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加氢预精制催化剂、加氢精制催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以及加氢饱和催化剂适宜的级配方式对高温煤焦油馏分油进行二段加氢改质,结果表明,高温煤焦油馏分油的性质经加氢改质后得到大幅度改善,密度由1 169.7kg/m3降低到900.9kg/m3以下,氢碳原子比由0.79提高到1.63以上,残炭降低到0.02%(质量分数);其石脑油馏分的硫、氮含量分别小于5μg/g和1μg/g,芳烃潜含量大于68%(质量分数),是催化重整的优质原料;其柴油馏分的硫含量很低,凝点和冷滤点均小于-30℃,十六烷值大于39,是国Ⅳ低凝柴油的优质调和组分;而加氢尾油基本由芳烃组成,不宜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分析对比了煤直接液化油的汽油和柴油馏分与石油基汽油和柴油馏分杂原子含量和族组分的差异,指出煤直接液化油中氮和芳烃含量高,需要经过苛刻的加工改质,才能作为车用内燃机燃料使用。介绍了煤液化粗油提质加工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油品加氢催化剂和不同馏分产物的加氢提质工艺,展望了该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泽洋  王龙延 《化工进展》2019,38(7):3079-3087
基于最新汽油、柴油和航煤质量标准,结合我国市场对成品油需求走向,本文探讨了煤直接液化油、煤间接液化油、加氢煤焦油、煤油共炼产品、甲醇制汽油(MTG汽油)和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等煤基油品的馏分结构与性质,分析了它们对煤制油产业发展的影响。文章指出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需要低硫、低烯烃、低芳烃和高抗爆性能的交通运输燃料,需要降低柴汽比,增产航空煤油。煤基油品的硫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低、清洁性很好。除了MTG汽油外,煤基油品的柴汽比过高,需要与石油产品协同发展以满足我国未来的成品油市场需求。费托合成工艺能够直接生产优质柴油和航空喷气燃料油组分,是煤制油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路线;煤直接液化工艺所产汽煤柴油馏分性质均不理想,需要持续改进提高;煤油共炼工艺在成品油质量方面弥补了煤直接液化工艺的不足,可作为一条新的煤制油途径。煤焦油加氢可以生产出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Ⅵ标准的车用柴油调和组分,是一条高效利用煤炭加工过程副产品的煤制油技术路线。MTG汽油和DMMn是优质汽油和柴油组分,能改善炼油企业成品油的柴汽比结构和交通运输燃料产品质量,应加大低成本工艺技术研发、扩大产能。  相似文献   

4.
以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为原料,采用加氢精制-加氢裂化两段串联工艺在中试装置上开展加氢改质实验,结果表明,石脑油产品可作为优质的催化重整预加氢原料,柴油产品可用来生产优质低凝点国Ⅴ柴油,尾油馏分可作为优质的加氢裂化原料、催化裂化原料或乙烯裂解原料。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改质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轻油收率,具有技术合理可行、液体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3936/3905组合催化剂加氢改质性能,在抚顺石化公司研究院中试评价装置上,以焦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进行加氢降凝工艺条件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氢分压7.2 MPa、空速1.5/2.0 h-1下,温度为370~390℃时,改质柴油硫、氮含量小于10μg·g-1,凝点降低10℃以上,十六烷值提高10个单位。  相似文献   

6.
以高密度、低十六烷值柴油为原料进行加氢改质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10.0-12.0 MPa、空速0.7-1.0 h-1、氢油比700-1 000及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柴油馏分质量收率较高,其十六烷值提高19.5-25.5个单位,密度大幅度降低,其它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可作优质清洁柴油的调和组分。副产品石脑油馏分芳潜高,硫、氮含量低,是优质的重整原料。  相似文献   

