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短车道信号控制交叉口,提出考虑不同流向相互阻塞概率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以往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中对交叉口短车道影响考虑不足的缺陷.根据短车道条件下不同交通流的相互阻塞特征,将交叉口短车道分为三类.基于车流到达随机性,考虑相邻周期排队状态的相互作用,将阻塞过程划分为不阻塞、可能阻塞、阻塞后三个阶段,建立了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基于实测数据标定后的微观仿真分析表明,相对于HCM(Highway CapacityManual)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能够相对更真实地反映短车道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针对短车道长度、短车道数目,绿信比和周期长度的参数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在不同流量水平下短车道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强  姚荣涵 《山东科学》2013,26(4):71-78
为了描述周期时长不相等的协调信号交叉口间路段上车辆排队的集结与消散现象,以关键交叉口周期时长为双周期交叉口周期时长的2倍为例,基于冲击波理论,针对两个相邻交叉口之间路段上的上、下行车流分别描述了车辆排队的各种模式并建立了车辆排队长度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设计了模拟实验方案。考虑不同条件下信号红时差与交通流率的多种组合,通过仿真实验共得到35组数据,每组数据均获得84个有效数据点。结果显示,上、下行方向的车辆排队消散长度的计算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的周期分别占75.56%和95.00%;交叉口信号周期越长,其排队消散长度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也相应地越长。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来估算周期时长不相等的协调信号交叉口间路段上车辆的排队长度,从而为交通控制方案的优化与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相邻交叉口关联度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相邻交叉口间距、路段交通量以及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对相邻交叉口关联性的影响,提出一个对相邻交叉口之间关联性进行定量化描述的交通参量--相邻交叉口关联度,并对其计算方法与科学合理性进行了论述,进一步给出了多交叉口组合关联度的定义与计算公式,并制定了新的基于关联度分析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原则.  相似文献   

