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1.5广泛表达于多种类型肿瘤并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等过程.某些抗肿瘤药物可通过影响Kv1.5通道的表达进而影响肿瘤的生物进程.Kv1.5通道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研究Kv1.5通道可以进一步了解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机制,并有助于研制出新的抗肿瘤药物,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 肿瘤是由肿瘤细胞及其周围基质细胞和非细胞组分构成的复合体,肿瘤的发生发展是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相互促进、共同演化的一个动态过程,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生长转移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之一,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打破组织细胞之间的稳态,使微环境更有利于肿瘤生长。CAFs对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肺癌等多种常见癌有促进作用。本文就近年来CAFs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加以讨论,以期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黄玲  朱伟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6):723-725
0 引言 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极好的迁移能力和肿瘤趋向性,在肿瘤生长的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及其周围的纤维基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可促进MSCs向肿瘤部位迁移集聚并增殖分化参与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的形成,进而影响肿瘤的生长.因此,关注和研究MSCs对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对肿瘤的发生机制及MSCs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肿瘤间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可分为M1型(抗肿瘤型)与 M2型(促肿瘤型)。近来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的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新生血管的产生、淋巴结转移和治疗耐药具有显著相关性,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靶向TAMs的治疗有望使肿瘤患者获益。因此,本文就M2型TAMs在肺癌中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实体肿瘤是高度复杂的组织,由癌细胞和间质内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CM)组成。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umor-associated fibroblasts,TAFs)通常简称为肌成纤维细胞,从固有成纤维细胞转变而来,成为肿瘤间质最重要的成分之一,TAFs可通过多种细胞因子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在肿瘤发生、增殖、浸润、转移、肿瘤血管生成、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干细胞以及治疗耐受等复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可被多种细胞因子激活,参与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肿瘤侵袭和化疗耐药等过程.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肿瘤的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等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STAT3可通过调控EMT,改变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探讨STAT3与EMT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为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伴随着上皮间质转化.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特殊的生长因子和蛋白酶类等激活信号转导通路,改变肿瘤微环境,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侵袭,最终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将综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1概述 1.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由一系列的居住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组成.在这个复杂的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在肿瘤的进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巨噬细胞是最主要的免疫群体之一,被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TAM).  相似文献   

8.
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和杀伤恶变的细胞,从而清除肿瘤细胞或控制其生长.在机体免疫选择压力下,肿瘤细胞可以依靠自身的高突变特性,逃避免疫监视,逐步建立起免疫抑制微环境,以抵抗和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能够突破限制而持续扩增,最终发展成为临床可见的肿瘤.目前肿瘤治疗的策略主要是着眼于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以及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治疗导致的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可以激活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诱发机体内在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在肿瘤治疗效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对防止残存肿瘤细胞的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肿瘤发生、发展和常规治疗过程中,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与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细胞和分子机制,重点讨论两者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解析以肿瘤免疫微环境为靶点的治疗策略,讨论该策略对提高目前肿瘤常规治疗疗效和发展新的肿瘤治疗方案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肿瘤微环境具有免疫抑制特性, 其作用机制是诱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它与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与肿瘤细胞发生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 并产生各种细胞因子, 从而对肿瘤免疫微环境起到调节作用。肿瘤热疗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种手段, 随着对肿瘤热疗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不断深入, 大量研究发现热疗对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具有多种调节功能。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阐述热疗对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和因子的影响, 为肿瘤热疗结合免疫或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肿瘤微环境具有免疫抑制特性,其作用机制是诱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它与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与肿瘤细胞发生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并产生各种细胞因子,从而对肿瘤免疫微环境起到调节作用。肿瘤热疗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种手段,随着对肿瘤热疗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不断深入,大量研究发现热疗对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具有多种调节功能。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阐述热疗对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和因子的影响,为肿瘤热疗结合免疫或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0 引言 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间质中的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具有抗肿瘤和促进肿瘤的双向作用,其密度与多数肿瘤的血管生成、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相关[1].目前,中医药对TAM表型及功能调节、逆转TAM促肿瘤生长作用等方面研究尚缺乏相关资料,但依据TAM来源及不同活化表型转换的内在机制,中医药对其的免疫重塑过程可能是免疫调节作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胶原基质是肿瘤间质的主要成分,为肿瘤提供结构框架和组织支撑作用,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和治疗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肿瘤间质中主要的细胞毒性细胞,直接参与抗肿瘤免疫反应.胶原基质和TILs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且两者间...  相似文献   

13.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向间质细胞表型的转变,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TAM)是肿瘤的基本成分之一,通过分泌TNF-α、IL-6、EGF、VEGF、MMP-9、uPA等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协同其刺激新生血管形成、降解基质、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局部侵袭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4.
