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图像无监督解混算法普遍存在着目标函数对噪声敏感、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端元提取和丰度估计性能不佳的缺点。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稳健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图像混合像元分解算法。方法 首先在传统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解混算法基础上,对目标函数加以改进,用更加稳健的L1范数作为重建误差项,提高算法对噪声的适应能力,得到新的无监督解混目标函数。针对新目标函数的非凸特性,利用梯度下降法对端元矩阵和丰度矩阵交替迭代求解,进而完成优化求解,得到端元和丰度估计值。结果 分别利用模拟和真实高光谱数据,对算法性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模拟数据集中,将本文算法与具有代表性的5种无监督解混算法进行比较,相比于对比算法中最优者,本文算法在典型信噪比20 dB下,光谱角距离(spectral angle distance,SAD)增大了10.5%,信号重构误差(signal to reconstruction error,SRE)减小了9.3%;在真实数据集中,利用光谱库中的地物光谱特征验证本文算法端元提取质量,并利用真实地物分布定性分析丰度估计结果。结论 提出的基于稳健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无监督解混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能够获得较好的端元提取和丰度估计精度,解混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由于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制约以及物理条件的限制,高光谱数据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而其空间分辨率却很低。因此,一般高光谱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往往低于仅有几个波段的多光谱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高光谱数据和多光谱数据的融合可以得到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数据,进而应用于更高空间分辨率下地物的识别和分类。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算法用于实现低空间分辨率高光谱数据和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数据的融合。首先利用顶点成分分析法VCA(Vertex Component Analysis)分解高光谱数据,得到初始的端元波谱矩阵和端元丰度矩阵;然后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交替地对高光谱数据和多光谱数据进行分解,得到高光谱分辨率的端元波谱矩阵和高空间分辨率的丰度矩阵;最后两个矩阵相乘得到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融合结果。在每一步非负矩阵分解过程中,数据之间的传感器观测模型用于分解矩阵的初始化。AVIRIS和HJ-1A数据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有效提高了高光谱数据的所有波长范围内波段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而高精度的融合结果可用于地物的目标识别和分类。  相似文献   

3.
端元约束下的高光谱混合像元非负矩阵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波  赵银娣  周小成 《计算机工程》2008,34(22):229-230
提出一种端元约束条件下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来自动反演混合像元组分。以端元光谱之间的差距为约束条件,使得目标函数综合了影像的分解误差和端元光谱的影响,并以最大后验概率方法导出了限制性非负矩阵分解的迭代算法。成像光谱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提取影像的端元光谱矩阵与组分信息,且分解精度比IEA方法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光谱重建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提出了一种高光谱与全色图像的有效解混方法.首先在高光谱图像的非负矩阵分解中引入光谱重建误差最小化的正则项,通过多目标寻优寻找最佳的正则项参数,以鼓励分解的光谱特征矩阵包含更真实的光谱特征;然后对全色图像进行非负矩阵分解,以获得描述图像细节的丰度矩阵;最后利用光谱特征矩阵和丰度矩阵重建得到融合结果.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融合结果能在较好地保留全色图像细节的同时,有效地避免光谱畸变,在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实际高光谱解混(HU)中噪声对解混精度的影响和光谱、空间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光谱距离聚类的群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的解混算法。首先,引入了基于最小误差的高光谱信号辨识算法(Hysime),通过计算特征值的方式估计信号矩阵和噪声矩阵;然后,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光谱距离的聚类算法,对多个波段生成的光谱反射率距离值小于某一值的相邻像元进行合并聚类生成空间群结构;最后,在生成的群结构基础上进行稀疏化非负矩阵分解。实验分析表明,对于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而言,该算法都比传统算法产生更小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光谱角距离(SAD),能够产生优于同类算法的解混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鲁棒非负矩阵分解应用于高光谱图像处理时,存在对初始值的敏感性,求解目标函数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基于樽海鞘群体优化鲁棒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图像解混算法.该算法基于鲁棒线性混合模型,在RNMF框架下,采用樽海鞘群体算法取代乘法迭代策略,以增强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在约束空间内随机搜索满足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可有效地完成非线性高光谱图像解混.仿真数据与真实遥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处理高光谱图像时,能够有效地避免RNMF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局限性,具有更好的解混性能.  相似文献   

7.
