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将4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HIBD组,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假手术组和HIBD后不同时间点(6、12、24和48h)CIRP在大鼠脑皮质与海马表达的变化。结果利用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检测发现,大鼠脑皮质的CIRP蛋白和CIRP mRNA表达呈持续降低趋势,HIBD后6、12 h开始减少;24~48h下降更为明显。海马CIRP蛋白和CIRP mRNA表达则表现为6 h先升48h后降。结论CIRP参与了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的应激过程,可能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脑水肿及神经元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激光干预组。结扎新生大鼠左颈总动脉后,再吸入低浓度氧制备HIBD动物模型。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内Nestin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 transferase,ChAT)的表达。结果氦氖激光干预后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与模型组相比,激光干预组海马区Nestin和ChAT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氦氖激光明显提高HIBD新生大鼠脑认知功能,机制可能与激光促进HIBD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以及脑组织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增多,进而提高缺血缺氧后神经细胞数量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7 硝基吲唑 ( 7 NI)对缺氧缺血 (HI)新生大鼠脑组织c 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物模型 ,采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7 NI组 ,花生油 (PO)组 ,假手术 (SH)组及脑缺氧缺血 4组动物脑组织c fos基因表达。结果 :7 NI干预后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皮质、海马c fosmRNA于HI后 0~ 1h、Fos蛋白于HI后 2h明显下降(P <0 0 5 )。结论 :7 NI能抑制新生大鼠HIBD海马、皮质HI后 0~ 1hc fos基因和HI后 2hFos蛋白高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HUK)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大脑皮质缺血灶周围区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的时相表达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UK干预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于术后,模型组、HUK干预组于缺血2h后再灌注6h、24h、48h、72h,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不同时相各组缺血灶周围脑区Caspase-3、AIF和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大鼠I/R后在缺血灶周围区各个时间点均可见到Caspase-3、AIF和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HUK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两组Caspase-3、AIF和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Caspase-3、AIF和TUNEL的表达高峰均在I/R后24h。HUK组各时间点Caspase-3、AIF和TUNEL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HUK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UK抑制Caspase-3、AIF的表达,减轻迟发性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调GABA受体基因对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建立癫痫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各10只; 进行细胞转染建立稳定转染的GABA上调组、GABA下调组; 检测3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PI3K、AKt、mTOR、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上调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高于模型组(P<0.05); 下调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P<0.05); 下调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低于上调组(P<0.05)。上调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神经细胞增殖率、Bcl-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而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 下调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神经细胞增殖率、Bcl-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而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 下调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神经细胞增值率、Bcl-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上调组,而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上调组(P<0.05)。结论 下调GABA受体基因可能是通过调节PI3K/AKt/mTOR来作用于下游凋亡靶基因,最终抑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皮质区钙离子相关蛋白钙网蛋白(CRT)的表达、细胞内游离Ca2+浓度以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缺血组和参附干预组,各组进一步分为缺氧缺血后3、6、12、24、72h5个亚组,每组均10只。参照Rice等法制备HIBD模型。参附干预组于造模成功后立即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10mL/(kg·d),连用3d。缺氧缺血组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大鼠病变侧脑组织病理变化;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CRT的表达变化;荧光显微镜法检测脑细胞中游离Ca2+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率。结果缺氧缺血组和参附干预组各时间点CRT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参附干预组较缺氧缺血组升高(P0.05);缺氧缺血组各时间点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参附干预组细胞内游离Ca2+浓度较缺氧缺血组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参附干预组各时间点的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5),但较对照组仍升高(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上调CRT的表达,降低细胞内钙超载来减轻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对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化学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缺血模型,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细胞周期抑制剂Olomoucine进行干预。