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对棉纺细纱机后牵伸区的牵伸变换的要求、位置、特征和 配置四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指出在第二、第三两种牵伸传动路线上,只有将后区牵伸变换齿轮选择在独立的后区牵伸传动路线上,才能实现改变 后区伸而不影响总牵伸,方便调整工艺。  相似文献   

2.
棉纺细纱机的后区牵伸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棉纺细纱机的后牵伸区,对牵伸变换的要求、位置、特征和配置4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在第2、第3种牵伸传动路线上,只有将后区牵伸变换齿轮选择在独立的后区牵伸传动路线,才能实现改变后区牵伸而不影响总牵伸、方便调整工艺。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1997年10月引进了日本FL16型粗纱机用于纺精梳纯棉产品。为提高粗纱质量,我们在粗纱机上开展的部分试验由于受后牵伸的限制不能进行。该机后区牵伸传动部分如图1。后区牵伸倍数受牵伸变换齿轮的影响,最小为1.17。若继续减小后区牵伸,牵伸变换齿轮磨第三罗拉轴头,...  相似文献   

4.
我公司于1997年引进了日本FL-16粗纱机,该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维修方便、成纱质量高等优点,但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使用该机主要生产精梳纯棉产品,但部分产品的试验生产由于受后李伸的限制不能进行,而且粗纱质量受到影响。为此,我们对后牵伸装置进行了改造。且改造措施该机后区李伸倍数受李伸变换齿轮B、D、C的影响,最小为1.17,若继续减小后区革伸,B、D、C、齿轮磨第三罗拉轴头。根据现代系统工程棉纺工艺学理论,粗纱后区李伸倍数1.83~1.17不能满足提高纺纱质量的需要,生产实践证明其也不能满足最终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FA303型并条机说明书所列6根喂入总牵伸倍数在6倍时,后区牵伸倍数只有1.6倍,不能满足现代纺纱工艺理论要求的头并后区牵伸在2倍左右,前区牵伸倍数不超过对前弯钩产生负效应的极限值3.0倍的范围.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FA303型并条机的中罗拉变换齿轮N和前后牵伸变换齿轮M的轴孔和键槽完全相同,可以对调安装.所以我们对FA303型并条机的纺纱工艺重新进行了设计、优选,纺纱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棉纺并条机普遍采用三罗拉或四罗拉压力棒牵伸装置,其中前区为主牵伸区,后区为预牵伸区。而在四罗拉装置中,二、三罗拉间一般为集束区,只有张力牵伸。并条机牵伸传动设计一般有两种:第一种传动路线是,在调整出条定量偏差时,先变换总牵伸,随之改变主牵伸;另一种是变换总牵伸,随之改变预牵伸。大多数并条机采用第一种传动路线,如国  相似文献   

7.
A513F细纱机后牵伸倍数调整范围小,调整时影响总牵伸倍数,不利于细纱牵伸工艺的优化配置。介绍了后区牵伸调整的改造方法、改造前后的纺纱质量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8.
从牵伸设计角度而言,目前细纱后区牵伸对纱条的控制仍存在弱点,针对这一现状,对比分析了牵伸型式、粗纱捻系数、罗拉隔距、后区牵伸倍数及新型上销对控制后区纱条的影响,说明后牵伸区采用V型牵伸比直线型牵伸的效果好;粗纱捻系数、后区罗拉隔距、牵伸倍数、采用新型上销等对后区纱条的控制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应根据不同工艺采用新型专件来提高成纱质量;肯定了后区工艺在纺纱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产INA-V型牵伸装置的性能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INA V型牵伸装置从牵伸型式、浮游区长度、前—中罗拉中心距、皮圈钳口以及后区牵伸型式和后区牵伸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INA V型后区牵伸是目前牵伸装置中最合理的一种型式 ,适合于对国产“A字系列”细纱机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0.
细纱后区附加压力棒上销牵伸原理及纺纱实践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探讨细纱后区附加压力棒上销的牵伸原理和实际纺纱效果,分析了细纱后区附加压力棒的作用,平面牵伸和V形牵伸后区附加压力棒作用原理,后区附加压力棒、后区牵伸倍数、粗纱捻系数等工艺配置的变化.通过在平面牵伸和V形牵伸形式上使用后区附加压力棒上销生产CJ 9.7 tex纱,试验结果表明,平面牵伸后区附加压力棒的纺纱质量比无压力棒有比较明显的改善,V形牵伸后区附加压力棒比平面牵伸后区附加压力棒作用效果更明显,细纱后区附加压力棒粗纱定量可以加大.  相似文献   

11.
赵涛  程志强 《金属制品》1998,24(5):26-30
传统的直进式拉丝机缺乏张力检测装置,容易出现断丝或堆丝现象。在不增加机械装置的情况下,通过检测变频器直流侧电流的方法来反映反拉力的变化,按照智能控制原理,结合现场经验设计出专家控制器。介绍稳态速度给定规则集、动态过程保持反拉力恒定规则集、故障诊断规则集及自学习环节的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该专家控制器可保证拉拔过程中反拉力的恒定,并可对故障实时报警。  相似文献   

