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薇 《吉林医学》2013,(27):5563-556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与部分切断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三叉神经痛患者75例,其中60例患者采取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减压组),另15例因术中未找到责任血管而行部分切断术(切断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减压组患者优良率为90%,切断组患者优良率为86.7%,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复发率则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应根据三叉神经根血管压迫以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成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14 d,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使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应激指标、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法将11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NE、Cor、MPO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尽快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手术创伤氧化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6,(8):983-984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部分切断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夏邑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先进行全身麻醉,呈侧俯卧位,保持患侧向上。对照组接受微血管减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凝术。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颅内血肿、脑脊液漏、脑水肿、脑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情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31/40)、95.00%(38/4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0%(16/40)、12.50%(5/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对照组和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27.50%(11/40)、7.50%(3/4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显微血管减压术可有效提高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PSR)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比较。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单纯的PSR手术,观察组(60例)MVD术联合PSR术,术后18个月对患者随访评定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手术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观察组的疼痛清除率86.7%,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13.3%;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6.7%,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D联合PSR用于三叉神经痛治疗显著优于单纯MVD治疗效果,并且临床上同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应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SR)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MVD治疗,观察组行MVD联合PSR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经2年随访,观察组疼痛消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MVD联合PSR近期及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MVD,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诊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通过微血管加压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为试验组,通过射频热凝术治疗的25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微血管减压术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MVD)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PSR)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9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三组,MVD组、PSR组、联合组,每组32例。MVD组单独采用MVD手术治疗,PSR组单独采用PSR手术治疗,联合组采用两种手术方法联合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以及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组的93.75%分别高于MVD组的68.75%和PSR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和PS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联合组的6.25%分别低于MVD组的31.25%和PSR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和PS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采用MVD联合PSR的方法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血管显微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小骨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改进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n=30),观察组(实施微血管减压术,n=30),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疼痛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采用预防并发症护理,针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微血管减压术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疼痛进行充分缓解,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71-74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3例,其中采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中医电针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症状缓解26例,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症状缓解21例,总有效率为63.64%(21/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0.53±12.41)个月,1例出现复发(3.33%),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8.41±10.48)个月,复发率为36.36%(12/33),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例发生脑脊液漏,对照组无特殊并发症。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术中应注意辨别责任血管,充分减压三叉神经以提高手术疗效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微血管减压术在临床中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予以对照组行肉毒素封闭方式治疗,予以观察组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以及比较。结果不同方式治疗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而言,选择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可观。  相似文献   

16.
张金立 《中外医疗》2014,(29):20-21
目的探讨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该院诊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改良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复发率,有效性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VAS、BNI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复发2(5.00%)例比对照组9(22.50%)例少,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8/40)比对照组40.00%(16/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BNI评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8,(1):44-46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应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SR)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仅采用MVD治疗,研究组手术治疗联用MVD和PSR。比较术后1周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24个月并观察随访期内的患者疼痛消除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研究组疼痛消除率为93.3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5.56%(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与研究组的11.11%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VD与PSR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高,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的护理要点分析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并发症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护理,分析两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口唇疱疹、低颅压综合征、面瘫、脑脊液漏、颅内血肿等并发症(5例、1例、1例、0例、0例)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例、4例、3例、1例、1例)。结论: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给予有效护理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即用患者自身桥小脑脚硬膜或人工硬膜将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包裹并悬吊于骨壁硬膜上;对照组采用传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治愈率为91.30%,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治愈率为73.92%,有效率为86.9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两组 W3-W1 IPLD 值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 <0.01),且术后观察组 W3-W1 IPLD 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可基本恢复患者神经传导功能,且术后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陈达 《中国现代医生》2014,(29):123-125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磁共振成像确诊,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取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照组50例,采取部分切断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统计两组总有效率以及手术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靠和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有效率高于部分切断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