张帆  郭咸希 《现代肿瘤医学》2020,(20):3640-3646
肿瘤微环境决定了许多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协调炎症和癌症之间的关键因子。上皮间质化的激活通常需要肿瘤细胞与局部肿瘤微环境组分(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之间的“对话”。在本篇综述中,临床和实验证据证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以及它在肿瘤转移级联反应中与上皮间质化的相互作用。此外,本文总结了以介入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上皮间质化的肿瘤细胞“对话”的信号通路作为肿瘤转移治疗的潜在靶点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荣荣  刘红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1):745-748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细胞通过分子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扩散中具有重要意义。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数量最多的炎症细胞群之一,在肿瘤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肿瘤细胞通过释放多种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招募巨噬细胞,并使其向M2型巨噬细胞类似的特性发展。同时,巨噬细胞释放多种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血管新生、迁移、侵袭、侵入血管并最终形成远处转移。TAMs在肿瘤组织中的密度与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以TAMs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相关研究近年来取得重大进展。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根据TAMs的作用机制,以TAMs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策略是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招募、TAMs生存能力、TAMs表型即由M2型转化为M1型的重塑。本文就TAMs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作为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及可塑性,在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刺激下,可发生表型、代谢及功能变化。TAMs代谢改变以糖代谢重编程为主,M1型TAMs有氧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增强,三羧酸循环减弱,具有抗肿瘤功能;M2型TAMs具有完整的三羧酸循环,可促进肿瘤进展。而在TME作用下TAMs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糖代谢重编程可影响肿瘤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而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探讨TAMs糖代谢重编程作用机制及其与肿瘤免疫相关性,提示TME中TAMs糖代谢重编程对肿瘤发展和靶向治疗有重要意义,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是肿瘤微环境的主要基质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AFs不仅是肿瘤生长的“土壤”,更能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分泌多种可溶性因子,同肿瘤细胞及肿瘤间质中的其他细胞发生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生长、侵袭及转移。因此CAFs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MSC对多种肿瘤组织的归巢及定向迁移能力为其成为潜在的抗肿瘤基因载体奠定了基础,并且MSC自身参与重塑肿瘤微环境,影响其侵袭、增殖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人类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等抗肿瘤基因与MSC结合构成复合物可针对肿瘤细胞双重靶向杀伤,但对正常组织无损伤.然而,目前许多问题和确切的机制仍尚待解答.文章就MSC归巢机制、MSC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MSC-抗肿瘤基因复合物用于肿瘤治疗的现状及前景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肿瘤学的深入研究,运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分子做为诊断标志和治疗靶点已成为肿瘤诊治的新趋势.本研究旨在分析Forkhead家族转录因子FoxM1介导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在分子诊断和靶向干预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FoxM1和肿瘤”为关键词,检索2011-03-2016-02的所有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383篇,中文文献97篇.纳入标准:(1)FoxM1介导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2)FoxM1与肿瘤分子诊断及靶向干预.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44篇.结果 FoxM1通过调控细胞周期G1/S和G2/M期促转化分子Skp2、Cksl、C myc和细胞周期调节分子Cdc25A、Cdc25B、Cyclin D1、p27kip1和p21cip1等表达,影响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细胞增殖与分化等生物学过程.FoxM1过表达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新生血管形成、上皮间质转化、维持干细胞特性、代谢异常和细胞逃逸衰老等生物学表征,促进细胞恶性转化,参与肿瘤发生发展.FoxM1还可调节多种肿瘤细胞对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基于FoxM1的恶性肿瘤诊断系统对多种早期癌症的诊断具有良好价值.以FoxM1为靶点的抗肿瘤化合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的FoxM1成为临床治疗的潜在的新策略.结论 FoxM1过表达促进肿瘤发生发展,检测FoxM1分子有助于肿瘤早期识别,抑制FoxM1可以靶向干预肿瘤的发生发展,FoxM1是肿瘤诊疗的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20.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A,MAGE-A)基因亚家族属于癌睾丸抗原家族,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在正常组织细胞(除睾丸和胎盘外)不表达,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良关系密切。MAGE-A基因的编码肿瘤特异性抗原肽能被MHC-Ⅰ分子提呈给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特异的杀伤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基于这些特性,MAGE-A成为肿瘤特异性治疗的重要靶点,其抗原肽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