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沙瓦构造带南部地质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目的层为地震弱反射层,侵入火成岩发育,断层隐蔽性强,构造落实程度低。为了探索有效的构造解释方法,从研究区地层特征、形成地震反射的原因、断层的分布规律、侵入火成岩的分布及其对地震反射的影响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在构造解释过程中地震弱反射层结合较强反射的地震标准层、地震解释结合地质模式的解释思路和方法,解释了该区T52、T13和T33地震反射构造图,较好地提高了构造解释精度,为区内的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蒋礼宏  张秀萍 《小型油气藏》2005,10(2):20-21,24
HD地区火成岩发育,对其下伏地层的地震反射波组特征影响较大。利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地震属性技术、综合解释技术等手段,对HD地区流二段(El2)地层中火成岩体的发育分布规律进行预测和描述,为下步勘探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潮汕坳陷地震资料的改善及中生界构造的新发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潮汕坳陷是以中生界为目标的新的勘探领域,其地层时代,产状,岩性以及构造特征等都与珠江口盆地其它坳陷大相径庭,海水深度和目的层埋深也有很大差别,因此,该区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均有自己的特点,影响潮汕坳陷历年所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多次波,海底地形和礁体屏蔽,火成岩体干扰,不合理的采集参数以及不完善的资料处理手段等。近年来的地震资料采集中,使用合适的震源,采用合理的采集参数,避开恶劣的海况;在处理过程中,结合地质解释反复试验,选择正确的速度去除多次波,消除礁和火成岩体的干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从而使地震资料的品质得到很好的改善。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研究结果,在潮汕坳陷总计发现了44个大中型构造圈闭,并提供了一口探井井位。  相似文献   

4.
三维地震技术在地质研究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三维地震技术在地质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涉及沉积学、构造分析、水岩相互作用及火成岩地质等多个方面.三维地震分辨率及解释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平面上可以刻画古陆地和海底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从而促进了地震地貌学和地震沉积学学科的形成.与二维地震资料相比,三维地震资料能够揭示更加复杂的断层几何学特征,利用属性相干技术可以识别小尺度断层.此外三维地震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如上千米长的泄气构造、成岩作用的空间各向异性等.运用三维地震技术对火成岩体分布与成因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今后三维地震技术在地球物理解释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继续推动对地质过程及其产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GRIStation解释系统上完成了塔里木盆地TZ10井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全部解释工作,重点是针对工区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该套解释系统独具特色的一些功能对工区内广泛分布的火成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剖面特征、相干数据体处理、时间切片、属性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等手段,搞清了火成岩的分布特点及其对TZ10圈闭的影响,圆满完成了项目要求的各项任务,并提交一口评价井,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火成岩对于煤层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如导致煤层赋存复杂化,煤质变差、煤层焦化,从而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开采与井巷布设。火成岩侵入煤系地层中,改变了煤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和地震信号频谱,使其与正常煤层在剖面和频谱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也容易造成构造假象。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预测淮南A煤矿火成岩侵入范围,首先通过模型正演从理论上分析火成岩侵入煤层的地震反射特征,结合钻孔标定,然后采用振幅属性、谱分解、波形聚类等方法综合分析,最终圈定了火成岩的侵入范围。  相似文献   

7.
 碳酸盐岩潜山由于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岩溶储集体非常发育,而火成岩体(侵入岩和喷发岩)的发育,导致碳酸盐岩潜山进一步复杂化。由于火成岩的地震响应特征与岩溶的地震响应特征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使得对碳酸盐岩岩溶型储集体的识别和预测更加困难。为了对碳酸盐岩潜山发育的火成岩进行识别和预测,本文通过对典型地区的岩溶型储集体、火成岩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建立了四种火成岩地震相模式,并总结出了一套利用地震相干、沿层地震属性特征与地震剖面的地震相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将该套方法用于塔里木盆地塔北英买力地区碳酸盐岩潜山的火成岩识别和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震属性在英买力地区火成岩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火成岩十分发育,但由于埋藏深,厚度、岩性、产状横向变化大,再加上地表地质条件较差,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较低,因此,火成岩识别比较困难。为此,在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识别火成岩方法研究。在英买力地区,火成岩与碳酸盐岩为共生状态,两种地层的速度十分接近,用常规速度分析方法难以将它们区分。利用地震相分析方法对火成岩的地震相进行了划分,在地震剖面上火成岩具有板状、弧状、蘑菇状、丘状等特征;利用地震振幅属性对火成岩的反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地震剖面上火成岩的内幕反射表现为弱振幅;综合利用分频技术以及相干数据体和三维地震资料的时间切片对火成岩的地震响应特征和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对英买力地区火成岩的形态和空间展布规律进行了预测,建立了火成岩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复杂小断块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YA是江苏油田最为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气藏。断块破碎、玄武岩多次波干扰、辉绿岩屏蔽是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困难。为此,在该地区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①资料采集采用了合适的观测系统,如优化测网方向、提高覆盖次数;②采用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法并借助于一些针对性的处理技术,以提高资料的处理质量;③运用综合的、多阶段的解释研究方法,即从研究火成岩的侵入机制入手,用地质理论指导地震解释,辅以三维立体解释技术,实现精细构造解释。上述措施的实施,使该区的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探明地质储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兴城工区进行了精细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应用研究。在构造解释中,应用了剖面和相干体切片等对比解释的精细断层解释技术及全三维人机交互构造解释技术;在岩性解释中,通过回归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法对地震属性和岩石的物理特性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进行了分析,选取相关性高的属性,以沉积微相为指导,应用LPM软件实现储层的定量预测;根据圈闭条件和储层物性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对油藏类型和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详细了解了该区的地质情况,最终解释圈闭幅度精确到5m.在井约束下预测的砂岩厚度精确到2m。  相似文献   

