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化渊源流传,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国学中的礼仪内容非常适用于幼儿教育、幼儿学习礼仪,对其一生发展将大有裨益.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弟子规》对幼儿进行礼仪的培养,不仅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培养幼儿的品德,也是当代幼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幼儿个体走向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我园通过对国学经典《弟子规》的诵读来让幼儿知礼仪、学礼仪、守礼仪."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幼儿交往礼仪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成人和幼儿不断的努力.成人对幼儿的要求要始终一致,不能朝令夕改,需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2.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6岁的幼儿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的培养,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说: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重视对幼儿独立、自制、合作等品质的培养更为重要。特别是针对我国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人口素质队伍,有的幼儿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所以,礼仪教育从“小”抓起至关重要。然而,“小”不仅是指幼儿年龄的小,还是指生活中小的细节。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提出:"不学礼,无以立。"3~6岁幼儿正是培养人良好文明礼仪的最佳时期。我园以"礼仪教育"为载体,将"礼仪课程建设"作为园所发展的生命支点和动力源泉,让师生在礼仪教育中享受快乐,共创生命体验的课程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幼儿园的保教内容中对德育明确指出: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诚实教育。因此对幼儿关键期进行良好的诚实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将会关系到幼儿的一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育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方向,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幼儿心性教育,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幼儿心理及其教育方式的辩证研究,寻求推进幼儿心性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杨朴 《家庭育儿》2020,(1):0178-0178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地过一生。我们从幼儿的发展变化上可以充分地肯定对幼儿礼仪的教育培养是有效的,是符合当今社会所要求的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教育的发展也在相应的得到改革推进,而且近年来人们开始逐渐更加关注和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幼儿教育阶段是对孩子成长奠定良好教育基础的阶段,所以这个阶段的幼儿德育教育是极其关键的,通过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通过规范的礼仪,来形成个人修养和品格。所以幼儿品德教育部分会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幼儿阶段的自我成长的发展以及我国整体社会的德育教育水平。但由于当前社会生活更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更高,对孩子的成长很多家长所采取的家庭教育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所以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进行有效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付春 《大众健康》2012,(1):111-111
美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常常把礼仪教育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入门课,他们认为理想的楷模就是英式的绅士。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他进行了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  相似文献   

9.
如今我国主张素质教育,幼儿作为教学启蒙阶段,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进行礼仪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人文素质,促进其道德品德的完善,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进而提高我国未来整体国民素质。本文主要针对礼仪教育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及意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温馨、平等的家庭氛围的一大基石.3-6岁这个特殊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良好的亲子沟通对幼儿的人格养成、性格形成、道德品质培养等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对亲子沟通中误区的分析及思考,提出有效性的方法,以期使形成良好的亲子沟通...  相似文献   

11.
韩冰 《家庭育儿》2020,(3):0189-0189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教育的启蒙时期,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家园共育”的有效对策进行探究,从掌握幼儿心理特点,确立教育目标、明确要求,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习惯培养、重视家庭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教师和家长要成为幼儿的榜样四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都晓霞 《家庭育儿》2020,(3):0186-0186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不断发展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优秀思想和精神,以及一些得到认同的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等,可将其应用到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培养幼儿习惯方面的作用,本文就针对传统文化在幼儿习惯养成中的渗透教育进行探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是幼儿在幼儿时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方式,近年来,国家以及教育有关部门对幼儿园教育以及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高度重视,强调幼儿园要通过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各项重要学习品质。这些学习品质的培养,需要从人的幼儿阶段开展,且幼儿阶段是这些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幼儿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进行了概述,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的幼儿学习品质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在明确这些分类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学习品质重点论述了如何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这些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4.
作为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最核心的人际互动,师幼互动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多重意义.因此,探究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宫娅 《家庭育儿》2020,(3):0184-0184
近些年来,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社会更广泛的关注。每个人在幼儿阶段的心理健康发展关乎其一生的发展轨迹,而教师和家长作为幼儿人生道路的启迪者,不得不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健康的心理发展环境,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幼儿的心理状态,探索强化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安全就是生命.安全教育一直是幼儿园高度关注的问题,有时可能也是最头痛的问题.幼儿园是幼儿集体活动的生活场所,而且越是孩子频繁使用的游戏设施或游戏场地,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幼儿安全知识,让他们知道哪里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征服危险,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只有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交织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才能达到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护能力的目的,才能让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护理礼仪是培养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良好行为和素质的重要课程,是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护理礼仪课的特点,进行了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并应用于礼仪教学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证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因此幼儿园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而怎样才能提高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质量,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是幼儿园最为关注的问题.由此本文就此提出几点有效提高学前安全教育质量的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营养是促进儿童正常发育的物质保证。目前,在美国营养教育已列入现代幼儿教育中的一项,我国许多专家也正在呼吁对幼儿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因为幼儿时期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最佳年龄阶段,从这个时期开始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使孩子们终生受益,为此,我园于198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