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生态型城市公园声景体验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江  杨玲  黄丽坤 《风景园林》2019,26(5):89-93
生态型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游憩空间,其声景品质直接影响游客体验的满意程度。以福州金山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生态型城市公园中声景感知与游憩体验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态型城市公园中人们更偏爱自然声,尤其是鸟叫声;交通声是主要影响公园景观美景度的声源类型;儿童嬉闹声及音乐声是影响声景安静度的显著因素,交通声、音乐声以及脚步声与总体满意度关系最为密切;年龄、性别和教育背景是社会、人口及行为学因素中影响典型声源感知最显著的3个因素,而不同游览动机的人群对声景感知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可为生态型城市公园景观及声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植物景观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景品质直接影响游客的游憩满意程度。对福州市5个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公众问卷调查,探究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空间在游客声景感知方面的差异及影响总体声景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空间声源优势度感知差异最明显,尤其是交通声,但是声源和谐度感知差异不明显。植物景观空间的总体声景感知在愉悦度与宁静度2个维度均有显著差异。影响各类空间总体声景感知的主要声源感知特征不同,与声景愉悦度和宁静度关系最为密切。半开敞空间的植物色彩和密闭空间的郁闭度分别与声景丰富度和愉悦度有密切关系。密闭空间中声景宁静度营造需考虑不同教育背景的游客的需求。研究结论可为提升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声景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重点对声景体验模式和视景关注点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案例分析城市景观中的视听环境综合分析模拟给设计实践带来的新思维.首先阐明人们对景观的理解除了具有空间和时间的性质,还具有多种感官感知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属性.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分析谢菲尔德城市声景调查结论,并得出声景体验模式;利用布拉格视觉景观的眼动仪实验得出视觉关注点的部分眼动规律.然后,对谢菲尔德和平公园进行视听景观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城市景观视听综合设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陈伟   《中国园林》2022,38(6):91-96
声景影响居民身心健康,探究城市声环境-人-景观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善声景,成为研究热点。城市公园是高密度城区居民远离喧嚣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景观要素与声景内在关系研究,是调控公园声景的重要切入点。以使用频率高、声源复杂的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公园为例,通过高密度网格定点测量背景音和ArcGIS空间统计分析,对公园声景声压级分布进行空间制图;通过声漫步主观感知调查法和SPSS相关性分析,对大众声景感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景观要素影响了公园声压级和声源,公园声压级和声源影响使用者声景感知,并提出通过景观要素调控声景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珺  严敏  徐嘉雯 《园林》2024,(4):122-130
徽州园林经历了千年兴衰,如今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檀干园作为当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徽州古典园林之一,对其声景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从视听结合出发,以声级、声源、声景感知三个方面构建声景评价体系,并以图像语义分割为支撑,从空间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三个维度筛选出8项视觉指标构建视觉评价体系。最后根据檀干园声景评价与视觉评价的关联性分析,总结檀干园的声景现状特征。研究表明,秉承徽派建筑风格是檀干园的基本特色,依山迎水的布局形成了其以自然声为主的宜人听境,而紧临城市道路的交通现状使园林声景体验受交通噪声干扰,同时人工设备的不合理设置产生的突兀声源,也严重降低了园林入口的视听体验。因此,根据檀干园的声景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徽派风格、巧设隔声墙体、强化视觉层次、优化入口视听环境、提升维护水平等5点优化策略,以期能为徽州园林声景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福州仓山万达广场为例,通过 实地调查以及针对广场使用者的问卷调查等 方式研究声景感知对游览体验的影响。研究 结果显示游览满意度评价与景观美景度和声 景安静度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7 和0.368。声源优势度对景观美景度影响最大, 而声源偏好度对游览满意度影响最大。城市交 通声是对游览体验产生消极影响的最主要因 素,鸟叫声和游乐设施声也是影响游览体验的 关键声源。使用者社会、人口及行为学特征对 声景感知和游览体验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偏 好度与使用者特征关系最密切;年龄对声景感 知的影响最大;来访频率和受教育程度对游 览体验的影响最大。研究结论可以为提升城 市广场视听综合感受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校园绿地声景观对大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影响,邀请30名大学生在实景环境中进行视听体验,通过眼动追踪技术、皮肤电响应来分析不同声景对注意力和情绪影响的差异,以及声景的视觉注意对情绪唤醒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低自然声相比,在交通声和人工声为主导的声景环境中,人的情绪唤醒程度显著增加;2)不同类型声景对视觉注意力产生显著影响,当声源足够显著时,会引导人们在视觉场景中搜索与之相关的景观要素;3)在低声压级的自然声环境中,通过听觉信息引导体验者关注绿色植物,是降低生理唤醒度、提高自然疗愈力的有效方法。在未来校园绿地规划和设计中,应当将声景作为一个重要的疗愈因子纳入考虑。  相似文献   

