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了保障大数据计算的安全,结合大数据安全的安全研究和可信云的概念,提出一个大数据计算下SAT的双向防御系统模型。该模型通过动态安全因子对用户数据证据进行规范;逐步确定各行为证据的安全权限,实现行为的可靠性测试,为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安全防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升大数据的数据安全,降低黑客的恶意攻击行为,从而提高大数据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2.
云计算迅猛发展,云平台的可信性是关乎其成败的关键问题,而用户行为可信性认定是保证云平台可信的重要环节.提出一种基于多部图的云用户行为认定模型,通过行为证据层、行为多部图构建层和行为认定层3个层次来解决云服务中用户行为可信性问题;同时引入身份再认证和风险博弈来增强模型的安全性与准确性.仿真实验通过对小规模云子域用户行为的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云用户的正常行为,对恶意用户有较高检测率,同时能有效地区分恶意用户与风险型用户,降低误报率.  相似文献   

3.
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的重要方法。随着国内外云计算应用及研究的不断推进,云计算的安全性成为云计算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进行用户的状态行为关联分析,提取信任信息,结合可信云的思想,提出一个云计算下基于信任的防御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云用户难以获得个性化、高质量服务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个性化云服务基于用户类型和隐私保护的信任模型。该模型先根据节点间的历史交易,将用户节点分为亲情节点、陌生节点及普通节点三种类型;其次,为了保护节点反馈的隐私信息,引入信任评估代理作为信任评估的主体,并且设计了基于用户类型的信任值评估方法;最后,鉴于信任的动态性,结合交易时间和交易额度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服务质量的信任更新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与AARep模型及PeerTrust模型相比,该模型不仅在恶意节点比例较低的场景中具有优势,而且在恶意节点比例超过70%的恶劣场景中,其交互成功率也分别提高了10%和16%,克服了云环境下用户节点和服务节点交互成功率低的缺点,具有较强的抵抗恶意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规模分布式云计算系统中的服务可信度辨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凸函数证据理论的关联感知云服务信任模型。对云计算系统中云服务提供商、服务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形式化描述,充分挖掘了同一服务商中的不同云服务之间的关联性,利用凸函数证据理论对有序命题的处理能力,构建了云计算系统中的可信服务推荐方法,根据用户需求为其提供合理可靠的云服务。与经典证据理论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凸函数证据理论的关联感知云服务信任模型在保证有效性和健壮性的同时,充分利用了云计算系统中云服务之间的关联信息,能够根据用户的请求提供合理的云服务。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环境下服务信任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计算环境中,服务资源广域分布、复杂多变,服务实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因不确定性强而难以有效建立与维护。传统的服务信任评估方法无法全面反映信任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特征。在研究云模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多属性云的服务信任评估方法。引入时间衰减因子来反映服务信任的时效性,并以多属性信任云来细化信任评估的粒度。计算用户评价相似度,确定推荐实体的推荐可靠性和权重,防止不法分子的合谋欺骗和恶意攻击。通过云相似度计算确定服务的信任等级,为用户的服务选择提供安全决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提高了服务交互成功率,并能有效适用于云计算环境下的服务信任评估。  相似文献   

7.
针对用户如何选择安全可信的云服务提供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任属性的混合信任评估模型。该模型利用"硬"信任属性对云平台的安全能力进行评估,用"软"信任机制对云服务提供商行为的信任度进行评估,并建立信任衰减监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估结果更贴近云服务提供商的真实信任度。  相似文献   

8.
马满福  王梅 《计算机应用》2015,35(6):1567-1572
针对用户在交互过程中对云服务商缺乏信任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服务等级协议(SLA)的云计算信任模型。在该模型中,云服务商在向服务中心--可信的第三方平台注册时,首先提交自身的实力评估报告,说明其实力、运营、技术及提供的服务属性等,服务中心根据相关的评价标准对该云服务商进行评估,得到系统信任;其次把系统信任引入到传统的声誉机制中,把系统信任、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作为评估一个云服务提供商的三个重要因素,并计算出云服务商的综合信任度;最后用户根据云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和综合信任度与其进行SLA协商,确定最终交互对象,屏蔽掉不诚实或信誉较低的云服务商。实验结果表明,在基于服务等级协议的信任模型中,由于引入了系统信任,云服务商综合信誉的获得更全面准确、有效地防止了云服务商的不诚信行为,提高了交互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隶属度理论的云服务行为信任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用户难以在大量性能特征不同的云服务提供者中找到满足自己性能偏好和特定信任等级的云服务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合理的、科学的云服务行为信任评估系统。设计了云服务行为信任评估系统框架,基于隶属度理论建立了云服务行为信任评估模型,利用综合信任云重心评价法来计算云服务行为信任度,经过实验分析,该模型能够根据用户性能需求,对云服务进行更准确、科学的信任评估。  相似文献   

