分析GPS卫星轨道误差对控制网基线解算的影响,通过5种GPS网平差方案的比较提出了提高测站Z坐标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高精度轨道安装与校准中经常会用到准直测量方法,准直测量中,视距和对中误差对精度影响较大。提出了一种全站仪任意设站的方法,能够有效缩短视距和避免对中误差,并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准直测量方法工作量小、精度高、操作简单,能够满足高精度大长轨道安装的精度要求,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精密轨道工程施工中轨道测量和调整的实践方法,针对滑轨的高平顺性要求,采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运用实测数据与误差分析确定了主轨调整量生成方法,再用轨检小车和主轨对辅轨进行调整,通过对轨道全线的调校结果证明该测量调整方案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以2017年GLONASS广播星历为实验数据,从不同型号卫星的多个角度出发对GLONASS广播星历轨道误差与钟差误差短期规律、长期精度及轨道误差统计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GLONASS卫星轨道误差与钟差都存在约12h的周期规律,新型号的GLONASS-K卫星周期规律更明显。从长期来看,目前GLOANSS广播星历轨道精度在径向、切向、法向可分别达到0.52、2.18、0.71m,GLONASS-K卫星切向精度最差,可达4.18m;钟差精度可达10ns,新型号的GLOANSS-K卫星钟差精度没有明显提高;空间测距信号误差可达3.01m。从GLONASS广播星历轨道误差统计特征来看,只有轨道法向误差均值为0,轨道3个方向误差的相关性不明显,只有轨道法向误差近似服从高斯分布。  相似文献   

7.
胡科敏 《安徽建筑》2012,19(6):127-130
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轨道精度和施工工艺控制。轨道动静态检测是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评测标准,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无砟轨道施工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轨道静态检测与调整是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中关键的一道工序,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主要就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动静态调整部分的施工设备、人员配置、现场施工工艺等方面作出了总结,通过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从而使轨道精度满足规范要求,为线路安全开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田野考古制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田野考古制图的方法。利用数码相机获取田野考古的原始图像 ,然后直接在经过几何纠正生成的正射影像上数字化得到田野考古所需的各种探方图。实验证明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使考古制图更简单方便 ,而且能保证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大型厂房空间多轨道梁在施工和运营检测中,对单轨道本身的直线度及双轨和多轨道间的平行度都有极高的精度要求,若不达标,将对空间轨道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常规的检测方案难以同时兼顾上述多项约束条件,更无通用模型可言。针对上述技术难点,我们以单轨、双轨和多轨三种不同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直线拟合的方法,对空间多轨道梁线性检验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论证,给出了检测的数学模型,并以工程实例说明设计方案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宇航局的ALOS/PALSAR雷达影像数据没有相应的精密轨道数据,在利用PALSAR数据进行形变干涉测量时,干涉图中存在的轨道残余相位严重影响形变的精度。去除PALSAR干涉测量中轨道误差影响,常用的方法有二次多项式和附加与高程相关的趋势项的二次多项式方法,利用2011年Tohoku-Oki日本地震的PALSAR数据通过实验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程不大、起伏较小区域进行干涉测量时,两种方法去除轨道误差的差别不大。可见,附加与高程相关的趋势项的二次多项式方法适于高程、地形起伏较大地区PALSAR干涉测量的轨道影响去除。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的隧道内壁影像是隧道病害检测的基础,而基于轨道移动激光扫描技术采集的圆形隧道内壁影像,在断面方向和运动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影像长度误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轨道移动激光扫描的圆形隧道正射影像纠正算法,利用速度纠正和正射投影纠正,插值激光扫描数据生成隧道内壁影像。经实验证明,该算法可有效纠正圆形隧道内壁影像在断面方向和运动方向上的长度误差,使影像具有较为精确的面积量测和病害信息判读功能。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4)
基于椭圆限制性三体问题,研究了平动点轨道卫星导航星座仅利用星间测距进行自主定轨的技术。分别分析了平面Lyapunov轨道和垂直Lyapunov轨道上卫星仅利用星间测距进行自主定轨的精度。为了提高拉格朗日轨道导航星座对月球空间的覆盖范围,设计了由地月系的L1、L2、L4和L5四个平动点附近的拟周期轨道上的卫星构成的导航星座,分别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和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了自主定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平动点轨道导航星座可以仅利用星间测距实现长期高精度自主定轨。  相似文献   

