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 瞻性收集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 例。两组给予认知功能训练, 观察组在该基础上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 者β 波、θ 波、SM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β 波和SMR 波升高(P <0.05), θ 波降低(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观察组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持续错误数和完成分类 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持续错误数降低(P <0.05),完成分类数增加(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改 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日常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日常行为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NOSIE评分、SSP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认知功能及日常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电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脑功能与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肌电组、脑电组与联合组4个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肌电组、脑电组及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肌电、脑电及脑电+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集患儿脑电波(θ波、β波、θ/β波、α波、SMR波与α/SMR波),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治疗后1年,采用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估患儿精细运动,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估患儿粗大运动,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FMFM评分和GMFM评分分组效应、时间效应以及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θ波分组、时间与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波、θ/β波值、α波、SMR波分组、时间与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α波/SMR波值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交互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3例,给予单用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32例,给予药物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的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再生分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及认知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PANSS的阳性症状分、精神病理分及认知功能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多功能脑电生物反馈系统对注意力缺陷伴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干预治疗效果及对感觉统合失调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选取ADHD患儿和非ADHD儿童各60例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某一时段脑电波,观察θ波/β波比值或者α波/β波比值,用脑电生物反馈系统对ADHD及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诊断及治疗,通过对受试者进行反复的声音和视觉刺激,观察认知变量情况,最终得到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运用IVA-CPT评估系统进行评估以了解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α波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θ波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β波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电相对功率θ/α、θ/β显著高于对照组,β波、SMR波脑电相对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θ波相对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个IVA-CPT综合尺度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脑电相对功率、α波幅与听觉注意力商数、综合注意商数呈正相关,θ波频率、波幅与听觉注意力商数显著负相关,θ/α比值与综合注意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显著负相关,θ/β比值与综合反应控制商数、综合注意商数显著负相关(P0.05)。经过治疗后ADHD患儿脑电功率指标θ%、θ/β比值出现显著下降,各商数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多功能脑电生物反馈系统可作为诊断ADHD及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检查方法,且该方法可作为ADHD及感觉统合失调引起学习困难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32例多动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患儿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脑电波变化情况。方法采用VBFB3000脑电生物反馈诊疗系统对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运用Thompson脑电波量化评价系统对患儿的脑电波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ADHD患儿的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有了明显地改善。α波和SMR波在训练40次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β波、θ波和θ/β训练30次后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α/β在训练60次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多动型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40次后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行为能力及睡眠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研究组予以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行为能力和社会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认知功能[简单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及睡眠脑电活动[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BPRS、ADL、睡眠N1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SPI、BVMT-R、TST、SE、睡眠N3期水平高于治疗前,除BVMT-R(2)、SE外,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症状,调节患者睡眠质量,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接受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执行功能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省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ADHD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执行功能训练,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注意力测验、临床症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Ⅳ)]、脑电波频率及执行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 治疗2个疗程时,观察组注意力测试高于对照组,SNAP-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时,观察组β波、感觉运动节律波活动高于对照组,θ波活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时,观察组概念受教育程度、正确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均高于对照组,持续错误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执行功能训练可提高ADHD患儿的注意力,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同时可改善脑电波频率及执行功能,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15):1175-1177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对牙周病患者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牙周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龈沟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水平、治疗效果以及服药后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龈沟液中TNF-α、IL-6、IL-1β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牙周病患者效果,优于较单纯采用奥美拉唑对牙周病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学习障碍患儿血清beta-内啡肽(β-E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影响.