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癌变问题一直争论很大。作者从1985年来对收治的596例OLP患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追踪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为7年,这些OLP患者均在病理上有“符合扁平苔藓”的诊断,且均有2-3次活检,至少每年随访一次。在这10年中,发现OLP癌变的病例7例,从这7例OLP癌变的病例分析中发现,癌变与不适当的治疗和对外界致癌因素敏感有关。  相似文献   

2.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经临床和组织学确诊的633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进行1~17年随访,有8例扁平苔藓癌变,癌变率为1.3%。其中男性3例,占男性扁平苔藓数的1.6%;女性5例,占女性扁平苔藓数的1.1%。癌变组平均年龄为50.9岁,病史平均为10.9年;癌变损害部位分别为颊部、下唇和舌腹缘;损害类型均为糜烂型,1例伴斑块增殖。癌变组术后随访到7例,平均随访3.6年,有2例癌肿复发。  相似文献   

3.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的临床研究(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癌变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668例OLP病例进行近19年的临床观察及随诊资料统计,并且所有病例均得到组织病理学证实。结果:共发现9例OLP癌变病例,癌变率为1.35%,女性明显多于男性。3例发生在口腔黏膜3个危险区。2例在外界刺激下发生癌变。糜烂型、斑块网纹型病损均可发生癌变。病程15个月至10年不等。结论:OLP癌变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口腔黏膜3个危险区好发,外界刺激可诱发癌变,OLP癌变与病损类型无明显关系,癌变病程长。  相似文献   

4.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与否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355例临床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的病例进行了观察,全部作病理检查。其中337例病理诊断为扁平苔薛,12例病理诊断为扁平苔薛伴上皮异常增生,2例扁平苔薛与鳞癌共存,一例为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白斑和鳞癌共存,一例为原位癌,2例为鳞癌。经过分析,作者认为355例中有一例属于扁平苔藓癌变。  相似文献   

5.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的探讨(附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春岩  王兆元 《口腔医学》1994,14(3):155-156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的探讨(附2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彭春岩,王兆元,王惠琼口腔扁平苔蓟(OLP)是否是癌前病变,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自1905年Bettman首次报道了OLP癌变以来,英文文献上陆续见不少报道,但日文文献上关于OLP癌变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5例口腔扁平苔藓、11例口腔扁平苔藓伴不典型增生及14例口腔鳞癌,上皮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24例口腔扁平苔藓标本中阳性表达2例,阴性表达22例,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它3组(P〈0.05)。扁平苔藓伴不典型增生及口腔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黏膜(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异常可能在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及癌变的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695例口腔扁平苔藓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18例(2.58%)伴有上皮异常增生。轻度上皮异常增生8例,中度上皮异常增生7例,重度上皮异常增生3例。抗细胞核增殖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清楚地反映不同程度的上皮异常增生情况,本研究支持口腔扁平苔藓可以癌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KLF 6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及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对10例正常口腔黏膜、30例扁平苔藓患者和22例口腔鳞癌患者的上皮组织中KLF 6蛋白进行t检测,比较其在三者之间的差异。SPSS 14.0对数据进行检验。结果 扁平苔藓患者组织中KLF 6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口腔鳞癌患者组织中KLF 6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扁平苔藓组织,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KLF 6的表达异常可能在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及癌变的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口腔扁平苔藓724例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大样本量的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黏膜科1978年1月至2006年10月的存档病例进行筛选,选出临床及病理诊断为OLP且半年内至少复诊1次的病例共724例,记录病例的性别、年龄、部位、类型、家族史、病理活检、随访时间、是否癌变及系统性疾病史,并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OLP病例的随访时间从1个月到25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在724例患者中,68.23%是女性,31.77%是男性。OLP的累及部位依次为颊部、舌背、舌腹、唇部、牙龈、腭部、口底。在原发的病损类型中,大部分为斑纹型,占总数的53.82%。病损发生在两个部位以上的OLP患者占总数的48.76%。15例发生了癌变,癌变率为2.07%。结论OLP具有癌变潜能,长时间及规律的随访对于监控OLP的恶性转变过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湖南地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OSF)癌变情况。方法 :对近 2 0年来就诊于湖南数家大医院 1166名OSF病例及其癌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166例OSF患者 ,有 2 0例伴有口腔鳞状细胞癌 ,癌变率为1.7% ,其中男 18例 ,女 2例 ,癌变病例主要来源于湘潭地区 ,均为长期咀嚼槟榔者 ,18例 (90 % )有 15年以上吸烟史 ,癌变部位主要位于颊部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另外 ,还有 74例 (6.3 % )伴有口腔白斑 ,3 7例(3 .2 % )伴有口腔扁平苔藓。结论 :OSF是一种与嚼槟榔有关的癌前状态 ,可以出现癌变。  相似文献   