13.
天线相位中心变化(PCV)作为低轨卫星精密定轨的重要误差之一,必须提前进行标定和建模。本文以低轨卫星SWARM卫星为例,基于消电离层组合简化动力学定轨的残差建立了低轨卫星星载GPS的PCV模型,并分析了PCV对卫星定轨的影响。结果表明SWARM三颗卫星的PCV模型非常相似,与高度角、方位角存在强相关性,部分区最大值可达2.0 cm,而且PCV对SWARM卫星的简化动力学和几何轨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法向,最大可到2.0 cm。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工业厂房中吊车轨道的设计和选用方法。对有关轨道断面、轨顶宽度的确定、轨腹与上翼缘连接的颈部、轨道高度、轨道特性及热处理要求进行了论述;对轨道接头处理、伸缩缝处连接方式进行了比较;对吊车轨道下的弹性垫料的作用等问题作了介绍。最后推荐了目前国内大都趋向采用焊接长轨的连接方法,归纳了解决长轨纵向自由胀缩的几种形式,并提出了焊接长轨中少设或不设伸缩缝的有效措施及有关支承结构的典型设计。  相似文献   

15.
郑波  陆珏  王卫安 《山西建筑》2010,36(14):362-364
阐述了数码相机的检校内容和误差来源,对直接线性变换、空间后方交会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测量车上的摄像机进行检校,结果表明多片空间后交的检校结果最为稳定,且精度最高,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相机检较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曲线轨道空间振动存在平面内振动、平面外弯扭耦合振动,通过建立曲线轨道空间振动频域解析模型,对曲线轨道动力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将曲线轨道视为圆形结构的一部分,利用圆形结构周期性的特性,在一个基本元之内求解曲线轨道的动力响应。通过引入移动谐振荷载作用下轨梁动力响应的频域数学模态,得出曲线轨道轨梁频域响应的级数表达。在频域内采用数学模态叠加法表示曲线轨梁的纵向、横向、垂向及扭转振动,进而求解得到基本元内轨梁的频域动力响应。经计算表明,文中提出的频域解析模型能够得到精确的曲线轨道频域响应。通过分析速度、半径、超高等因素,得到以下结论:准静态激励下单个移动轴荷载对曲线轨梁的垂向、横向及扭转振动的影响范围在作用点两侧±5m左右;轴荷载移动速度对曲线轨梁横向位移、扭转变形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速度的增加,曲线轨道由过超高状态逐渐过渡到理想超高状态,最终进入欠超高状态,轨梁横向位移、扭转变形方向发生改变,响应幅值先减小后增加;半径、超高和速度对曲线轨梁垂向位移、横向位移及扭转变形影响较大;随着半径的增加,速度对位移响应的影响程度降低;准静态移动轴荷载列作用下曲线轨梁垂向、横向及扭转频域响应主要集中在40Hz以内的频段;横向振动、扭转振动频谱分布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17.
张立乾  时瑾  邓宗才  彭修乾 《特种结构》2012,29(5):90-94,10
撬轨动力响应受多因素影响,本文结合我国某类型撬轨系统,建立了撬轨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轨道平顺度、轨道刚度、承载梁刚度、滑橇速度、衬片刚度、扣件刚度6种因素对撬轨动力响应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对撬轨动力响应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素依次为:轨道平顺度、滑撬速度、承载梁刚度;提高轨道平顺度是减小滑橇动力响应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2)
利用二维航拍序列图像对极地海冰场景进行三维地形重建,是极地环境立体可视化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可以自动分类并分割重建区域的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通过训练一个分类网络来筛选合适的图像序列,对获得的特定类别海冰场景图像使用8邻域填充算法对重建区域进行分割,最后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针对三维重建流程运算量大,误差易累积的问题,该方法大幅降低了整体流程中累积的误差,并有效减少重建所需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三维重建速度,同时针对特定场景,取得了较好的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9,(20)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是北京第一条设计时速每小时160km的轨道线,要求轨道结构具有高平顺性,对轨距、水平、超高、轨向、高低等轨道平顺性参数要求极为严格和苛刻。施工中各项允许偏差均为毫米级别,其中:轨道板铺设定位精调后要求高程偏差为±1 mm,中线偏差为2mm,相邻轨道板接缝处第一个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和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平面位置要求偏差为0.5mm。敞开式板式无砟轨道先进的设计理念为列车舒适、平稳、安全的运行保驾护航。无砟轨道施工是市域快速轨道最为重要的部位,需要精湛的施工工艺来实现设计理念,运用于市域快速轨道单线隧道中的板式无砟道床施工这么高的精度目前国内外没有相关资料和经验可以借鉴,通过线下揭板试验,调整自密实混凝土配比,研制配套实用的工装,确保板式无砟道床高质量按期完成。本文旨在研究敞开式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是一项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隧道的质量检测中。地质雷达具有操作便捷、时间短、范围广、连续检测等优点。由于地质雷达的发展和应用时间不长,在隧道质量实际检测中还存在检测误差、地质雷达的图像解译精度等问题。结合隧道质量检测实际情况,对隧道质量检测中的问题进行了归纳,通过分析隧道质量检测中的误差,提高地质雷达检测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