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接纳承诺疗法(ACT)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调节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教育,ACT干预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每周进行2次ACT干预,每次1.5-2h,均干预5周。干预前后对两组分别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估躁狂水平、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水平、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评估情绪调节方式、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II)评估接纳承诺疗法干预疗效。结果 ACT干预实验组YMRS、SDS前后测差值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5),ACT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CERQ(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积极情绪策略(t=6.24, P0.05)、消极情绪策略(t=-6.12,P0.05),AAQ-I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9,P0.5)。结论接纳承诺疗法可以进一步缓解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调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乙肝伴抑郁情绪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慢性乙肝伴抑郁情绪患者4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科收治的慢性乙肝伴抑郁情绪患者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基础干预、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等心理干预措施。于入院第1天、干预后2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1.423,P>0.05),干预后2周,观察组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6,P<0.05)。结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慢性乙肝伴抑郁情绪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或消除其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68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普通组与聚焦组,各34例。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聚焦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对比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聚焦组HAMA、SDS评分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前,两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生理职能及活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聚焦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生理职能及活力评分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聚焦组服务态度、专业能力、心理疏导、风险防范及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实施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显著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护理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择期手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照组给予一般心理护理,研究组实施认知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tSAS=4.82,tSDS=5.04,P均<0.01),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AS=2.53,tSDS=3.35,P<0.05~0.01)。结论: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庆华  王华 《中外医疗》2013,32(8):79-79,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影响。方法将89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状况调查,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分值。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或缓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6.
郑淑娟  吴碧静 《吉林医学》2012,33(13):2875-287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腺性膀胱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4例行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灼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7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效果。结果: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腺性膀胱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舍曲林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4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末,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结果:SDS和HAMD评分干预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SDS、HAMD评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认知心理护理能显著促进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缓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38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SDS、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9.
江珊 《包头医学》2023,(4):42-43
目的 :探究情绪调节策略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情绪调节策略。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干预后两组SE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对照组SE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以情绪调节策略为主的短干预有利于减少抑郁障碍青少年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BPD)缓解期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于上饶市第三人民医接受治疗的60例BPD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干预,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对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躁狂程度,自我和谐程度,病耻感,社会功能,认知情绪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和谐量表(SCCS)、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BPD缓解期患者实施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有助于改善抑郁、躁狂状态,提高自我和谐程度,降低病耻感,促进患者积极调节情绪与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C D Scott 《JAMA》1989,262(17):2466-2467
  相似文献   

1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与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又称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是由新型变异的冠状病毒 (SARS CoV )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肺部感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病 ,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已成为 2 1世纪严重威胁全球尤其是我国人民健康的新发传染病 ,使全人类面临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据统计 ,自 2 0 0 3年 1月广东省首先报告SARS以来 ,截止 2 0 0 3年 8月 9日 ,疫情已波及全球 3 2个国家或地区 ,WHO报道全球SARS临床诊断病例已达 842 2例 ,累计死亡 916例。其中我国内地共有 2 5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13.
应激是一种涉及心身两个方面的紧张状态,引起这种状态的刺激物称为应激原,应激源分为社会性、心理性、躯体性和文化性。“非典”成为社会应激源,给人类躯体与心理带来双重伤害,要战胜“非典”,必须同时依靠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中医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和防治手段。鉴于“非典”具有传染性强、病情重的特点,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14.
15.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世纪以来,人们对于创伤事件后的反应一直有着各种生动的描述,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描述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最早将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精神疾病诊断的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和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thedition)^2。这一创伤后出现的可以理解的情感反应是否应该被诊断为疾病(创伤后应激障碍)仍然存在争议砣,目前大家更关注的是对于该病是否存在过度诊断的问题,其次是一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是否归属为严重精神卫生问题。本文对该病的现状与进展进行了回顾,介绍了该病的易感者以及适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Pharmacologic stress imag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 A Beller 《JAMA》1991,265(5):633-638
Pharmacologic stress imaging has increasingly been employed as an alternative to exercise imaging for detec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particularly in patients who are unable to perform adequate exercis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allium 201 scintigraphy using intravenous dipyridamole infusion as a stres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etection average 85% and 91%, respectively. Dipyridamole imaging is also useful fo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ischemia and scar and identifying patients who have an increased risk for subsequent cardiac events. Dipyridamole imaging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preoperative risk stratific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peripheral vascular or aortic disease. Dipyridamole imaging is also useful for identifying residual myocardial ischemia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detecting restenosis after coronary angioplasty. Adverse side effects of dipyridamole are promptly reversed by aminophylline. Dipyridamole stress can also be employed in association with echocardiography for detection of ischemia-induced 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