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1-42)对原代培养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各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细胞毒性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培养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并进行鉴定, 用2μmmol/L的Aβ1-42对原代培养细胞进行干预, 免疫荧光双染及免疫印记观察干预后不同时间(分别为0, 24, 72h)细胞KATP通道各亚基Kir6.1、Kir6.2和SUR1、SUR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1-42作用胆碱能神经元24h后, KATP通道亚基Kir6.1及SUR2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而亚基Kir6.2及SUR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但Aβ1-42作用时间达72h后, KATP通道各个亚基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 结论 Aβ1-422作用胆碱能神经元不同的时间段(24h和72h),细胞KATP通道各亚基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增加速度不一致。可能由此改变KATP通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Aβ1-42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TP敏感的钾离子(KATP)通道开放药物二氮嗪防治A1-42细胞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并进行鉴定。将原代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Aβ1-42干预组、二氮嗪预处理1 h后Aβ1-42干预组、单纯二氮嗪预处理组和单纯Aβ42-1干预组(Aβ1-42反序列对照),各组又分为24、72 h两个亚组。采用免疫荧光双染及免疫印迹法,观察干预后不同培养时间(24、72 h)细胞KATP通道各亚基Kir6.1、Kir6.2、SUR1、SUR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A1-42处理24 h组Kir6.1、SUR2显著升高(P<0.05),二氮嗪预处理后Aβ1-42作用细胞24 h组各亚基表达均无明显变化;二氮嗪预处理后Aβ1-42作用细胞72 h组与单纯A1-42处理72 h组KATP通道各亚基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而二氮嗪预处理后Aβ1-42作用细胞72 h组与单纯A1-42处理72 h组相比Kir6.1、Kir6.2、SUR2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二氮嗪预处理可完全逆转A1-42作用神经元24 h所引起的Kir6.2及SUR1的表达上调,只能部分逆转A1-42作用神经元72 h所引起的Kir6.1、Kir6.2、SUR2的表达增加,可能会维持神经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起到防治A1-42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特征之一是β-淀粉样肽(Aβ)在脑区的积聚,这些脑区主要是胆碱能神经元集聚区,造成胆碱能神经元的凋亡丢失,引起记忆和认知障碍。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观察Aβ1-42对大鼠胆碱能神经元钾通道的影响。全细胞膜片钳电压钳模式记录,在酶解分离的基底前脑神经元上进行,结果显示当钳制电压在-30和30 mV范围时,Aβ1-42(10 nM)可抑制全细胞外向钾电流,使用胰淀素受体竞争性拮抗剂AC253(10 nM),可以阻断Aβ1-42的作用,这表明Aβ1-42对中枢神经元细胞膜钾离子通透性的影响,是通过胰淀素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神经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原代培养皮层及海马胆碱神经元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亚基Kir6.2/SUR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的可能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β1-42组、Aβ1-42+SN50组和SN50组。运用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培养大鼠皮层及海马胆碱神经元并进行鉴定,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药物干预后的Kir6.2/SUR1蛋白及NF-κB亚基p65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加入药物处理神经细胞72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β1-42组的p65蛋白和Kir6.2/SUR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Aβ1-42组相比,Aβ1-42+SN50组的Kir6.2/SUR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在Aβ1-42诱导神经元Kir6.2/SUR1蛋白的表达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致痫剂马桑内酯 (CL)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细胞膜 ATP敏感钾通道 (KATP)的影响及KATP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和组织培养技术对锥体神经元 ATP敏感钾通道进行研究。结果 对称性高钾溶液条件下 ,KATP的翻转电位接近 0 m V,通道可被 TEA阻断 ;0 .5 mol/ L的 ATP可抑制通道活动 ;30μmol/ L的二磷酸核苷 (DNP)可使通道开放增多 ;其电流 -电压曲线可被直线拟合 ,通道电导值为78.2 3± 12 .0 4 p S。 CL可明显激活 KATP,优降糖能抑制激活的通道。结论 在 CL诱导的癫痫发作中 ,ATP敏感钾通道开放的作用是降低动作电位频率、保护神经元 ,可能起一种负反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Zhang X  Lu G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08-110
