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09年11月~2009年12月确诊的98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分为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以及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总住院天数、病毒转阴时间、患者发病时的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等项目数据并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3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住院天数中,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发病到病毒转阴时间,无论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中,两两比较,均P〉0.05。在体温下降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较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象白细胞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转阴时间方面,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危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均无明显差异。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组在体温下降等方面优于其他各组,孕产妇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绝对值及比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43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明显降低,而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43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变化较小.经积极治疗随着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病情的好转其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可恢复正常,且治疗前后差异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可能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越低,可能病情越重.提示可以通过监测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来判断甲型H1N1流感的病情的轻重及其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丽  李侗曾  梁连春  闾军 《北京医学》2011,33(3):203-206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确诊的335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普通型与危-重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09年10月前患者多有甲型H1N1流感接触史,病情轻;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患者少有甲型H1N1流感接触史,危-重型患者增...  相似文献   

4.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不同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强.卫生部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随着甲型H1N1流感反复流行,重症病例日趋增多,重危病例、死亡病例不断发生,早期识别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是减少甲型H1N1流感疫情危害的关键[2].我院2009年12月3日~2010年1月25日,共截至留察室疑似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52例.  相似文献   

5.
张智龙  凌格 《新疆医学》2011,41(9):87-88
2009年5月11日,我国内地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之后国内多个省市陆续报告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现就我院确诊的8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的治疗资料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朱玉莲  巨庆芳 《甘肃医药》2010,29(4):464-466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采取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会诊及针对性护理措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方法。结果:13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治愈出院。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实施护理会诊、有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以及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是救治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常患有基础疾病。我们发现有些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出现低钾血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接诊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6例,均无明确甲流疫区接触史。其中4例为重症患者,有3例重症患者合并低钾血症。年龄4~45岁,平均年龄24.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于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15例确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机械通气方式分为无创机械通气组和有创机械通气组,其中无创机械通气(NIPV)组10例,有创机械通气(IPPV)组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的临床资料以及机械通气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机械通气前后的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抗病毒治疗联合合理的呼吸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新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是一种由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1] .重症与危重症甲流患者往往均合并有严重的肺部感染,继而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我院负压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于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42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经过积极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干预40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内地于2009年5月11日报道首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确诊病例,之后国内多个省市陆续发现甲H1N1流感确诊病例[1-2]。但有关重症甲型H1N1流感护理分析的报道较少。宁波市传染病医院2009年9—11月共收治2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  相似文献   

11.
张玲  陈红  刘大凤  刘亚玲  黄勃  王伟 《四川医学》2010,31(12):1768-1770
目的通过分析学校聚集性发病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探索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发病的特点,为社区爆发的预防和救治积累经验。方法对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学校内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集中在新学期开学后聚集性发病,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治疗包括奥司他韦、中药等;所有患者痊愈出院,无重症患者出现。结论本组甲型H1N1流感以轻症表现为主,尚无重症患者。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是阻断传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抗生素的应用指征。,方法:回顾2009年12月3日至2009年12月19日入住医院的15例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发热15例,咳嗽13例,咳痰12例;白细胞增高者4例,白细胞正常者5例,白细胞降低者6例;x线检查,15例患者肺部均有病灶,12例患者痰涂片均显示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15例患者均使用了抗生素;疗程最短6d,最长27d。结论: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辅助检查血常规显示产后患者白细胞高;X线检查显示肺部均有病灶,双侧肺野多见,病灶形态表现为多样化;痰培养致病茵少;重症、危重症患者需要综合治疗,抗生素使用疗程不应太长。  相似文献   

13.
牛灵  凌敏  王辉 《新疆医学》2011,41(5):37-39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的影像学检查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10日-12月30日新疆确诊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的主要影像学表现是斑片状渗出影、毛玻璃影、实变影、肺纹理增粗紊乱;病变发展迅速,多累及双肺;结论:影像学检查是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谢显清  刘福益  刘松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203-1204
目的探讨深圳市某街道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2009年流感样病例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死亡病例进行个案分析。结果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65例,其中重症患者10例(死亡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10-11月(333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为高发场所(363例,98.9%);5~14岁青少年为易感人群(293例,79.8%)。结论深圳市某街道2009年甲型H1N1流感发病高峰出现在11月,主要在封闭、人群集中、接触密切的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18例危、重症甲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措施,18例均用抗病毒治疗.氧气吸入治疗4例,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0例,4例行气管插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18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甲型H1N1流感流行季节,预防第一;对于出现临床症状患者要作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和危险度进行分层治疗;对于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马焰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5):570-571
目的探讨江阴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江阴市2009年甲型H1Nl流感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累计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人22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危重2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1.25/10万。发生2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检测流感样病人咽拭子标本124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率为11.29%。结论江阴市采取的一系列甲型H1Nl流感防控措施整体上显著有效,2009年江阴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17.
6例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用药方法.方法 对2009年12月1日~2010年2月17日某院收治的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6例患者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6例均为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2例剖宫产娩出健康新生儿后治愈;1例治愈且保胎成功;2例胎死宫中,引产后治愈;1例死亡.主要应用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激素,辅以祛痰平喘药、利尿药、解热镇痛药、免疫增强剂等治疗.结论 妊娠妇女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孕期防护,及时给予抗炎、抗病毒及激素治疗,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总结医疗救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10月28日至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住院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确诊后即给予奥司他韦胶囊口服,75mg/次,2次/d,疗程5d,同时辅以中药如香菊胶囊或莲花清瘟胶囊口服治疗;糖皮质激素主要为氢化可的松,100~150mg/d。5例全部治愈,预后良好。结论重症的早期识别是甲型H1N1流感诊治的关键,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及综合支持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方法:对8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分析其流行病学、一般情况、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及临床转归等方面资料。结果: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多见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确诊后在治疗并发症与基础疾病基础上予以抗病毒处理,平均抗病毒治疗2.7d后体温正常,平均7.1d后咽拭子病毒转阴,平均15.1d痊愈。1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脑炎最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存在基础疾病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易转变为重症及危重症,在治疗并发症与基础疾病基础上及时抗病毒有助于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甲型H1N1死亡病例的特点,提高重症患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北京佑安医院18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患者的资料.结果 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为7.5%;死亡患者的年龄偏大,50岁以上者占50%;18例患者中14例合并基础疾病,以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17例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