10.
云计算环境下,开放的运行环境使其面临重大的安全挑战,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已经不能完全适合云计算等新型计算网络环境。鉴于终端用户的可信性对虚拟机可信性的影响,利用动态的行为可信性机制和社会信任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异常等级的虚拟机防御等级动态配置策略。首先,利用滑动窗口行为评估机制评估用户行为,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将用户所在的虚拟机划分为不同安全等级域,最后,通过分域规则链机制实现虚拟机安全等级的动态配置,有效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效率。模拟实验表明,提出的多等级的防御机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郁宁  王高才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11):3406-3410,3416
访问控制作为保护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能够有效保证用户合法地访问网络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跨域和跨系统等多域环境下的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满足云计算多域环境的访问需求,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云计算多域环境的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利用贝叶斯理论得出访问者的可信期望值,然后与预先设定的访问阈值进行比较,决定用户的访问请求是否被允许,且访问权限随着用户可信度动态变化而改变,避免了之前获得高信任值的用户因信任度变化而进行恶意攻击的风险。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模型不仅能减少高风险用户的访问请求量,且能满足为用户动态授权的需求。因此该模型可以有效解决云计算多域环境中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移动agent的云计算身份认证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云计算的安全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云计算环境下的身份认证方案。首先设计出适用于云计算身份认证场景的移动agent(mobile agent)结构模型,然后给出了基于mobile agent的云计算安全认证策略。该方案引入了可信第三方机构对认证agent建立定量信任评估,每次进行认证前通过信任度的判断对认证过程进行控制;在认证完成后,又进一步引入了信任反馈评价机制。理论分析和原型系统的实现表明,提出的云计算认证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云计算中,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是在云端以远程方式进行的,因而信任是移动云计算安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针对移动云计算环境中移动agent系统安全和信任管理问题,借鉴人类信任机制(human trust mechanism,HTM),研究主观信任形成、信任传播与信任进化规律,提出主观信任动态管理算法(MASTM);基...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对云中资源的管理,云计算环境通常会被划分成逻辑上相互独立的安全管理域,但资源一旦失去了物理边界的保护会存在安全隐患。访问控制是解决这种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云计算环境多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用户信任度的访问控制模型(CT-ABAC),以减少安全域的恶意推荐的影响并降低恶意用户访问的数量。在CT-ABAC模型中,访问请求由主体属性、客体属性、权限属性、环境属性和用户信任度属性组成,模型采用动态细粒度授权机制,根据用户的访问请求属性集合来拒绝或允许本次访问。同时,该模型扩展了用户信任度属性,并考虑时间、安全域间评价相似度、惩罚机制对该属性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T-ABAC模型能够有效地降低用户的恶意访问,提高可信用户的成功访问率。  相似文献   

15.
开放的云计算环境面临着安全挑战,传统的用户行为评估机制已经无法保障云端的安全性.为科学量化评估用户的行为信任,确保权重赋值科学合理,提高云平台下用户行为的安全可信度,设计出一种结合模糊网络分析法的信任评估优化机制.将模型中用户行为信任评估一个控制目标扩展为历史访问行为与当前访问环境两个控制目标模块,同时将历史访问行为模...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信计算的云用户安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它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根据云用户所面临的数据安全及身份的隐私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可信计算的云用户安全模型。安全模型以可信计算技术为支撑,除了采用传统的安全策略外,提出了建立私有虚拟机,为用户提供一个私密的运行空间,防止其他恶意用户或管理员访问该虚拟机;给出了用户信息匿名化的方法,当高安全级用户申请服务和变更服务时保证用户身份信息的私密性,防止服务提供商恶意利用和泄露用户信息,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7.
束柬  梁昌勇 《计算机科学》2016,43(8):105-109
云计算技术在带来信息更大范围共享、成本更低等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隐私泄露、信息丢失等新的安全问题。如何在海量分布式的云系统中识别和管理节点的可信度成为云安全问题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模型考虑云计算分布式体系架构,结合DS证据理论和信任机制,构建云环境下基于DS理论的信任模型,为云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该模型在主客观信任值的基础上合成综合信任值,进行可信度判断;并讨论模型中的关键问题,包括信任值初始化和更新、恶意节点惩罚、负载均衡;再通过仿真实验从有效性、均衡性和鲁棒性等方面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Cloud-P2P计算模型的恶意代码联合防御网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的反病毒系统在应对恶意代码时通常具有的滞后性,提出并构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Cloud-P2P计算模型的恶意代码联合防御网络。Cloud-P2P计算模型将云计算与对等计算进行有机融合。恶意代码联合防御网络系统中的集群服务器与用户终端群体联合组成了一个高安全防御网,协同防御恶意代码,并快速产生群体免疫力。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表现,提出适用于Cloud-P2P融合计算环境的两种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层次式网络结构C-DHT和D-DHT,并通过引入移动agent技术实现了恶意代码联合防御网络中的疫苗agent和巡警agent。基于Cloud-P2P计算模型的恶意代码联合防御网络具有负载均衡、反应快捷、防御全面和兼容性良好等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