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治疗。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3例,风湿性心脏病21例),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7例,分析各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孕周和方式以及母儿结局。结果轻度组心功能Ⅰ~Ⅱ级者24例,中度组心功能Ⅱ~Ⅲ级的发病例数为6例,重度组心功能Ⅲ~Ⅳ级者7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中、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共有8例,占53%(8/15);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轻、中度肺动脉高压者为主(87%,20/23);轻度组足月妊娠24例,中度组足月分娩1例,早产2例,医源性流产5例,重度组足月分娩1例,早产3例,医源性流产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者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分娩为主,占71%(31/44);孕产妇死亡率为7%(3/44),医源性胎儿丢失率为20%(9/44例)。结论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孕妇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围产儿疾病发生率和胎儿丢失率也明显增加;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高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终止妊娠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
心脏病合并妊娠的母婴风险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脏病合并妊娠的母婴风险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2002年1月-2009年6月223例心脏病合并妊娠住院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病合并妊娠孕产妇占同期全部孕产妇的3.91%,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心律失常组较其他类型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发生例数少、孕周时间长、新生儿体质量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规范产检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未规范产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手术治疗组患者母儿预后良好.结论 心脏病合并妊娠属高危妊娠,孕前咨询、孕期规范产检及心脏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女性心脏病患者的妊娠及分娩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唐巍  曾婷蓉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59-136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先天性心脏病以房间隔缺损为主,占42.86%。心功能Ⅰ~Ⅱ级者20例,占71.43%。心功能Ⅲ~Ⅳ者8例,占28.57%。28例患者平均分娩孕周38周。阴道分娩11例,占39.29%(5/28);剖宫产17例,占60.71%(17/28)。新生儿平均体重3220±450g;胎死宫内1例,新生儿死亡1例,孕妇死亡1例。结论: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以房间隔缺损为主。心脏手术后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孕期尽可能维持心功能Ⅰ~Ⅱ级,剖宫产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疗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4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心功能不全患者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的影响.结果:心功能Ⅰ级30例,Ⅱ级12例,Ⅲ级5例,Ⅳ级1例.患者阴道分娩8例,占16.66%,剖宫产40例,占83.34%.其中心功能Ⅲ~Ⅳ级者6例,行剖宫产6例,剖宫产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级者(P<0.01),孕妇及围产儿无一例死亡.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积极加大围产监护与治疗力度,能有效降低心衰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的种类与不同的心功能状态对孕妇和围生儿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近5年来收治的2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率为0.16%, 不明原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占32.1%,先天性心脏病25%,风湿性心脏病14.2%,围生期心脏病10.7%,心肌炎及后遗症10.7%,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7.1%.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功能Ⅰ~Ⅱ级和获得监护者能顺利度过妊娠分娩产褥期, 而心功能Ⅲ~Ⅳ级和无监护者易出现产妇死亡、早产儿、低体重儿、死胎.结论 母亲心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孕产妇生命及围生儿质量,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实行住院监护分娩, 选择正确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对母儿安全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间4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以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13例,28.89%),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12例,26.67%)。②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病死率为4.44%(2/45),死亡专率为27.81/10万(2/7190)。③心功能Ⅳ级患者与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患者比较,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P〈0.01)。④分娩方式:经阴道自然分娩8例,占18.18%;阴道手术助产2例,占4.55%;剖宫产34例,占77.27%。结论:4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心功能Ⅳ级患者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剖宫产为主。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母儿结局和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5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病情控制组(37例)和病情未控制组(18例),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生率5.4‰,病情控制组/病情未控制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甲亢性心脏病、引产、早产、流产、小于胎龄儿、死胎发生率分别为2.7%/38.9%、0%/27.8%、0%/27.8%、0%/22.2%、2.7%/50.0%、0%/16.7%、8.1%/44.4%、0%/27.8%.病情控制组明显低于病情未控制组(P<0.01或0.05);无孕产妇死亡,无新生儿出生缺陷.病情未控制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显著高于病情控制组(P<0.001).以丙基硫氧嘧啶为主的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结论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孕前和孕期及早发现并规范治疗,并监测以FT3、FT4为主而非TSH的甲状腺功能,维持其正常、稳定,可以有效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7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进行心脏病种类、心功能状态及分娩方式比较,根据心脏病的发病类型给予不同的护理.结果 7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中,风湿性心脏病29例(40.3%)明显高于先天性心脏病20例(27.8%)、围产期心肌病5例(6.9%)、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13.9%)、甲亢性心脏病3例(4.2%)、其他心脏病5例(6.9%)(χ2=3.89,χ2=6.79,χ2=7.01,χ2=7.59,χ2=7.39,P<0.05~0.01);心功能Ⅰ~Ⅱ级自然分娩10例(25.0%)、产钳分娩12例(30.0%)明显高于心功能Ⅲ~Ⅳ级3例(9.4%)、4例(12.5%)(χ2=4.39,χ2=4.01,P<0.05);心功能Ⅰ~Ⅱ级剖宫产分娩18例(45.0%)明显低于心功能Ⅲ~Ⅳ级25例(78.1%)(χ2=4.29,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全程护理能全部顺利渡过孕产期.