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每年全世界新发CRC150万例~([1-2]),在恶性肿瘤发生率位于第3位。每年死于CRC例数约60万,在癌症死因中占第3位~([2])。在全球范围内,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进一步升高。CRC起病隐匿,进展较快,病人预后与明确诊断时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2015年我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胃癌80余万例,占所有新发癌症的9%,每年有60余万人因胃癌死亡,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胃癌根据癌肿的部位、病理类型、分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手段,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术后化疗、其它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胰腺癌号称"癌中之王",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美国已成为第10大常见恶性肿瘤[1],在恶性肿瘤的死因中列第4位. 我国胰腺癌病死率亦由1991年的1.83%增至2000年的2.26%,在肿瘤死因中的位次波动于第7、8位之间. 胰腺癌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02万新发病例,导致约53万患者死亡[1]。在美国,结直肠癌是第3位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及5.6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第2位[2]。2000年我国约有14.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及7.87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的第5位[3]。结直肠癌的特点是:(1)高发病率、高病死率;(2)大部分结直肠癌源于结直肠腺瘤,腺瘤恶变需较长的时间(约10年);(3)结直肠腺瘤可通过纤维结肠镜切除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4)结直肠癌的预后与分期关系密切。根据上述特点,结直肠癌是一种适合于筛查的恶性疾病,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并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197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7例不同病理类型并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并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本院同期甲状腺恶性肿瘤的0.14%,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诊断价值,不同病理类型并存的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配合内分泌治疗及[3]I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其他恶性肿瘤预后差. 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并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属于罕见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命名也不统一,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其预后取决于恶性程度最高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6.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预后情况一直是临床上密切关注的问题.目前,评估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情况主要是根据术后肿瘤的TNM分期.作为癌症的十大特征之一,炎症指标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以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全身炎症反应指数作为一种新型的炎症指标,在评估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传统炎症指标.本文对...  相似文献   

7.
<正>当今,恶性肿瘤已占我国居民死因的第一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且有上升趋势,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约260万例,其中180万例死于癌症。美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逐渐下降,在女性病人中,乳腺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前胰腺癌仍是腹部肿瘤中最难早期发现、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一定的地区和种族差异,从流行病学资料看,欧美国家发病率近年来稳定在10/10万左右,但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4位,总体5年生存率小于5%.虽然辅助治疗手段有一定进步,其5年生存率在过去40年间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microRNA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肝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肝脏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56万人,年死亡人数达60余万.目前,肝切除及选择性的肝移植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适应证有限,因此,肝癌病人总的5年生存率还不到5%,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10.
欧美与日本中低位直肠癌诊治指南解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直肠癌列西方国家癌症死因的第2位,直肠癌在结直肠恶性肿瘤中占近25%,2008年仅美国的预计直肠癌新发病例即达40 740例.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约为3.1/10万~10.7/10万,直肠癌所占比例可达70%.其中中低位直肠癌的比例可达70%~80%.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胰腺癌新发病例约为21.6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但是胰腺癌的死亡率非常高,在癌症死因中占第四位,其五年生存率不足5%。根治性切除目前仍是胰腺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但受困于胰腺解剖学及组织学以及早期诊断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切除的机会只有15~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软组织肉瘤是一类起源于软组织及内脏器官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在美国,良性软组织肿瘤年发病率为300/10万,恶性软组织肉瘤为3/10万,发病数量不足成人恶性肿瘤的1%;欧洲每年新发病例约14 000例,而发生在骨者约4800例;我国尚缺乏相关数据.软组织肉瘤的组织亚型多于50种,不论是临床表现、预后和疗效各有其独特之处,对于肿瘤医生,软组织肉瘤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3.
汪建平 《消化外科》2006,5(5):303-305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02万新发病例,导致约53万患者死亡。在美国,结直肠癌是第3位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及5.6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第2位。2000年我国约有14.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及7.87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的第5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探讨新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实施肝移植手术并且随访时间超过半年的475例肝移植患者资料.结果 47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新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1%.从肝移植手术到诊断恶性肿瘤的时间6 ~72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本组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均为男性,包括直肠癌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肝癌2例,发病后14个月和6个月死亡;肺神经内分泌癌伴肉瘤样分化1例,发病后16个月死亡;Bukitt淋巴瘤1例,发病后2个月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的新发恶性肿瘤较为少见但预后极差,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死因第3位,在我国则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第2位杀手,肝癌的总5年生存率不足5%,每年新发病564000例,死亡549000例[1]。其预后如此之差的主要原因是肝癌容易侵犯门静脉而导致肝内播散,从而出现高肝内  相似文献   

16.
在许多欧美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男性癌症死因的第2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10年前统计为2.41/10万男性人口,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已经达到第3位。1991年schussler首先实施了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洽术,并且于1997年报道9例病例,手术时间平均9h。目前,前列腺癌腹腔  相似文献   

17.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全球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目前认为,高龄已不是外科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对我院行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高龄进展期胃幽门部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外科治疗的优势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胃肠管恶性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目前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中,传统放、化疗由于其治疗模式的非特异性特点,常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肿瘤疫苗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免疫治疗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临床试验中,在用于治疗胃肠管恶性肿瘤中也取得了一些效果.虽然目前疫苗的设计尚无公认的标准,且其免疫学效果和临床预后也未能取得正相关的联系,但对DC免疫机制的深入了解和相应新方法的研究有可能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泌尿男生殖系多原发恶性肿瘤(附22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泌尿男生殖系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8年收治的 2 2例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第 1及第 2恶性肿瘤间隔时间及预后。 结果 泌尿男生殖系多原发恶性肿瘤占同期收治的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的 3 .2 % ,7例同时发病者存活时间平均 15个月 ;异时发生 15例中 3例存活 7个月~ 5年 ,12例在第 2癌治疗后 8个月至 15年仍存活。 结论 泌尿男生殖系多原发恶性肿瘤近年有增加趋势 ,第 1癌治疗后应密切随访 ,及早发现和正确治疗第 2原发癌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ԭ���Ը�Ĥ������60�����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的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60例PR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病人肿瘤直径(13.5±6.5)cm,均经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其中16例良性肿瘤完整切除14例(87.5%);42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28例(66.7%);2例间质细胞潜在恶性肿瘤行完整切除,恶性肿瘤切除后切缘予以氩氦刀消融术20例.良、恶性肿瘤3年存活率分别为88.3%和21.6%.结论 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氩氦刀冷冻切缘有助于获得肿瘤的阴性切缘,改善预后.PRT的预后与手术的彻底性和病理类型相关.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