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藏金泥写本蒙文《甘珠尔》,为世界所稀有,堪称“珍本”.其载体形态比一般蒙文木刻版《甘珠尔》略大,版框尺寸72×25cm、梵荚装、磁青色毛边中夹纸、毛装本、金泥竹写本,故蒙文版凡称“金·甘珠尔”.存20函.金泥本《甘珠尔》是奉蒙古汗国林丹可汗谕旨所译,并最后竣稿留芳于世.其由贡噶·敖包尔、萨玛坦·僧格、衮登·固什为总编译师,计有三十五位喇嘛译师参加编译.约成书于1628—1629年间,原作共113函.现在国内仅存20函原本;国外唯英国有几页收藏.  相似文献   

2.
1844至1845年中俄政府间大规模互赠图书是中俄文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第12届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成员王西里学习藏语和研究藏传佛教是俄国方面索要藏文《甘珠尔》和《丹珠尔》的直接原因,而翌年俄国回赠中国图书是采纳了传教士团领班佟正笏的建议。清政府将一套北京版藏文《甘珠尔》和《丹珠尔》赠予传教士团,而理藩院对俄国赠书最初的整理工作则是在传教士团协助下完成的。国人始终未能很好地利用俄国赠书,而清政府赠书却对于俄国的藏蒙文化及佛教研究产生了推动作用。由于清政府的柔远抚夷策略以及传教士团所具有的外交职能,这件本应对中俄人民互识产生推动作用的文化盛事又不免被披上了一层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 从《朵宫目录》()中我们知道大臣索朗伦珠,从不丹——藏南珠巴()迎请了《甘珠尔》的一种版本,并令人手抄了一个副本,这是为拉达克(统治期1691——1729)国王尼玛囊杰作的一次功德。经部(见第167页)最后新增底页中说,在尼玛囊杰统治时期,上面提到的那位大臣从不丹取得《甘珠尔》的一种版本,并以这一版本为蓝本产生了一百零九卷新的准确的抄本。拉达克的口头传说称抄  相似文献   

4.
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数众多的珍贵文献中,有一部堪称世界独一无二的佛教经典珍品__金字《大藏经·甘珠尔》,此书为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入选文献。金字《甘珠尔》为残卷,19函。每函高17厘米,宽  相似文献   

5.
《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商颂·烈祖》:“既载清酷,赉我思成。”这两句诗里的“思成”,历来不得其解。朱熹《诗集传》说“思成未详。”郑笺关于“思成”的解释虽然多被论者称引,但是联系到上下文的诗义却扦格难通。郑玄说“安我心所思而成之,谓神明来格也。”把“思”“成”均解为动词,而这两句诗里“绥”,“赉”无疑也是动词,这样一来两句诗义便令人莫名其妙了。这两句诗里关键是“成”的释解。“成”就是汤。汤在文献中称谓很多,《酒诰》、《多士》、《多方》,《君奭》、《天问》、《史  相似文献   

6.
孔子和“六经”的关系,是研究古代史与古代哲学的人所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孔子与《诗》、《书》、《礼》、《乐》的关系,《论语》里已经有确凿的证据。例如: ①“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 ②“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与?”(《阳货》) ③“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④“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 在孔子时代,诗、书、礼、乐四者恐早已成为当时学者的教学资料。虽然,我们还不能够从东周以后的金文中找出直接的证据来。但这四样,不仅仅是孔门后  相似文献   

7.
杨晓春 《学术研究》2005,(5):144-145
中国和印度,两大东方文明古国,在古代世界历史发展中极具影响,逐渐地,名称固定为“中国”和“印度”,今天亦然。但在历史上,曾经有称印度为“中国”、称中国为“印度”的情况,相形之下,诚是趣事。东晋的《法显传》屡屡提到“中国”,其中一处说:“度河便到乌苌国,乌苌国是正北天竺也,尽作中天竺语(原注:中天竺,所谓中国),俗人衣服、饮食,亦与中国同。”(章巽《法显传校注》,第33页,原标点未将原注抉出,现改正)所谓“所谓”者,包括“北天竺”在内的印度地区所谓也,可见在印度语言中有称中天竺为“中国”的。又有两处分别说:“从是(摩头罗)以南…  相似文献   

