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机会性致病原虫, 呈世界性分布, 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弓形虫病, 目前防控该病尚无理想的药物和疫苗。非人灵长类动物由于其遗传物质、形态结构与人类具有更高的相似性而成为人类疾病研究中理想的动物模型。新大陆灵长类对弓形虫具有较强的易感性, 而旧大陆灵长类感染弓形虫与人类感染弓形虫一样多呈亚临床感染。非人灵长类弓形虫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症状、先天性弓形虫病的防治、治疗药物的筛选和疫苗开发等方面,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非人灵长类动物弓形虫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在弓形虫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弓形虫是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体内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先天性弓形虫病是婴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获得性感染者多呈无症状带虫状态,当因各种原因引起免疫机能受损时,可导致弓形虫脑类或全身弓形虫病。世界各国的高感染率已成为对某些特殊人群的潜在威胁。 现用的急性或慢性弓形虫病的传统药物治疗仍存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合并脑弓形虫和囊虫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普选 《传染病信息》2007,20(6):344-347
1 弓形虫性脑炎1.1 概述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性原虫。弓形虫病的传染源是各种哺乳动物与鸟类,人为中间宿主。弓形虫主要侵袭眼、脑、淋巴结等。人类主要通过食用未熟的猪肉、羊肉感染,或通过粪-口途径感  相似文献   

4.
<正>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病,该病原可寄生于除红细胞外的人类和多种脊椎类动物的有核细胞内。人类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感染弓形虫后,呈机会性致病。人孕期感染弓形虫后,可能导致胎儿死亡、流产、畸形等,新生儿病死率高。免疫力正常的成年人感染弓形虫后,感  相似文献   

5.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弓形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由其引起的弓形虫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流行,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健康。目前仍没有理想的抗弓形虫的药物。该文综述了体内、外实验中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弓形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机会性致病原虫, 可感染多种动物和人, 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由 于弓形虫生活史复杂, 形态各异, 致病机理繁杂,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和预防药物。中药具有平衡阴阳和整体调节机体免 疫力的特点, 毒副作用小, 已成为治疗弓形虫病安全有效药物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探寻中药的抗弓形虫作用机理及治 疗效果, 本文对黄芩、 桦褐孔菌多糖、 甘草、 南瓜子和槟榔等中草药或其提取物的抗弓形虫机制及疗效等相关研究进展进 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对弓形虫入侵宿主的机制及免疫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深入了解弓形虫的致病机制和进行免疫预防。本文拟从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并综述宿主感染弓形虫后不同免疫细胞的作用以及不同器官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病疫苗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能引起人畜共患弓形虫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且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制弓形虫病的策略之一。目前,弓形虫病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卡介苗。本文对弓形虫病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机会致病原虫,可感染人及200多种动物,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人类对弓形虫有较强的自然免疫力,感染后绝大多数无明显症状表现,或只出现亚急性弓形虫病,当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时,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孕妇感染弓形虫可引起胎儿先天感染或引发流产、畸胎、死胎等。本文概述了弓形虫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预防及治疗等相关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寄生原虫,可以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并在世界范同内传播,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宿主的弓形虫基因型不同,不同基因型的弓形虫虫侏的致病性存存很大差异。本文就世界各地不同基因型弓形虫流行慨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刚地弓形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危害严重。宿主T细胞介导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在抗弓形虫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弓形虫感染能够通过凋亡或衰竭等方式导致宿主T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受损,是弓形虫逃避宿主免疫的重要表现。该文就弓形虫感染对宿主T细胞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感染人及其他动物,引起人畜共患病。弓形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人类感染后多为隐性,但在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患者〔如恶性肿瘤、免疫获得性缺陷综合征(AIDS)、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可引起严重的损害,孕期感染弓形虫可引起流  相似文献   

13.
青蒿琥酯抗弓形虫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由其引发的弓形虫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弓形虫病治疗仍以传统的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联合用药为主,但由于它们在长期使用中表现出的毒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另外,已发现的其它抗弓形虫药的疗效都低于上述两种药。因此,寻找新的、高效低毒的  相似文献   

14.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可寄生于多种宿主、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该病呈世界范围流行,全球约1/3的人受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同时,弓形虫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大量调查表明,近2年来我国大范围地区普遍发生的猪繁殖性疾病,是猪病毒病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乙脑等和弓形虫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动物弓形虫病的流行和传播导致了人弓形虫病的流行和高发。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脑炎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通过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途径传播给人 ,人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 ,在免疫功能缺陷宿主 ,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全身播散性感染。艾滋病并发弓形虫脑炎者达3.% 5~ 14.5%。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弓形虫感染高发地区的艾滋病患者发生弓形虫脑炎者高达 30 % ,是艾滋病重要的致死病因。在国内 ,弓形虫脑炎、脑膜脑炎占获得性弓形虫病的 10 .7%~ 11.4 % ,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现将本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研究近况简述如下。  弓形虫脑炎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  相似文献   

16.
弓形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弓形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弓形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后多呈无症状带虫状态,但在免疫功能受损坏的患者、免疫缺陷者及先天感染者常导致严重的后果;孕妇感染可引起早产、流产甚至死胎;对于艾滋病患者,弓形虫是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原虫之一,常可导致严重的并  相似文献   

17.
刚地弓形虫是寄生宿主广泛的细胞内寄生性原虫,人群感染相当普遍。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后寄居于一个抗宿主细胞内涵体酸化作用和溶酶体融合作用的纳虫泡(parasitophorous vacuole)内,纳虫泡在弓形虫的寄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弓形虫纳虫泡形成的机制及其在弓形虫寄生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可感染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并引起弓形虫病,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迄今尚无理想的药物和防治手段。伴随着弓形虫重要毒性因子作用机制研究的日趋深入,研制安全有效的抗虫疫苗是防治弓形虫病的有效策略。棒状体蛋白(rhoptry proteins,ROPs)是弓形虫在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向宿主胞内分泌的效应蛋白因子,因在弓形虫入侵及逃避宿主免疫清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研制弓形虫疫苗的重要候选分子,其中棒状体蛋白2(ROP2)家族是研究最为深入的重要成员。本文就近年来ROP2家族重要成员的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发安全有效的抗弓形虫病疫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弓形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是人类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人类和多种脊椎动物都可以作为其中间危主,它不仅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更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弓形虫所致后天感染虽然在免疫力正常的宿主只引起轻微疾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宿主免疫力下降时,隐性感染再燃,诱发严重的弓形虫脑炎。这是AIDS患者重要死因之一。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弓形虫感染高阳性地区的AIDS患者发生弓形虫脑炎者达48%'。弓形虫通过母婴传播造成先天性感染,引起胎儿流产、死股或畸形。因此,弓形虫和弓形虫病的基础性研究在国内外受到一定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工…  相似文献   

20.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全球约有1/3的人口感染弓形虫病。宿主感染弓形虫后常呈隐性感染,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或者孕妇,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弓形虫给人类健康、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的隐患与日俱增。目前,尚无针对弓形虫病的特效药,疫苗将是控制弓形虫病最有效的手段。传统的弓形虫疫苗免疫效果较差,自然筛选获得的弱毒苗存在返毒的可能,不适用于免疫缺陷的动物或人群。传统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基因敲除株的效率低且过程复杂。随着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在弓形虫研究中的应用,为研制弓形虫疫苗提供了新的方向,已成功构建了许多弱毒疫苗虫株,这些虫株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是弓形虫疫苗最有希望的候选者。本文综述弓形虫弱毒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为弓形虫疫苗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