4.
基于路径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关联度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分析了传统基于路段进行关联度计算模型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交叉口信号相位、路径流量不均匀性、交叉口间距和交叉口排队的路径关联度模型.针对2个实际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了关联度计算和协调控制关键路径判断的算例分析;对比研究了本文模型与路段关联度模型的性能,分析了交叉口间距、排队、车道数和信号相位等对交叉口路径关联度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路径关联度模型能更确切地描述交叉口间的关联性,并能够准确判定交叉口间协调控制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5.
最大当量排队长度模型及其时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描述最大排队长度的时空特性,基于单车道路段当量排队长度模型,推导出最大当量排队长度模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最大当量排队长度的交通流特性、时间特性与空间特性.使用偏微分方法求解各个影响因素对最大当量排队长度的灵敏度.结果显示:最大当量排队长度对路段长度最为敏感,其次为滞留车辆数,对到达车流量、周期时长或绿信比的敏感程度均取决于另外两个变量.研究表明在交通控制系统中应优先协调短连线以避免交通多米诺效应;考虑不同园素对最大当量排队长度的影响特性,可以为优化或调整信号控制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下游交叉口设置造成快速路出口不畅、特别是下游交叉口进口排队车辆易上溢堵塞快速路出口问题,在考虑快速路辅路流量基础上,利用间隙接受理论,建立快速路出口通行能力计算模型;通过分析辅路流量、信号周期、绿信比、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及进口道排队车辆传播速度5个参数,提出快速路下游交叉口进口道排队长度模型;通过分析不同变量对交叉口进口车辆排队长度的影响,提出快速路出口与下游交叉口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随着辅路流量增加,快速路出口通行能力呈缓慢下降趋势;随着交叉口辅路方向绿信比增加,排队长度快速变短;出口与下游交叉口可采用外侧式匝道设计,优化辅路进口方向绿信比,可有效避免快速路出口堵塞。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相邻交叉口间距、路段交通量、以及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对相邻交叉口关联性强弱的不同影响,提出一个对相邻交叉口之间关联性进行定量化描述的交通参量——相邻交叉口关联度,并对其计算方法与科学合理性进行详细论述。利用相邻交叉口关联度分析方法,进一步给出多交叉口组合关联度的定义与计算公式,并制定新的基于关联度分析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原则,为建立定量化分析的控制子区动态划分理论提供了一条科学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分析交叉口车流情况,为交通流检测、交通拥堵识别提供数据,依据概率论,对交叉口的车辆排队长度进行研究.将离散的驶入交叉口的车辆数和驶离交叉口的车辆数与时间拟合成车辆数-时间曲线,通过建立起始修正时间用于修正车辆通过交叉口上游到交叉口之间的行驶时间,并建立速度-距离模型分析车辆行驶状态推导起始修正时间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微积分方法推导出交叉口车辆排队长度的计算方法.采取了长春市红旗街与湖西路交叉口的交通数据为例,对该方法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数据采集方便,设施布设简单,便于大规模应用;在16个时间点中,有14个时间点的排队长度相对误差E小于6%,可见计算较为准确,可以作为交叉口车辆排队长度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相邻交叉口在共有连线上均渠化左转短车道的现况,研究其时空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分析短车道对进口道饱和流率的影响,建立以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化与车均延误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以短车道长度和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为决策变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大连市两相邻交叉口为例,通过Matlab软件对优化模型进行编程求解,进而利用VISSIM软件对现有方案和优化方案分别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优化方案虽然使每个交叉口通行能力减小,但是也使每个交叉口车均延误、饱和度和平均排队长度减少.此外,优化方案使每个交叉口通行能力与车均延误之比增大,使单位时间内通过两个交叉口的总车辆数增加.研究成果表明,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的协同优化设计可以实现交叉口群的时空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6,(9):1476-1480
对双向四车道信号交叉口,讨论了允可型左转和保护型左转的交通特性,重点分析了车头时距为爱尔朗分布、车辆泊松到达的情形下,允可型左转的车道的通行能力、运行质量等参数,如流量、延时、排队长度等,同时对保护型左转的交通特征及参数进行研究.文章的结果对双向四车道信号交叉口的渠化和信号控制设计以及对不同场景、不同交通需求、选择不同的左转类型,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数值计算技术对张集煤矿8煤层大断面交岔点巷道支护进行计算分析,获得该交岔点的支护参数为顶板每排6根锚杆、直径22 mm、排距0.7~0.8 m、长度2.0~2.2 m较为合理。交岔点临时支护应选迈步抬棚方式,单体支柱应有一定初撑力以控制顶板的早期离层,尤其适合复合顶板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对评价交叉口服务水平的有关指标进行内在相关性分析的前提下,从理论上确定了评价的指标和分级标准.同时,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把对非机动车道的评价纳入到评价标准中,对交叉口的服务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交叉口信号灯的设置对汽车燃油消耗影响的规律,对信号交叉口汽车的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汽车在通信信号交叉口时减速、怠速停车、加速离开过程中的燃料油消耗,并得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信号交叉口的汽车燃油消耗增量增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该模型可为信号交叉口的信号配时的优化,交叉口设计与渠化,运输成本分析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Delay Estimates of Mixed Traffic Flow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wo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ixed traffic invalidate the conventional queuing delay estimates for western countries.First,the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drivers lead to different delays even though the other conditions are the same.Second,urban traffic flow in China is often hindered by pedestrians at intersections,such that imported intelligent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do not work appropriately.Typical delay estimates for Chinese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data for over 500 vehicle queues i...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的信号交叉口配时设计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号配时是影响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关键,本文根据专家系统的有关理论和信号交叉口的配时设计原理,研究了一种基于信号交叉口配时设计系统,并编写了相应的软件,研究该系统的主要出发点是基于交通流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较强,难以用精确的数学模型加以描述,但是可以根据经验进行适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个Lagrange相交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我们给出一个例子,说明对于Lagrange子流形相交数问题的Arnold猜测,在π_2(M,L)≠0时,仍然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典型地区无信号交叉口临界间隙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隙接受理论是计算公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是其中2个重要参数,交叉口的不同几何构成,不同的车辆组万能主车流量大小,都影响着临界间隙值的大小,在我国首路交通条件下,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公路交叉口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无信号交叉口大量的交通观测,应用Ashworth方法计算得出我国各地区的临界间隙与随车时距值。这对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提供了重  相似文献   

18.
Two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flows make the vehicle departure headways in Beijing, China different from that in Atlanta, USA. Urban traffic flows in China are often hindered by pedestrians at intersections and queuing vehicles often cannot be totally discharged during the green time, so mos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are over-saturated in the day time. The first characteristic makes the departure headway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vehicles in Beijing depend heavily on the start-up situations (with or without interference). The departure headways of the 3rd to 5th vehicles in Beijing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o those in Atlanta. The second characteristic makes the departure headways after the 5th vehicl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Atlanta. These comparisons show that the conventional delay estimate methods and signal control algorithms may not fit Chinese scenarios, which makes imported intelligent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not work well in China without calibrations.  相似文献   

19.
图解两二次曲线的公有元素是平面几何问题,但在二维平面中直接图解该类问题较为困难.根据二次曲线可作为二次曲面截交线的原理,将所给定的两二次曲线通过不同的投影法构造出相应的二次曲面,把二次曲线作为其截交线的投影,图解两二次曲线的公有元素.这样不仅给出了简明直观地求解两二次曲线公有元素的图解方法,同时也为图解平面几何问题提供了一种以空间作为媒介、借助于投影解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利用插点方法和LTW序,给出l-连通图G可迹与几乎可迹的两个新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