HE染色来测定皮层梗死灶的体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缺血后第3天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干预组大鼠损伤侧皮层病灶周围凋亡神经细胞的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 blot)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对照组梗死灶明显大于干预组;免疫组织化学可见病灶周围凋亡神经细胞的阳性表达,干预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和RT-PcR显示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干预组较假手术组增高(P<0.05),而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损伤后细胞周期调控参与了迟发性神经元的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顶叶皮质中Omi/HtrA2的表达变化,进而探讨其在HIBD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将新生7d龄SD大鼠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制作新生大鼠HIBD模型),并按术后观察时间点不同进一步分为6h、12h、24 h、72 h4个亚组.分别于术前及缺氧后1h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查;不同时间点处死后观察每只大鼠的脑组织大体形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病变侧脑组织中Omi/HtrA2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1)行为学检查:术前每只大鼠翻身能力、夹尾右旋测定均正常.术后假手术组测定结果同前.模型组大鼠中18只不能翻身,20只出现夹尾右旋,还有14只表现为不能翻身和夹尾右旋同时存在.(2)脑大体形态观察;模型组大鼠结扎侧半球脑组织受损严重,24h时苍白、水肿明显,体积明显大于对侧.假手术组大鼠大脑半球左右对称,未见任何病理变化.(3)Western blotting 结果:模型组Omi/HtrA2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mi/HtrA2在HIBD后6h开始表达,24 h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模型组病变侧大脑皮层Omi/HtrA2阳性细胞数在HIBD后24 h达到高峰,随后降低,与假手术组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生大鼠HIBD后病变侧大脑皮层Omi/HtrA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具有时间差异性,表明其参与了HIBD的病理过程,可能在HIBD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区SDF-1α/CXCR4表达的变化,观察细胞凋亡探讨缺血缺氧环境中SDF-1α/CXCR4生物轴的脑保护作用及氯化钴预处理的影响。方法将1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模型组(脑缺血组,n=60)、干预组(氯化钴组,n=60)。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2 h、6 h、12 h、24 h、48 h、72 h 6个亚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后再灌注各个时间点海马区SDF-1α及CXCR4的表达变化,TUNEL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的差异。结果免疫组化:模型组及干预组SDF-1α、CXCR4的阳性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于脑缺血再灌注6 h海马区SDF-1α、CXCR4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加,48 h表达至各时间点最高水平,随后表达逐渐减少,72 h仍有阳性表达。干预组各时间点海马区SDF-1α、CXCR4的阳性细胞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氯化钴可能通过上调SDF-1α、CXCR4的表达,诱导脑缺氧耐受,促进干细胞向缺血组织迁移,间接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脑神经元调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选用85只7 d龄清洁级SD大鼠,将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恢复2 h,置于透明密闭容器中,并入37℃恒温水中以1 L/min的速度通入低氧气体,2.5 h后将动物取出,存活者继续作行为测定,获成功模型72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HIBD+针刺Ⅰ组,B组为HIBD+针刺Ⅱ组,C组为HIBD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D组,每组24只。(2)选用幼鼠百会、患侧颞Ⅰ针、内关、曲池、足三里、涌泉,A组于造模后24 h开始针刺,前7 d仅针四肢部穴位,第8天开始加针头部穴位;B组造模后第8 d开始针刺,头、体针同步。针刺均为1次/d,A组连续针刺20 d,B组连续针刺13 d,假手术组干预措施与A组相同,至HIBD后第21天处死取材。采用TUNEL法测定针刺对HIBD大鼠额叶与海马区组织神经元凋亡,用图像分析仪在光镜下计算神经细胞凋亡数目。结果 4组左侧海马CA1区神经元及左侧大脑额叶皮质神经元凋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杏丁注射液(XGD)、神经生长因子(NGF)、高压氧(HB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并作疗效上的比较。方法夹闭妊娠大鼠子宫血管,制成HIBD新生鼠模型,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XGD或NGF或HBO治疗,在生后不同时间比较脑组织含水量、一氧化氮(NO)含量、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脑部病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及脑部病变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脑组织含水量XGD及HBO治疗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NGF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降低。结论XGD、NGF、HBO均对HIBD有保护作用,NGF不能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围产期缺氧缺血引起新生鼠脑损伤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以及高压氧(HBO)干预治疗的机制.方法 结扎孕鼠双侧子宫动脉复制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动物模型,并于生后6h、24h、72h、7d断头取脑,测定NO含量变化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应用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变化,设立对照组及HBO干预组.结果 HIBD后NO水平有明显上升,NOS表达增强,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并伴有凋亡细胞显著增加.HBO治疗后可降低脑组织NOS的表达及NO的水平,明显减轻了脑细胞的凋亡.