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口腔正畸用磁块镀氮化钛膜后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正畸用磁块表面镀氮化钛膜后的细胞毒性。方法:选用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采用MTT比色法,以镀镍膜、未镀膜磁块的浸提液作为对照,对镀TiN膜磁块的浸提液进行体外细胞毒性研究。结果:在镀TiN膜磁块的浸提液中,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高于90%,所测试材料的浸体液无细胞毒性。结论:磁块表面镀TiN膜后,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资瑜  冯大明 《吉林医学》2010,31(22):3611-3613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内皮细胞分泌的TGF-β1和TL1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22.4mmol/L葡萄糖培养细胞不同时间(0h,6h,12h,24h,48h),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内皮细胞TGF-β1和TL1A表达,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高糖条件下HUVECTGF-β1和TL1A表达增加(均P<0.01),22.4mmol/L葡萄糖培养条件下,TGF-β1的表达高峰在12h,TL1A高表达峰值在48h。高糖条件下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21.06%±3.05%vs3.09%±0.32%,P<0.01)。在正常糖培养的HUVEC中加入外源性的TGF-β1和TL1A,均导致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15.26%±2.93%,55.70%±8.91%vs3.09%±0.32%,均P<0.01),在高糖培养液中加入抗TL1A抗体能明显抑制细胞凋亡发生(4.28%±0.48%vs21.06%±3.05,P<0.01),但加入抗TGF-β1抗体却不能逆转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20.93%±3.21vs21.06%±3.05%,P>0.05)。结论:高糖上调内皮细胞TGF-β1和TL1A的表达,TL1A介导高糖引起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高糖引起内皮细胞凋亡与TGF-β1无关。  相似文献   

3.
Wang L  Zhang F  Zhu YY  Li LZ  Ma DX  Hou M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3):3048-3051
目的研究细胞毒T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介导的针对自身血小板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血小板(靶细胞)与自身CD8+细胞或NK细胞(效应细胞)共同孵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膜联蛋白V标记阳性血小板的比例。(2)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CD8+细胞膜表面分子CD95配体(Fas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3)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ITP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CD8+细胞颗粒酶B和穿孔素mRNA的表达。结果(1)血小板单独孵育后,膜联蛋白V标记阳性率在ITP患者组(3.1%±0.9%)和正常对照组(3.2%±1.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小板与CD8+细胞共同孵育后,ITP患者组血小板的膜联蛋白V标记阳性率(7.6%±2.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6%±0.9%,P<0.01);(3)血小板与NK细胞共同孵育后,ITP患者组血小板的膜联蛋白V标记阳性率(3.5%±1.1%)与正常对照组(3.6%±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TP患者组CD8+细胞膜表面分子FasL、TNFα表达(17.5%±4.4%、11.9%±4.9%)均高于正常对照组(8.9%±1.5%、6.4%±2.1%,均P<0.05);ITP患者组CD8+细胞膜表面分子TRAIL表达(16%±4%)与正常对照组(14%±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ITP患者组CD8+细胞颗粒酶B、穿孔素mRNA的表达(2.20%±0.15%、2.47%±0.39%)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63%±0.22%、1.80%±0.31%,均P<0.05)。结论CTL参与了对ITP患者自身血小板的杀伤作用;NK细胞对自身血小板无明显的杀伤作用。凋亡机制和胞质颗粒依赖机制是CTL杀伤血小板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氮化钛镀膜对钴铬合金表面机械性能的影响,为临床上氮化钛镀膜技术应用于钴铬合金支架修复体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对钴铬合金试件进行等离子渗氮后,应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在其表面沉积TiN薄膜,测量其表面显微硬度、耐磨性能和膜基结合强度。结果钴铬合金表面经过渗镀复合处理后,其表面显微硬度显著性提高,在不同载荷下钴铬合金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质量明显减少,膜基结合力较大。结论渗镀复合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并提高钴铬合金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5.
