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碧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93-3994
目的了解足月阴道分娩产妇会阴裂伤状况,为进一步制定产妇会阴裂伤的防治措施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2011年6月—12月我院足月经阴道分娩产妇1 247例,按年龄分为16岁~30岁组和31岁~45岁组,按胎数分为第一胎组和第二胎组,按会阴裂伤Ⅰ度、Ⅱ度和Ⅲ度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足月经阴道分娩产妇1 247例中,会阴裂伤459例,会阴裂伤率达36.80%。其中Ⅰ度、Ⅱ度、Ⅲ度会阴裂伤分别占会阴裂伤的75.60%,23.97%和0.43%;按胎数组分为第一胎会阴裂伤率为9.15%,第二胎会阴裂伤率为90.85%;按年龄比较,16岁~30岁组会阴裂伤率为42.26%,31岁~45岁组会阴裂伤率为57.73%。结论足月阴道顺产会阴裂伤以Ⅰ度为主,会阴裂伤以31岁~45岁组为多;因为第一胎普遍采取侧切术,故会阴裂伤防治重点年龄应放在31岁~45岁产妇。分析会阴裂伤的各种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 1 998年 1月~ 1 999年 1 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 98例初产妇巨大儿的临床分析表明 :正常骨盆的初产妇 ,其巨大儿分娩方式与胎方位有直接关系 ,正常胎位巨大儿 ,89 8%可经阴道分娩 ,异常胎位巨大儿则多数为难产 ,且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增高。故初产妇巨大儿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避免阴道助产分娩 ,以减少母婴并发症。1 临床资料对象 :本组产妇均来自 1 998年 1月~ 1 999年 1 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 ,其年龄 2 3~ 2 8岁 ,平均2 5 5岁 ,无任何合并症 ,96例为足月妊娠 ,2例过期妊娠。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2 结 果新生儿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助产技术在临床运用中的效果,并分析总结。方法:研究对象为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妊娠并发症的初产妇。对照组实行传统接产手法,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断脐;试验组实行不用手扶持会阴接产,严格限制会阴切开,晚断脐(脐带搏动停止后再行断脐),对比两组会阴损伤情况与新生儿情况。结果:产妇均为阴道正常分娩,无新生儿死亡病例,无Ⅲ度裂伤者。试验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会阴Ⅰ度裂伤及完整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创助产技术真正做到了以产妇为中心,效果甚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阴道分娩过程中 ,会阴与阴道是分娩期最易损伤的部位。我院自 1991- 11~ 2 0 0 1- 10收治会阴裂伤 12例 ,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2例Ⅲ度裂伤患者中 ,初产妇 10例 ,经产妇 2例 ,均为足月妊娠阴道分娩。无早产及过期妊娠。年龄 2 2~ 36岁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在低危初产妇正常分娩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进一步评价其在控制会阴侧切率、减少助产士职业腰背痛中的作用。方法 按单双月将经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产时分别采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及传统侧位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两种方法连台接生后助产士腰背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但观察组会阴损伤较轻,两组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月采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助产士连台接生后腰背痛情况明显轻于双月传统侧位接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和会阴损伤程度,减少产后会阴疼痛和尿潴留的发生,提高分娩舒适感,同时采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可减少助产士职业腰背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在临床中应用,使会阴裂伤的发生率降低,减少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5月阴道分娩采用改良式会阴保护助产的初产妇300例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采用传统式保护会阴助产的初产妇30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I度裂伤、会阴侧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I度裂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分娩可降低会阴裂伤的发生率,减少会阴侧切率,且不增加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由产妇自主的选择非平卧位分娩体位与传统的平卧位分娩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足月、头位、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经阴道分娩者。试验组让产妇自主选择非平卧位分娩体位,胎头拔露后转为平卧或侧卧接产,也可在其他体位接产;对照组按目前国内常规,宫口开全后平卧产床,平卧位接产。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产后会阴损伤等。结果两组在一般情况如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无差异,试验组比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差异,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t=3.635,P=0),会阴侧切率低(χ2=10.416,P=0.015),有更多的会阴完整者(χ2=12.577,P=0),Ⅰ度裂伤多于对照组(χ2=5.365,P=0.020),Ⅱ度裂伤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2,P=0.121),两组均未出现Ⅲ度裂伤者。结论足月头位初产妇正常分娩中,产妇自主的选择分娩体位,取非平卧位分娩,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接生,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方法,对比两组的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接生的产妇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传统的保护会阴组,两组产妇会阴完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会阴完整率,减少了母婴损伤,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9.