袁博 《计算机应用》2017,37(12):3563-3568
针对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的高光谱解混存在的初始化与"局部极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的空间相关约束NMF线性解混算法(MRF-NMF)。首先,通过基于最小误差的高光谱信号识别(HySime)法估算端元数量,同时利用顶点成分分析(VCA)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FCLS)初始化端元矩阵与丰度矩阵;其次,利用MRF模型建立描述地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能量函数,以此描述地物分布的空间相关特征;最后,将基于MRF的空间相关约束函数与NMF标准目标函数以交替迭代的形式参与解混,得出高光谱数据的端元信息与丰度分解结果。理论分析和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光谱数据空间相关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相比最小体积约束的NMF (MVC-NMF)、分段平滑和稀疏约束的NMF (PSNMFSC)和交互投影子梯度非负矩阵分解(APS-NMF)三种参考算法,所提算法的端元分解精度仍分别提高了7.82%、12.4%和10.1%,其丰度分解精度仍分别提高了8.34%、12.6%和9.87%。MRF-NMF能够弥补NMF对于空间相关特征描述能力的不足,减小解混结果中地物的空间能量分布误差。  相似文献   

8.
混合像元分解是提高遥感监测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一直以来是遥感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非负矩阵盲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方法无需监督选择端元,无需假定纯像元存在,且能同步获取优化的端元光谱与端元丰度,从而为先验知识不足、高度混合场景下的混合像元分解提供了不错的选择,因此成为高光谱混合像元分解方法的重要分支之一。但NMF易陷入局部最优,若直接应用于混合像元解混难以获取稳定的最优解,从而影响了NMF在光谱混合分解的推广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空谱预处理(SSPP)改进NMF的混合像元分解方法(SSPP-NMF)。首先利用SSPP算法结合空间和光谱信息筛选出合理有效的数据子集;然后用NMF算法对筛选出的数据子集进行混合像元分解,获取具有空间均匀性和光谱纯净性的端元光谱;最后基于上一步获取端元光谱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法(NNLS)获取整个研究区的最终端元丰度。为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分别采用模拟仿真数据和真实遥感影像分析了SSPP对NMF的改善效果,并与ATGP-NMF、MVC-NMF两种基于初始化改进NMF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ATGP-NMF、MVC-NMF而言,SSPP算法更能有效抑制噪声的影响,明显地提高NMF分解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有效提高高光谱图像分类的精度,提出了双重L2稀疏编码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方法 首先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充分结合图像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利用像元的空间连续性,用L2稀疏编码重建图像中每个像元。针对重建的图像数据,依据L2稀疏编码的最小误差和编码系数实现分类。结果 在公开的数据库AVIRIS高光谱图像上进行验证,分类精度为99.44%,与支持向量机(SVM)、K最近邻(KNN)和L1稀疏编码方法比较,有效地提高了分类的准确性。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应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FAN模型的广义非负矩阵分解是一种非纯像元假设下有效的高光谱图像非线性光谱解混算法。针对基于FAN模型的广义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快速实现问题,基于CUDA编程模型与存储器模型设计并行优化,对优化后算法的串行与并行部分进行任务分配与线程映射,设计合理的核函数实现各关键步骤。通过真实高光谱数据的光谱解混实验,结果表明CUDA并行优化后的算法相比串行算法,能达到较高的加速比,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method of blind spectral unmixing can obtain the spectrum and abundance of the endmember by synchronous optimization,without supervising the selection of endmember.Therefore,NMF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application of hyperspectral unmixing.However,traditional blind spectral unmixing NMF method tends to fall into the local optimum and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a stable optimal solution.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n improved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method based on Spatial\|Spectal Preprocessing for spectral unmixing of hyperspectral data (SSPP-NMF).First,the SSPP algorithm is used to combine spatial and spectral information to select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dataset.Then,the NMF algorithm is used to unmix this dataset to obtain the final optimized endmember spectrum.Finally,the Non\|Negative Least Squares (NNLS)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the final abundance of the whole study area.The valid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ere analyzed based on a set of synthetic hyperspectral data and real hyperspectral images;and the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three algorithms including the existing NMF algorithm,MVC\|NMF algorithm and ATGP-NMF algorithm.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ATGP-NMF and MVC-NMF,the SSPP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influence of noise,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MF method of blind spectral unmixing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2.