12.
辊模拉拔设备在无后张力情况下,生产的扁丝减面率变化大,直线性不稳定,成品扁丝表面质量不好,对辊模、机架、特别是轴承的损伤比较大.针对上述问题,设计过线轮直径为200mm的后张力系统,并对原设备进行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后张力对被加工材料的减面率有明显影响,在高度减小率相近的情况下,张力越大,扁丝减面率也越大;在相同后张力...  相似文献   

13.
马崇启  潘庆云 《纺织学报》2007,28(1):22-24,36
鉴于传统小样纺纱设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信息管理、自动控制、伺服驱动和变频调速等技术,开发了小样纺纱CAD&CAM系统。CAD系统包括纱线设计模块、纺纱工艺设计模块和报表打印模块,可对常规纱线和竹节纱进行纱线结构参数设计、纺纱工艺流程设计及各道工序的上机工艺参数设计。CAM系统包括小样梳棉机、并条机和细纱机,采用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数字化控制方案和多电机独立传动的控制技术,RS485通讯总线连接着上位机与小样梳棉机、并条机和细纱机,各机器可以在上位机监控状态下运行,也可以在脱机状态下独立运行。  相似文献   

14.
 鉴于传统小样纺纱设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信息管理、自动控制、伺服驱动和变频调速等技术,开发了小样纺纱CAD&;amp;CAM系统。CAD系统包括纱线设计模块、纺纱工艺设计模块和报表打印模块,可对常规纱线和竹节纱进行纱线结构参数设计、纺纱工艺流程设计及各道工序的上机工艺参数设计。CAM系统包括小样梳棉机、并条机和细纱机,采用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数字化控制方案和多电机独立传动的控制技术,RS485通讯总线连接着上位机与小样梳棉机、并条机和细纱机,各机器可以在上位机监控状态下运行,也可以在脱机状态下独立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自主开发的TJGD-QHXZSR-09型绒毛拉伸机,包括自动喂入、预处理、拉伸、定形和烘干部分,能够对长度较短的牦牛绒等纤维条实施连续加工。介绍了一种复式加工纺纱系统的改造措施,主要技术要点包括:并条机的复式条成形改造;粗纱机及细纱机复式纱成形的加工技术;分析了有捻粗纱机和无捻粗纱机对细纱机喂入的影响。并将拉伸牦牛绒纤维在改造的半精梳绒毛复式加工系统上开发了10.4 tex×2×2复合股纱线。经过织片试验表明,产品抗起毛起球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周茂榕 《纺织器材》2002,29(1):42-44
通过对细纱牵伸区中胶圈的滑溜情况以及牵伸理论的分析,说明纱条在牵伸区内的不规则运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胶圈滑溜。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恒力钢铁集团公司5/6—550直进式拉丝机变频调速自动控制系统为对象,针对它不具有张力传感器的特点,通过对其组成及工作机理的分析,建立起动态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相应的动态控制规律,从而解决了在拉拔过程中维持反拉力恒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快速确定不同条子并条工艺的后区牵伸倍数,采用拉伸的方法模拟并条机后牵伸区的牵伸,进行后区牵伸倍数的设计,并以棉、涤纶和粘胶为原料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拉伸曲线和牵伸力牵伸倍数曲线有很大的相似性。由拉伸曲线中最大拉伸力所对应的伸长转化而来的牵伸倍数和并条牵伸力测试的实验数据拟合的三次方程得出的最大牵伸力所对应的牵伸倍数非常接近,此牵伸倍数下牵伸力不匀和并条牵伸后输出须条的条干不匀都小,故根据拉伸曲线的结果来设计并条机的后区牵伸倍数是可行的,为并条机后区牵伸倍数的快速离线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环锭纺设备上开发竹浆纤维与棉混纺特粗支纱系列产品,介绍了竹浆纤维的性能及纺纱工艺特点,特粗支纱在各工序的定量,罗拉握持距大小、前后区牵伸分配,细纱机型的选择、设备维护保养方法。认为纺竹浆纤维要控制好车间温湿度,以增强其可纺性能,特粗号纱加大罗拉握持距,选择钢材质齿轮的细纱机可以纺制出高质量的环锭纺特粗支纱。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高速纺纱中普通并条胶辊的抗绕性、耐磨性并保证棉条质量,从丁腈橡胶并用、改性、纳米材料选用入手,在研究其硫化体系、抗静电剂、补强填充体系等基础上,设计出并条胶辊胶料新配方,重点阐述了新型BHRB85B型并条胶辊配方的确定、优化,成型工艺与表面处理技术的选取。通过试纺实践证明,该新型胶辊胶层和辊芯粘接牢靠,满足高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