零恒莉  潘敏  王巧霜 《广西医学》2014,(3):398-399,409
目的:探讨控制胎头娩出及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的27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接生时不用保护会阴,只控制胎头娩出的速度,不对会阴及阴唇的扩张进行干预;以经阴道自然分娩,接生时采用传统的托肛保护会阴法的32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和切开例数、羊水情况、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例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明显降低,会阴裂伤程度较轻(P<0.01),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及产妇羊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胎头娩出及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减轻产妇痛苦,实现人性化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应用自由体位、无保护会阴接生手段对分娩情况影响。方法选2018年间在本院产科选择自然分娩方式产妇群体为本文研究对象,从其中抽取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组产妇40例,对应常规自然分娩助产干预、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助产干预。对两组不同助产模式产妇各分娩数据对比并归纳联合助产方案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母婴妊娠结局方面,从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评价,联合组产妇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以及会阴侧切情况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在助产时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措施对母婴妊娠及产妇会阴情况均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水中分娩4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对水中分娩产妇的产程、产道裂伤、出血量、分娩疼痛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以评价水中分娩的减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水中分娩的产妇462例为水中分娩组,均为足月妊娠、单胎、头位、胎心监护正常且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照组为同期、低危、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道裂伤、出血量、新生儿结局、水中分娩的减痛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水中分娩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共缩短19min,但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未行会阴切开者比较,水中分娩组会阴Ⅰ度裂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Ⅱ度裂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水中分娩组产妇人水后疼痛分级较入水前明显降低,药物镇痛率亦明显降低(P值均〈0.005)。两组Apgar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水中分娩组新生儿入新生儿室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但结局良好。水中分娩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药物镇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褥病率、会阴伤口感染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水中分娩可以减轻产妇的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对母亲、新生儿未见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2.
求文报道足月头位分娩的1273例产妇中发生丰水粪集348例,发生率为27.3%。新生儿窒息36例,发生率为10.4%。羊水回度粪染与Ⅰ度、Ⅱ度粪染组间新生儿窒息率有显著差异(P<0.005),Ⅰ度与Ⅱ度粪染组间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异(P>0.05)。阴道自然分娩与阴道动产组间新生儿窒息率有显著差异(P<0.001),与剖宫产组比较无差异(P>0.05)剖宫产与阴道助产组新生儿窒息率有显著差异(P<0.05)。Ⅲ度粪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剖宫产并非羊水粪染病例的最佳分娩方式,但阴道助产应适当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
气囊助产仪是一种新型的助产器械,具有缩短产程、降低会阴裂伤率及新生儿病死率的作用,我院产科自应用此仪器以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8年5月~1998年12月,应用气囊助产法助产,随机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年龄20~32岁,足月妊娠的临产初产妇IOO例,均无头盆不称及产前出血,宫颈评分>5分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50例,对照组为SO例。1.2方法1.2.亚观察组产妇取截石位,常规碘伏消毒外阴、阴道,扩开阴道,固定宫颈前唇,将无菌气囊置于宫颈管内,缓缓充气,一般2~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花生球与无创助产联合对降低阴道分娩裂伤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产妇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会阴保护分娩)与试验组(采用花生球联合无创助产技术分娩),各50例。比较两组会阴裂伤情况、会阴侧切率、产后2d会阴疼痛程度及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的会阴完整率、产后2d会阴无痛率均较对照组高,会阴Ⅱ度裂伤率、会阴侧切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第二产程用时较短,产时、产后2h出血量均较少,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较高(P<0.05)。结论:应用花生球联合无创助产能够减少产妇会阴裂伤及侧切,缓解产后会阴疼痛,同时能减少产时与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  相似文献   

15.