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incorporation of spatial information has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multispectral and hyperspectral data analysis. In particular, the property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mong pixels has shown great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understanding of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techniques in incorporating spatial information in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spectral unmixing.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spatial information is accounted for in the stages of pre-classification, sample selection, classifiers, post-classification, and accuracy assessment. With regards to spectral unmixing, spatial information is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endmember extraction, selection of endmember combinations, and abundance estimation. Finally, a perspective on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advancing spatial-spectral methods is offered.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非负矩阵分解(NMF)法用于高光谱图像混合像元分解时产生的分解结果精度不高、对噪声敏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像素的流形正则化稀疏约束NMF混合像元分解算法——MRS-NMF。首先,通过基于熵率的超像素分割来构造高光谱图像的流形结构,把原图像分割为k个超像素块并把每个超像素块中具有相似性质的数据点标上相同的标签,定义像素块内有相同标签的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的权重矩阵,然后将权重矩阵应用于NMF的目标函数中以构造出流形正则化约束项;第二,在目标函数中添加二次抛物线函数以完成稀疏约束;最后,采用乘法迭代更新法则求解目标函数以得到端元矩阵和丰度矩阵的求解公式,同时设置最大迭代次数和容忍误差阈值,迭代运算得到最终结果。该方法有效利用了高光谱图像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的高光谱数据中,与传统的流形稀疏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GLNMF)、L1/2-NMF和顶点成分分析-全约束最小二乘法(VCA-FCLS)等方法相比,MRS-NMF可以提高0.016~0.063的端元分解精度和0.01~0.05的丰度分解精度;而在真实的高光谱图像中,MRS-NMF较传统的GLNMF、顶点成分分析法(VCA)、最小体积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MVCNMF)等方法可以平均提高0.001~0.0437的端元分解精度。所提MRS-NMF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混合像元分解的精度,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光谱解混是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的核心技术。当图像不满足纯像元假设条件时,传统算法难以适用,基于(单形体)体积最小化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这是一个复杂的约束最优化问题,更由于图像噪声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算法容易陷入局部解。方法 引入一种群智能优化技术-差分进化算法(DE),借助其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以及优越的处理高维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问题编码,提出了一种体积最小化的差分进化(VolMin-DE)光谱解混算法。结果 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实验的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在15端元时精度(光谱角距离)可提高7.8%,当端元数目少于15个时,其精度普遍可以提高15%以上,特别是10端元时精度可以提高41.3%;在20~50 dB的噪声范围内,精度变化在1.9~3.2(单位:角度)之间,传统算法在2.2~3.5之间,表明该算法具有相对较好的噪声鲁棒性。结论 本文算法适用于具有纯像元以及不存在纯像元(建议最大纯度不低于0.8)这两种情况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并可在原始光谱维度进行光谱解混,从而避免降维所带来的累计误差,因此具有更好的适应范围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遥感影像端元提取方法主要是从光谱特征角度提出,而结合空间信息的端元提取方法是近些年遥感影像混合像元分解的研究热点,为此使用图论的图像分割Normalized Cut与分水岭变换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间预处理模型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混合像元的端元提取。该方法在混合像元端元提取过程中不仅利用遥感影像的光谱信息而且引入了像元的空间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端元提取方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提高了遥感影像的混合像元分解精度。  相似文献   

16.
在给出端元的物理、代数和几何学解释基础上,对现有端元提取算法从算法设计机理出发,分为基于几何学、基于统计学和信号检测理论以及空间和光谱相结合三大类,并进一步对基于几何学的端元提取算法从技术处理手段差异细分为基于距离、体积、投影变换和最优化4种情况。结合端元提取算法分类,针对算法缺陷及改进思路,介绍了常见端元提取算法PPI、N-FINDR、UOSP、VCA、ICA、NMF和AMEE研究进展。最后,结合解混理论进展和工程应用实际,从技术综合和性能优化的角度指出了端元提取算法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长期存在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问题,是我国三大生态问题之一。喀斯特地区地表复杂度高,具有高度时空异质性,像元混合现象严重,植被、裸岩和裸土为喀斯特地区典型地物,使得评价喀斯特石漠化的关键指标(如裸岩率、植被覆盖度)获取比较困难,高光谱遥感在混合像元分解方面有独特优势,可以获取地物端元的丰度。通过地面试验表明光谱指数能够表征地物覆盖度,进而以Hyperion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利用连续最大角凸锥方法从影像中提取这3类地物的端元,运用半约束和全约束线性光谱分解方法估算其丰度。研究表明:半约束线性分解得到的丰度优于全约束分解结果,其反演的植被、裸土和裸岩的丰度与相应的光谱指数间具有显著线性相关性,确定系数R2分别为0.92、0.66与0.84,表明地物丰度能够表征其覆盖度。因此,通过混合像元分解算法反演地物丰度来提取喀斯特石漠化因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为高光谱遥感在喀斯特石漠化中的评价和监测奠定了理论和算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