目的 观测缺氧预适应的小鼠脑提取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的影响。方法 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优降糖(GLI)处理前后急性分离大鼠海马神经元外向钾电流(Ik)的变化。结果 给予氰化钠(NaCN)时,Ik显著增加(1448→2381pA),再给予Gu时,Ik增加受到抑制(2381→1725pA);给予腺苷(ADO)和Gu后,Ik的相应显著变化为1399→2584→1703pA;给予4次缺氧预适应鼠脑提取液和GLI后,Ik亦产生类似的显著变化(1298→2413→1713pA);1次缺氧未缺氧鼠脑匀浆提取液对Ik的作用未见显著影响。结论 缺氧预适应小鼠脑提取液,通过腺苷样神经活性物质,激活海马神经元KATP,参与缺氧预适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L-Arg)对大鼠离体心肌细胞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的影响。方法急性分离大鼠心肌细胞,设保持电位-40mV,指令电位-100~ 40mV,步阶脉冲20mV,波宽200ms,刺激间隔为6s。记录IKATP。结果观察正常生理条件下和给予不同浓度L-Arg后心肌细胞IKATP的变化,并分析L-Arg对KATP通道功能的影响。指令电位为-100mV,给予10,30,50mmol·L-1的L-Arg后,KATP的开放率分别为:(173±19)%,(190±18)%,(268±21)%,具有浓度依赖性增加趋势。后两者与对照组比较(P<0.05),r=0.958,与对照组比较(P<0.05);当L-Arg的浓度增加到100mmol·L-1时,KATP的开放率为(175±54)%。结论L-Arg在低浓度范围内(10~50mmol·L-1),可浓度依赖性的开放KATP通道;L-Arg浓度增加至100mmol·L-1时,则该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环孢菌素A及两者协同对β 淀粉样蛋白(Aβ1 42)致原代培养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μmol/L的Aβ1 42对原代培养大鼠胆碱能神经元进行干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凋亡模型;采用500?μmol/L二氮嗪(预处理1?h)、20?μmol/L环孢菌素A以及两者协同对其干预,作用不同时间(24、72?h)后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 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 Aβ1 42作用胆碱能神经元72?h后,Bcl 2表达量降低(P<0.01),细胞色素C、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量增加(P<0.01,P<0.001,P<0.01),Bax未见明显变化,Bcl 2/Bax比值降低(P<0.01),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损伤性变化,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01);② 二氮嗪、环孢菌素A以及两者协同作用24?h后Bcl 2的表达增加(P<0.05, P<0.01,P<0.01),作用72h能明显增加Bcl 2的表达(P<0.05,P<0.01,P<0.01),并提升Bc 2/Bax比率而抑制细胞色素C、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表达量(P<0.05,P<0.01,P<0.001),细胞存活率均增高(P<0.01,P<0.001)。结论Aβ1 42作用胆碱能神经元72?h能促使细胞凋亡,二氮嗪与环孢菌素A及两者协同可以明显拮抗Aβ1 42致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离子通道水平,观察雌激素(17α-ethynylestradiol and 17β-estradiol)对小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利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小鼠心室肌细胞,采用膜片钳制技术细胞膜内向外及细胞吸附记录模式。结果在钳制电压-60 mV细胞膜内向外记录模式下,向浴液中加入0.1μmol/L、1μmol/L及10μmol/L三种不同浓度雌激素,观察到两种雌激素(17α-ethynylestradiol、17β-estradiol)均对KATP通道有抑制作用,而且呈浓度依赖性,其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3μmol/L及0.1 nmol/L。在钳制电压-60mV细胞吸附记录模式下,向浴液中加入pinacidil或2,4-dinitrophenol(DNP)活化KATP通道后,观察3 min,通道活性未见明显影响。在钳制电压-60mV细胞膜内向外记录模式下,向浴液中加入phorbol 12,13-dibutyrate(PDBu)0.001 nmol与处理后,观察到雌激素(10-8、10-3和1μmol/L)对于KATP离子通道活性抑制作用减弱。结论雌激素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KATP通道活性防止心律失常的产生,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晓斌  胡三觉  鞠躬 《医学争鸣》2000,21(10):1171-1173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 IL- 1β和 IL- 2对大鼠视上核(supraoptic nucleus,SON )神经元膜电特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细胞机制 .方法 采用脑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 ,分别在电流钳和电压钳状态下记录大鼠 SON神经元的膜电位和全细胞电流 .结果  10 0 0 0 0 U· L- 1 的 IL - 1β可使大鼠 SON神经元超极化 (3.4± 1.3) m V,且伴自发放电频率下降 ,在电压钳状态下可记录到一外向电流 ;10 0 0 0 0 U· L- 1 的 IL - 2可使大部分 SON神经元超极化 (2 .9± 1.2 ) m V,伴自发放电频率下降 ,电压钳状态下可记录到一外向电流 .结论 细胞因子 IL - 1β和 IL - 2可抑制大鼠 SON神经元的膜电活动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三磷腺苷(ATP)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孕18 d大鼠取其胎鼠迅速断头取出海马神经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TP组、Aβ组、ATP+Aβ组、Suramin组。使用台盼蓝计数检测细胞存活率,全细胞电压钳记录细胞膜电流情况,钙成像系统检测细胞内Ca2+水平。结果 ATP组、Aβ组、ATP+Aβ组细胞存活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Aβ组和Suramin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Aβ组和无Ca2+灌流液组全细胞电流与AT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amin组与ATP+Aβ组全细胞电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加药前比较,ATP组F340/F380比值明显增加(P<0.05);与ATP组比较,ATP+Aβ组F340/F380比值增加(P<0.05);与ATP+Aβ组比较,Suramin组F340/F380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Aβ可能通过激活ATP受体通道引起显著的钙超载,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铜离子在铅(Pb)加重Aβ1-42处理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以揭示铅加重阿尔兹海默症(AD)样变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BV2细胞分为Control组(不予任何处理)、Aβ1-42组(5、10、15、20μmol/LAβ1-42处理12 h)、Pb组(5、10、15、20μmol/L Pb处理12 h)和Aβ1-42+Pb组(10μmol/L Aβ1-42+10μmol/L Pb处理12 h)。CCK8检测细胞活力,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免疫荧光检测iNOS释放及氧化应激情况,ELISA检测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因子释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TR1和ATP7A蛋白表达量,ICP-MS检测细胞铜含量。结果 15μmol/L和20μmol/L的Aβ1-42处理BV2细胞12 h可降低其生长活力(P<0.05和P<0.01);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 Aβ1-42处理BV2细胞12...  相似文献   

13.