任萍  林桂兰  王智 《重庆医学》2001,30(6):546-546
随着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 ,产科新技术得到不断的开发利用 ,应用气囊助产器经阴道助产属非药物性引产、催产的一种新的临床助产方法。我院自 1995年 9月~ 1998年 9月期间 ,随机对 30 0例临产妇施行气囊助产术 ,在缩短产程 ,减少产妇痛苦 ,降低会阴裂伤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5年 9月~ 1998年 9月应用气囊助产法助产 ,对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年龄 2 0~ 34岁 ,足月妊娠的临产初产妇6 0 0人 ,随机分为助产组和对照组各 30 0人 ,助产组产妇宫口开大≤ 1cm 2 6例 ,2~ 3cm 2 2 9例 ,4cm 45例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仪在足月妊娠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孕足月,且有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48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临产后未予临床干预;观察组于临产宫口扩张后,采用气囊仿生助产仪扩张宫颈及阴道,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会阴裂伤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第一产程平均时间9.5小时,第二产程平均时间约1.0小时,会阴裂伤率70%,剖宫产率15%,产后出血平均约180ml;经产妇第一产程平均时间4.5小时,第二产程约25分钟,会阴裂伤率20%,剖宫产率5%,产后出血平均约210ml;对照组初产妇第一产程平均时间11.2小时,第二产程平均约1.3小时,会阴裂伤率93%,剖宫产率23%,产后出血平均约210ml;经产妇第一产程平均时间6小时,第二产程平均约38分钟,会阴裂伤率40%,剖宫产率8%,产后出血平均约230ml,上述数据经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未予临床干预相比,气囊仿生助产仪可明显缩短第一,第二产程;减低会阴裂伤率,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减少,安全,无创,无需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与仰卧屈膝法分娩体位对产妇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250例,根据入院日期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单日入院的125例为半卧抱膝位组,双日住院的125例为仰卧屈膝位组,比较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会阴侧切、产后尿潴留、阴道壁血肿发生率及会阴裂伤程度的差异。结果半卧抱膝位组经阴道分娩率80.0%,高于仰卧屈膝位组的54.4%(P<0.001);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会阴侧切发生率低于仰卧屈膝位组(P<0.05),半卧抱膝位组会阴裂伤程度显著轻于仰卧屈膝位组(P<0.001),但两组阴道壁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分娩体位能提高阴道分娩率,并能降低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及会阴侧切发生率,减轻会阴裂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阴道接生技术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阶段来我院分娩的10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入组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助产技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组内50例。观察组产妇无创阴道接生技术进行助娩,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拖肛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进行助娩。结果会阴侧切率和会阴裂伤率,观察组产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疼痛评分,观察组产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阴道接生技术可显著降低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显著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且不会增加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对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产钳助产分娩的临床特征,探讨硬膜外镇痛对产钳助产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房实施产钳助产分娩的70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硬膜外镇痛分为镇痛组(324例)和对照组(382例),对比观察两组分娩结局。结果 ①足月单胎初产妇中,产钳助产率为7.2%(706/9818),其中产后出血发生率33.6%(237/706),会阴Ⅲ~Ⅳ度裂伤发生率0.99%(7/706),新生儿窒息率4.4%(31/706)。②镇痛组中,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但两组的产后出血≥1000 mL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③镇痛组中,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结论 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中,硬膜外镇痛的孕妇实施产钳助产分娩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但不会增加严重产后出血≥1000mL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产程标准中第二产程时长对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接受妇产科试产的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26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第二产程时长将其分为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长<2 h)113例和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长≥2 h)156例,其中观察组根据第二产程时长又分为甲组(2~<2.5 h)72例、乙组(2.5~<3 h)44例和丙组(3~h)40例,比较各组产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和产妇不良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钳助产率和中转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妇不良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丙组会阴侧切率、产钳助产率和产后发热、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尿潴留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和甲组(P<0.05),中转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丙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肩难产率和新生儿酸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和甲组(P<0.05);乙组肩难产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