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紫外线灯、三氧消毒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消毒的效果。 方法 应用3种消毒方式分别对NICU进行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分别对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后1 h、2 h、3 h、5 h进行空气采样,比较3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及不同物体表面细菌监测结果。 结果 3种方法对NICU中空气、物体表面、工作服、消毒物品的消毒合格率均达到要求,静态下消毒后平均菌落数无统计学差异;工作状态下2 h、3 h、5 h后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的空气平均菌落数明显低于紫外线灯和三氧消毒机。 结论 多功能空气消毒机能有效改善NICU的空气质量,效果优于紫外线灯和三氧消毒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通过自然沉降法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和过氧乙酸熏蒸法等不同方法消毒采血车内空气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臭氧消毒机、紫外线灯和过氧乙酸熏蒸等3种空气消毒方法按照各自使用方法处理1 h(过氧乙酸熏蒸2 h)之后,采血车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动态空气消毒机运行1 h后,采血车内空气质量均符合Ⅲ环境要求,且在工作期间保持运行状态,仍可保持空气质量始终符合要求。结论所试验的4种空气消毒方法,只有动态空气消毒机可用于采血车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应用静电吸附型空气消毒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医院手术室应用静电吸附型空气消毒机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用静电吸附型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然后用自然沉降法监测消毒结果,即于开机2h、3h、4h分别对3个手术间用5个平皿置于东、西、南、北、中的位置,打开暴露15min,然后置35℃温箱培养24~48h,计算平均菌落数,与传统的紫外线空气消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空气消毒后2h、3h、4h空气细菌平均菌落数经t检验,t=4.93,P<0.001,有显著性差异。静电吸附型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优于传统紫外线消毒法。结论静电吸附型空气消毒机适用于手术室的空气持续消毒,是目前比较满意的一种新型的空气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和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应用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和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分别对医院门诊采血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在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中进行空气采样,评价3种消毒方法的效果。结果消毒后可明显降低采血室内空气菌落数,与消毒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人员工作状态下持续消毒4 h,空气平均菌落数始终<4.0 cfu/平皿,紫外线和三氧消毒机在人员工作状态下,空气平均菌落数迅速升高。结论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工作状态下空气消毒均能达到Ⅲ类环境卫生标准,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回升缓慢,适于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5.
流动采血车在采血过程中空气消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多功能动态消毒机对流动采血车内空气动态消毒效果。方法:依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使用平板沉降法采样 分别于采血前、采血期间和采血后对采血车内空气自然菌进行动态监测。结果:使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消毒30 min至采血结束,空气中自然菌清除率81.4%-87.8%,采血车内空气自然菌含量随消毒时间延长持续降低。结论:多功能动态消毒机可以在有人的条件下持续运行,对采血车空气中自然菌具有明显消毒效果,可使采血车空气中菌落总数达到Ⅲ类环境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比较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和移动式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对矩五拱Ⅵ型折叠式网架帐篷内空气消毒效果,为野战条件下手术帐篷空气净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平板暴露法,对2种不同消毒机的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2种消毒机对帐篷内空气消毒后,菌落数较消毒前明显减少(P<0.05)。