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式延续性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FC)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FC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式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FC相关知识了解度,并统计两组患儿疾病复发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FC发病机制、高危因素、临床症状、预防方式、急救方式、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得分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发热次数、复发率、复发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式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FC患儿家属疾病知晓率及家庭照护能力,有效降低患儿疾病复发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王敏 《妇幼护理》2023,3(15):3572-3575
目的 探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结合针对性急救护理应用于小儿急诊高热惊厥的护理效果。方法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急诊高热惊厥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实施全程绿色通道护理结合针对性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退热时间、惊厥发作次数、复发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问诊分诊时间、等候时间、转运时间、总急救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惊厥发作次数, 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结合针对性急救护理模 式能够提高急诊高热惊厥患儿的抢救效率,缩短退热时间,减少惊厥发作次数和复发,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征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首次高热惊厥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循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复发次数、持续时间、复发间隔时间以及复发体温情况,同时对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复发体温、复发次数、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出院时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惊厥的复发次数,延长复发的间隔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家庭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50)和延续组(n=50)。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延续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延续组患儿出院后发热次数、惊厥复发次数少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各项目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延续组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度各项目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家庭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可预防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疾病复发,并提高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度、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预防急诊小儿高热惊阙后再复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内接诊的94例高热惊厥患儿为调查对象,利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4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分析两组0.5年内复发率、患儿家长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儿0.5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26%vs21.28%,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长相关知识知晓得分比较,实验组最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患儿家长相关知识掌握率的提高,以及患儿复发率的降低,可推广。  相似文献   

6.
董宜花 《妇幼护理》2022,2(16):3752-3754
目的 分析予以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29例)实施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疾病控制效果、临床指标、急救效率、家属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儿并发症、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疾病稳定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问诊分诊、等候、转运、总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救治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过程中,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升效率,确保急救效果,获得家属认可.  相似文献   

7.
沈佳佳 《全科护理》2020,18(22):2850-2851
[目的]探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惊厥持续时间、发病次数、惊厥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统计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惊厥持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病次数少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急救护理措施。对比2组退热时间、止惊时间、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运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和止惊时间分别为(19.4±7.3)min和(27.4±8.2)min,对照组分别为(28.5±10.1)min和(39.5±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复发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治疗高热惊厥患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接诊的4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对症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恢复情况、惊厥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高热消退时间、惊厥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复发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小儿高热惊厥预后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高热惊厥患儿及86名家属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3例,家属43名.对照组家属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家属施以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1个月.采用疾病知识评价问卷评定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儿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由责任护士对患儿治疗期间家属配合情况进行评估,随时记录患儿退热时间、止惊时间及随访期间惊厥复发次数,采用满意度评价问卷评定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疼病知识评价问卷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患儿家属配合度(93.0%)、护理满意度(95.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74.4%)(P<0.05或0.01);两组患儿退热、止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复发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家属进行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临床工作配合度、护理满意度,有利于降低患儿惊厥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280例高热惊厥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应用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能强化急救效果,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89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2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急救处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热惊厥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温、家族史与小儿高热惊厥紧密相关(P0.05),是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观察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癫痫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体温和家族史,根据危险因素对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降低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和癫痫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4):2526-2527
目的观察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实施急诊综合护理,比较并发症及退热时间。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较快促进患儿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霍晓  乔斐  魏丽丽 《妇幼护理》2023,3(7):1640-1642
目的 探讨分析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 120 例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表方式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60 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急诊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儿则予以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高热消退时间和惊厥持续时间、住 院时间,惊厥复发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0.16±2.66)h、(36.42±4.14) s、(6.36±0.73)d,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惊厥复发次数(1.97±0.62)次,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 研究组治疗期间惊厥复发间隔时间为(110.93±1.14)h,长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体满意度(96.67%) 高于(81.67%)(P<0.05)。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能够有效改善患儿高热惊厥症状,缩短患儿住 院时间,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效果及降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1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三色预警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与降温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次数及复发体温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有助于防控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以利于患儿尽快康复.[方法]:将我院76例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根据疾病特点,有侧重地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复发率、体温降低时间、家属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体温、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中实施阶段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预防高热惊厥的反复发作,有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79-3680
目的探究对高热惊厥患儿采用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8例高热惊厥患儿,按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家属疾病知识及健康技能掌握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家属疾病知识及健康技能掌握率(97.73%、93.18%)高于对照组(75.00%、68.18%)(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72.73%)(P<0.05),观察组惊厥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惊厥复发率(20.45%)(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施行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儿家属疾病知识及健康技能掌握度、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可有效改善预后,减少高热惊厥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对高热惊厥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与家属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依据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收集两组患儿症状(高热、惊厥)消失时间、患儿家属高热惊厥认知评分(症状表现、诱因、用药、饮食、预防)以及护理服务总满意率,并对比以上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护理后患儿家属的高热惊厥认知评分、护理服务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有助于缩短高热惊厥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提高家属认知水平和融洽护患关系,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急诊抢救与护理,研究组高热惊厥停止发作的平均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高热惊厥急诊患儿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抢救效果,保障患儿的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治疗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急诊科进行小儿高热惊厥治疗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治疗及健康教育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0例,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儿30例,在急救治疗及健康教育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急救治疗时间为(23.19±4.25)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t=7.408 0,P=0.000 0),患儿的抽搐时间为(2.34±1.46)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t=4.806 9,P=0.000 0);观察组患儿的掌握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931 6,P=0.001 6).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高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4.811 8,P=0.028 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在出院后6个月内复发者1例(3.33%),对照组复发患者6例(20%),经比较观察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χ2=4.043 1,P=0.044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治疗及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儿抢救效率,缩短患儿抽搐时间,降低复发患儿再次复发的情况,提高患儿满意度,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