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某天然气露点控制装置能耗过高,设备陈旧,尺寸过大,经济效益差,需要新建一套装置替代原装置。新装置从关键设备选型、防冻剂注入方式等角度,进行了工艺优化。优化后的装置结构紧凑、尺寸和重量明显降低,系统能耗明显节约。优化结果表明:选用板翅式换热器等紧凑高效换热器替代常规换热器,可以大幅降低系统制冷负荷需求,节约系统能耗;高效换热器的使用大幅降低装置的尺寸和重量;采用两段注醇工艺明显节约乙二醇注入量,降低乙二醇再生能耗。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单一的天然气深冷分离提氦工艺中设备能耗大、投资大、效率低的问题,将天然气深冷分离提氦工艺与膜分离提氦工艺结合以提高氦体积分数与回收率,同时结合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实现冷能的最大化利用,建立了联产乙烷的天然气深冷-膜分离提氦工艺。利用HYSYS软件对联产乙烷的天然气深冷-膜分离提氦工艺与单一的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和深冷-膜分离提氦工艺进行流程模拟。模拟结果表明,4种典型乙烷回收工艺中气体过冷工艺的乙烷回收率最高,可达90.13%;将天然气深冷分离提氦工艺与膜分离提氦工艺结合后氦体积分数由66.77%提高到了99.6%;联产乙烷的天然气深冷-膜分离提氦工艺可以有效地集成回收和利用冷量,相较天然气深冷-膜分离提氦工艺+部分干气循环工艺,总压缩能耗低23.10%,单位综合能耗低20.46%。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化天然气冷量的空分系统新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娜  厉彦忠 《化学工程》2007,35(9):58-61
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空分装置中应用液化天然气(LNG)冷量的优势,针对不同的场合提出了2种引进LNG冷量的液体空分流程新方案。方案1适用于投资建设新设备的场合,方案2适用于现有流程的改造生产液体的场合,2种方案有一个共同点即使用LNG冷量冷却循环氮气制冷。采用Aspen P lus软件对2个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引进LNG冷量之后,所需循环氮气量明显减少,系统最高运行压力降低由传统流程的4.2—5.0 MPa降低到2.1—2.6 MPa,液态产品的单位能耗从约0.5 kW.h/kg降低到0.327—0.338 kW.h/kg,节能效果明显。LNG气化过程中换热压力的提高对冷量回收影响较小,而采用液泵加压节省能耗,将气化过程安排在升压过程之后有利于能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油田伴生气的轻烃回收工艺进行研究。轻烃回收是油田地面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轻烃回收工艺可以有效的降低天然气的露点,防止天然气中的轻烃在输送管道中凝结影响安全输送,并可回收液化石油气和稳定轻油。轻烃回收工艺中增加吸收塔可以获得较高的C3+收率并有利于提高整个流程的冷量的利用效率。在本文所采取的流程和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下所得C3+的理论收率为95.95%,干气、液化气和稳定轻油可以达到储存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丙酮回收水吸收工艺进行了模拟核算,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在此基础上,针对吸收塔尾气排放温度低及吸收剂冷却器能耗高的问题,结合过程模拟分析提出了用吸收塔尾气来预冷却吸收剂的节能方法,对比了采用常规的间壁式换热器和冷回收塔2种工艺方案,并对冷回收塔方案进行了优化,得出了采用3.5 m高规整填料冷回收塔的优化工艺方案。文中依据优化方案对原工艺流程进行了改造,实施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吸收液的丙酮摩尔分数可提高9.93%,尾气排放温度从5℃提高到20℃,可回收冷量653.99 kW,吸收工艺的总能耗可降低30.77%。  相似文献   