紫外线杀菌灯消毒后、消毒后1 h自然菌消亡率分别为65.30%和43.84%;移动式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后、消毒后1 h自然菌消亡率分别为79.82%和58.77%,但2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紫外线杀菌灯对帐篷内空气消毒后1~3 h菌落数与消毒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动式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对帐篷内空气消毒后、消毒后1 h菌落数较消毒前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段菌落数与消毒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外线杀菌灯和移动式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对帐篷内空气均有明显的消毒效果,消毒效果可维持至消毒后1 h。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动态消毒机在采血车上的消毒效果,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对动态消毒机消毒采血车内空气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并与紫外线灯作平行比较。结果,动态消毒机和紫外线灯在无人情况下消毒30min,使采血车内空气中自然菌数均可保持在≤200cfu/m3和≤500cfu/m3,符合II~III类环境卫生标准要求。仅用紫外灯照射,在有人工作情况下菌数持续增加而达不到消毒要求;紫外线灯与动态消毒机配合使用,可使车内工作中空气自然菌数维持在符合III类环境卫生标准。结论,用紫外线灯与动态消毒机配合使用,可使采血车工作中空气质量达到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甲醛熏蒸、多功能臭氧消毒机、空气净化器3种消毒方法对供应室无菌间空气效果.方法对同28m2无菌间分别用甲醛熏蒸、多功能臭氧消毒机、空气净化器处理,于消毒前、后及无菌间使用后30min、60min、90min空气采样,细菌,菌落计数.结果3种消毒方法消毒前、后细菌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空气净化器是理想消毒方法,多功能臭氧消毒机次之,甲醛熏蒸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臭氧消毒机对采供血机构关键工作场所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进行了现场检测。结果流动献血车、献血屋等开放式场所用臭氧消毒器进行一次有效消毒,空气中含臭氧量分别为26 mg/m3和14 mg/m3,可维持Ⅲ类环境标准要求2 h左右;储血室、成分分离室、成分制备室、细菌培养室、普通实验室等相对密闭的场所采用臭氧消毒机进行一次有效消毒,空气中含臭氧量15~28 mg/m3范围,可维持Ⅱ类环境标准要求4 h以上。结论对流动献采血车、献血屋、储血室等连续工作的关键场所空气消毒不宜采用臭氧消毒机臭氧消毒。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HT5"SS〗观察某三甲医院急诊候诊室空气净化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1-12月期间,每个季度采用平板暴露法对急诊候诊室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前后进行空气采样240份,对比不同季节细菌菌落数,以及消毒后不同持续时间的菌落数量的监测结果。结果 第四季度平均菌落数最大,均显著大于其他三个季度;每个季度消毒结束后的平均菌落数均较消毒前明显下降,消毒结束1 h后的平均菌落数均明显大于消毒结束0 h,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消毒2 h后平均菌落较消毒后1 h明显增加,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能自然通风地情况下采取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的方式可以提高急诊候诊室内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均翠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0):889-890
<正>细菌污染在临床输血中是很危险的因素[1],血液的污染往往是由于采血环境卫生条件差等原因所致,因此,流动采血车空气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采集血液的质量。自1998年全国实施无偿献血以来,本站质量管理部门就建立了对流动采血车空气菌落检查制度。2009年,我们对本站流动采血车空气消毒效果每月进行了监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气消毒机用于普通手术间术中空气消毒净化的效果。方法:将面积相等的普通手术间5间分别采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消毒机组)和紫外线空气消毒(紫外线组)。两组均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进行空气监测采样、细菌培养,计数十次菌落数的平均值。结果:空气消毒机组术中不同时间段空气细菌菌落数与紫外线消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消毒机用于术中空气消毒有较好的杀菌、除菌作用,能充分消毒净化空气,为手术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甲醛熏蒸、三氧消毒机两种消毒方法对血库冰箱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甲醛熏蒸法是按40mL/m^3用量,紧闭冰箱门,熏蒸2h;三氧消毒机消毒法是紧闭冰箱门开机2h,停机40min后使用。消毒前、后进行2次空气采样,培养48h,进行细菌菌落计数。结果两种消毒方法消毒前、后普通细菌数量及真菌生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消毒后,细菌总数均在200cfu/m^3以下,但甲醛熏蒸存在毒性残留问题,而三氧消毒机消毒法对人体损害较小。结论三氧消毒机消毒法消毒效果较好,且安装方便,在消毒过程中可开冰箱取血、发血。  相似文献   

14.