8.
扶南是东南亚的古国,是今日柬埔寨的前身。约在公元一世纪建国,七世纪中叶被真腊取代,存在六个多世纪。公元三世纪,扶南国王范蔓在位时,积极开拓疆土,使扶南成为东南亚最强大的国家。《梁书·扶南传》记载:“蔓勇健有权略,复以兵威攻伐旁国,咸服属之,自号扶南大王。乃治作大船,穷涨海,攻屈都昆、九稚、典孙等十余国,开地五六千里。”这是东南亚历史上少见的大规模的海上远征。极盛时期的扶南疆域,南至马来半岛北部(屈都昆、九稚、典孙就在这里),北抵老挝南部,东邻林邑交趾,西抵孟加拉湾,与东天竺接壤。《梁书·扶南传》说扶南属国顿逊“西界接天竺”,《新唐书·天竺传》说“东天竺际海,与扶南林邑接。”扶南不仅是陆权国,控制了中南半岛,而且是海权国,在南海称雄。东南亚地区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同它抗衡。公元六世纪,扶南虽然已进入末季,但仍然很强盛。当时南海歌营国沙门菩提拔陀经勾稚、典孙、扶南、林邑等国来到中国,据身所闻见,作出了如下的评论:“扶南国,方五千里,南夷之国,最为强大。”(《洛阳伽蓝记》卷4,永明寺条)这是决定扶南在南海交通中地位的政治条件和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的佛教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是以唐代高僧玄奘为文化原型的神魔小说,它的取材是建立在非常真实的历史基础之上的。玄奘天竺求法的故事,经过了从本事本文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西游记平话》到《西游记杂剧》再到百回本《西游记》的发展演变,真实的佛教历史故事转变成了艺术的佛教文学故事。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景观看过《水浒全传》的人,大概都会记得李逵负荆的故事。这个情节一般人认为是从元代康进之的杂剧《李逵负荆》照搬而来的.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对照一下,便会发现;《水浒全传》里的李逵负剂已经完全不是康进之杂剧《李逵负荆》的面目了.一、杂剧里的李逵是清明节放假,“踏青赏玩,不免下山”。小说则把《负荆》置于在东京烧了李师师家,又在四柳村狄大公庄上杀了“奸夫”“淫妇”之后。由于这一改变,两个《负荆》产生了两个不同的主题。杂剧《李逵负荆》大闹聚义厅表现了李逵为民除害的英雄品质,他对宋江的误会固…  相似文献   

11.
文本阅读:从《朝花夕拾》到《野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应将《朝花夕拾》、《野草》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朝花夕拾》里的回忆,始终有一个“他者”的存在,所要创造的儿时的民间世界是与现代评论派“绅士”的世界相抗衡的。而《野草》所展示的,是鲁迅在被整个学界、社会放逐,他也自我放逐时所达到的境界:由对“现有”的社会秩序、思想秩序、语言秩序的整体性怀疑和拒绝,达到“空“和“无”;由独自对黑暗的承担,而达到更大的“有”与“实”,获得更为丰富、博大而自由的“欣然”而“坦然”的生命体认,同时服从于不计后果,不抱希望的,永远不停地“向前走”的生命的绝对命令。这是可以通向最后十年的鲁迅的。  相似文献   

12.
近将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与《史记》对勘,偶得两则,兹录于下: 一、《史记·魏世家》:伐楚,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阨之塞。”《战国纵横家中》无“山”字,《史记索隐》也说:“涉谷是往楚之险路。从秦向楚有两道,涉谷是西道,河内是东道。”可以肯定《史记》的“山”是衍文。涉谷,地名。道涉谷,是说取道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里把“欲”作为《红楼梦》故事的发源和根本,人物、生活都从“欲”而起。《红楼梦》是一个悲剧,王国维找到了自己悲剧的解脱方式。  相似文献   

14.
[涉江]关于《涉江》题义的解释,似乎一向不成问题.姜亮夫先生说:“发轫为济江,故题日涉江也。”学者们一般都援引《涉江》里的文字作内证:“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但是,疑窦也恰恰从这里产生了.诗云“济乎江湘”,为什么题目不作“济江”,却要作“涉江”呢?“涉”,《说文》云:“徒行厉水也。”《尔雅·释水》云:“繇膝以上为涉.”滔滔如长江、湘江,断然不是“膝以上”的水,断然不能“徒行”.因此,着一“涉”字,事实上说不过去。《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说:“朱鲔涉血故友于.”李善注:“涉,丁牌切,与…  相似文献   

