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硫氧化还原蛋白1(thioredoxin,Trx-1)和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rx-1和COX-2的表达。结果6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rx-1和COX-2均呈高表达,分别为63.5%(40/63)和59.1%(37/63),20例正常肺组织Trx-1阳性3例,COX-2阳性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x-1在低分化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TNM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x-1和COX-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磷酸化后的产物(P-ACC)与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的关系,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   以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作为研究组,20例因其他它原因行肺叶切除患者的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P-ACC、COX-2的表达情况。   结果   P-ACC、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P-ACC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 < 0.05),而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关;COX-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关。P-ACC与COX-2的阳性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2.37,P=0.032)。   结论   P-ACC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降低;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高表达,二者呈显著负相关,提示P-ACC阳性表达降低可能激活COX-2阳性表达,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TS-1与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在肺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1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距肿瘤3 cm以上的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ETS-1与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TS-1与N-cadherin、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2/110)、56%(62/110)、34%(37/110),明显高于正常癌旁肺组织的6%(3/50)、8%(4/50)、2%(1/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41%(45/110),明显低于正常癌旁肺组织中的84%(42/50)。ETS-1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E-cadherin的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N-cadherin和Vimentin的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ETS-1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ETS-1与N-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ETS-1与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和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其检测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miR-19a、miR-19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标本61例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9a、miR-19b在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iR-19a、miR-19b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的癌旁正常肺组织,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吸烟史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9a、miR-19b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iR-19a、miR-19b有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ortact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及正常组织的cortactin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Cortactin 在正常肺组织的血管旁平滑肌细胞胞浆中阳性表达,其阳性率为22.1% (17/77).在NSCLC 组织中,Cortactin 于癌细胞胞浆阳性表达,其阳性率为58.4%(45/77),与正常肺组织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ortactin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ortactin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是否吸烟、病理类型均无明显关系.结论:Cortactin阳性表达高低与NSCLC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可以作为NSCLC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0例肺炎性假瘤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骨桥蛋白(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MVD、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OPN、VEGF、MV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关系.结果 7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的阳性率为59.0(46/78),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10.0%)(P<0.01),其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9.2%(54/78),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P<0.0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MVD的值为46.12±10.57,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中的值(13.70±5.44)(P<0.01),且MVD值的高低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骨桥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VEGF、MVD密切相关.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骨桥蛋白为过表达,且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同时,OPN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MTA1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TA1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MTA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组织学分型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MTA1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5.6%)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阳性率为54.5%),在Ⅲ和Ⅳ期病例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3%)显著高于Ⅰ和Ⅱ期(阳性率为55.2%)(P〈0.05)。结论:MTA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NM分期密切相关,在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包括淋巴结转移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ap1b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52例癌旁组织中Rap1b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Rap1b在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2.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3.1%(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Rap1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发挥癌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LRP16基因的表达状况,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52例NSCLC和非肿瘤组织中LRP16的表达。结果:LRP16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肿瘤肺组织(51.92%vs.0%,P<0.001)。LRP16高表达与NSCLC肿瘤组织分化有相关性,LRP16的阳性率在低分化组(72.73%)和中分化组(41.67%)显著高于高分化组(27.78%)(P<0.05)。LPR16在腺癌中阳性率显著高于鳞癌(P<0.05),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LRP16在NSCLC中高表达对判断NSCLC恶性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驱动蛋白Eg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63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和20例正常肺脏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g5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E g5在正常肺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8.3%(43/63),且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直径(χ2=4.506,P=0.034)、临床分期(χ2=8.866,P=0.012)、淋巴结转移情况(χ2=19.52,P<0.001)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等指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Eg5在正常肺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E g5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转移有关,E g5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可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Decorin mRNA和p57~(KIP2)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石蜡包埋的59例非小细胞肺癌及12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的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Decorin mRNA和p57~(KIP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Decorin mRNA在癌旁正常肺组织和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7%(8/12)和20.3%(12/59),正常组织中Decorin mRNA的表达高于肺癌组织(P<0.05)。