7.
在3×500 m L的固定床中试装置上对神木全馏分低温煤焦油进行中压加氢改质试验。在原料体积空速为0.4 h~(-1)、反应压力为10 MPa、氢/油比为1 000∶1、预加氢催化剂/精制催化剂/裂化催化剂床层平均温度分别为280/380/400℃的试验条件下,该工艺已连续平稳运行超过1 000 h;试验结果表明,获得的石脑油和柴油馏分的硫氮等杂质含量低,石脑油馏分的辛烷值(RON)达到90,芳烃潜含量大于75%,柴油馏分的凝点可达到-21℃,十六烷值高达43,尾油馏分中的胶质质量分数仅为2.77%。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以全馏分页岩油为原料,通过催化加氢改质转化制取低硫低凝柴油和/或精制柴油,副产LPG、精制石脑油工艺;该工艺具有柴油收率高,产品方案灵活的特点。该工艺可同时解决全馏分页岩油改质和轻质化问题,为炼厂提供一种增产柴油和生产低硫低凝柴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是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煤直接液化柴油环烷烃含量高,以煤直接液化柴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催化加氢,降低油品中的芳烃含量,可以成功生产出高附加值的W2-40、W2-60、W2-80、W2-100型轻质白油,提高煤直接液化产品附加值,拓展煤直接液化产业链,有效弥补我国环烷基油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改性USY为催化剂主要载体组分,以Mo-Ni为加氢成分,进行加氢改质催化剂的开发。200 mL一段串联加氢装置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改质选择性,可满足市场优化柴汽比的需求。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汽油馏分收率达42.3%,研究法辛烷值89.0。当调整切割点时,汽油馏分辛烷值可进一步提高到91.4,是优质的高辛烷值调和组分。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提高十个单位以上,硫含量小于10 μg·g-1,是优质的国Ⅴ低硫柴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11.
以直馏柴油、催化柴油与焦化柴油的混合柴油为原料,在200 mL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进行加氢改质试验。试验重点考察高硫、高氮劣质柴油加氢改质后的柴油产品能否满足欧IV车用柴油标准。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混合馏分油硫、氮含量高,十六烷值低,采用传统的加氢精制技术进行加氢处理,难以满足十六烷值的要求。改进后的技术可以使柴油产品的硫和氮含量均低于10×10-6的同时,十六烷值提高16~19个单位,能够达到欧V车用柴油标准,其副产的重石脑油馏分可以作为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  相似文献   

12.
加氢降凝和加氢改质降凝组合工艺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生产低凝清洁柴油的加氢降凝及加氢改质降凝组合工艺技术。工业应用表明,加氢降凝工艺具有显著的精制、降凝效果,可用于加工含蜡直馏和/或二次加工柴油馏分油,生产-35号等牌号的优质低凝柴油。加氢改质降凝组合工艺技术不但具有加氢降凝组合工艺的基本特点,而且能提高柴油十六烷值,改善加氢降凝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高芳烃含量的劣质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进行加氢转化工艺研究,考察体系压力、裂化温度、精制深度以及操作方式对催化柴油加氢转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体系压力增加轻、重石脑油收率明显增加而转化柴油相应降低;随裂化温度增加汽油馏分明显增加且辛烷值有所提高,柴油馏分十六烷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控制精制油氮含量为35μg/g时,加氢转化工艺得到的产品质量最佳,汽油馏分研究法辛烷值达90以上,为优质的清洁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从产品质量方面考虑部分循环操作方式最佳,可得到辛烷值超过90的汽油组分与十六烷值在45左右的清洁柴油馏分,加氢转化工艺是劣质催化裂化柴油高附加利用的优质路线。  相似文献   