11.
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的癌变机理及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 ,18例扁平苔藓 ,2 3例白斑 ,2 2例口腔鳞癌上皮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白斑中上皮单纯增生、轻度、中度不典型增生和低分化鳞癌及糜烂型扁平苔藓的Bax蛋白显过度表达 ,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ax参与了口腔白斑癌变的早期过程 ,Bax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监测白斑癌变倾向的参考指标。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免疫亢进刺激Bax过度表达诱导角朊细胞凋亡有关 ,扁平苔藓的癌变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口腔粘膜扁平苔藓(OLP)是否会发生癌变迄今尚有争论。一些学者提出,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代表着继发口腔癌的高危险群体,而另一些学者则否认本病是癌前损害。为进一步认识扁平苔藓的癌前性质,现就本院随访观察的二例OLP癌变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把62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一组服用自制的中药,另一组服用磷酸氯喹,用药2-3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发现中药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磷酸氯喹组,该中药是一种更为有效地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病变发展及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状况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 ,探讨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的癌变机理及病变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法 ,观察分析 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 ,18例扁平苔藓 ,2 3例白斑 ,2 2例口腔鳞癌上皮组织中细胞凋亡状况及凋亡相关蛋白Bcl- 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上皮 (轻 ,中 ,重 )不典型增生 ,鳞癌及糜烂型扁平苔藓的凋亡指数均高于正常 (P <0 .0 1)。Bcl- 2在白斑、扁平苔藓上皮细胞层无异常表达 ,但在扁平苔藓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处过度表达 ,在鳞癌组织中显高表达 (P <0 .0 1)。Bax在上皮单纯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和鳞癌及糜烂型扁平苔藓组织中显过度表达 (P <0 .0 5 )。结论 :白斑、扁平苔藓的病变发展及癌变过程中 ,上皮细胞凋亡状况发生了改变 ,Bax参与了白斑癌变的早期事件。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与Bcl- 2、Bax在特定部位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癌变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16例扁平苔藓,10例扁平苔藓伴不典型增生,14例口腔鳞癌上皮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OLP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EGFR的表达高于正常黏膜(P<0.05)。口腔鳞癌中EGFR的表达高于正常黏膜及OLP(P<0.01)。结论EGFR的过表达在OL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康媛媛  张英  孙妍 《口腔医学》2011,31(9):524-526,530
目的 探讨MMP-28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MMP-28在14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16例口腔扁平苔藓、15例口腔白斑病中的表达,并与12例正常口腔黏膜进行比较。结果 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组织中MMP-28的表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和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组织,白斑组织中表达高于扁平苔藓组织。结论 MMP-28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患者中有表达,且在白斑患者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癌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否属于癌前病变,至今仍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的目的在于评估OLP的癌变性质。方法:报告1995-2002年之间9例OLP的癌变病例。结果:5例OLP患者同时或继发为口腔鳞状细胞癌,1例为疣状癌,3例为上皮异常增生。其中7例发生在原OLP存在的部位,1例发生在其它部位,1例在同一部位同时存在OLP和鳞状细胞癌。OLP的癌变常发生在糜烂型和萎缩型,发生于颊粘膜,舌或牙龈。根据所制定的OLP的诊断及癌变标准,4例OLP患者发生了癌变。结论:OLP具有一定的癌变潜力,对OLP患者应每年随访2-4次,尤其是对发生在颊粘膜,舌或牙龈的糜烂型和萎缩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摘要]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但关于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机制仍不明确。已知血管生成参与到很多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疾病中。近年来已有很多研究关注血管生成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本文就血管生成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生发展及其癌变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微波热凝治疗口腔粘膜常见病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93年6~12月,应用微波热凝治疗口腔常见病,计血管瘤15例,扁平苔藓7例,白斑2例,天疱疮1例,慢性唇炎1例,粘液腺囊肿1例,总计27例。其中痊愈21例,好转6例,无恶化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微波热凝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口腔扁平苔藓是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WHO将其列入潜在性癌前病损的范畴.本文就近年来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研究现状,癌变预测标记物及防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