陈红梅  余细勇 《广东医学》2005,26(10):1437-1438
在胰岛β细胞,KATP通道是代谢活动转化为机械活动的重要枢纽。胰岛β细胞膜上的KATP仰通道(Kit6.2/ SUR1)由4个Kir6.2形成的离子孔道与4个SUR1亚基组成的八聚体,SUR1亚基含有NBD1和NBD2核苷结合域(NBFs)。当血糖升高时,胰腺β细胞内葡萄糖浓度升高,ATP/ADP比值增加,KATP通道关闭,Ca2 通道开放,胰岛素以出胞的方式分泌;相反,当血糖降低, ATP向ADP的转化减少,ATP/ADP比值降低,使细胞膜KATP通道打开,导致细胞超极化,继而Ca2 通道关闭, 阻止Ca2 离子内流,抑制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文冠果壳苷对侧脑室注射β肽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避暗和水迷宫实验检测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小鼠大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的变化.结果 小鼠侧脑室注射凝聚态Aβ1-42显著降低了小鼠被动回避学习记忆能力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1),并且小鼠大脑AchE和ChAT活性显著降低(P均<0.05);而文冠果壳苷能够显著减少避暗错误次数,延长潜伏期(分别P<0.05、P<0.01);剂量依赖性地缩短水迷宫实验中小鼠到达安全台的游泳时间(分别P<0.05、P<0.01),不同程度地抑制Aβ1-42模型小鼠的AchE和ChAT活性的降低(P<0.05和<0.01).结论 文冠果壳苷对侧脑室注射Aβ1-42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中枢胆碱能神经细胞,改善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Aβ1-42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机制。方法应用Aβ1-42处理小鼠海马神经元后,采用MTT法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形态学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特征,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给予Aβ1-42处理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雌二醇保护作用后,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数目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海马神经元染色质浓缩、核碎裂,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上升,小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增强,提示雌二醇可明显改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各种变化。结论 Aβ1-42通过caspase-3途径引起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雌二醇可抑制Aβ1-4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来保护小鼠海马神经元避免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析乌灵菌粉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Aβ1-42和p-Tau的影响。 方法 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疾病模型组、乌灵菌粉组[剂量为100 mg/(kg·d)];C57BL/6品系的正常小鼠1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雌雄各半。乌灵菌粉组灌胃给药共30 d,疾病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同期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代替,正常喂食。3组小鼠先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搜索实验。在末次给药1 h后,脱颈椎处死各组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3组Aβ1-42、p-Tau蛋白在小鼠海马中的含量。 结果 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乌灵菌粉组在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有效区停留时间和经过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疾病模型组比较,乌灵菌粉组在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有效区停留时间和经过平台次数均显著下降(均P<0.05)。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乌灵菌粉组小鼠海马中的Aβ1-42含量和p-Tau蛋白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疾病模型组比较,乌灵菌粉组小鼠海马中的Aβ1-42含量显著降低(P<0.01)。 结论 乌灵菌粉能够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记忆和学习能力,可能是通过减少小鼠海马中Aβ1-42含量来影响Aβ聚集体的形成,从而减少老年斑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模拟缺血对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膜KATP通道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仝识非  宋治远  钟理  李永华  姚青  张倩 《重庆医学》2007,36(10):945-946
目的 观察模拟缺血对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膜KATP通道电流的影响,为保护缺血窦房结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培养2d乳鼠窦房结细胞进行实验,将细胞放入灌流槽,用模拟缺血液持续灌流,并在不同阶段加入KATP通道阻断剂Glibenclamide(10μM/L),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钳制电压为-40mV情况下连续纪录的跨膜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40mV钳制电压下,窦房结细胞模拟缺血2min可产生KATP通道外向电流,该电流5min左右达最大值,约10min后自行衰减.在细胞外液中加入Glibenclamide后,模拟缺血诱发的跨膜外向电流明显减小[(7.5±0.8)pA vs (2.1±0.3 )pA,P<0.05].Glibenclamide可加速模拟缺血诱导的外向电流的衰减,它对电流的阻断率为68.5%[(2.4±0.4)pA vs (7.5±0.8)pA,P<0.05].