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究男性骨密度改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首先根据研究的目的制定检索策略,利用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截至目前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的提取,利用Review Manager 5.3Meta分析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5篇文献,包含骨密度降低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325名患者,对照组259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5项研究之间的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62%,Chi~2=10.56,P=0.03,说明各研究之间存有异质性,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后的效应量为OR=1.79,95%CI为(0.79,4.03),P=0.16;经灵敏度分析剔除1篇样本量较小的研究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35%,Chi~2=4.64,P=0.20,表明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较小并且可以接受,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后的效应量为OR=1.22,95%CI为(0.76,1.96),P=0.41,最后所得的合并效应量与样本量较小的研究删除之前的合并效应量相比,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此次Meta分析的结果比较稳定。结论男性骨密度的降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慢跑对未绝经成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英文、中文文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中国骨质疏松杂志、解剖学进展杂志等相关杂志,收集有关未绝经成年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慢跑相关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指标为BMD。评估纳入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cochrane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42篇,其中2篇文献符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2篇文献合计64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为:异质性检验I2=0%,χ2=0.42,P=0.52,研究数据间异质性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慢跑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5,P=0.002),SMD=0.09,95%CI为(下限0.03,上限0.15)。结论慢跑可改善未绝经成年女性骨密度,对预防未绝经成年女性骨量减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低相关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4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同时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并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低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1),女性患者更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量减低的影响因素有:性别(P=0.021,OR=1.748)、年龄(P=0.000,OR=1.046)、收缩压(P=0.010,OR=1.018),而有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未能进入模型.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牛率与骨量减低有关尚不能被证实,两者均受增龄影响,尤其在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因慢性腰痛住院的251例绝经后女性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腰椎(L_(1~4))及髋部平均骨密度,根据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45)、骨量低下组(n=71)和骨质疏松组(n=135)。同时患者均行腰椎MRI检查,采用Pfirrmann分级系统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程度(L1/2、L2/3、L3/4、L4/5、L5/S1)。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组和骨量低下组的年龄、绝经年限显著大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低下组的BMI明显小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低下组的L1/2、L2/3、L3/4、L1~S1(L1/2~L5/S1的平均值)椎间盘退变评分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的L4/5、L5/S1椎间盘退变评分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低下组与骨量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与BMI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绝经年限、L1/2、L2/3、L3/4、L4/5、L5/S1、L1~S1椎间盘退变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BMI呈正相关,与年龄、绝经年限、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呈负相关。绝经后女性骨密度越低,其腰椎退变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低相关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4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同时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并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低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1),女性患者更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量减低的影响因素有:性别(P=0.021,OR=1.748)、年龄(P=0.000,OR=1.046)、收缩压(P=0.010,OR=1.018),而有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未能进入模型。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与骨量减低有关尚不能被证实,两者均受增龄影响,尤其在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症状绝经后老年冠心病患者腰椎骨密度改变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对112例绝经后无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腰椎骨密度(BMD)的定量CT(QCT)测定,同时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S),并通过填写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及其他影响冠状动脉钙化的因素.将所有患者骨密度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三组的临床数据及骨密度,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多元相关分析有关因素与CS之间的关系.结果 骨质疏松组较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的年龄增大,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绝经年限在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比较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MD、冠脉总钙化积分值(TCS)三组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血磷(P)、高密度脂蛋白(HDL)骨质疏松组虽然较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减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年龄、HDL、腰椎BMD、甘油三脂(TG)对TCS有影响且P<0.05,其中年龄、TG是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HDL、腰椎BMD是其保护因素,多元相关分析得出腰椎BMD与TCS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 绝经后无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骨量异常者较正常者有较高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性,且低骨量或骨质疏松可能会和传统的危险因素一样用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横向研究探讨绝经后医务人员骨密度与椎体骨折的相互关系。方法从单中心医务人员中,随机抽取216名绝经后女性,通过双能X线吸光测定仪检测其骨密度,运用Genant半定量法评估椎体骨折,分析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骨折的畸形程度以及EQ-5D评分的关系。结果绝经后医务人员椎体骨密度的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分别占27%、35%、38%;随着骨密度T值的降低,正常组(T≥-1. 0)、骨量减少组(-2. 5T-1. 0)和骨质疏松组(T≤-2. 5)的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明显升高(P0. 05),分别为28%、42%和53%;椎体骨折组(无论有/无临床症状)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无骨折组(P0. 01);椎体骨折畸形程度越重,其骨密度越低(P0. 01),躯体伸展程度、日常活动、疼痛或舒适度的EQ-5D评分亦越低(P0. 05)。结论绝经后医务人员随着骨密度的降低,骨质疏松和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增加,生活质量亦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82例肝肾功能正常的绝经后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标准OGTT、IRT及血常规结果。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1-4椎体骨密度,根据T值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T≥-1,n=49)、骨量减少组(-2.5T-1,n=67)和骨质疏松组(T≤-2.5,n=66)。结果各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外源性胰岛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骨质疏松组年龄大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BMI小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外源性胰岛素使用率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P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外源性胰岛素[OR=2.402,95%CI(1.305~4.419)]和高BMI[OR=1.171,95%CI(1.068~1.283)]是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的保护因素,年龄[OR=0.910,95%CI(0.875~0.945)]是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与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显著相关性;外源性胰岛素对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骨密度的增加有益,其对骨密度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内源性胰岛素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成骨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破骨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骨转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绝经后妇女80例.采用Challenge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椎(L2-L4)侧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骨密度(BMD).分为正常对照组(骨密度正常组,21例)、低骨量组(20例)、骨质疏松组(23例)和严重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骨折组,1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MMP-2、MMP-9、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OC)和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结果 ①绝经后女性各组MMP-2、MMP-9与血清BAP、OC、NTx的变化水平相一致.②绝经后女性血清MMP-2及MMP-9水平随骨密度的降低呈现升高趋势,以骨质疏松骨折组为著.结论 血清MMP-2、MMP-9与骨转换生化指标相关联.血清MMP-2及MMP-9水平升高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扫描的脊柱影像进行椎体骨折评估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499名年龄≥50岁的绝经后女性行骨密度检测同时行椎体侧位扫描,分析骨密度及椎体骨折评估(vertebral fracture assessment,VFA)的检测结果,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结果对499名绝经后女性进行VFA检测结果分析:(1)椎体骨折诊断率提高了41.1%,骨质疏松诊断率提高了6.3%,严重骨质疏松诊断率提高了29.1%(P0.05);(2)当骨密度达到骨质疏松阈值时,椎体骨折率明显升高,较骨密度未达到骨质疏松阈值的椎体骨折发生率提高了29.2%(P0.05);(3)年龄增加、绝经年限延长的女性椎体骨折、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显著增加,骨量显著减少(P0.05);此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降低的绝经后女性骨量显著减少,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骨密度检测联合椎体骨折评估可以显著提高椎体骨折、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的诊断率;骨密度越低,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椎体骨折的风险就越高;随年龄增长、绝经年限增加、BMI降低,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患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