Zhao YX  Wang L  Liu D  Yu R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7):3358-336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株A549增殖凋亡的影响与视黄酸(RA)对其调控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NF-α、1μmol/LRA和10μg/LTNF-α+1μmol/LRA处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株A549细胞24h和48h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10μg/LTNF-α处理24h或48h后继续培养,用台盼蓝染色计算24、48和72h活细胞数。结果分别用0、0.1、1、5、10μg/L浓度的TNF-α培养A549细胞24h和48h测定细胞增殖数(%):24h分别为95.0%、90.0%、79.6%、72.4%和59.6%,方差分析结果F值为18.04,P<0.01;48h分别为93.2%、82.7%、61.5%、50.3%和44.7%,F值为40.61,P<0.01。用10μg/LTNF-α处理A549细胞24h,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逆转,但处理48h后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能逆转。用TNF-α和视黄酸培养A549细胞12、24与48h后,凋亡的细胞数(%)TNF-α组分别为14.3%±3.2%、18.6%±2.9%和43.4%±3.5%,与对照组(6.3%±1.2%,8.2%±1.3%和26.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黄酸加TNF-α组为4.8%±1.1%,5.2%±1.3%和16.4%±2.3%,明显少于TNF-α组。结论视黄酸通过抑制TNF-α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破坏,可以达到减轻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保护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慢速冷冻、麦管玻璃化冷冻和尼龙网玻璃化冷冻对人类卵巢组织中卵泡形态的影响。【方法】16例人卵巢组织切成薄片随机分配到新鲜卵巢组(A组)、麦管玻璃化冷冻组(B组)、尼龙网玻璃化冷冻组(C组)和慢速冷冻组(D组)后行组织学和电镜检查。【结果】A、B、C、D组中形态正常的原始卵泡比例分别为72.5%±8.4%、65.6%±12.8%、66.1%±11.1%、48.4%±13.3%;形态正常的初级卵泡比例分别为62.0%±13.9%、58.1%±7.9%、59.0%±16.2%、37.0%±14.0%。D组中形态正常的原始卵泡比例和初级卵泡比例均明显低于A、B、C组。B、C组形态正常的原始卵泡比例和初级卵泡比例,与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B、C组中形态正常的原始卵泡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D组中形态正常的原始卵泡超微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变。【结论】玻璃化冷冻是人类卵巢组织较适宜的冷冻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7.
β淀粉样蛋白1-40对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1,35(4):311-314
目的观察Aβ1-40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分别采用AO-EB染色、TUNEL染色和DNA凝胶电泳,观察不同终浓度的Aβ1-40对培养的神经元凋亡的诱导作用. 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经AO-EB染色后凋亡的神经元胞核染色质着绿色荧光呈固缩状、圆珠状或新月状,Aβ1-40三个浓度(20,40和80 μg/ml)作用不同时间的凋亡率依次为24 h 20.17%±0.76%, 25.17%±3.82%, 28.33±2.84%;48 h 22.33%±1.44%, 38.83%±1.26%, 36.67%±1.04%;72 h 17.50%±1.80%, 26.50%±1.32%, 30.67%±1.26%.TUNEL染色结果显示胞核内散在分布断裂的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的"梯状"带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 结论 Aβ1-40可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以40 μg/ml作用48 h的诱导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探讨反义IGF IR基因片段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根据IGF IRcDNA序列设计其正义、反义基因片段 ,并对部分碱基进行硫代磷酸修饰。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义核酸组和反义核酸组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NA含量 ,根据DNA直方图分析凋亡细胞情况。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经反义寡核苷酸 5、10、15、2 0μmol·L-1处理的胶质瘤细胞其凋亡率分别为 16 0 6 %±3 86 %、2 4 5 2 %± 4 84%、36 6 9%± 5 5 3%和 43 85 %±5 72 % ,而用正义寡核苷酸 5、10、15、2 0 μmol·L-1处理的胶质瘤细胞其凋亡率分别为 3 76 %± 1 2 2 %、3 14%±1 15 %、2 5 1%± 0 93%和 3 2 6 %± 1 15 % ,空白对照组(野生型 )自然凋亡率为 1 0 1%± 0 89%。反义核酸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正义核酸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凋亡细胞形态上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 ,染色质凝聚 ,并聚集于核膜下成新月状或块状 ,胞膜内馅形成膜包裹的核碎片或细胞器 ,最后出泡形成凋亡小体。结论 反义IGF IR基因片段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是其抑制细胞增殖机制之一。通过FCM分析可较准确地判定肿瘤细胞凋亡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 Tan ⅡA)对原代培养的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将5例APL患者白血病细胞分别与0.5μg/ml Tan ⅡA在体外共同培养7天,而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测定药物作用前后细胞的四唑氮蓝(NBT)还原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DNA周期、CD33及CD11b的表达.