结论 模拟缺血可引起窦房结细胞膜上对Glibenclamide敏感的KATP通道的开放,这可能有利于保护缺血窦房结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橙皮素(hesperetin)早期干预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β-淀粉样蛋白(1-42)(amyloidβ-protein1-42,Aβ42)及Aβ降解酶脑啡肽酶(neprilysin,NEP)活性的影响.方法 设立三月龄C57BL/6J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0.5%CMC-Na),三月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分别为模型组、橙皮素低、中、高剂量组(0、20、40、80mg/kg/d),灌胃1次/d,连续6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形态;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Aβ42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Aβ42、脑啡肽酶(N E P)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C A1区神经元有明显损伤,血清中Aβ42含量明显增加(P<0.05),脑组织中Aβ42含量明显增加(P<0.01)、N E P含量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相比,橙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C 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有明显改善,血清中Aβ42含量明显降低(P<0.01),脑组织中Aβ42含量明显降低(P<0.01)、橙皮素中、高剂量组N E P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 橙皮素早期干预能明显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EP活性,增强Aβ42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9.
 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 在硫化氢(H2S) 对抗β-淀粉样多肽 (Aβ) 诱导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硫化氢钠 (NaHS) 作为H2S 的供体,碘化丙啶 (PI) 染色流式细胞技术 (FCM) 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罗丹明123 (Rh123) 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MMP),双氢罗丹明123 染色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ROS) 的含量?【结果】 20 μmol/L和40 μmol/L Aβ25-35能明显地诱导PC12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凋亡率,并能明显地抑制PC12细胞MMP及增加细胞内ROS生成;100 mol/L和200 μmol/L NaHS本身不损伤PC12细胞,但能明显地抑制Aβ25-35的致细胞凋亡作用,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并能显著地抑制Aβ25-35引起的MMP降低及胞内ROS水平增多;在应用NaHS与Aβ25-35作用PC12细胞之前30 min,应用KATP抑制剂Glybenclamide (Gly) (10 μmol/L) 对PC12细胞进行预处理,能部分地对抗NaHS的细胞保护作用,使PC12细胞凋亡率增加,MMP降低及ROS生成增多?【结论】 NaHS能明显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此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NaHS保护PC12细胞的MMP及抑制胞内ROS生成有关;KATP通道抑制剂Gly能部分地阻断NaHS的细胞保护作用,提示KATP通道开放可能是NaHS对抗Aβ25-35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Alzheimer病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变化在Alzheimer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体外原代培养Wistar胎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并鉴定,以不同终浓度的纤维化Aβ1-40分别对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进行干预,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提取细胞总蛋白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元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2)用微量注射器在痴呆模型组大鼠侧脑室注射Aβ1-42寡聚体5μl,同样的方法于盐水(NS)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5μl,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2周后通过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并取海马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以2μmol/L、5μmol/L和10μmol/L三个终浓度纤维化Aβ1-40进行干预的胆碱能神经元,细胞形态学观察及MTT实验均显示神经元活性有下降趋势,且下降程度与纤维化Aβ1-40浓度呈正相关。以μ5mol/L浓度的纤维化Aβ1-40对细胞进行不同时长(24h,48h,72h)干预后,细胞形态学观察及MTT实验均显示神经元活性的下降程度与纤维化Aβ1-40的干预时长呈正相关。2)以2μmol/L、5μmol/L和10μmol/L 3个终浓度纤维化Aβ1-40进行干预的胆碱能神经元,其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中,InsR(Insulin Receptor)、IRS-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IRS-1、Akt/PKB(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B)]及Bcl-2的表达减低,减低程度与纤维化Aβ1-40干预浓度呈正相关;以5mol/L终浓度的纤维化Aβ1-40对细胞进行不同时长(24h,48h,72h)干预后,InsR、IRS-1、Akt/PKB及Bcl-2表达的减低程度与纤维化Aβ1-40干预时长呈正相关。3)AD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InsR、IRS-1和Akt/PKB比对照组表达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β可引起神经元损害和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主要机制可能是介导了海马神经元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