15.
本章译文主要记载了噶玛噶举红帽系第四世活佛却吉扎巴益西贝桑波1505—1524年期间的事迹。他晚年在羊八井寺修造了大佛及其弟子之塑像;为前三世红帽系活佛修造了金像;于护法神殿中塑造有按噶玛噶举规制和印记的护法神像,在所有上下佛殿之中绘有庄严的壁画。他还在羊八井寺建有殊胜弥勒殿,建造有弥勒像,并书写金汁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他于七十二岁圆寂,弟子们为其修造了银质珍宝舍利塔,经常供奉。本章后半部分主要记载了却吉扎巴益西贝桑波的主要弟子达垅法王南杰札巴、司徒扎西班觉、尊者塔杰钦巴、扎斋热绛巴索南热觉、恰嘉木样扎西南杰、至尊嘉色多丹等人的事迹。本书的作者巴卧·祖拉陈瓦在却吉扎巴益西贝桑波六十岁时,接受了却吉扎巴益西贝桑波之出家教诲。总之,其弟子众多,其弟子们继承和弘扬了他所传的佛法,建寺修行,做出许多奇异之事迹。  相似文献   

16.
一“句样”,可算是《管锥编》里最为重要的概念。也许可以这样说,“句样论”的建立和实践,才实现了人们将义理、词章、考据三者打通的愿望。“句样说”在这部发轫于经史子集古代文献的具体考订,复达于艺术哲学之“道原”的巨著里使用得非常繁夥,诚可谓《管锥编》的大关目,为读《管锥编》一书不可不首先明了的最紧要处。“句样”,同“句型”等说法一样,《管锥编》  相似文献   

17.
<正> 《苹果车》(“The Apple Cart”,1929)是萧伯纳创作的第四十个剧本,也是他的创作生涯后期一出最重要的戏剧。剧名《苹果车》来自英国俗语“弄翻苹果车”(“upset the applecart”),意为“搅乱如意算盘”。在《苹果车》这个“政治狂想剧”里,萧伯  相似文献   

18.
肖红以《生死场》蜚声于中国文坛,并以《生死场》奠定了她明丽,清新中蕴含着粗犷的风格,使她的创作,别具一格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园地里。对肖红《生死场》的成就,文艺界评论基本是一致的,但对《马伯乐》等小说的评论,说法并不一致。在有些文学史的课本里,认为肖红“继《生死场》之后写出的《马伯乐》和《呼兰河传》等似乎是在走下坡路了”。或者是说她在困居香港时期的作品,没有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气息,看不到“火热的希望”,“充满了怀旧的情绪,失去了她早期创作的光彩。”众说纷云。我们认为,肖红困居香港期间完稿的《马伯乐》等作品,有着她内心的苦闷之情,但并没有离开那个时代,仍可听到时代的声音,使我们仍然看到她关注着祖国人民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一居常读《水浒传》,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诗经》里的“水浒”。《诗经·大雅·緜》:“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相胥宇。”《毛传》:“浒,水厓也。”《郑笺》:“循西水厓,漆、沮侧也。”《正义》:“太王作王业之本,文王得因之以兴。”推原诗人之意,盖以“水浒”为周家发祥之地,故后之言周家之始基创业,莫不盛言“水浒”。《文选》潘安仁《西征赋》:“思文后稷,厥初生民,率西水浒,化流岐豳,祚隆昌发,旧邦维新。”又干令升《晋纪总论》:“以至于太王,为戎翟所逼,而不辱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故齐诗曰:‘来朝走马,帅西水浒,至于岐下。’”《史通·杂志说上》:“姬宗之在水浒也,鸑鷟鸣于岐山。”所谓“水浒”,是指特定的关中平原的漆、沮二水流域的一大片土地,即《诗》所谓“周原(用無)(月無)”的周原地区。周家之经营“水浒”,拿《水浒传》的语言来说,就是为了“图  相似文献   

20.
《周易哲学及其辯証法因素》的作者,說什么《周易》有了“关心下級,关心群众,重視解决群众的生活問题”,“于民有利的就作,于民不利的就不作”的思想;有了“敢于胜利,坚持跃进”,“由九渊跃到九天的大跃进精神”;有了“自我检查以及吸收群众参加检查”“听取群众的呼声和意見”的作风;有了“領导者与群众同心一德,上下打成一片”,“大公无私,推誠相待”“虛心待人”的态度;有了“坚持奋斗,长期奋斗”的干劲等等。这就是說,《周易》里边已經有了无产阶級的道德品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这样的思想品德,在《周易》里又是哪一种人具有的呢?作者说《周易》里有两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