方法 应用Sprit-8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对48例(6~12岁)共患ADHD和学习障碍儿童进行40次增强16~20 Hz β波,抑制4~8 Hz θ波脑电反馈治疗,采用脑电反馈仪检测患儿脑电波θ/β、θ/SMR功率比值的变化,采用酶联夹心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浓度.结果 脑电反馈治疗后患儿θ/β、θ/SMR值较前明显下降(P<0.01),血清β-EP浓度[(191.01±22.85)pg/ml]较前[(180.29 4-32.38)pg/ml]升高(t=3.86,P<0.01),血清BDNF浓度前后分别为(6.12±6.44)ng/ml,(4.40±3.68)ng/ml,差异无显著性(t=1.71,P>0.05).结论 β-EP可能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共患ADHD和学习障碍机制中扮演蕈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对认知功能及TNF-α、IL-6、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条件上应用度洛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MMSE(精神状态检查量)、WCS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认知功能指标评分、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MMSE、WCST认知功能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NF-α、IL-6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0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的治疗期间,度洛西汀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多加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符合诊断标准的54名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器记录其脑电活动特征并对其进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分,在三个月疗程(共计36次治疗)结束后比较其脑电活动特征及AIMS量表评分,得出结论。结果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9%,患者C3、C4、P3、P4点α、β、θ三个频段的脑电功率值明显升高,同时AIMS量表评分明显下降。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存在局部脑细胞损害,通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让患者通过训练选择性地强化某些频段的脑电波,确实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效果,为临床治疗ADH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ADHD患儿153例,脑电生物反馈治疗40次,采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IVA-CPT)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ADHD患儿脑电波β波和SMR.波频率较治疗前提高,θ波频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觉反应控制商数、视觉反应控制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听觉警醒商数、视觉觉醒商数较治疗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膝关节软骨缺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关节清理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标准、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标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关节肿胀消失、疼痛消失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HSS评分、Tegner评分高于对照组,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肿胀症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缺失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疗效显著,可降低关节液内TNF-α、IL-1β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齐拉西酮对老年重度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学指标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5)与观察组(n=75)。对照组口服奥氮平片,观察组给予奥氮平片联合盐酸齐拉西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TNF-α、IL-6、IL-2、GFAP)、认知功能(MoCA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IL-2均低于对照组,GFA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的80.00%(X~2=11.212,P=0.001);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及认知功能,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觉运动节律(sensorimotor rhythms,SMR)是一种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时可引出的有节律的脑波,SMR的增加常伴有较多成分的睡眠纺锤波,而纺锤波正预示着睡眠即将开始。仅波出现在慢波睡眠第2期,出现时常伴有强烈的困倦感。通过对SMR的训练,以及放松训练辅助θ波的产生。将这种脑电反馈训练也称脑波训练运用于失眠症的治疗,旨在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晶莹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478-2479
目的:了解ADHD患儿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40次后的疗效。方法:4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数字脑电图、韦氏记忆、韦氏智力测试,对各项指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后脑电波左右脑θ波、左右脑θ/β波均有明显下降(P〈0.01);左右脑B波、SMR波均有明显提高(P〈0.01);记忆商(M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IQ),注意因子商数(CIQ)均有明显提高(P〈0.01);言语智商(VIQ)也提高(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确能改善患儿的脑电波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脑电波的特点.方法通过数字化脑电图记录各波功率值及总波功率值,对30例抑郁发作、30例精神分裂症、30例神经症与30例正常人的脑电波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受试者运筹曲线(ROC)获取鉴别诊断的阈值.结果四组间的总波功率值和α波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抑郁发作组总波功率值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及正常组(P<0.05),θ波、α波和α波/ SMR波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抑郁发作组还有α波低于神经症组(P<0.05)及正常组(P<0.01).θ波与α波合并值作为区别抑郁发作与精神分裂症两组患者的最佳截断值有4个:922.53、994.67、1066.38、1162.84(灵敏度46.7%~56.7%,特异度80%~90%).结论总波功率值、θ波及α波可作为抑郁发作临床诊断参考指标,尤其α波降低意义更大.θ波与α波合并值1 000可以作为临床鉴别是否为抑郁状态的参考阈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比例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作为精神分裂症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测定肠道乳酸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拟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乳酸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双歧杆菌/拟杆菌和乳酸杆菌/拟杆菌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拟杆菌与血清IL-2、IL-6、IL-10、TNF-α呈正相关(均P<0.05),双歧杆菌与血清IL-2、IL-6、IL-10、TNF-α呈负相关(均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升高,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关系密切,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芮达)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的影响。方法入组首发精神分裂症40例,帕利哌酮(芮达)起始剂量3mg/d,一周后加量至6mg/d,并维持至12周,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评定生物反馈6个脑电指标(θ波、α波、smR波、β波、γ波及θ/β比值)。结果治疗后4周、8周、12周θ波、α波下降明显(P0.03,P0.01);smR波、β波治疗后4周增加(P0.01),治疗8周、12周略下降(p0.05);γ波治疗后8周增加(P0.01);θ/β比值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均下降(P0.01)。结论帕利哌酮可以改善神经传导的环路脑电信号,对多维度评估药物副作用和整体康复作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