结论 在HIBD时存在NO的过量生成,NO参与HIBD的病理过程,HBO保护损伤脑组织的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NO生成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plasma nitric oxide (NO) level in newborn rats with hypoxic isehemie brain damage (HIBD)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hyperbaric oxygen (HBO) treatment. Methods To produce HIBD animal model by ligating the uterine arteries of pregnant rats. We detected the plasma NO level and nitric oxide synthetase (NOS) expression by radioimmunoassa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before operation and 6h, 24h, 72h,7d after HIBD and treatment with HBO. The pattern of neuronal cell death after HIBD was examined using TUNEL staining. Results Plasma NO level markedly elevated at 24h after HIBD, and NOS expression reached peak at 72h. The two parameters were significantly fell in the same groups treated with HBO. HBO also minimized eminently apoptosis of cerebral cells.Conclusions HIB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abnormal excretion of NO, and the mechanism of HBO treatment of newborn rats with HIB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reduction of plasma NO.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H I)后C aspase-3的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EG 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 IBD)的保护作用。方法夹闭妊娠大鼠子宫血管,制成H IBD新生鼠模型,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EG b,比较两组仔鼠脑组织凋亡基因C aspase-3的变化及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缺氧缺血后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组织中C aspase-3表达增强,同时凋亡细胞数增加,表明C aspase-3促进凋亡的发生。EG b治疗后C aspase-3表达降低,同时观察到治疗组的凋亡细胞数量减少。结论EG b的抗凋亡机制与抑制C aspase-3凋亡基因的表达有关,EG b对H IBD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兔颅脑爆炸伤后脑皮质中Caspase-3、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情况.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70).实验组采用纸雷管制作兔颅脑爆炸伤模型,对照组不行爆炸伤.实验组根据处死时间再分为伤后1h、6h、12h、24h、3d、7d、14d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各组兔脑皮质Caspase-3、CytC的表达情况.结果 Caspase--3在实验组致伤后1h出现明显表达,伤后24h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伤后7d仍维持较高水平;伤后1h~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tC在实验组兔致伤后1h即出现表达,伤后12h达高峰,伤后24h开始下降;伤后1~24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兔颅脑爆炸伤后早期神经细胞胞质中CtyC增加可能是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模型,探讨TLR4-TRIF信号通路中TLR4、IRF3的表达.方法 将60只7日龄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缺氧1 d、2 d、3 d、4 d、7 d、建立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性脑病模型,比较鼠脑左右半球的质量,确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中TLR4 mRNA、IRF3m RNA的表达.结果 缺血缺氧1 d组右侧的脑质量明显重于左侧,说明缺氧缺血1 d后,右脑水肿明显.缺氧缺血组的TLR4m RNA、IRF3m 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结论 脑缺氧缺血损伤可激活TLR4,引起IRF3表达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脑挫裂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大鼠脑挫裂伤的治疗作用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之问的关系。方法 制作SD大鼠自由落体脑挫裂伤模型,设立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透射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技术对各组动物挫伤灶旁和海马结构的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脑外伤后存在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发生在伤后24h达到高峰,高压氧治疗组在伤后24h和48h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氏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显著减少脑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发生,这很可能是高压氧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颅脑爆震伤后大鼠皮层脑组织自噬与凋亡表达的变化,探讨高压氧对脑细胞自噬和凋亡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SD大鼠5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爆震伤组(n=24)及爆震伤后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n=24),对照组不进行致伤,爆震伤组和治疗组用600 mg TNT电雷管在大鼠头部正上方垂直距离12 cm处爆炸致伤,爆震伤组伤后不做任何治疗,治疗组分别于伤后3 h、22h及以后每天同一时间行高压氧处理,爆震伤组和治疗组分别于6 h、24 h、3 d、7 d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皮层脑组织中Beclin-1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爆震伤组及治疗组各个时间点的Beclin-1和caspase-3表达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上,治疗组中Beclin-1和caspase-3表达则较爆震伤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降低脑细胞的自噬和凋亡表达,此可能是其治疗颅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期caspase-9 mRNA及Apaf-1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模型,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caspase-9 mRNA及Apf-1 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2 h后再灌注,缺血皮质中caspase-9 mRNA的表达在再灌注后24h达高峰,48h仍保持高水平,而Apaf-1 muR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48h内caspase-9 mRNA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