8.
李亨  谢辉  葛煜喆 《风景园林》2021,28(4):71-77
以提升医院室外空间声景品质,为未来医养环境与康复景观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与科学参考为目标,采用声漫步方法对大型综合医院室外空间声景进行评价,重点分析案例医院室外空间的声环境与声景感知特征。研究发现:医院室外空间平均噪声值比标准限值高出5.2~10.4 dBA;各医院门诊大楼附近室外空间受道路交通噪声和交谈声影响较大,其噪声值比医院室外空间平均噪声值高出4.2~5.8 dBA;"近处有自然声,远处有人为声"被认为是医院室外空间的声期待特征;等效A声级与声景舒适度、声景自然度、视听协调度呈显著负相关。从低频噪声控制、动态静态交通优化、声掩蔽、自然声强化、视觉景观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医院室外空间的声环境控制与声景优化建议。本研究证实了同步声漫步声景评价的有效性,并可从声景营造视角为医院康复景观的深入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历史街区中声景感知与景观评价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建筑景观满意度对声景愉悦度有显著积极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声源中,机械声的优势度越弱、自然声的优势度越强,则声景愉悦度越高;声景丰富度越高,则声景愉悦度越高。在不同特征的声景基调下,声源感知对景观评价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安静的声景对人们的感知评价影响最为显著,而提升民俗活动声的优势度可以显著提高不同类型声景基调的感受。使用者信息中,年龄对声景及景观感知评价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森林是人们逃离城市压力的重要场所,对游憩者身 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声景是恢复性景观设计的要素之一,但 目前声景的研究较少考虑视听交互作用。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为研究对象,以20个森林公园环境视听视频(10个有声视频、 10个无声视频)为研究材料,借助眼动仪和声景感知评价问卷 探究声景感知对森林公园视觉注意力恢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 明:1)除谈话声和儿童嬉戏声较突出的样地(S5)外,视听组 合刺激下森林公园环境促进注意力恢复的能力均比单一视觉刺 激强;2)单一视觉刺激与视听组合刺激下森林公园环境的视 觉行为特征存在差异,与无声场景相比,声景元素的加入能够 使被试扩大关注区域,自然声为主导的声景会引导被试关注植 被、水体等自然元素,人工声和机械声会引导被试关注人和人 工景物;3)鸟鸣声、流水声等自然声对促进注意力恢复有积 极影响,而儿童嬉戏声、谈话声和脚步声等人工声则会产生消 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景观生态学概念及基本理论,进而如何树立景观生态的概念。并通过对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景观生态学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景观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结果的最终呈现,提供了一个实体可感知的媒介去理解和管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景观特征进一步提供了理解与分析景观变化程度的方法与工具,而建立景观特征的分类体系则成为管理景观变化的第一步,即建立特定区域的景观特征基准图则是判断与管理景观变化及其影响的基础与前提。基于遥感影像与空间数据,以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对象,尝试建立"省域-市域-地方"的多尺度景观特征分类体系,探索景观特征评估分类的技术过程与关键问题,以及其在景观分析、规划、监测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与潜力。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phemeral components of the landscape have a significant, but hitherto unrecognized, effect upon the way in which it is perceived and evaluated. These ephemeral components, or landscape ephemera, are those which change with the weather, the seasons, the growth and decay of plants, the choice of farm crop, and so on. Their nature is explored, and they are contrasted with the more permanent components of the landscape, such as hedges, trees, buildings, etc.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changes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landscape preference theories and the work of artists in various media. It is argued that landscape regulation and the landscape literature have largely ignored such changes, and it is tentatively suggested that further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topic might have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for 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相似文献   

14.
景观规划管理的视角需要从最优美、最有价值区域的保护,转向对国土全域“自然系统与人类行为”关系的协调。景观链接了“自然”与“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护与强化必须从景观单元的尺度进行更为整体的思考。“通过景观(单元)规划”探讨了景观为更广泛的空间规划提供综合框架的潜力,景观特征评估则提供了将复杂连续的景观划分为多尺度、实体、可识别的整体空间单元的系统方法。通过对景观概念的系统梳理与阐释,论述了景观保护方法的转变、景观单元的空间意义,以及景观特征评估作为多尺度景观单元划分的先进方法在英格兰的全面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论述室内莆观设计的目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形态和表现内容划分室内景观的类型,提出室内景观设计的设计必须考虑室内景观设计的文化性以及科技与信息多元化。在积极的生态环境保护设计主题下,结合当下的设计时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相似文献   

16.
景观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过去20年中世界各国主要开展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及作者研究总结,提出景观学社会需求与工程实践、景观学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整体框架,指出景观学学科领域的关键问题。针对中国社会需求,结合国际景观理论前沿,对景观学领域今后15年内的基本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景观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8大研究方向及相应的40项课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以"人、境、业、城、制"五元素的理想及其哲学观为线索,分析了公园城市理想的价值观、目标追求及其作为公园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的根据缘由。以淄博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项目为实践验证,依据城市现有条件反馈调整,提出构建包含5项评价基准、15项评价标准、45项评价指标的公园城市评价体系。从城市现状研判、公园城市规划目标量化对标到规划方案编制依据,再到公园城市建设实施的责任传导落实,贯穿于创建公园城市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发挥了引领、推动、管控公园城市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袁敬  林箐 《风景园林》2018,25(5):12-20
乡村景观特征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要素的形态、空间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多元化乡村景观特征具有文化、景观与生态等价值。工业化、城镇化导致传统乡村景观衰败及消失,并引发景观特征减少、多样性降低。乡村景观特征的保护与更新是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对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乡村景观特征的保护与更新进行探讨,包括内容、范畴以及具体措施和技术要点,以期对我国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规划体系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郑捷  陈梦菲 《风景园林》2018,25(5):21-25
城市化背景下,人们对乡村乡土生活的向往和回归,映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一定会是在传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设计师需要从文化重建的高度去确立乡村题材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立足点并建立系统的工作框架。从操作层面看,设计师应视"乡愁"为魂,将乡村自然与人文环境注入活的情感,让受众得到精神上的共鸣。列举了义乌缸窑村、绍兴禹陵村建设更新的规划实例,有助于对乡土景观规划与设计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重庆市的绿地景观进行生态学分析,认为重庆市的绿地景观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1)绿地结构组成欠合理;(2)绿色斑块质量差;(3)绿色廊道功能不健全,并且指出城市部分地区缺少绿色斑块,且斑块之间缺乏联系。最后根据景观生态学关系斑块和廊道的基本原理,对重庆市绿地景观提出了生态设计建议:(1)贯通水系和公路绿色廊道;(2)在景观生态战略点开辟新的绿色斑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