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188 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进入产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的分 析,探讨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间,进入四川大学 华西第二医院产科ICU的18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间华西第二医院产 科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共619例,其中188例(30.37%)危重者进入产科ICU,占同期进入ICU的产科危重症(480 例)的39.17%;188例严重心脏病患者年龄(28.45±6.08) 岁,孕周(36.03±4.19) 周;23例(12.23%)为本院规律产检,61例 (32.45%)从未行产检,5例死亡患者均未规律产检。心脏病的诊断时间39.89%为孕前,25.54%为孕期,34.57%为入院 时。188例严重心脏病患者中心脏病类型以先天性心脏病(80例,42.55%)、风湿性心脏病(45例,23.94%)及心律失常 (20例,10.64%)最常见,并发症以肺动脉高压(51例,27.13%)、心律失常(47例,25.00%)、心力衰竭(30例,15.96%)为 主。188例严重心脏病患者入住ICU天数为(2.40±1.35) d,总住院天数为(8.05±4.05) d;164例(87.23%)心功恢复为I~II 级出院,5例(2.66%)死亡;151例(80.32%)行多科会诊,34例(18.09%)行中心静脉穿刺以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21例(11.17%)使用呼吸机,11例(5.85%)行高级生命支持[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8例+电除颤3例]。结论: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是孕产妇进入产科ICU的首要原因,严重危害孕产妇生命。其中 以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最常见。多科协作、重症监护是改善危重患者结局的重要措施;加强孕 前、产前保健及围产期处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陈玥  刘淑英 《吉林医学》2011,32(28):5873-587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分娩结局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风湿性心脏病13例(31.71%),高血压心脏病12例(29.27%),心功能Ⅰ~Ⅱ级者与心功能Ⅲ~Ⅳ级者的剖宫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妊娠早中期的监护保健及药物治疗,心功能可控制在Ⅰ~Ⅱ级,母婴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的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0~2008年收治的40例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40例患者中,剖宫产分娩25例,自然分娩14例,死亡4例.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威胁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孕期监测,早期预防,及时治疗,选择正确方式适时终止妊娠,可获得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37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以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最高,占83.6%,先天性心脏病占13.5%;发生产后流血2例,75.7%发生在30岁以下,除剖宫产剖宫取胎各3例外,其余均经阴分娩.重点讨论了产前监护的重要性,分娩中注意缩短第二产程.并对强心剂宫缩剂等药物的应用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发病率、妊娠结局及产科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04~2009-04间15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本地区妊娠合并心脏病种类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50例,31.45%)和妊高征性心脏病(43例,27.04%),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25例,15.72%);②重度妊高征发生心功能衰竭者(心功能Ⅳ级)所占比例最高;心脏手术者心功能Ⅰ-Ⅱ级占84.62%;③心功能Ⅲ-Ⅳ级者,其早产儿、新生儿低体重和围生儿死亡等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妊娠合并先心病和妊高征性心脏病在本地区的发生率最高。加强孕期监测、定期产前检查、及时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鲁姝莹  马晓惠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769-377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对2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一般情况、心功能与母儿的关系、产前监护与母儿的关系的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获得监护者能顺利渡过妊娠分娩产褥期,而无监护者易出现产妇死亡、早产儿、低体重儿、死胎。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实行住院监护分娩,对母儿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桂珍 《医学综述》1995,1(10):467-469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之一。近年来,由于其他原因所致的孕产妇病死率明显下降。使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死率相对上升而居第二位[1]。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心脏病孕产妇的管理与监护,减少母婴死亡,已成为目前产科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12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1994年我院收住院孕产妇共7328例,其中合并心脏病者128例,占1.7%。本组年龄20~42(平均28.6)岁,其中20~29岁56例(43.8%),30~39岁50例(39.1%),40岁以上者22例(17.2%)。初产妇65例,经产妇63例。1.2 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对2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一般情况、心功能与母儿的关系、产前监护与母儿的关系的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获得监护者能顺利渡过妊娠分娩产褥期而无监护者易出现产妇死亡、早产儿、低体重儿、死胎。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实行住院监护分娩,对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手术和心内科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心病妇女得到了妊娠和分娩的机会.2003年9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本部及八院区住院分娩的产妇总计721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84例,其中合并先心病41例(占48.8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防治林琼霞,陈佩珊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是产科临床较复杂的问题,其死亡占同期孕妇死亡的40.7%[3],是威胁母婴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妊娠、分娩、产褥期的合理监护与防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现结合本院1994年收治的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围生期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0例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睡眠护理、分娩期及产褥期护理,通过加强心理疏导、饮食及睡眠指导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进行监护,分析产妇分娩状况、分娩结局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40例产妇中剖宫产17例,自然产15例,手术助产8例。40例产妇均顺利分娩,发生心衰5例(12.5%),经抢救后好转。患者满意度92.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对减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防止母体和胎儿缺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心脏病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陕西医学杂志》1992,21(4):195-197
报道了5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其发生率为0.64%,病死率为5.45%,占同期孕产妇死亡数(9例)的1/3。病因首为风心病,其次是先心病。处理原则以预防为主,严格控制心衰。对心功能Ⅲ~Ⅳ级的病人,可用剖宫产结束分娩。并对妊高征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及心衰的防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