6.
付国 《广东化工》2012,39(10):114-115
在烃类转化合成氨工艺的脱硫系统升温和降温过程中,需要对脱硫系统出口气进行放空,既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又带来环境污染。通过对两种放空气回收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利用现有设备的循环回收方案不仅投资少,而且比燃料气回收方案更加稳定可靠。实施循环回收技术后,不仅节约大量的天然气,降低了开、停车成本,而且消除了脱硫升温、降温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传统低温乙烯储运系统工艺流程存在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因此,提出几种优化方案,分别从回收冷量,降低操作费等方面来降低装置能耗,提高能量利用率,比较分析得出液相乙烯冷凝蒸发气流程及蒸发气直接输出流程均可以大幅减少装置能耗和操作费用,保留传统流程及相关设备有利于减少物料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8.
液化天然气冷能用于Stirling热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宏博  厉彦忠 《化工学报》2007,58(6):1366-1370
从冷量和冷量(火用)的角度对液化天然气(LNG)冷能进行阐述,把LNG冷能回收方式分为冷量回收与动力回收。在利用LNG与环境大温差方面,提出采用斯特林热机利用LNG冷量(火用),并介绍了其基本工作原理。计算了新方案的热力性能,并与目前LNG冷能动力回收常用方案比较。结果表明:斯特林热机系统回收LNG冷能具有明显优势,开展LNG冷能回收与斯特林热机综合技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志勇 《广东化工》2014,(7):176-177
根据辽河油田某滩海油气田边缘油井生产情况,新建了一套小型撬装化轻烃回收装置,文章着重对伴生气中轻烃进行回收的工艺方案及橇装布置情况进行研究。在工艺方案方面,通过增设再生气换热器等设备回收余热,通过设置双冷箱实现冷量热力梯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在撬装化技术方面,文章给出了撬装化平面布置的的合理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0.
轻烃回收是指天然气中比甲烷或乙烷更重的组分以液态的形式回收的过程。本装置是根据原料气中各组分沸点、冷凝温度不同的特点,在逐步降温过程中,将沸点较高的烃类冷凝分离出来。该法的特点是需要提供足够的冷量使气体降温。冷量由制冷剂制冷与气体膨胀制冷两种制冷工艺联合应用提供。我国的轻烃装置多为20世纪8 0年代建造,当时由于设备的原因。轻烃收率较低,装置只能勉强维持效益运行。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降低,企业效益严重下降,在当前形势下,通过提高现有装置效率来提高提高产品收率,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据哈萨克斯坦天然气气质的特点,提出采用膨胀制冷的深冷工艺回收天然气凝液的方案;并基于Aspen PLUS及EDR软件进行流程模拟及设备初选。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工艺简单、投资低、能耗低及收益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液化天然气能量集成与设备共用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型AP-XTM液化流程,综合气体过冷技术(GSP)的集成NGL(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的天然气液化系统的概念设计。基于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HYSYS进行模拟和分析,将集成工艺多流股换热器性能、全流程的单位功耗和乙烷回收率作为衡量系统性能的三项指标。模拟和分析的结果表明,集成NGL回收的AP-XTM液化工艺单位功耗降低至0.45 kW·h·(kg LNG)-1,较单产系统能耗降低了6%,同时乙烷回收率达到93%,实现了NGL的高效分离。通过热力学分析、?分析和经济性分析得出本设计流程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经济价值,可为天然气液化工艺的集成设计和技术改造提供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伊犁新天煤化工煤制天然气甲烷合成装置因工艺停车降温速率慢,导致装置检修进度缓慢,降低了设备可靠性,缩短了催化剂寿命,增加了装置能耗。通过系统梳理甲烷合成装置停车降温技术方案,分析其存在的缺陷,研究提出改变降温换热介质种类和走向等措施优化降温技术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甲烷合成装置工艺停车技术方案更为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4.
大牛地气田增压后复温外输工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高效换热器,使携带一定冷量的原料气在小冷端温差下经换热进行冷量回收,实现天然气低温脱水的过程即为复温外输。本文对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大牛地气田增压后集气站复温外输的工艺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大牛地气田增压后不同阶段实施复温外输工艺的意义,并分析实施复温外输工艺时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及要点。  相似文献   

15.
MCRC工艺是一种在硫露点以下进行低温克劳斯反应的亚露点工艺,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处理中硫磺回收部分。本文采用VMGSim2.8对MCRC工艺进行模拟,并对热转化段、克劳斯催化段及再生吸附段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调节H2S燃烧比例系数,计算得出该工艺硫磺回收率最高值达99.14%,与工艺设计值吻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对现场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翟克平 《辽宁化工》2023,(4):539-543
管道输送是天然气运输的重要运输方式,节能降耗是天然气管输亟需解决的问题。分析天然气管输系统和设备能耗情况,从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两方面,综述管输天然气节能降耗措施如下:(1)合理选择压缩机组及其驱动方式,优化压缩机组运行工况,定期维护保养,降低压缩机组能耗;(2)采用高压输气、降低输气温度、管内壁涂减阻内涂层、合理的设备和管道路由等措施降低输气管道摩阻损失;(3)采取措施预防输气管道泄漏和减小天然气放空量,降低间接能耗;(4)融合大数据分析、天然气管网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做好管输系统分析预测,优化运行及决策方案;(5)利用回收余热、余压以及利用新能源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上述节能降耗措施对天然气管输的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季旭华  王晓旭 《大氮肥》2023,(2):134-137
为解决酸性气体脱除系统冷量在运行过程中回收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酸性气体脱除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在贫富液换热器的冷区增加绕管式换热器。改造后,充分回收了酸性气体脱除系统的冷量,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负荷,增加了生产效益,实现了多方面的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8.
对粘胶纤维生产中采用直接冷凝法回收二硫化碳过程中各级冷凝器的冷量消耗进行了工艺计算,提出了提高冷量利用效率的方法,有效降低了能源成本。  相似文献   

19.
《广东化工》2021,48(3)
本文主要对某加氢装置换热网络优化和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以实现热量综合利用讨论分析。通过计算发现,将100℃物流的热量加以回收,对原料过滤温度和产品换热流程进行优化,可大幅实现装置降本增效。同时利用装置检修对换热器进行清洗,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在降低装置能耗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装置运行瓶颈。  相似文献   

20.
渣油制氨CO变换工段换热器系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  陆恩锡 《化学工程》1995,23(6):54-58
采用HEXTRAN,PRO/Ⅱ和HTFS软件对乌鲁木齐某大化肥装置CO变换工段的换热器系统进行剖析与优化。通过网络的优化设计及改造可以提高热回收量、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