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1144例(572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行染色体检查,检出异常核型38例,占受检夫妇的6.6%,(家系调查又发现19例异常),选孕70多天自然流产清宫绒毛9例,检查染色体,发现异常6例,异常占66.7%。  相似文献   

2.
习惯性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率一般在10%以下,而自然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50~60%,这可能与亲代染色体不稳定性增高,而诱发生殖细胞及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关。本文对40对习惯性流产夫妇和13对生育正常夫妇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部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石家庄地区1513对有自然流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结果总结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 外周血培养,制片,G显带,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513对夫妇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89例,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87例,染色体多态性变异202例.有1次自然流产史的共313对,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7.57%.有2次自然流产史的共883对,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6.65%.有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史的共317对,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7.44%.有1次自然流产史与有2次自然流产史夫妇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有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史夫妇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引起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对自然流产史夫妇的染色体检查,即使是只有1次自然流产史,以避免染色体缺陷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异常染色体在自然流产夫妇中的发生机率及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603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中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67例,异常率为5.56%(67/1206),其中:易位12例、倒位15例、多态性变异36例。其它4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临床反复性的自然流产夫妇应及早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以避免盲目治疗。  相似文献   

5.
胚胎停育的病因多种多样,与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解剖因素等都有关系。染色体异常是引起胚胎停育的常见病因。在早期妊娠自然流产中,约70%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有关,其中核型异常的发生率高达50%-60%,这是自然淘汰的过程,但发生反复流产的夫妇中染色体异常率却比一般人群高10倍左右。我们收集26对夫妇双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检查的115例自然流产的夫妇中,染色体核型异常者6例,占受检总数的2.60%。异常核型主要为染色体易位,提出染色体易位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193对自然流产夫妇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93对自然流产夫妇进行了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12例,大Y4例,共计16例。罗伯逊易位4例,相互易位4例,其他结构异常3例,数目异常1例,大Y4例,检出率约占8.29%,占自然流产率的55%,与资料报道的50%—60%相接近。本文论述了自然流产次数与染色异常率的关系。大Y染色体(Y>18或≥D组)因有遗传效应,本文列入异常率中,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60对前来遗传咨询的不良孕产史夫妇,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发现15例染色体异常,占4.68%,结合临床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对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畸胎,死产等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对于病因的诊断及临床处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263对有异常儿生育史、自然流产史和胎停育的夫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探讨染色体平衡易位与异常儿生育史的关系。方法 每人采静脉血2ml,用RPMI1640培养液,微量全血培养37℃72h,常规收获细胞,气干法制片。GTG法显带。显微镜下计数分析20~30个中期分裂相,显微摄影分析3~5个染色体核型。结果发现5对夫妇有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9%(5/263)。其中平衡易位4例,倒位1例。结论 染色体平衡易位是造成流产和生育畸形儿的重要遗传因素。临床上对原因不明而有异常儿生育史或有3次以上自然流产史的夫妇,均应做染色体检查。对平衡易位携带者再次妊娠时必须做产前诊断,以防止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525对有自然流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自然流产的发生率约为10-18%[1]是妇产科的常见病染色体异常是造成孕妇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自1985年8月至1996年8月对525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并对有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自1985年8月至1996年8月来自北京妇产医院有流产史的夫妇并525对。其中有1.2次自然流产的夫妇217对,3次以上自然流产的夫妇308对。方法:对每对夫妇详细询问、记录病史、家族史、接触史.并进行常规体格和妇科检查。每对夫妇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进行G显带分析。每例计数30个中用分裂相.…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不良孕产史夫妇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有自然流产史,死胎,曾生育畸形儿、智力低下儿等异常孕产史的1112对夫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94例,总检出率4.23%。其中检出平衡易位55例(其中罗迫逊易位17例),倒位30例,数目异常2例,多态7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异常生育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有异常孕产史夫妇做染色体检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殖遗传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染色体核型异常所致的不良妊娠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研究发现,3%~8%的流产夫妇中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染色体平衡易位。除自然流产外,染色体异常还会引起死产、新生儿畸形及智力发育迟缓等妊娠、生育疾患,因此,对于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检测染色体核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青岛地区320对自然流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本文对青岛地区320对自然流产夫妇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9例,阳性率为5.9%,结合临床探讨了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我们认为,对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死胎等异常孕产史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研究,对寻找和确定病源将大为有益;此外,对染色体的遗传多态性与病源的关系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36例患者中共检出异常核型18例,异常率为5.36%(18/336);另检出染色体多态性变异5例,检出率为1.49%,其中大Y4例,检出率为1.20%,qh 1例。异常核型中染色体相互易位12例,罗伯逊易位3例,臂间倒位3例。结论染色体畸变是引起自然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进行染色体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胚胎停育绒毛染色体分析在诊断流产病因的作用,以及反复流产的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自然流产患者取无菌绒毛进行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对221对反复流产史夫妇的外周血做淋巴细胞培养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与结论53例流产绒毛中培养成功51例(96.2%)。51例染色体中异常31例(60.8%),异常核型以数目异常为主,并以三体征最常见。221对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结构异常是导致流产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通过对652例有自然流产史夫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652例自然流产夫妇中染色体异常95例,异常率为14.6%,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33例,数目异常1例,多态性变异61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自然流产夫妇有必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反复流产是二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引起流产的原因有母体、胚胎及环境因素。近年来,随医学遗传学的迅猛发展,染色体异常引起流产已被人们重视,本文分析143对反复流产夫妇的细胞遗传学检查及有关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不同妊娠方式对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同时期因自然流产而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查患者标本42例,自然妊娠流产胚胎19例,染色体异常发病率(8/19)42.1%;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流产23例,染色体异常发病率(12/23)52.1%。比较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比率。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比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是造成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不同妊娠方式流产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536例患者中共检出异常核型28例,异常率为5.22%(28/536);另检出染色体多态性变异20例,检出率为3.73%,其中大Y 8例,检出率为1.49%,qh 7例,D/G组p 或s 5例.异常核型中染色体相互易位16例,罗伯逊易位4例,臂间倒位8例.结论染色体畸变是引起反复自然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进行染色体检查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染色体异常与流产的关系。方法 检测 1 86对有流产史夫妇双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果 流产史夫妇中异常核型发生率为 1 0 2 2 %。结论 流产与染色体畸变有关。因此 ,对流产史夫妇进行染色体检查是必要的 ,为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