14.
黄新露 《化工进展》2013,32(9):2263-2266
催化裂化柴油中富集了60%~80%的芳烃,导致催化裂化柴油密度大、十六烷值低,难以通过常规加氢改质技术来生产清洁柴油。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一种利用富含芳烃的催化裂化柴油来生产轻芳烃的高效加氢转化FD2G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加氢催化剂和工艺技术的组合优化实现了对催化裂化柴油的选择性加氢,可以将催化裂化柴油中富含的重质芳烃高效地转化为轻芳烃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为高芳烃含量的催化裂化柴油改质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加工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催化柴油加氢转化FD2G技术加工高芳烃含量的催化柴油,可以生产30%~50%的优质催化重整原料,该馏分中C6~C9芳烃含量超过50%,BTX含量可以达到32%,同时改质柴油质量与原料相比改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石油短缺,对数量可观的煤焦油进行加氢生产燃料油和精细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以煤焦油预处理后的3种轻质馏分油混合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进行了轻质油全馏分加氢提质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氢油比对原料油脱硫脱氮及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最后对加氢提质产物油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物氮、硫及芳烃含量均随着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的增大而减少,随着空速的增大而增大;在反应温度为360℃,反应压力为16 MPa,液体体积空速为0.25 h~(-1),氢油比为1 800的最优工艺条件下,液体收率达到98.03%。对加氢后全馏分油进行精密蒸馏切割得到170℃的石脑油馏分和170℃的柴油馏分;石脑油馏分20℃密度为776.9 kg/m~3,几乎不含硫、氮,芳烃潜含量67.6%,可以作为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加氢后的柴油馏分不含硫、氮,芳烃含量低,闪点高,凝点低,馏程适宜,可以作为柴油的调和油。  相似文献   

16.
李家荣 《辽宁化工》2020,49(6):669-671,692
以FH-98/3963催化剂对重催柴油和裂解柴油的混和柴油进行加氢改质,改质后柴油收率高,十六烷值有较大提高,硫、芳烃、密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凝点不回升,是成品柴油的良好调和组分,改质汽油芳潜高,是优质重整料。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煤炭利用过程中硫排放,通过讨论神华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硫元素在原料、催化剂助剂、中间产品、成品油产品、三废中的存在形态及含量变化,分析了煤炭中硫元素经煤气化反应、变换气净化和煤液化、加氢稳定、加氢改质三级加氢反应的转化和脱除机理及效果,并通过DCS数据采集和现场采样分析化验,对神华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全流程硫平衡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脱硫后生产出的低硫清洁油品完全达到国V标准,可以大幅降低汽车尾气的SO2排放;煤直接液化工艺将注入的硫与煤中的部分硫转化成硫磺,以硫磺形态回收38.43%的硫元素并循环利用,同时将无法回收利用的硫元素转化到煤液化油渣和灰渣中集中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柴油产品质量升级,选择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加氢精制催化剂FF-66替换原加氢精制催化剂FF-36,与加氢裂化催化剂FC-20组合使用生产国Ⅵ低凝柴油。结果表明,采用FF-66/FC-20组合催化剂处理催化柴油、焦化汽油和直馏柴油组成的混合原料(平均硫含量为2 742μg/g),标定工况下的柴油产品硫含量降低至4.5μg/g,氮含量降低至0.35μg/g,多环芳烃质量分数降低至3.3%,十六烷值提高了3.5个单位,凝点降至-24℃。说明FF-66/FC-20催化剂活性匹配良好,具有优异的脱硫、脱氮性能和十六烷值增值能力,能够满足柴油加氢改质异构降凝装置生产国Ⅵ低凝柴油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新型FHIDW柴油加氢改质降凝技术采用加氢降凝和异构降凝催化剂级配组合体系,加工直馏柴油、二次加工柴油或混合柴油,得到优质低凝柴油产品。工业应用表明,以直馏柴油和催化柴油为原料,该技术–35#低凝柴油收率超过73%,柴油产品的凝固点降幅超过30℃,柴油产品其他指标均满足国Ⅵ标准。经济核算结果表明,100万吨/年的装置采用该技术改造后,按照每年度中6个月生产–35#精制柴油工况计算,可增收4 150万元/年。  相似文献   

20.
《煤化工》2021,49(4)
为实现煤直接液化与煤间接液化组分油的工业化调和,将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柴油和宁夏煤间接液化柴油性质与GB 19147—2016中车用柴油(Ⅵ)(简称国Ⅵ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对比,得出煤液化油品调和控制的关键指标为运动黏度、凝点、冷滤点、闪点、十六烷指数和密度,并对关键指标的生产控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室调和试验调和出满足国Ⅵ标准要求的0号、-10号和-20号柴油,确定了两种组分油的工业化调和比例;实验室和工业化调和的-10号柴油数据均满足国Ⅵ标准对-10号柴油的要求,且两者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