动态消毒机对采血车空气消毒效果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正> 为观察动态消毒机(型号 LHG—100B)对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效果,在采血车使用条件下,进行了实际消毒效果检测。 消毒方法是将LHG—100B消毒机(作用因子有过滤、紫外线等)悬挂在容积为 67.5 m~3的采血车内侧壁上,距离底面 2.4 m,到采血点后先消毒 30 min,然后医护人员开始采血前的准备工作,消毒机处于继续消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口腔牙周病科空气消毒效果,以便为动态工作环境提供一种有效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2015年6月—7月选择2间面积为300m2牙周病科诊室,分别采用循环风空气机消毒法与紫外线灯消毒法。比较两种方法空气消毒前与消毒后即刻(0min)及消毒后工作时间30min、60min、90min、120min空气菌落数情况。结果紫外线灯消毒法与循环风空气机消毒法消毒前、消毒后即刻(0min)两组组内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9.46,P0.001;t=-515.16,P0.001),消毒后均低于消毒前;消毒前、消毒后即刻(0min)两种消毒方法组间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9,P0.001;t=13.30,P0.001),其均数差值及其95%CI分别为9.08(6.46,11.70)与9.50(8.08,10.92),可能没有实际临床意义。两种消毒方法组内不同时间点空气平均菌落数不同,Tukey法两两比较均有差异(均P0.001),消毒后不同工作时间点(30min、60min、90 min、120min)两种消毒方法空气平均菌落数不同(F=4520.75,P0.001),循环风消毒机消毒法菌落数均低于紫外线灯法。结论牙周病科诊室在人员工作期间空气消毒,采用循环风空气机消毒法的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灯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霍香佩兰煮沸薰蒸在儿科病房空气消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儿科普通病房5间,分别用霍香佩兰煮沸薰蒸、紫外线照射、通风消毒试验31~32次,然后于消毒结束后分别进行空气培养,计算平均菌落数以观察消毒效果。结果霍香佩兰组对儿科病房空气消毒后1h、2h、3h细菌菌落数明显低于消毒前,并明显优于通风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霍香佩兰煮沸组消毒后1h、2h、3h与紫外线照射组同时段相比较,效果相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霍香佩兰薰蒸消毒效果等同于紫外线照射消毒效果,可在有人房间消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进行了实际消毒效果评价。结果在手术室无人条件下,启动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运行60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84、98%;运行120min,对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2.35%。消毒机停止运行状态下有4—8名手术人员进人工作30min,细菌总数即上升至300 cfu/m^3;3h后细菌总数上升至1250 cfu/m^3以上。人在条件下持续运行消毒机,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空气中自然菌数呈上升趋势,但总菌数仍可保持200 cfu/m^3以下。结论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具有较好的除菌效果,人在条件下持续运行可保持空气中细菌总数符合II类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血车的结构对采血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站使用的由3类大客车改造而成的Ⅰ型(出入口同一门)、Ⅱ型(后门为入口,前门为出口)、Ⅲ型(中门为入口,前门为出口)结构的采血车(均具备献血者筛查、候采、采血、休息和出入口等基本功能),按静态(消毒后,工作前)、动态(工作时间2—4 h)分区域[采血区(a)、候采区(b)、车间区(c)]进行空气培养,将3种结构采血车内的各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用q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态时3种结构的采血车内各区域、同一采血车不同区域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数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时3种结构的采血车各区域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数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车内部结构对不同功能区域空气细菌菌落数有明显的影响,设置采血位的最佳区域是距离车门较远且在单位时间里人员流动量最小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叶复方中药提取液加热挥发用于妇科病房消毒的效果,为医院妇科病房中药空气消毒剂研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减压浓缩制备艾叶复方中药提取液;艾叶复方中药提取液采取电加热直接挥发的方法进行空气消毒;分别测定艾叶复方中药提取液和紫外线消毒前、消毒后30min、6h、12h病房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结果与消毒前比较,艾叶复方中药提取液高剂量消毒后30min至12h,病房空气中细菌菌落数显著性降低(t检验,P〈0.01,P〈0.05);低剂量组消毒后30min时,病房空气中细菌菌落数显著性降低(P〈0.05),12h后仍有20.9%的杀菌率;紫外线消毒后30min病房空气中细菌菌落数显著性降低(P〈0.05),但12h后杀菌效果消失。艾叶复方中药提取液还具有消毒作用持续时间长、对人体无刺激的特点。结论艾叶复方中药提取液电加热挥发可用于病房空气消毒,且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在普通内科病房的动态消毒效果,为病房空气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4月对普通内科病房在动态状态下进行细菌检测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并就消毒前后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动态状态下,病房关门关窗并开启空调机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前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显著高于消毒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房在开门开窗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前后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内科病房在关门关窗并开启空调机动态状态下,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可以降低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改善房间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