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太极对预防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数据库搜集太极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影响的文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为骨密度。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5篇随机对照试验提示初学太极的绝经女性经过太极训练后可减少其骨密度的丢失;2篇横断面研究提示长期有规律的进行太极锻炼可预防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流失。但方法学上存在差异,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太极未可改善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结论 目前尚未有足够的证据指出,太极对预防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影响积极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估降钙素受体(CR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CBD),收集有关CR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5.3、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加权均数差(WMD)值和95%CI,并采用Begg检验和Egger检验进行发表偏倚评价,逐一排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累计病例17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RT基因多态性与北方绝经后妇女L2-4、大转子、Ward三角骨密度有关(P0.05),与南方绝经后妇女大转子骨密度有关(P0.05)。北方绝经后妇女CRT CC基因型大转子处骨密度较高(CC vs CT:WMD=0.05,95%CI=0.03~0.08,P0.00001;CC vs CT+TT:WMD=0.04,95%CI=0.01~0.07,P=0.003),南方绝经后妇女CRT CC基因型大转子处骨密度则相反(CC vs CT:WMD=-0.35,95%CI=-0.66~-0.03,P=0.03;CC vs CT+TT:WMD=-0.36,95%CI=-0.67~-0.05,P=0.02)。结论 CR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有关,可作为预测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的遗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究男性骨密度改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首先根据研究的目的制定检索策略,利用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截至目前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的提取,利用Review Manager 5.3Meta分析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5篇文献,包含骨密度降低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325名患者,对照组259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5项研究之间的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62%,Chi~2=10.56,P=0.03,说明各研究之间存有异质性,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后的效应量为OR=1.79,95%CI为(0.79,4.03),P=0.16;经灵敏度分析剔除1篇样本量较小的研究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35%,Chi~2=4.64,P=0.20,表明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较小并且可以接受,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后的效应量为OR=1.22,95%CI为(0.76,1.96),P=0.41,最后所得的合并效应量与样本量较小的研究删除之前的合并效应量相比,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此次Meta分析的结果比较稳定。结论男性骨密度的降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输精管结扎术与前列腺癌发病间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3个中文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及3个英文文献数据库(Pud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截至2014年12月之前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输精管结扎术与前列腺癌关系的文献。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的研究文献9篇,包括前列腺癌病例1 202例,对照4 496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后的结果未发现中国人群输精管结扎术与前列腺癌相关(OR=1.05;95%CI,0.62~1.79),且异质性明显(P0.001,I2=85.7%)。尚不能认为目前纳入的研究存在发表偏倚(Egger,P=0.824;Begg,P=0.348)。结论: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国人群输精管结扎术不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使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方法 依据Meta分析要求,在CBM、CNKI、PubMed、Springer、Embase databases、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网、专利数据库等网站上进行检索,纳入以骨肽注射剂作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的研究文献,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8年8月,检索资料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提取,若有分歧,则由第三方协助并解决;采用Review Manager 5.3、Stata/IC 15.0、R语言对有效性、骨密度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20篇文献,受试者共2 230人,有6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有16篇文献报道了总有效率Chi2=16.98,I2=12%,P=0.32>0.1;OR=6.17,95% CI(4.74,8.0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漏斗图分析、Egger、Begg’s检验表明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有10篇文献报道了用药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发现治疗后的腰椎骨密度异质性较大,采用亚组分析、Galbraith异质性检验分析以及Meta回归分析来寻找异质性来源;有6篇文献报道了治疗后髋部骨密度分析情况,SMD=0.18,95% CI(0.02,0.34),Z=2.20,P=0.03<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肽注射剂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着实有效,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冠心病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在PubMed、EMbase、Ovid、EBSCO、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 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所有符合要求的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 2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最终共纳人8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骨密度降低组(低骨量和骨质疏松)986例患者,对照组926例患者。Meta分析结 果显示:各研究数据异质性检验结果I2 =0%,x2 =6. 52,P =0.48,各研究间异质性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OR = 2. 81,95% CI为2. 26 - 3. 50,低骨密度组与骨量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女性骨 密度的降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中心、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其他杂志.检索不受语种限制,时间截止至2012年11月.以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比较雷洛昔芬与安慰剂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1028例患者.患者腰椎BMD升高达2.39%,且60 mg/d剂量提高腰椎BMD强于30 mg/d组,但60 mg/d与120 mg/d以上剂量组间效果无差别,能有效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降低幅度达40%.基于上述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证据总体质量评级为低质量,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 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能提高腰椎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的风险,但尚无证据支持其能降低非椎体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精子DNA碎片化水平对配偶复发性流产影响的Mete分析,系统评价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 DFI)对配偶复发性流产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精子DFI水平对复发性流产影响的相关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19年6月11日,由专人筛选并提取文献数据。采用Stata12.0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运用Q检验、I2检验、漏斗图、Egger's及Begg's检验分析相关文献数据。结果共筛选出相关文献16篇,其中英文文献10篇,中文文献6篇,共纳入复发性流产患者配偶1146人,正常妊娠女性配偶1205人。Meta分析显示,复发性流产组配偶精子DF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MD=0.86,95%CI:0.62~1.10,Z=7.14,P0.001),各研究间存在有异质性(I2=84.5%,P0.001)。亚组分析显示,不同地域研究人群可能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敏感性分析显示,本研究结果稳健可靠,纳入文献无发表偏倚。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配偶精子DNA碎片化水平较正常妊娠配偶高,可能是导致女性复发性流产的病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甲状旁腺素与二磷酸盐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Highwir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等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有关应用甲状旁腺素与二磷酸盐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文献日期从2002年1月至2012年9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评估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应用甲状旁腺素与二磷酸盐对比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对照研究9项(共1287例).结果 显示:在有效性方面,甲状旁腺素组比二磷酸盐组能提高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者腰椎BMD[WMD=3.96,95%CI(3.10,4.82)]和股骨颈BMD[WMD=2.05,95%CI(0.27,3.83)],而后者比前者更能提高髋BMD[WMD=-1.07,95%CI(-1.72,-0.41)];在安全性方面,甲状旁腺素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二磷酸盐组[WMD=0.87,95%CI(0.59,1.30)].二者背痛与非椎体骨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前者血钙、尿钙超出正常水平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血钙:[WMD=13.68,95%CI(6.12,30.59)];尿钙:[WMD=2.21,95%CI(1.14,4.26)]}.结论 甲状旁腺素类药物比二磷酸盐类药物更能提高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病人腰椎、股骨颈BMD,改善骨质量的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较高.但在临床使用中,要定时监测患者血钙、尿钙水平,进一步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AMSTAR 2方法质量评分和PRISMA报告质量评分定性定量再评价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证据。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8大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收集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2月。运用AMSTAR 2和PRISMA对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进行综合评估。运用GRADE对所有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质量分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与纳入文献整体质量评分相关的因素及其效应量。结果共纳入12篇合格文献,运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提取并进行AMSTAR 2方法学质量评分和PRISMA报告学质量评分,结果显示所有纳入文献的质量偏低。主要存在项目注册、检索、方法学使用、质量报告影响、发表偏倚等方面的问题。GRADE证据质量评分偏低,以低质量为主。结论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不高。研究发现,文献质量受方法学使用和质量报告影响较大。研究者需按循证医学的要求和方法从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学质量方面着手,不断加强以期进一步提高文献质量。今后的研究需要基于统一的标准与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学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提高中药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科学性、真实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