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PCR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革命性创举和里程碑,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很快地成为临床实验诊断学的一个技术热点。目前,已广泛用于涉及到核酸的科学研究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但十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传统的PCR技术本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物污染导致的假阳性、不能准确定量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PCR技术更适用于临床检测,经国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目前众多PCR衍生技术和相关技术已应运而生。本文将…  相似文献   

2.
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是临床上常见的STD-淋菌性尿道炎(GU)和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病原体。过去由于检测技术的限制,不为人们所重视。随着PCR技术的发展应用,为临床实验诊断STD开拓了崭新的途径。为了解三种病原体的感染现状,我们采用PCR技术对2000~2002年550例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了NG、CT、UU三种病原体DNA的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PCR-MPH)和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CR-PAGE)检测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PCR-MPH以地高辛标记端粒重复片段特异的探讨与PCR变性产物杂交,经酶底物显色,通过测定吸光度判断结果;PCR-PAGE方法直接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PCR扩增端粒酶的合成产物,经银染色,分析端粒酶活性。结果:PCR-MPH方法能准确、特异地检测出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其灵敏度比PCR-PAGE法高100倍,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临床检测,只是PCR-MPH方法更简单、便一些。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方法。方法:应用PCR扩增技术和核酸杂交技术结合酶促显色技术(即PCR-ELISA技术)来检测血清中的HBVDNA。结果:应用PCR-ELISA技术能够检出许多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所检测不到的HBVDNA,大大地提高了检出率,而且,特异性强,结论:PCR-ELISA方法灵敏度高,特异强,检测结果数据化,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Agilent 2100 Bioanalyzer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Agilent2100Bioanalyzer芯片分析系统(简称Bioanalyzer)在人乳头瘤病毒(HPV)的PCR检测和分组中的应用。方法:先分别进行通用引物介导PCR(GP-PCR)和型特异性引物介导PCR,扩增HPV高保守区(L1区)的共同序列和各型(包括HPV6,11,16和18型)的特型性序列,然后分别用常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和Bioanalyzer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重复性和灵敏度。结果:Bioanalyzer在确定片段长度时的准确度和重复性比琼脂糖凝胶电泳高,前者的准确度在95%以上,后者仅为85%,Bioanalyzer的检测灵敏度比琼脂糖凝胶电泳高100倍,结论:Bioanalyzer芯片分析系统结合PCR方法可对HPV进行特异,准确,稳定,灵敏的检测和型别鉴定,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启云  王菊  周宗瑶 《农垦医学》2009,31(2):114-116
目的:用逆转录PCR技术(RT-PCR)技术从石蜡包埋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中检测Oct-4基因(目的片段)的表达。方法:用Trizol法从上述3种肿瘤组织抽提总RNA,取出1μl作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然后进行PCR反应。PCR产物用1.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论:RT—PCR技术可以检测石蜡包埋肿瘤组织Oct.4基因。  相似文献   

7.
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主干课程,是继医学基础课之后向临床课过渡的桥梁.承上启下,其内容广泛,涉及临床、医技各科.这一门课程特点除了知识传授更强调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如临床思维方法训练等).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医学及其相关学科进展,诊断学理论知识、技术方法亦迅速发展.当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相应变化.我们在本课程教学中有感至今沿用诊断学传统教学内容与医院中临床现实比较,严重滞后.促使我们对诊断学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医学教学应以医学发展为基础,并与医院发展要求相适应.诊断教学改…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早期诊断烧伤脓毒症,探索一种能迅速检测细菌感染的方法。方法按标准收集可疑脓毒症患者39人外周静脉血标本共41份。将每份标本一分为二分别行血培养和用细菌通用引物行16SrRN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细菌病原体时的快速性和敏感性,分析血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16SrRNA基因PCR方法的阳性率(41.16%)是血培养阳性率(21.95%)的近两倍。P〈0.05。16SrRANA基因PCR方法出结果需4、5h,血培养需12~24h(多数需2、3d)。9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8例为单一铜绿假单孢菌感染,1例为单一溶血链球菌感染。结论16SrRNA基因PCR检测细菌感染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快速性、敏感性的优点。在该中心,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引起脓毒症的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孢菌。该菌对目前常用广谱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环介导的恒温扩增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的方法。方法 采用环介导的恒温扩增反应(LAMP)技术扩增大肠杆菌O157特异性基因,并与传统PCR比较。结果与传统的PCR技术相比,LAMP法更加简便快速、且在等温条件下进行,具有更高的灵敏性;特异性100%。结论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为临床检测大肠杆菌O157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现广泛用于临床检验。PCR技术使医学界真正兴起基因诊断技术热,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检测和诊断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成熟,  相似文献   