结果显示:0.5μg/ml Tan ⅡA可诱导82.5%±4.8%的APL细胞向终末细胞分化,并使细胞生长明显受抑,NBT还原能力显著增强;CD33表达下降,CD11b表达升高,与全反式维甲酸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Tan ⅡA将APL细胞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Tan ⅡA在体外能诱导APL细胞向终末分化,其作用与全反式维甲酸相当,进一步开发它将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反复化疗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mCRC)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30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检测结果,与3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并于化疗4周期后复查结肠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对比有效与无效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mCRC患者中化疗有效组化疗后外周血中B细胞、CD4+细胞、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同组化疗前水平(11.2%±0.98%vs 6.7%±1.05%,P<0.05;30%±2.01%vs 26%±2.02,P<0.05;10%±1.02%vs 8.9%±0.72%,P<0.05;1.2±0.03 vs 0.9±0.06,P<0.05),而化疗无效组化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无效组外周血中B细胞、CD4+细胞、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4%±0.01%vs 15%±1.10%,P<0.05;8%±0.03%vs 37%±2.10%,P<0.05;4.4%±0.12%vs 25%±1.80%,P<0.05;0.44±0.01 vs 1.23±0.02,P<0.05).结论 NK细胞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价结肠癌化疗的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TiO2-xNx薄膜托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并探讨掺氮含量与薄膜厚度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L929细胞进行细胞粘附实验、MTT实验和LDH释放实验评价TiO2-xNx薄膜托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929细胞在薄膜托槽组和对照组托槽表面的粘附和伸展状态均良好;虽然氮含量组和厚度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与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但所有组别的相对增殖率均在80%以上,随着氮含量的增加细胞相对增殖率降低,随着厚度的增加细胞相对增殖率增加。LDH结果显示随着氮含量的增加LDH活性增加,随着厚度的增加LDH活性降低,所有组别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iO2-xNx薄膜托槽细胞毒性为0级,掺氮含量和薄膜厚度因素与L929细胞生物相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ME诱导U937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含有等量DMSO RPMI 1640培养液的对照组、2-ME处理组、NAC处理组和2-ME+NAC处理组。MTT测定评价对U937细胞毒作用;采用Annexin V 和 NO 染料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NO生成和细胞凋亡;DHE测定细胞内超氧阴离子。结果:不同浓度2-ME (0.25、0.50、1.00、和2.00 μmol•L-1)处理U937细胞48 h后,U937细胞活性均较对照组 明显减少(P<0.05),随着2-ME浓度的增高,U937细胞的生存率逐渐减低,呈剂量依赖性。2-ME (2.00 μmol•L-1)处理U937细胞8、12、18和24 h后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而2-ME处理U937细胞1、3及6 h后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ME (2.00 μmol•L-1)处理U937细胞产生NO荧光值显著增加,超氧阴离子为1.21±0.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ME处理U937细胞1 h时,细胞NO阳性率是46.74%±0.15%,与对照组(0.52%±0.2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细胞凋亡率(1.28%±0.07%)与对照组(1.59%±0.1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ME处理U937细胞3 h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U937细胞NO的产生早于细胞凋亡。用NAC抑制反应性氧基(ROS)可保护U937细胞逃避2-ME的细胞毒作用和避免2-ME诱导的细胞凋亡。2-ME (2.00 μmol•L-1)处理组U937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分别是0.47%±0.02%和13.87%±0.69%,与对照组和2-ME+NAC处理组(0.82%±0.08%及2.98%±0.19%)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ME通过ROS诱导U937细胞凋亡,提示产生ROS的物质可能增强抗白血病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肿瘤病人行远红外线体表照射可控性全身高热治疗(热疗)前后病人的氧耗量和呼吸氧价(OCB)的变化以及常用各种辅助通气方式对OCB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热疗病人,热疗前没有慢性肺部疾病病人10例为非肺病组,有慢性肺部病史的病人10例为肺病组,于热疗前和热疗后3h用代谢监测仪分别对病人进行代谢测定,比较病人热疗前后VO2变化和热疗后两组病人在自主呼吸、CPAP和PSV等通气方式下的OCB。结果:非肺病组和肺病组病人热疗前后VO2有明显的改变,热疗后EE明显高于热疗前,特别是肺病组;非肺病组病人热疗后OCB为9.2%±3.5%,而肺病组病人热疗后OCB为15.4%±7.7%。CPAP可使非肺病组和肺病组病人OCB分别下降1.3%±1.2%(P<0.05)和3.4%±2.9%(P<0.05),SIMV不能降低非肺病组和肺病组病人热疗后OCB(P>0.05),PSV不能使非肺病组病人OCB降低(P>0.05),但可使肺病组病人的OCB下降6.3%±4.6%(P<0.05)。结论:热疗后病人VO2明显高于热疗前,肺病病人更明显;热疗后非肺病和肺病病人自主呼吸下OCB均增高,而PSV和CPAP可明显降低OCB,SIMV不能降低热疗后病人OCB。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苯乙酸(PA)对胰腺癌细胞BXPC-3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计数及MTT法检测不同剂量(0、0.25、0.50、1.00、2.00和4.00 mmol·L-1)PA对胰腺癌细胞BXPC-3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各细胞周期的细胞百分比。结果:BXPC-...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甲硝唑包衣微丸制备工艺并筛选包衣液处方.[方法]用离心包衣造粒法制备甲硝唑淀粉微丸,观察不同上药方法对甲硝唑微丸上药量的影响以及乙基纤维素包衣对EudragitS100包衣微丸药物释放速度的影响.[结果]溶液上药法及粉末上药法的甲硝唑回收率分别为98%±1%,95%±2%,而过筛混合法的甲硝唑回收率为70%±5%.溶液上药法和过筛混合法制备的甲硝唑微丸的载药量较高.随着乙基纤维素包衣质量百分比的提高,甲硝唑自EudragitS100包衣微丸中的释放速率呈明显减慢的趋势.[结论]建立采用离心包衣造粒法制备甲硝唑微丸的工艺.  相似文献   

16.