11.
根据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了海南福山凹陷火成岩的分布特征,认为该地区火成岩有3种类型,即:分布于地表的喷发岩、次火山相火成岩、深层侵入岩。上第三系火成岩分布在灯楼角组,下第三系火成岩分布有多个层系,第四系火成岩在福山凹陷呈环带状分布。边界大断层(如美玉断层)是火成岩侵入喷发的主要通道。火成岩活动主要集中在晚第三纪和第四纪。火成岩的存在破坏了断层两侧的波组关系及下伏地层的反射特征,影响了地震资料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2.
火成岩在塔里木盆地地下分布范围较广,火成岩发育严重影响地震资料的反射品质,为处理难点之一。地下火成岩体的发育,造成了其与上覆、下伏地震界面难于区分,二叠系火成岩发育,对志留系底界和泥盆系底界弱的反射界面的影响较大,反射同相轴连续性随火成岩的厚度和形态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塔里木盆地火成岩发育区地震资料分析和优化处理,获得了满足解释要求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渤海地区B油田在古近系目的层段内广泛发育多种岩相的火成岩,这种喷发型为主的火成岩多以薄互层形式存在,但其厚度具有不均匀性,横向变化较大,准确描述火成岩厚度分布对后续井位部署和储量评价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油田范围内已钻井火成岩厚度及组合规律进行分析,认为对油田勘探开发影响较大的是薄互层形式的溢流相火成岩,系统研究薄互层形式下的组合结构、毛厚度、及净毛比3种因素对火成岩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数据建立了不同的分析模型,认为净毛比是振幅响应的主控因素,利用实际子波正演建立净毛比和响应振幅的关系,并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对区域范围内的火成岩厚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预测厚度与实钻厚度吻合较好,有利于定量化研究火成岩对下伏构造的影响程度。该研究成果对后续勘探及储量评价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火成岩地震识别及构造描述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火成岩是一种不同于正常沉积岩的特殊岩性体,在济阳坳陷的成盆期,伴随着构造运动,发生了多期岩浆活动,在下第三系地层中发育了形态、成因各异的火成岩体。根据火成岩的地震反射外形特征,总结归纳了不同类型火成岩体的地震相特征,运用一系列的物探新技术、新方法,对火成岩进行了地震识别及综合解释,为火成岩的勘探开发奠定了鉴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南黄海中部隆起火成岩体识别及其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隆起是南黄海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与勘探程度低。根据南黄海中部隆起及其周边火成岩岩石物理性质,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区域磁力资料,并根据火成岩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平行板状地震反射特征、穿层板状地震反射特征、丘状地震反射特征、蘑菇状地震反射特征及火山机构地震反射特征等5种火成岩地震反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南黄海中部隆起火成岩体的分布进行了预测,最终认为中部隆起火成岩体较发育,其分布与区域深大断裂有着密切关系,主要分布在中部隆起的中部及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苏北盆地复杂断块地区资料处理解释及效果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梁尚勇  胡斌  季红军 《石油物探》2002,41(3):367-371
苏北盆地的SXF地区是典型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地区,断裂系统复杂,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火成岩发育。经过处理、解释一体化工作,进行有针对性处理,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运用地质规律指导处理解释,充分应用新技术,落实了该区的断裂组合和火成岩分布,对区内油藏分布规律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潮汕坳陷是以中生界为目标的新的勘探领域 ,其地层时代、产状、岩性以及构造特征等都与珠江口盆地其它坳陷大相径庭 ,海水深度和目的层埋深也有很大差别 ,因此 ,该区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均有自己的特点。影响潮汕坳陷历年所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多次波、海底地形和礁体屏蔽、火成岩体干扰、不合理的采集参数以及不完善的资料处理手段等。近年来的地震资料采集中 ,使用合适的震源 ,采用合理的采集参数 ,避开恶劣的海况 ;在处理过程中 ,结合地质解释反复试验 ,选择正确的速度去除多次波 ,消除礁和火成岩体的干扰 ,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从而使地震资料的品质得到很好的改善。在此基础上 ,结合区域地质研究结果 ,在潮汕坳陷总计发现了 4 4个大中型构造圈闭 ,并提供了一口探井井位  相似文献   

18.
二连盆地火成岩地区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二连盆地内许多地区的地表有大量火成岩分布.这些速度高、形状不规则的火成岩,极大地影响了地震勘探的施工效率和资料质量,制约了对下伏油气藏的认识。通过地表露头调查和小折射表层结构调查,基本了解了朝克乌拉凹陷和塔南凹陷的火成岩分布范围、岩层厚度和地震波速度等参数,研究了影响资料品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可控震源为主、井炮为辅的激发方式.通过选取最佳的激发岩性、增加可控震源的振动次数和扫描长度、加密炮点等措施,改善了火成岩区的资料质量,新采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得到了明显改善,资料模糊区的范围减小.火成岩体的轮廓清楚.取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