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储层中的石油流通状况与逾渗规律,一直是油田开发领域的重点。基于逾渗理论,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三维逾渗模型,能够模拟储层岩石的裂缝连通团分布情况、逾渗规律、逾渗阈值,并判断其是否可渗透。结果表明,连通概率从0开始增加时,总簇数增加。连通概率增加到0.17时,总簇数开始减少;连通概率较小时,逾渗概率随着连通概率的增加缓慢增加,连通概率超过第一临界值时,逾渗概率的增长率突然增大,连通概率超过第二临界值时,逾渗概率再次开始缓慢增加并最终趋近于1;渗流集群可以准确地判定多孔介质是否可渗透,精准捕捉逾渗阈值。逾渗阈值的大小与介质的尺寸和形状都有关;最大簇大小与平均簇大小、最大簇大小与总簇数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结论认为,此三维逾渗模型能够模拟多孔介质中由于连通概率变化所引起的长程联结性突变,可以用它模拟岩石的渗透性与逾渗规律。  相似文献   

2.
综合E模型和1/E模型中两种不同的缺陷产生机制和逾渗理论,建立了栅氧化层击穿过程中缺陷产生和击穿触发的统一逾渗模型. 该模型认为栅氧化层的击穿触发是由于氧化层中氧空位等缺陷所形成的定域态扩展化的结果,并对氧空位等缺陷的产生动力学进行了统一的描述,使得该模型无论在高场强还是低场强情况下所得的结果,均能较好地描述氧化层击穿过程,从而对长期以来有关栅氧化层击穿的E模型和1/E模型之争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电介质击穿的动力学问题,基于碰撞电离理论提出了电介质击穿的定量模型,得出了介质中导体缺陷的长大速率公式和寿命公式,结果与二氧化硅的实验结果符合很好,且所有的参量都具有确定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4.
岩石爆破逾渗断裂行为与块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是一种内部空间结构具有强烈随机性的高度无序介质,其爆破损伤断裂和破碎过程极为复杂.运用逾渗理论和重整化群方法分析了岩石损伤断裂的临界性质,阐明了岩石断裂破坏的物理机制,建立了临界参数与岩石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揭示了临界参数的物理意义.根据破裂面分维与碎块分维的关系结合损伤演化方程,提出了块度分维计算式,研究了爆破块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以变压器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针-球电极下建立的用于表述液体电介质流注预放电过程中载流子的产生及输运特性的偏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分析,获得阶跃电压下变压器油隙预放电过程空间电荷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液体介质击穿的根本原因是油隙中自由载流子的产生、迁移形成了预击穿电流,由此产生的焦耳热使得油隙中温度升高,促进流注发展.根据这些现象得出的结论能够很容易理解液体电介质的击穿机理,有利于液体电介质在电力系统领域得到更合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静电除尘器收尘极板上沉积粉体的击穿将严重影响除尘器的技术性能.本文应用电介质极化理论和气体放电理论,在自制的实验装置上详细分析了沉积粉体的堆积模式、粉体表面电位的形成以及粉体击穿时的电压、电流特性.研究表明,收尘极板上沉积粉体的堆积与电流密度密切相关,通常以密实堆积为主.沉积粉体的表面电位达到某一极限值时将导致粉体间空气隙的击穿.粉体击穿时电流骤增的原因主要有:击穿通道形成后大量沉积电荷的突然泄漏;击穿点产生的正离子轰击放电极以及使大量的空间负电荷失效.  相似文献   

7.
已从事电介质研究五十余年,对绝缘电介质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做了认真思考和分析,提出绝缘电介质研究领域中的难点与困惑,对比分析了功能电介质和绝缘电介质的差异,提出了功能电介质和绝缘电介质的结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等问题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的不同特点,阐述了功能电介质和绝缘电介质在工程应用上的性能需求,认为探索电介质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极大挑战在于研究高聚物运动及结构的时空多层次性,预测纳米科技有望在指导电介质结构设计和应用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蓄水渗膜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蓄水渗膜材料的组成、工艺特性.通过内蒙古的大量试验,用统计学中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蓄水渗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中的应用效果.试验采用不同土壤条件、不同栽培方案、不同时间、不同树种进行造林,调查使用蓄水渗膜和不使用蓄水渗膜对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使用蓄水渗膜造林能够促进苗木生长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干旱半干旱区常规造林成活率一般在40%~70%,使用蓄水渗膜材料造林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为干旱区的生态恢复提出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美国空军实验室(AFRL)生产非晶碳氮(CNx)薄膜,可用作高温、大功率电容器的先进电介质。此研究工作由AFRL、创新科技方法公司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共同完成。研究人员从理论上预测出这种材料的结晶形态比金刚钻还要坚硬,并期望此材料可具备类金刚石薄膜的特性,如高的热导性、高温运行下高的热稳定性、高电阻率及高的抗电击穿强度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裂隙聚团演化过程表现出的临界特征,利用逾渗理论,建立上覆岩层的逾渗模型,并分别分析沿走向和倾向条件下采动裂隙的逾渗特性.根据相似模拟试验结果,分析采动裂隙演化逾渗特性及周期来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建逾渗模型中逾渗概率、裂隙率、逾渗团大小、竖向破断裂隙概率、离层裂隙概率可以较为完备地定量描述裂隙特征,为建立裂隙与渗透率等相关参量的定量关系提供合适的数学载体.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汽车用铁基烧结凸轮材料在3种表面处理状态下(烧结态、激光表面淬火和高频感应淬火)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2种表面淬火后,材料的表面得到一均匀的硬化层,其组织为细针状的马氏体组织,材料表面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激光淬火凸轮材料的表面摩擦学特性略优于高频淬火凸轮材料。在本试验参数范围内,随着试验载荷的提高,激光淬火铁基烧结凸轮材料的磨损机制发生转变,由轻微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机制转化为严重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机制。  相似文献   