王薇 《疑难病杂志》2006,5(5):331-333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在脑梗死康复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脑梗死康复期患者124例分成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59例,2组均进行正规的康复期治疗,试验组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2次/日,连续24周,对照组不服用。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采用Fugl-Meyer(FM)运动功能量表来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量表评价患者的智能精神状态。结果(1)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51.37%±10.07%)和对照组(53.81%±8.9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FM评分(45.62±12.45)和对照组(41.10±10.37)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分别为(24.37±3.10)、(23.81±3.40),二者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4)试验组和对照组复发例数分别为6例和5例,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合并使用通心络胶囊能够较好地提高肢体功能康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是对脑梗死患者的智能精神状态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剂量茶碱是否对体外培养的哮喘模型大鼠气道上皮细胞中NF κB的活性存在影响。以进一步阐明茶碱类药物抗炎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5只 ) ,哮喘模型组 (15只 ) ;模型组以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 ,建立哮喘模型。体外培养哮喘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气道上皮细胞。分别观察加入脂多糖 (LPS)刺激前后NF κB活性的变化 ;在哮喘模型组大鼠的气道上皮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氨茶碱与LPS(1μg·ml- 1 )共同培养 4h后 ,以及加入同一浓度氨茶碱和LPS(1μg·ml- 1 )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后NF κB活性的变化。NF κB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以细胞核染色作为阳性标准 ,以细胞核阳性的百分比表示NF κB的活性。结果 :经LPS刺激前 ,对照组和哮喘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胞浆NF κB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细胞核表达的细胞 ,哮喘组为 (6 .4 %± 1.2 ) % ,而对照组为 (4 .7%± 1.7) % ,二者相比较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经 1μg·ml- 1 脂多糖刺激 2h后 ,两组细胞胞核NF κB表达均明显上升 ,哮喘组为 (82 .5± 5 .2 ) % ,对照组为(79.3± 3.4 ) % ,两者相比 ,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在哮喘组大鼠上皮细胞中加入 1μg·ml- 1 脂多糖及各种浓度氨茶碱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剂3′-叠氮3′-脱氧胸腺核苷(AZT)对SGC 7901胃癌细胞凋亡及Bax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GC 7901胃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0 mmol·L-1 AZT处理组,应用AZT 6 d后,采用MG-P-MY组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储存时段血小板膜磷脂酰丝氨酸(PS)的表达变化,评价储存期间血小板的质量状况。方法: 以凋亡受体Fas(CD95)体外诱导血小板凋亡,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PS的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储存时段30份血小板PS的静止表达率,同时检测经CD95刺激的血小板PS的诱导表达率。结果: 在0、1、5、7和8 d储存时间,静止血小板膜PS表达持 续升高,表达率分别为2.03%±0.91%、3.26%±1.86%、8.98%±4.60%、26.68%±21.28%和38.85%±26.4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在CD95诱导作用下,各储存时间组血小板膜PS诱导表达率明显高于新鲜血小板0 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储存7 d静止血小板PS表达率与CD95诱导0 d组的诱导表达率比较(26.68%±21.28%和25.29%±18.9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膜凋亡蛋白PS的表达随储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新鲜血小板有抗凋亡诱导作用。血小板储存至7 d,仍可能保持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