大细胞肺癌中Decorin mRNA的表达高于鳞癌(P<0.05)。鳞癌中p57~(KIP2)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63.2%(12/19),高于腺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Decorin mRNA和p57~(KIP2) mRNA的表达呈增高趋势,与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ecorin mRNA和p57~(KIP2) 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Decorin和p57~(KIP2)的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转移有关,有望成为监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发展及评价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L-1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62例肺良性病患者作为对照,检测两组患者组织中IL-17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率(59.1%)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阳性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IL-17阴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L-17表达及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IL-1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且IL-17过度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IL-18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影响。方法: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56岁,其中鳞癌17例(48.57%),腺癌13例(37.14%),腺鳞癌5例(14.29%)。对照组均来自距离肿瘤边缘2-4cm的正常肺组织。肿瘤直径≥4cm者6例(17.14%);肿瘤直径〈4cm者29例(82.86%)。用RT-PCR法检测35例肺癌肿瘤组织细胞内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IL-18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在3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IL-18mRNA阳性表达率为100%,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肺癌IL-18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mRNA在NSCLC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病理学分级、肿瘤T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3(NFE2L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集非小细胞肺癌36例(肺鳞癌)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E2L3的表达差异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NFE2L3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28/36)、13.9%(5/36),肺癌组织NFE2L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NFE2L3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NFE2L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升高,并与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VEGF-C和FLT-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VEGF-C、FLT-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结果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36例(60%)VEGF-C阳性表达,30例(50%)FLT-4阳性表达。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C和FLT-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5%和69.4%,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29.2%和33.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经半定量RT-PCR分析,VEGF-C和FLT-4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结论VEGF-C及其受体FLT-4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IL-18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影响。方法: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56岁,其中鳞癌17例(48.57%),腺癌13例(37.14%),腺鳞癌5例(14.29%)。对照组均来自距离肿瘤边缘2-4cm的正常肺组织。肿瘤直径≥4cm者6例(17.14%);肿瘤直径<4cm者29例(82.86%)。用RT-PCR法检测35例肺癌肿瘤组织细胞内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IL-18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在3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IL-18mRNA阳性表达率为100%,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肺癌IL-18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mRNA在NSCLC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病理学分级、肿瘤T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 (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TNM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17、MMP-9的表达,并对其与pTNM分期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7、MMP-9 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3%(75/102)和60.78%(62/102),癌旁组织中分别为71.57%(73/102)、7.84%(8/ 102);二者在不同pTNM分期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IL-17与MMP-9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在癌旁组织中二者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IL-17和MMP-9在NSCLC中表达上调,两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NSCLC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promoter methylation status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p14^ARF gen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value the role of p14^ARF promoter methylation in carcinogene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Promoter methylation status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p14^ARF gene in 40 cas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analyzed by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ina reaction (MSP), restriction enzyme-rela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p14^ARF promoter methylation in tumor tissues and normal tissues adjacent to cancer were 17.5% (7/40) and 2.5% (1/40)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P〈0.05. The results of RE-PCR were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MSP. The expression rate of p14^ARF protein in tumor tissu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tissues adjacent to cancer, p〈0.01. Promoter methylation status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p14^ARF gen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howed significantly an inverse correlation (r=-0.56, P〈0.01), and both of them did not relate statistically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such as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clinical stage, differentiation grade and lymph node involvement. Conclusion: Promoter methylation is a crucial mechanism of inactivation of p14^ARF gene. Promoter methylation of p14^ARF gene might he involved in carcinogene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is an early event i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t might be used as a new target in gene treatment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非小细胞肺癌中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对113例NSCLC组织中MDR1和MRP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DR1和MRP基因mRN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58/113)、80.5%(91/113),二者与NSCLC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无关(P>0.05).MDR1和MRP的协同阳性(MDR1 /MRP )表达率为48.7%(55/113),二者在NSCLC中的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相关(P<0.01).结论:MDR1和MRP是NSCLC原发性多药耐药的重要参与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临床NSCLC的化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