12.
45钢和球墨铸铁等离子弧淬火区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45钢和球墨铸铁等离子弧表面淬火区的特点,采用显微分析技术和硬度实验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两种材料等离子弧淬火区的组织差异及硬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等离子弧淬火工艺规范下,45钢与球墨铸铁由于化学成分不同,在淬火区沿深度方向各部位的组织均存在明显差异:通常在淬火区的表层接近于激光淬火状态,两种材料得到的隐晶马氏体形态不同;在淬火区内部接近于低能流密度淬火的情况,得到的混合组织形态也各异.两种材料硬化层的硬度提高幅度不同,但都无明显硬度下降梯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压电作动器的应用,对其可靠性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压电堆是压电主动构件的核心作动单元,其电/力的失效(如电击穿、开裂)是影响压电装置性能和可靠性的2个方面.该文仅涉及压电陶瓷的电击穿方面,由于经典电击穿理论不能很好地适合工程应用,基于缺陷引起微短路符合Maxwell-Boltzmann分布的假设,建立击穿场强与体积的关系式,回归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击穿场强的极限状态方程,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计算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物流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的贝叶斯决策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叶斯(Bayes)决策理论方法是统计模式识别中的一个基本方法。本文针对物流自动化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分析、研究基于最小错误率和最小风险的Bayes决策判据,提高系统故障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0 INTRODUCTIONThetwomaintechniquestopredictthelong termmechanicalbehaviorsandlifetimeforpolymericmaterialsaretime temperatureandstress timesuperposition .Bothexploitthefactthatcreeporrelaxationratesincreasewithincreasingtemperatureandstress.Theircommond…  相似文献   

16.
分析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齿轮联轴器损坏原因;介绍大车运行机构选用万向轴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列举最大工作扭矩、临界转速、万向轴传动效率计算方法,阐述了万向轴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用 CO_2激光切割金属材料时,切割工艺参数对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及力学状况的影响和相互关系.结果得出,激光切割淬火回火态金属材料时,热影响区由表及里出现三层不同的显微组织,即白亮的熔化层,相变硬化层(它由白色的淬火层和灰色的回火层组成),以及黑色的回火层.对各层形成的原因及其显微硬度,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说明,对一些特殊性能下使用的金属材料,既须考虑切割参数对切割表面质量的影响,还须考虑它们对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和力学状态的影响.不同材料应根据情况选用优选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The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aggregate skeleton in stone matrix asphalt mixture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laboratory test and field materials evaluation. A stress-transfer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provide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stone matrix asphalt (SMA) aggregate skeleton.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crushing test and superpave gyratory compactor (SGC) test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aggregate skeleton of SMA. To verify the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gradation analysis was also conducted for the field materials extracted from SMA pavements after long-time servi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gradation of SMA aggregate skeleton is not random but has fixed internal trend and mechanism. Special rule is found for the graded fine aggregates generated from coarse aggregate breakdown and the variation of 4.75 mm aggregate is found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graded aggregates to form well-balanced skeleton to bear external loading. The variation of 4.75 mm aggregate together with the breakdown ratio of aggregate gradation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aggregate skeleton. The crushing test and SGC test are proved to be promising in estimating the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SMA skeleton.  相似文献   

19.
23MnCrNiMo52钢制圆环链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 3MnCrNiMo5 2钢制圆环链进行了循环淬火和调质等工艺处理 ,通过拉伸检测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可知 ,循环淬火和调质预处理工艺均有效地改善了钢的组织 ,细化了晶粒 ,尤其是低温回火获得含有大量位错的低碳板条马氏体及均布于其内外的金属碳化物微粒 ,大幅度提高了 2 3MnCrNiMo5 2钢制圆环链的强韧综合力学性能 .  相似文献   

20.
DTA, thermal expansion, XRD, and SEM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quenching temperat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a novel sintered steel Fe-6Co-1Ni-5Cr-5Mo-1C. Lattice parameters 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carbon dissolved in the matrix of the steel quenched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hardness of the steel increases with quench-ing temperature in the range of 840-900℃ and remains constant in the range of 900 to 1100℃. It decreases rapidly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1100℃. The mass fraction of carbon dissolved in the matrix of the steel quenched at 840℃ is 0.38, but when the quenching temperature is increased to 1150℃, it increases to 0.98. The carbides formed during sintering are still present at grain boundaries and in the matrix of the steel quenched at low quenching temperatures, such as 840℃. When the quenching temperature is increased to 1150℃, most of the carbides at grain boundaries are dissolved with just a small amount of spherical M23C6 existing in the matrix of the quenched ste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