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壳聚糖在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甲壳素经脱乙酰基反应转变为壳聚糖,同时介绍了壳聚糖的结构、性质特点及其抗菌机理,将其应用于织物的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安全性高,在使用交联剂的情况下,整理织物抗菌性能长久。  相似文献   

3.
前言抗菌卫生整理技术是现代医学、精细化工与染整新技术相结合的边缘技术。其关键问题是从化工方面如何进行抗菌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合成;从医学方面要研究该抗菌防臭剂的抗菌效果和安全性等;从染整方面要解决抗菌防臭剂和纤维的结合以及各项牢度、强力、白度和透气性等。在国外,80年代实现了抗菌织物工业化生产,日本客商也以客供抗菌防臭剂的形式在中国大陆加工抗菌织物,有的客商要求直接加工床上用品三件套、抗菌成衣。在我国,80年代初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原山东巨龙化工有限公司)开始从事织物抗菌卫生整理剂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中…  相似文献   

4.
5.
采用抗菌卫生整理剂SCJ-963对纯棉和涤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重点介绍了整理工艺处方和工艺流程,以及抗菌整理织物性能的定量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在造纸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能、特性和在造纸业上的应用,如施胶整理、整理工艺和纸面抗菌测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讨。通过对壳聚糖加入整理后.不仅提高了纸张的强力、抗皱性和杀菌性能,并赋予纸张以“绿色”的内涵,提高了纸张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7.
抗菌消臭聚酯纤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宝庆 《非织造布》1999,13(1):45-48
主要介绍了国外,尤其日本诸公司抗菌、消臭聚酯纤维的生产技术、常用抗菌剂及其抗菌机理,以及用抗菌PFT纤维制成的产品性能和用途。  相似文献   

8.
采用2种抗菌剂(SCJ-2000和ATB-9800)、2种微生物菌种(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对3种毛绒类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实验,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方法,以抑菌环(抑菌率)、断裂强力、白度、厚度、透气性等作为衡量整理后织物服用性能测试的主要指标,分析各因素对实验指标的影响,最终确定3种毛绒类织物的最佳抗菌整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无机载银粉在纺织品抗菌卫生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江平  赵镜  王广文 《印染助剂》2003,20(4):37-38,4
介绍了无机载银粉和粘合剂组成的抗菌材料,然后通过浸轧、烘干、焙烘,使其牢固地结合在纺织品上,达到耐久、高效、耐洗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0.
抗菌卫生事理剂WS—8810A的整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抗菌卫生整理剂WS-8810A,采取不同整理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结果表明,其抗菌性及耐久性优良,洗涤100次后,抑菌率仍可保持100%。且整理工艺简单,最适用量为50g/L。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抗菌及抗菌防臭纤维的研究(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之一的腈纶抗菌防臭处理的研究。在国内脯纶的抗菌防臭处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中国纺织大学的陈美华等于1987年开发了一种具有永久抗菌性能、腈纶接技改性的新颖纤维(AB抗菌布);1994年中国专利报道了用Cu2+ (CuSO4)和C20H20N3+染色基团处理腈纶,可获得红色抗菌除臭织物。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整理技术方面来看,腈纶抗菌整理今后将向制备具有长久的、  相似文献   

15.
涤棉针织袜抗菌防臭整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抗菌整理剂的浓度、浴比、浸渍温度和时间、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涤棉针织袜抗菌防臭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针织袜的服用性能及耐久洗涤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最佳工艺整理的针织袜抗菌防臭效果良好,服用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具有良好的耐久洗涤性能。  相似文献   

16.
载银硅丙乳液抗菌剂对棉针织物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双氨基的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络合银离子,制得稳定的抗菌整理剂.该整理剂用于棉针织物抗菌整理可以获得优良的抗菌效果[抗菌剂用量为4%(owf)时,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3%和99.0%,且耐洗性能较好],并能保持织物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TiO2-SiO2纳米复合抗菌材料,通过浸轧焙烘法对纺织品进行抗菌整理,并对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及整理后的纺织品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不需紫外光照射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产生透明抑菌圈,抑菌圈达到17~18mm,整理后的纺织品为抗菌纺织品.  相似文献   

19.
郑勇  余伟璞 《上海纺织科技》1992,20(5):38-41,37
本文着重讨论金属离子和季铵盐协同作用的抗菌机理及影响抗菌性的因素,同时探讨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不同织物的抗菌加工工艺,通过测试,表明此种卫生整理织物具有持久、高效、广谱和安全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20.
抗菌抗病毒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新开发的织物抗菌抗病毒整理工艺技术及其MX-08织物的性能和抗菌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