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43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43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39例(90.7%)患者治疗效果满意,2例(4.7%)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例(2.3%)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例(2.3%)患者由于中毒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早期准确诊断并积极实施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时机和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生并发症14例,其中,切口感染5例,切口裂开2例、肺部感染5例、电解质紊乱2例.经手术治疗,治愈83例,死亡3例,3例患者均死于胆囊穿孔导致的感染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风险高.要高度重视外科治疗的时机及方法,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刘胜  苑敏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16-117
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7-2007年间收治的23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例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20例,胆囊造瘘2例,胆囊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治愈22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病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胆囊造瘘术治疗高龄化脓性胆囊炎3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育海  叶庆衡等 《河北医药》2000,22(12):908-909
目的 探讨局麻下行胆囊造瘘术对高龄危重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病人的疗效。方法 对36你施行该手术。术前行B超胆囊底定位,术中吸净胆囊内脓性胆汁。尽量取净胆囊内结石,术后拔造瘘管前常规胆道造影,如发现胆囊内有残石则经造瘘口窦道纤维胆道镜胆囊取石。结果 36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无切口感染,胆瘘,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1周经造瘘管造影示胆囊炎症消退,胆囊管,胆总管通畅,但有2例胆囊内残留结石。结论 局麻下胆囊造瘘术对高龄且合并其它疾病者,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更好地把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时机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LC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急性发作患者48h内行LC术,均获成功,患者全部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病情进展快,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只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把握好手术时机及技巧.早期LC是安全、可行的;除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者外.多数患者均能早期施行LC。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外科腹部疾病,伴有高热寒战、右上腹持续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胆囊穿孔、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如果行急诊手术,由于胆囊壁明显增厚,手术剥离难度大、风险高、并发症多,尤其是高龄患者,术后病死率较高。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05月—2013年12月对59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相似文献   

7.
宁克江  毛国良 《河北医药》2008,30(5):642-643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56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均进行腹腔镜手术探查,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53例,中转开腹3例,中转开腹率为5.35%,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成功的关键是术者具有娴熟的腹腔镜技术并正确处理Calot三角。  相似文献   

8.
普通超声探头引导PTGD治疗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翔  杜智  丁建民  王毅军  聂福华  赵新民 《天津医药》2007,35(9):711-712,721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于高危患者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很高,风险极大。随着介入性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FFGD)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一种方法。2000年2月-2005年6月笔者共对68例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了普通超声探头引导下FFGD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胆囊切除80例,胆囊造瘘15例,死亡1例,原因为并发多器官衰竭,其余患者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5d.结论 在术前准备完善的情况下,对于胆囊造瘘术耐受的老年患者,多数可以承受胆囊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且并未使手术时间延长及创伤加重,也不会增加手术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1~2010年本院收治的26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用逆行法切除胆囊(其中5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1例患者行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术),3例患者采用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1例患者行胆囊造瘘术。所有患者恢复顺利.痊愈。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多数是由结石嵌顿而引发,少数为急性非结石胆囊坏疽,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由于病情危急且发展快,所以,疑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时,需要迅速做出诊断,及时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时机导致中毒性休克、胆囊穿孔、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及时的手术治疗能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徐东昌  谢国根 《江西医药》2013,48(6):506-50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按照实施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28例患者有1例因粘连严重、视野不清转开腹手术,余27例均行腹腔镜手术,2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对照组28例患者有1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衰竭,病死率为3.6%,余27例均痊愈出院;实验组手术耗时、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具有恢复快、创伤小、预后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高治华  郭亚  刘保华  王凡 《安徽医药》2013,34(9):1341-1342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AA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9例高龄老年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年龄72~88岁,平均77.2岁,患者均为高龄老年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13例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68.42%),9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47.36%),6例合并糖尿病(31.57%),3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5.78%)。同时合并2种及2种以上疾病的患者有8例(42.10%)。15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3例患者行胆囊大部分切除,1例行胆囊造瘘术,其中3例胆囊坏死、穿孔(15.78%),均获得痊愈,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高龄老年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应在48 h内进行胆囊切除术,早期手术是防止胆囊穿孔、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手术技巧、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颈部结石嵌顿组(n=37)和无颈部结石嵌顿组(n=66),比较两组术前临床相关因素(体温、白细胞总数、胆囊长径、胆囊壁厚度、术前3个月发作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白细胞总数、胆囊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体温、胆囊壁厚度、术前3个月发作次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前综合评估如无绝对手术禁忌,应及早行手术治疗,经验丰富的术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0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治效果。结果:急诊手术死亡l例,限期手术按期出院11例,急诊手术术后切口感染1例,脂肪液化1例,无术后腹腔感染,其余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临床处理应重视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时机选择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共86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发病48h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发病48h后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应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其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患者,按照其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穿刺术组39例和传统胆囊切除手术组3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穿刺引流组在导管留置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治疗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手术切除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引流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切除术组39例中,7例切口出现液化、5例发生伤口感染、2例大出血,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0.9%(9/22),死亡3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迅速控制病情,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高危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惠有高危型急性胆囊炎的高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胆囊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高危型急性胆囊炎,手术成功率较高,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手术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把11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手术分为早期手术组(组Ⅰ,n=51)、延期手术组(组Ⅱ,n=36)和晚期手术组(组Ⅲ,n=23),对手术时间、手术难度、并发症、病死率和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住院天数和病死率,组Ⅲ高于组Ⅰ和组Ⅱ(P<0.05);组Ⅰ,组Ⅱ治愈率、治疗结果明显优于组Ⅲ(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而不应拖延直至晚期才行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在7d内行胆囊切除术,以保证术后的恢复。若时间>7d,则应先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则在7周左右视情况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19.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龄危重急性胆囊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高龄危重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作用。方法76例高龄危重急性胆囊炎患者接受了局部麻醉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穿刺针及导管采用由丹麦公司生产的Angiotech。结果均穿刺置管成功,无1例产生严重并发症,症状及体征均在24~72h内明显改善。结论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微创、简便、疗效可靠的治疗高龄危重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朱春生 《淮海医药》2021,39(6):594-597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9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的血清学指标及2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疼痛评分、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淀粉酶、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能够使其疼痛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加速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