11.
荧光探针定量PCR技术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何蕴韶 《中国医药导刊》2001,3(4):307-308,306
PCR技术是通过对基因的选择性片段进行体外高效扩增,实现目的基因的检测。荧光探针定量PCR(FQ-PCR)是一种新的基因定量检测技术,国外文献多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或“TaqMan PCR(以美国PE公司商标命名)”。该技术是在常规PCR基础上加入荧光标记探针,巧妙地把核酸扩增(PCR)、杂交及光谱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目的基因的准确定量检测,正发展成为临床实验诊断的常规技术。  相似文献   

12.
韩锋产  阎小君 《医学争鸣》1998,19(4):479-480
0引言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清HBVDNA的检测方面,但目前所普遍采用的以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PCR产物的方法敏感度低,要求PCR循环的次数应足够多,且操作繁琐,不适宜于大量标本的检测.我们在降低常规PCR循环次数的基础上,通过对PCR产物的酶标探针杂交及酶促显色分析,建立了特异、敏感及快速检测血清HBVDNA的PCR方法.回材料和方法1.1主要仪器及试剂ThermolyneAmplitron11PCR循环仪(美国);DG3022型酶联检测仪(华东电子管厂);dNTPS(Pr。mega);TaqDNA聚合酶(Promega);亲和素(MW:66000,原平生物工程公司…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诊断学研究的探索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350003)林乾树中医诊断学研究的进展直接关系到中医学术水平的发展及临床疗效的提高。21世纪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和人们对医学的新要求,怎样使传统的诊法客观化、辨证的规范化标准化,符合和适应现代中医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1985年Miliss创立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成为Souther印迹技术和基因克隆技术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开端[1]。实践证明在临床标本病原体的检测中,PCR扩增法较细菌培养、ELISA等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但在临床实验中,对一些含靶基...  相似文献   

15.
载脂蛋白(apo)E出自70年代被发现后,日益受到学者重视。研究发现apoE多态性与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apoE多态性的临床检测方法有蛋白分型和基因分型,但蛋白分型在方法上存在着灵敏度、精确度、交杂性及检测标准化等问题,未能在临床实验中开展。近年来人们对基因分型技术作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推动了apoE基因分型与临床疾病诊断的结合,有望成为临床检验常规项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PCR(聚合酶链反应)系(Cell一freemolecularcloning),体外基因扩增技术或体外核酸克隆技术。是近几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又一突破。我国的结核病研究工作者已先后建立了PCR技术检测临床标本(痰、胸腹水、尿液和脑脊液等)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他分枝杆菌的编码基因,用于结核病及非典型分枝杆菌(AMB)病的诊断科学研究。为此,本文将自1995-07建立PCR实验室以来临床疑似各种结核的140份病例同时涂片、培养、PCR检测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探讨PCR在临床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l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均来自我院PCR实验室每一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算分枝杆菌(TB)DNA的价值。方法 用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522例结核及60例非结核患者临床标本中TB-DNA,同时用培养、抗酸染色涂片及常规PCR法作对照。结果 PCR反向膜杂交法阳性率为80.6%(556/690),培养为18.1%(125/690),镜检为13.9(96/690),常规PCR为59.6%(411/690),PCR反向膜杂交法与常规法比较(P<0.001),差异具显著意义。PCR反向膜杂交法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PCR,差异具显著意义(P<0.001);该技术假阳性为零。结论 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TB-DNA具有快速、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为结核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的病原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罗卫红 《中国医疗前沿》2011,6(11):53+40-53,40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沙门菌的方法,分析PCR技术在沙门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已用传统方法检测的沙门菌和非沙门菌采用PCR技术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结果 PCR检测技术检出时间比传统方法短,稳定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CR技术检测沙门菌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可重复操作性好,方便、快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聚合酶链反应微孔酶免疫法检测新型隐球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微孔酶免疫方法,方法 对PCR所用2条引物进行双标记,使扩增产物一端标记上生物素,另一端标记上地高辛,通过包被在微孔板上的亲和素捕获固定,然后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地高辛抗体反应后显色测定。结果 三种PCR产物检测方法的对照分析表明微孔板酶免疫法敏感性最强,加样量38nL时即可显色,模板DNA经过10^11倍稀释后仍为阳性结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电泳则分别可检测到0.3125uL,1.25uL及10^7,10^4稀释度,对临床脑脊液标本的检测结果微孔板酶免疫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符合率为100%,二敏感性均高于琼脂微电泳,结论 建立的方法与常规电泳法相比灵敏准确,结果判断客观,重复性也较好;所测结果可相对反应PCR产物量的多少,此方法可取代电泳法成为常规检测PCR产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应用PCR技术检测患者体内的病毒核酸已逐渐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可靠的手段来监测病毒在体内的实际复制状况。目前在爱滋和肝炎病毒的诊断和治疗中此项技术应用得较为广泛。临床上除了要求PCR的检测方法能够达到一定的灵敏度发现存在于患者体内极少量的病原体来帮助诊断外,还需要动态监测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